娱记阿郭碰碰车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北有郭德纲,南有蔡嘎亮”——这北京的“相声脱口秀”郭德纲和上海的“音乐脱口秀”蔡嘎亮原本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个民间艺人,由于北京郭德纲的走红, 上海的萆根观众享受不到阿郭的搔痒痒,便想到了近在身边的阿蔡。不管两人艺术水平有否高低,艺术风格有何异趣,只要在受欢迎度上可以PK一下,蔡嘎亮就“无意搭车”出大名了。不过也许两人的艺术水准还真不在一个档次上,甭说别人,单说那郭德纲,就很不给蔡嘎亮面子,阿蔡兴致勃勃地表示想趁阿郭此番来沪演出同台表演,而阿郭却以“铁路文工团的专场演出”为由轻轻一推就把阿蔡拂开,还朗声回答记者压根儿不知上海有个蔡嘎亮,似乎耻于为伍, 阿蔡想必也该识相了。
  一切都是好事的记者们惹出来的。发现北京阿郭,是娱记;挖出上海阿蔡,也是娱记。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北郭南蔡”的说法很能吸引眼球,“上海郭德纲”的提法颇有新闻效应, 于是乎,那个以说黄段子见长的“嘎亮”(眼镜)同志稀里糊涂就借光了,就红火了。娱记们还不过瘾,还想撺掇两人会师,争睹双雄PK场面,可惜郭德纲心气高眼界也高,人家虽然出身草根,可是俯视草根的时候也是很有庙堂气质的,娱记们只好一头热。
  有人把郭德纲的走红看作是对“电视相声”的有力批判,是对“说教相声”的猛烈讨伐,是对“相声艺术回归传统”的深情呼唤——这固然有一定道理。可是冷静下来想想看,这“电视相声”少得了吗?我看即使像“春晚”这样万人空巷的节目,人们首先关注的还是相声小品(不妨把小品看作变异了的相声),你不可能让几亿老百姓都挤到北京天桥去看郭德网吧,他好歹每天也就只能为几百个人服务。再说那“说教相声”,那也是简单化的“一言以蔽之”,寓教于乐并没有什么过错,电视上针砭时弊的好相声也不少,只“说教”不“相声”的所谓相声只能说明艺术水准低,要上电视还保不准要枪毙呢。你以为电视台的领导都是傻逼?人家有“广告投放”的标杆在那儿竖着呢,纯粹说教的相声根本出不了笼。至于“回归传统”云云,过世的大师们和他们的子弟兵的绝活还在那儿摆着哪,并不是单单郭德纲一个人继承了去,哪有像娱记们担忧的那样:好像离开郭德纲,其他“著名相声艺术家”们都去电视上说教了,唯独郭德纲在那儿默默承继衣钵,留下了若干遗产。
  其实,像郭德纲那样的民间艺人多了去了,除了相声,还有那擅长二轮转的,擅长“花儿”、“小调”的,擅长独脚戏的,好生盘点, 野外的星空也很灿烂。“民星”们向来活跃在民间舞台上,有他们的固定发烧友,不用你娱记宣传,人家自有口碑。说到底,你有什么样的水准和格调,你就有什么样的观众和欢迎度,人以群分, 对胃的就是好的。
  庙堂和民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有时还会相互换位。一般的说,你处在什么位置一定有它的道理。郭德纲的走红,不是因为他怀才不遇终见天日,而是娱记们需要新鲜材料烧红版面。今天活该你郭德纲走运, 明天说不定又捞到谁。媒体正在变成市场,它需要不断贩卖新货。所以,一切盖因“娱记阿郭碰碰车”所致,你们是相互需要,其中没有太大的悬念。上海的蔡嘎亮, 更是“不小心中彩”而已。
  
  郭德纲蔡嘎亮的命运  陶江虎
  
  虽然郭德纲蔡嘎亮被炒得如日中天,可本人却冷眼旁观,并不看好他们。
  先说蔡嘎亮。他本来是为一个叫孙小姐的人打工的,虽然生意还不错,但落到他口袋里的钞票却差强人意。以前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分账匀与不匀,大家心里有数,能够持续演出,至少说明达到了某种平衡。可是自从蔡嘎亮走红之后,这矛盾就激发了,以致于出现观众买票看不到演出的事件。为何?因为孙小姐要趁蔡嘎亮红火的当口,把容纳300人的小剧场变成容纳900人的大剧场,赚它个盆满钵满。这本来也在情理之中,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是她没有对红火以后的蔡嘎壳重新作出估价,人家被媒体这般关注,当然身价就不同了,脾气自然见长。你想以老板或者合同之类的东西逼人就范,肯定行不通,一句“嗓子失声”就能让你以退票收场。何况蔡嘎亮的脱口秀并不适合900人以上的大场面,他的即兴表演,需要近距离的交流,空间一大,必然效果打折,弄个大场面,只会毁了草根艺术家。那么以后怎么办?拗断了孙小姐,可能出现个俞先生,或者阿蔡亲自操盘,但你这三拳两脚能折腾到什么境界呢?能够赚翻天吗?我看悬!你的走红并不是因为你有伟大的原创作品,并不是你在其他“著名艺术家”的高压之下,而是人们对长期以来“说教文艺”的极端反动导致了你的受惠。王汝刚毛猛达们假如不在“主流”,而是在小剧场大浴场跟你拼嘴皮子黄段子,哪里会输给你?本人领教过你的演出,也领教过其他“主流演员”在某些商业场合的表演,你完全没有优势!所以今天你的“脱颖而出”完全是大众心理的曲折投射,这种“射线”是在不断转移的,你最终的命运还是小场子的面对面,赚个小酒钱。老弟一定要清醒再清醒。
  同理,郭德纲也不要太牛逼。你讽刺“著名相声艺术家”上电视,那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现在你不也在电视上频频亮相了?也不是努力塑造名人相了?做艺人,不管是庙堂的还是民间的,还不就是为了成名角?你的所有艰辛,还不是为了今天?庙堂也是民间上去的,别人的牛逼难道是黑幕下的幸运,你的走运就是独自拼打的成果?其实都一样,你无数次地想跻身著名相声艺术家队列中,你挤不进,你就声讨他们,这声讨着声讨着就变成了独辟蹊径,就赢来了好事的记者们的追捧,于是突然间你不火也难了。可是你瞧着,今天你跟着著名相声艺术家们混进铁路文工团了,明天保不定又跟着什么“主流团”了。倘若你老不在天桥撑场子,“钢丝”们立马“砸纲”!你的定位注定是尴尬的,你最后必定骂也不是捧也不是,到了这个份上,你还敢继续以骂当主菜吗?你不骂了,锋芒不见了,观众也就倒胃口了。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的命运可以掐算。你曾经很“猖狂”,现在就谨慎了,不那么“猖狂”了,可爱度也就降低了。你要懂得,你不可能让一切人喜爱,你必须作出痛苦的选择。
  怎样的选择,决定怎样的命运。
其他文献
整 理 崔衍    主持人:在前不久召开的上海文代会上,从事儿童语言教学工作多年的梁海燕老师的一个发言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她一直从事着规范普通话的教学和推广工作,但偶尔也在教学中让孩子们学一些祖国各地的方言,如山东话、苏州话、宁波话、苏北话等等,当然那只是作为一种娱乐,增强一些教学的游戏性罢了。来曾想近年来她碰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她不得不一本正经地在上海的土地上教起了上海孩子说上海话,的的刮
期刊
让人灼烧的爱情终将过去,人不可能总活在激情之中。爱情老了,婚姻就来了。没有一种关系如夫妻般玄妙。它的玄妙在于:明明是一桩买卖,却披着一件神圣的外衣。以婚姻为名,达到双赢的目的。  “婚姻经济学”这一说法,上可大雅,下可大俗,深入到专业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范畴,浅出到人民币的加减和家庭资源的重整。大多数上海人尤其精于此道。    甲女丁男泛滥的时代    普通人运用筹码,聪明人制造筹码,智者运作筹码 
期刊
《高原上的探戈》:爱让我们欲罢不能    一部《廊桥遗梦》,让我们为爱癫狂,让我们为罗伯特·J·沃勒所痴迷,《高原上的探戈》——《廊桥遗梦》三部曲的终结篇,罗伯特·J·沃勒又为我们梦幻般地设置了浪漫:沙拉曼达,平凡奇境;一个女人——绝色,神秘魅惑;一个男人——改变了沙拉曼达,同时被沙拉曼达和绝色改变。这样浪漫得不可救药的故事发生地已经很难寻觅了。  远处的高原上,在苏人的居地和孤丘之间,在慢慢消逝
期刊
主持/刘巽达 整理/崔 衍    朱大可:早在80年代中期,反讽就已经出现。经历整整20年的岁月,中国人完成了全民反讽的壮举。    戴舫:为"馒头"打官司,我觉得这是很可笑的知识产权之争。戏仿当然要使用别人的作品,如果禁止使用,那就等于取消了这种文学形式的生存权,其可笑程度不言而喻。打这种官司在西方会成为大笑话。    孙时进:一个社会只剩下娱乐和狂欢,那也是需要思考的。只依靠在狂欢中获得的表面
期刊
令人意外的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新址,在广东路海通证券大厦的2楼,是2005年10月份刚刚搬过来的,总领馆下属商务处、文化处及签证处,管辖上海、江苏、浙江地区。当我走进总领事薛翰(Jean-Marin SCHUH)先生的办公室时,颇感意外,因为办公室以大玻璃为幕墙,窗外就是100多年前形成的跑马车的窄小马路,马路对面仅仅一二十米的距离,都是“七十二家房客”似的老百姓住宅,十分凌乱。总而言之,
期刊
女足大姐大孙雯已经33岁了,作为一个女人,她早该谈婚论嫁;即使作为一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运动员,也有一百个理由生儿育女当妈妈了。事业再重要,和婚嫁相比较,自然还是后者更要紧。毕竟是终身大事,一辈子的依傍,一辈子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一辈子的朝夕相处、风雨同舟。兴许拜天地入洞房可以因为事业的冲突推迟一些时日,但选择不能太晚,越晚机会也就越少,就好比打网球,谁先占据近网位置,谁就夺取了主动权,越靠后,也就越被
期刊
在我们对法国领事馆的采访中,与总领事和文化领事这两位“上海通”不同的是,商务领事高杰(Jacques Torregrossa)可算是一位新上海人。他是2005年7月来到上海的。他说,一到上海就爱上了这个城市。只是这几天的寒冷天气令他有点不适应。他住在淮海路和乌鲁木齐路附近,离领事馆不远的地方。虽然有车,但他却喜欢在这个地区步行,街道两旁的树木实在太美了,行走在这些小的街道上,看着那些形形色色的小商
期刊
每月100位递增的法兰西新上海人    中法文化年确实给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不论从现代戏剧的展演到高科技的论坛,都提供了一个文化撞击平台。不过,这些活动虽然激发了人们相互了解的兴趣,而遗憾的是它们都是阶段性的。在我们看来,这次中法文化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更多的法国人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上海。他们不仅仅是旅游者,而其中很多人成为了新上海人。  在和薛翰(Jean-Marln SCHU
期刊
摄影家    在预定访问法国驻上海文化领事鱼得乐(Claude Hudelot)先生之前,我先到苏州河南岸的“Number口”创意艺术画廊,参观了他的《上海婚俗》老照片展。  在摆设着古董家具及老式家庭装饰品的画廊里,挂上解放前的婚纱老照片,可谓相得益彰。我也是一名摄影家,爱好收集老照片。我知道,这种婚纱老照片,中国人很少注意到,但是没有想到,这位法国人却悄悄地在收集。这就是独到的眼光,是一个成功
期刊
不一样的出场    走进意大利驻上海领事馆的文化处,面前是一个可以容纳五六十人的小礼堂,前面放着一架钢琴。文化领事倪波路(Paolo Sabbatini)先生和我们握完手后并没有马上和我们寒暄,而是走到钢琴前坐了下来。片刻的投入后, 他深情地为我们弹奏了一曲,随着他的音符,我们仿佛忘却了此次前来的目的。  当他转过身来几秒钟后,我们才回到现实中,发现原来我们是来采访他的!  倪波路先生在介绍他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