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专题同步训练

来源 :新校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908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宪梓常说:“我是做领带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人生在世,来时两手空空,去时也不能带走什么。我只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为祖国多做一点好事,为家乡的人民留下我的一片爱心。”
  七十年代中期,当曾宪梓创立金利采,在香港站稳脚跟,开始可以不用为一日三餐而四处奔波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该是为祖国、为家乡做一些有益事情的时候了。
  于是,曾宪梓以投石问路的方式向家乡梅县的华侨大厦赠送了两部汽车。
  那一天,曾宪梓怀着激动的心情,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并受到故乡人民的热烈欢迎。
  当曾究梓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到经历文化大革命后的学校已变得破烂不堪,教室的桌椅板凳只剩下三只脚,足球场早已荒废用来种番薯,乡间学校的数目还不及解放的时候多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曾宪梓想到自己深受祖国培育之恩,但却未能留在国内参加建设,心里更是觉得十分难受。一种儿子对深爱的母亲未尽天职的惭愧之情油然而生。
  曾宪梓从此更加坚定了自己一定要努力从商、一定要继续节衣省食的信念。他渴望创造和积累更多更大的财富,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以男一种方式,为他的祖国,他的家乡作出应有的贡献。
  虽然这时候,曾宪梓的生活实际上刚刚步离温饱阶段,他的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一点一滴的资金的支持,但他还是咬紧牙关,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千辛万苦赚来的金钱,捐献出来,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
  一九七七年,曾宪梓给母校东山中学捐建了第一座在当时首屈一指的教学大楼。在当时,身家并不优厚的曾宪梓能够率先为家乡建设出心出力。立刻受到了中国领导层的关注。不久,叶剑英委员长在广州接见了曾宪梓,他们是梅县同乡,而且还是东山中学的校友。一见面,大家就亲切地交谈起来,叶剑英对曾宪梓说:“家乡的经济建设、教育事业还很落后,希望你能多支持家乡的发展。”
  曾宪梓说:“这正是我多年的理想,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
  曾宪梓言出必行。他一方面逐步发展金利来的生意,稳中求进;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对国家的捐赠也由小至大地不停地进行着。从一九七六、一九七七年开始到一九九四年这十几年来,在家乡以及全国各地的捐资总额已经超过二亿三千多万元,捐赠的大小项目超过二百项,内容包括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体育事业、医疗等方方面面,并带头在穷乡僻野的梅州山区投资设厂,为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关·心和参与祖国和家乡的建设起到了极大的鼓动和促进作用。
  对于曾宪梓的爱国义举,家乡人民不禁交口称誉他“爱国如家,爱乡如命”。梅州市的市长曾多次赞叹说:“曾先生拳拳报国之心、殷殷桑梓之情,故乡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为此,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曾经挥毫为曾完梓写下了“梅州增宪,誉满桑梓”的条幅,表彰他的无私、无悔的奉献精神。
  (节选自夏萍《曾宪梓传》)
  1文章开头三段介绍海外客家人爱国爱乡的传统,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请分条简述。
  2结合全文看,表现曾宪梓拳拳报国之心、殷殷桑梓之情的行为有哪些?
  3,文章的最后两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4,文中所写的曾宪梓先生的经历对我们的人生有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由“面”到“点”,为表现曾宪梓爱国爱乡的伟大情怀铺垫、蓄势。(2)既巧妙、简洁地表现客家人这个群体的爱国爱乡传统,又强化了曾宪梓这个个体的爱国爱乡的伟大情怀,增强了文章表现的广度和深度。(3)说明了曾宪梓爱国爱乡的伟大情怀有着深厚优秀的民族传统,使文章主题表现得更真实,更深刻。
  2早年以投石问路的方式向家乡梅县的华侨大厦赠送了两部汽车;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事业、体育事业、医疗等捐献巨资;带头投资设厂,促进海外同胞关心、参与祖国和家乡的建设。
  3,结尾以家乡人民、领导人的赞誉来间接表现曾宪梓先生爱国爱乡的情怀,使曾宪梓先生的形象表现得更加真实、完整,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4提示:(1)远大目标是创业的动力(2)创业的口的在于奉献(3)乐于奉献能更好地促进事业的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朋友和同事眼中的爱因斯坦
  多年来,许多和爱因斯坦(1879-1955年)有过直接交往的人在各种访谈或出版物中讲述他们对爱因斯坦的印象。这些人中有爱因斯坦的妻子以及他继女的丈夫和传记作者,他的医生、学生和同事,他的朋友、邻居和房东太太的女儿,还有科学界的同行、哲学家、历史学家、新闻记者、小说家、编辑、摄影师、画家、剧作家、以色列政治家、以色列总理和来自俄罗斯的政治委员,甚至还有陌生人。
  苏珊娜,教师,爱因斯坦在瑞士读书时第二个房东太太的女儿。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他听到有人在邻近的一所房子里弹奏莫扎特的奏鸣曲。他问这是谁,我说这一定是住在阁楼上的那个钢琴教师。他立刻夹着他的小提琴冲了出去,连领子和领带都没系上。“你不能这样出去,爱因斯坦先生,”我大叫,可是他头也不回,也许他根本就没听见,或者假装没听见。花园的门砰的一响,然后我们就听到小提琴的声音伴着莫扎特的奏鸣曲。回来后,爱因斯坦兴奋地说,“那老太太真是可爱极了,,我要天天去找她合奏。”几个小时后,我们就见到了她,那是弗罗莱恩,她穿着一件黑色丝绸套裙,羞怯地问我们,那个不寻常的年轻人叫什么名字。我们安慰她说,他只是个不懂事的学生。她说,那个陌生的小提琴手把她吓了一跳,他一头冲进她的房间,嘴里嚷着,“继续弹吧。”
  菲什,爱因斯坦的学生。
  他对所有的人都用同样的语气说话,不论是大学的主要负责人、食品杂货商,还是实验室里的清洁女工,,
  罗曼·罗兰,法国作家、和平主义者。罗兰于1915年9月6日在他的日记里写下了以下这段文字:
  爱因斯坦的法语说得结结巴巴,间或夹杂着德语,他是个非常活跃、非常爱笑的人。他常常情不自禁地拿最严肃的思想开点儿风趣的玩笑。谈到他生活的德国,爱因斯坦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坦率。要是换了另一个人,他很可能在过去那可怕的一年里饱受孤独的煎熬,可是他却在笑。他发现,在战争年代里他也能写出最重要的科学论文。我问他有没有对他的德国朋友说过或讨论过自己的想法。他说没有。他只是像柏拉图那样向他们提问,向他们的妄自尊大发起挑战。他说,这样做是不讨人喜欢的。罗兰的结论是:在普遍的奴颜婢膝中,他是少数几个能够保持精神自由的人之一。罗森塔尔·施耐德,大学生,有时和爱因斯坦一起乘电车从柏林大学回各自的家。 他一有机会就和我开玩笑。他知道我喜欢读康德的书,于是他就把康德的直觉比作皇帝的衣服。有一次,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辩论康德的某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我们提到了不同哲学流派的康德信徒们对这些问题所作的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解释。在讲德语的国家里,差不多 每一所大学都有一个流派,有的大学还同时拥有几个不同的流派、爱因斯坦是这样表达他的观点的:“康德好比是一条有着很;里程砗的公路。于是所有的小狗都跑了过来,每只小狗都爬到其中的一块里程碑上拉屎撒尿,这就是它们的贡献。”我假装愤愤不平:“这算什么比较!”爱因斯坦大笑起来:“可是你的康德仍旧是个里程碑啊,那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拉比,美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物理学家。
  我听过他1921年在城市学院所作的四次演讲中的一次。那次他谈的是当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理论。作为演讲者,他是清晰明了的典范,而且富有幽默感。他给人一种在政治上非常天真幼稚、在科学问题上又非常固执的印象。不过我不认为他真的如此天真,他是个非常高明非常复杂的人。他只是看上去比较单纯,因为他直截了当地深入问题的本质。如果你没有接受这种从本质上探讨问题的方式,你就会觉得他太单纯。他无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在所有杰出的科学家中,他无疑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具有深远意义的问题上,他的影响永远不会消失。他不喜欢愚蠢的人,但是他并不嫌弃他们。
  (节选自《爱因斯坦一偶像背后的真人》第三部分)
  1,在苏珊娜和拉比眼中,爱因斯坦的性格特征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2,“康德好比是一条有着很多里程碑的公路。于是所有的小狗都跑了过来,每只小狗都爬到其中的一块里程碑上托屎撒尿,这就是它们的贡献。”你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爱因斯坦对康德和“康德流派”怎样的观点与评价?
  3,本文写法不同于一般传记,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4,罗曼·罗兰得出“在普遍的奴颜婢膝中,他是少数几个能够保持精神自由的人之一”这一结论有什么依据?这种“精神自由”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在苏珊娜眼中,爱因斯坦是单纯天真的,在拉比眼中,爱因斯坦是非常高明非常复杂的。原因是拉比因为他与爱因斯坦相似的身份接受了爱因斯坦从本质上探讨问题的方式,而苏珊娜没有接受这一点。
  2,爱因斯坦对康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赞他在哲学领域有着很多里程碑式的贡献;而对“康德流派”,则是毫不客气的批评与讽刺,说他们就像一只只到处拉屎撒尿的小狗,只有玷污和破坏而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贡献。
  3,通过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看法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以小见大,真实可感,能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爱因斯坦的实际形象。
  4,当时大多数人饱受孤独的煎熬,爱因斯坦却依然那样的活跃、乐观和坦率,并依然能把精力集中在自己的科学研究上。启示部分自圆其说即可。
其他文献
编者注:高中语文汉语知识中,多义成语在高考题中曾经多次出现过,是高中复习的重点。章丘四中李泽,山师用申石龙两位同学共同整理的的多义成语释义比较全面,在这里提供给大家,希望对你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1按网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4粉墨登场:既指化
期刊
【写作指导】    材料选好之后,要恰当地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片完整的文章。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思路的外现。文章的内容要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主题也要通过结构来加以凸现。有的时候,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往往偏重于审题立意的训练,偏重于运用语言的训练,而对文章结构要求不那么重视,造成文章层次不清晰,结构不完整,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影响考试作文的成绩。  
期刊
一、曲解语义。不合语境    大多数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就容易造成曲解词语、不合语境的错误。如:  据环保部门测算,在我国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例句曲解了成语的意思,把其理解成“第一位”之意,故难与语境相符
期刊
由中宣部宣教局、教育部思政司、国家民委政法司组织编写的《民族团结教育通俗读本》近日在全国出版发行。《读本》采用问答的形式,语言朴实、生动活泼,内容全面准确、通俗易懂,有着较强的针对性。《读本》的出版,为学习、了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的辅助材料,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  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相互交流、相
期刊
写作指导    1,联想的作用  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决定了散文的思维内核是联想。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一篇散文,常是作者在生活中受到某种事物的触动,情怀激荡,浮想联翩,然后构思成篇的。触发物(动情物)可能是一个人物,一件事,一处场景,一点感受……它往往是不完整的
期刊
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是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求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的轨迹方程,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几何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这类问题除了考查学生对一些常见曲线的定义、性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注意考查各种数学思想方法及一定的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求动点的轨迹方程有很多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其中几种重要的常用方法。
期刊
2009年,中国发生多起环境污染事件,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点损失,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再一次提醒我们: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一、2009年环境污染重大事件:    1.陕西凤翔儿童血铅超标事件  2009年8月,凤翔县长青镇马道口村和邻村孙家南头村的村民们自发到宝鸡各大医院检测发现,两村数百名婴幼儿及儿童绝大多数被检测出体内铅超标,其中部分超标严重,已达到中毒标
期刊
高中几何引入空间向量,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将几何问题代数化,解题难度大大降低,且其过程较为程序化,容易掌握,为那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尤其是法向量的引进,为空间夹角以及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方便、实用的工具,下面简单介绍法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高考山东卷语文试题的题型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选择题,第二大类是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的题型有填空题、解答题、问答题和写作题等;而选择题一般是单选,也就是四选一。  高考语文选择题一般为36分,是语文考试中不可小看的题型,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所以一定要慎重,同时也要提高速度,为后面的主观题和作文赢取更充足的时间。答案采用电脑改卷,这就排除了主观题改卷中的个人因素。因此提高选择题得分率对提高总分有着重大
期刊
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其通项公式可以视为函数的解析式,因此多数情况下都可以通过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来求函数的最大值,然后通过分析求出数列的最大项,但是如果函数的单调性较难判断或判断单调性的过程较为繁杂,那通常我们会使用下面的方法求其最大项。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