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青年爱国心繫家园服务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Y86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的工作与教育有所关联。他的身份先后是文艺工作者,讲台上授业解惑、勤恳育苗的“园丁”,市场里经营传播文化载体的文具商,以及在社会中不遗余力为青年和社区服务的义务工作者。当家乡福建日渐发展,与香港的联繫紧密时,他以反哺家园的工作为契机,打开年青一代迈向祖国的大门,受到人们的爱戴。
  【李钦圣先生,香港湾仔区各界协会秘书长、湾仔区大厦业主及法团委员联席会议召集人、香港湾仔区各界协会义工团会务指导、香港岛各界社会服务基金会筹款委员会委员、湾仔区防火委员会委员、香港福建同乡会青年部主任、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青年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香港厦门联谊总会副秘书长、厦门市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福建社团联会文体部副主任。】
  综合服务溯源
  围绕着青年工作,香港福建同乡会青年部举行了多项工作,例如创业讲座、举行关於“五四精神”的讲座等等,去年的走访工作,更令该部主任李钦圣先生难忘:“回到福建,第一感觉就是回到家了。”虽然经常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来回闽港两地,但2013年8月,李钦圣先生参与香港福建同乡会青年部自成立以来的首次组团回闽,心情仍然激动如初。
  在他的带领下,随团的香港福建同乡会青年部主要成员,探访大家共同的故乡,走访了福州、泉州、晋江、石狮等地,加强了对祖国、家乡的归属感,同时,还把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信息传递给在港的其他青年团员。
  身为千万闽籍港人的一份子,李钦圣先生心中的乡情之泉川流不息、暖流湧动,其中激起的朵朵浪花,是来自家乡的自豪。他以同乡的优秀前辈作为榜样,学习对方的过人之处,他总结道“一个人的一生都处於学习阶段”。在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精神中,其倾注於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具有长远的眼光。
  热爱故乡、服务付出、教育为重、引导青年,追溯一切起源,先从他还未移民香港说起:上世纪中旬,李钦圣先生出生在福建石狮,在当地成长、学习,一直到日後进入某剧团工作。当时福建曾有移民香港的潮流,因此他也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希望能移民香港。
  1977年内地恢复高考制度,他参加了这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考试,获得了到厦门深造的机会。学成毕业,他留在厦门,成为一名讲坛上传授知识的教师。不久後,其之前的移民申请得到批準,1982年李钦圣先生带着对家乡的眷恋,落户香港。
  由於学历不被认可,无法继续教师的工作,他先在文具公司打工,积蓄经验与资金,待创业机会成熟,他便开创属於自己的本土企业,从事文具行业,为香港的工商机构以及学校提供办公、教学用品,以此方式从侧面裨益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此时,香港已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社会繁荣,1985年中英谈判之後,回归也被提上了日程,李钦圣先生在香港寻找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社会变迁的高低起伏。
  而他心底收藏着的故乡情谊,也随着年岁的发展,犹如坛封的美酒,愈陈愈香。於是他开始加入服务同乡的队伍,进入香港的福建同乡会。从此,他面前的服务之路变得越来越宽,其先後担任香港湾仔区各界协会秘书长、湾仔区大厦业主及法团委员联席会议召集人、香港湾仔区各界协会义工团会务指导、香港岛各界社会服务基金会筹款委员会委员、湾仔区防火委员会委员等众多社会职务。
  “从服务同乡开始,我的服务越做越多,特别是1995年香港青年会成立,我便开始接触青年工作。”李钦圣先生谦虚说道,投身社会工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热心的人出来处理,就会继续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比如现在我是立兴大厦业主立案法团主席,目前大厦正在维修,整个工程要统筹,每一步工作也要兼顾,处理财政、跟政府打交道等等都需要有人来承担。”做服务工作,首先需要具备奉献之心,之後要有照顾大家的志向,而非“各扫门前雪”的狭隘眼光,毫无疑问,李钦圣先生的“奉献之心”是显而易见的。
  青年工作为主
  关於民生、关於家乡,李钦圣先生尽己所能、毫无怨言的付出着,因为自己从事过教育工作,也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所以自己一直以来都重视青年工作。他希望通过香港福建同乡会青年部这个平台,促进大家广交朋友、服务乡梓、提高能力、贡献社会。
  “与年轻人在一起的时候,自己也感受到青春的朝气;青年工作的范畴广阔,一定可以大有作为。”据介绍,香港福建同乡会青年团是隶属於该会的青年组织,在2004年成立的青委会基础上进行重组,以团结和凝聚闽籍青年、提升国家民族观念和家乡观念为目标,为他们打造一个交友、学习和发挥的平台,是未来发扬福建同乡会爱国爱港光荣传统的後继者。
  相比香港福建同乡会成立近八十载的历史,青年团就如其名字一般,朝气蓬勃,但历时不长,需要大家共同用心来扶持和培养。而且,部门的工作,任重道远,不容忽视。李钦圣先生表示,年轻人风华正茂,对社会的作用既是很大的推动力,也容易产生不稳定性,特别在香港这种中西文化交融、言论开放自由的地方。
  “老一辈无疑多数是爱国的,但他们的後代由於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中成长,所以难免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也不一定同意我们的想法。李钦圣先生认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正确引导,坚持以鼓励和正面教育为主,是我们做青年工作的出发点。我们要成为青年人的知心朋友,相互理解和信任是十分重要的。“可能本来是一个中性的词语,但由于理解片面、极端,或任由他人随意操作,便会产生负面影响,很容易使青年人受到蒙蔽。”
  特别对於今日面对升学深造、就业困难等多种问题的年轻人,肩负太多压力,更容易在同辈中传播负面信息或受之影响。若有意者旁敲侧击、煽风点火,影响後果可大可小,不容忽视,不仅难以纠正,更会形成不正之风,影响社会的稳定。
  “青年是社会的未来,而做好青年工作,关键在源头”,这是李钦圣先生的一贯主张。而源头的问题,关键要看学校、老师以及教材,香港编辑的教科书跟内地不一样,香港言论较为自由,但也有的出版社想怎麽写就怎麽写。”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李钦圣先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他建议应该加强学校对教科书选择的要求,力求编写教科书的部门与学校相互合作,不至於出现偏差和遗漏;而有关当局应当加强监管,树立规范;老师和家长也要承担好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孩子们的引导工作。“青少年这一块要从小培养爱国思想,一定要从教育入手。不然以後会误人子弟,我们的社会工作也因此变得事倍功半。”
  青年工作的第二个重点,则与李钦圣先生一直关注的家乡服务有关,他发现现在的年轻人多数缺少家乡的观念,特别是香港土生土长、接受本地教育而不知道家乡情况、在家也少有向长辈了解家乡的青年人。
  “不了解家乡的年轻人会慢慢遗忘自己的故乡,甚至不知道内地的家乡是什麽样子的,所以就需要一个组织来帮助他们,避免他们的家乡观念慢慢薄弱甚至消失。”香港福建同乡会青年团在服务家乡的同时也致力於青年发展,这与李钦圣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其中工作更具意义:“我们把这些年轻人带到内地参观,多了解家乡,多了解内地。”除了近年回乡探访福建多个城市,李钦圣先生去年也带队跟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做了交流,到东莞、深圳、广州等地参观学习。
  虽然众多的工作使日常时间显得匆忙,但李钦圣先生卻忙並快乐着。他自豪自己的工作,也自豪自己的教育,从家中两位女儿大学毕业出来工作,到引导社会无数青年俊才爱国爱乡爱港,这是他的另一种桃李芬芳,也是另一种服务工作的稳固基石。
其他文献
曾理清道长 是一位一心弘“道”之人。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将社会上一些偏离道教本真的东西重新拉回道教的轨道中,这是他的心愿,也是他许多年来所坚守的信念。他言:“生命有限,知识无限。”他深知,用有限的东西去推动无限的东西实在太难。然而,他仍旧在坚守,希望尽己之力,为道教做些有意义的事。因为,为了中华传统宗教——道教的传承和发展,实在需要一批有着弘道之心的人去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道”义存心间,一心行走
期刊
是千千万万的爱国华侨之一,年轻时,本可以定居海外,安居乐业,但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她从缅甸返回祖国,升学后在集美支教。文革中,移居香港,但更加坚定她的教育事业。栉风沐雨几十载,桃李芬芳遍中外,她一路走来,不变的是那份默默耕耘的决心与毅力。退休之后,亦发挥着光热,在年逾七旬之时,仍投身老年中心义工事业。她怀着千里善念,行走在路上,至今已十六、七年了。  【吴卉枝女士,缅甸归国华侨、厦门集美中学教师、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7月12日——7月24日,“水墨风骨·书画同源——郑豪情水墨书画展”在珠海市图书馆展出。珠海市政协主席钱芳莉女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侨联副主席刘艺良先生、珠海市统战部副部长党组书记:曹少英女士、珠海市书法家名誉主席李焕池先生、珠海市政协书画院院长钱文炉先生、珠海市文联副主席黄傑锋先生、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先生、珠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杜国志先生、珠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容易寿先生、澳
期刊
由福建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全省第二十次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表彰大会”在福州召开,表彰了福建省见义勇为英雄模范和先进个人39人。跳入闽江救人的福州市公交公司驾驶员李甲军、抓小偷牺牲的仓山市民林水华等人获表彰。  获奖者当中年龄最大的71岁,年龄最小的16岁。魏富贵获颁“福建省见义勇为英雄”荣誉称号,林智锋等9人获颁“福建省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梁思香等4位见义勇为巾帼勇士获颁“三
期刊
是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中国银行(香港)信託有限公司董事长,是众多其它社会公职的参与者、领导者。多重身份,造就了他长远的视野与广阔的胸怀;他关注社会发展,眼界广阔而独特;他心繫社会民生,看待问题客观而又全面。在此,他对“中国梦”、“文化强国”等数个热议话题进行了深层次剖析,一言一语中,体现出其眼观全局、心繫民生的大智慧与大胸襟!  【吴亮星先生,银紫荆星章、太平绅士、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期刊
郭浩满博士 在中国艺术界里,用几十年的心血打造了一个传奇,即艺术品推广平台——云峰画苑,这个收藏了一万多件近现代中国艺术家作品的画苑,是现代中国画最大的投资平台之一。在坊间,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加入云峰画苑的画家,就如同是加入了好莱坞的演员。”当然,郭浩满先生不仅仅作为构建优秀画家与艺术品市场之间的桥樑,他更是中国近代艺术市场发展的参与者、推广者、见证者。2010年,他又顺利推出“明清建筑家居木
期刊
谭圣卓先生  师从岭南派大师赵少昂教授,得赵大师融汇中西的高超画技,也传承了名师敢於创新、保持自我独特风格的精神。以此鼓励着自己,他一直在“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有的精湛画技倾囊相授给学生;也一直在“画”,坚持创作,坚持提升自己的风格,进而求得不断突破——以这种“教学相长”的精神传承国粹国画的发展,建立起岭南派的一座里程碑。  【谭圣卓先生,广东新会人,1935年出生,岭南派大师赵少昂入室弟子,
期刊
邱传伟先生 凭借着专业和专注,在玉石珠宝、物业管理、太极气功等领域都取得成就。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玉石珠宝行业,作为香港九龙玉器工商联会名誉会长,香港九龙翡翠珠宝鉴定中心有限公司主席,他深知责任重大,他期盼着同行们能夠团结友善,凝结力量助推行业向着良好的方向成长。  【邱传伟先生,翠玉盟珠宝公司董事长,香港九龙玉器工商联会名誉会长,香港九龙翡翠珠宝鉴定中心有限公司主席。所管理的优艺集团下辖:博艺物业
期刊
是一位淡化物欲,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女性。她自强不息,凭借智慧与勤奋创下坚实的事业根基;她为慈善公益事业尽心尽力,所捐出的钱佔到公司盈利的大部分;她以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为榜样,在香港与内地扶持慈善事业,尽显公益精神和大爱情怀!  【杨詠曼女士,华孚石油有限公司、合孚行有限公司、上海勤越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侨界社团联会副会长、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会长(2011-2013)、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仁
期刊
是傑出的澳门归侨和侨领,曾被媒体誉为“奋斗着的‘不倒翁’”,在事业道路上,他屡屡迎难而上,跨过荆棘、渡过风浪,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奋斗之路上的后继者树立光辉的榜样。同时,他既热爱着自己的祖国也热爱自己的生长地缅甸,进而为增进中缅互动合作而孜孜不倦,从文化交流开始,构建中缅两地合作的桥樑,展现两端鲜明的文化以及巨大的市场。就如他将缅甸风情的泼水节引入澳门,为当地带去異域风情的快乐,也让市民了解那个南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