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在语文教学中流光溢彩

来源 :语数外学习·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能启迪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性情,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训练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特殊的作用。
  中学时代正是一个人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代,所以中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思维敏捷、可塑性也强。中学语文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们的这一生理和心理特点,借助对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的欣赏,将美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精神得到充实,激发他们乐观向上,养成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的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本人从教多年,我认为可以这样让美在教学中流光溢彩:
  一、用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感知美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孩子是凭着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如有人强迫他们凭着其它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便是无理地、有害地胁迫孩子的天性。”这就告诉我们,儿童、青少年是易于靠形象思维来接受美并在此基础上接受智育教育的。针对青少年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大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我国古代传统教育就非常重视这一点,如以前的私塾先生总是先要求学生背出古诗词,才讲解古诗词的意义及思想感情,然后让学生想象意境等,因而也才会有后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开启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大门,使他们具备这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在作品中自由翱翔。黑格尔曾经将由感知形式到了解内容的审美过程称作“使理性内容和现实形象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使学生产生兴奋感和新奇感的目的。就现阶段而言,多媒体教学不失为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中的佼佼者,它最大的优点就在于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影像、声音、动画等为一体,可以同时传播多种形象生动、图像逼真、具有较强真实感和表现力的信息,还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文章所蕴含的意义的把握。教师甚至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巧妙设置一整套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教学中插入适量的唱歌、绘画、游戏、表演(舞蹈、小品等)等形式的活动,以实现教学目标。这些方法、形式、手段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易于被他们接受,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使学生们感受到美的存在以及美的魅力。
  二、利用材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
  由于学生的学识、经验、阅历等方面与成人相比略逊一筹,其审美能力必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就注定了学生的审美一开始不大可能是自发的,需要教师的再引导、再启发。在教学中,可以运用潜移默化的手段来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对作品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使学生的情感受到撞击,进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让美感在他们心中不知不觉地产生,收到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美
  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说过:“诗人的作品应该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让他喜爱,才符合众望。”他说的是作品中的美通过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看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自由自在地享受美。我们应该坚决摒弃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地、有意识地转换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当主角,成为主体,教师只在其中加以启发、诱导、指引,做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放下“家长架子”,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用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用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否则,如果教师态度粗暴、方法简单,只会抑制学生的种种思维,这样,美的教学与享受只能是纸上谈兵——根本无从说起。
  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
  可以说,美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因美感的根源在于实践;也可以说,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教学里最具综合性也很有实践性、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写作。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可以创造出美的形象、美的思想、美的境界,因而教师对学生的写作须精心指导,时时提醒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的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此基础上,去发现美、拥抱美,在感知美、接受美、享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创造美的冲动,并付诸实践,最终自觉地创造出美的作品来。
  首先,作为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唤起学生自觉写作的意识。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对生活中的某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大都有把自己心中对生活的看法、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的愿望。因而,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尝试,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说自己愿意说的。
  其次,教师应激起学生的写作情感。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交往圈子太窄,课外阅读极少,许多名著对他们而言就如“天方夜谭”一般,许多作品连题目听都没听说过,加之生活体验也缺乏,因而多数学生感受很浅,缺少灵感,很难产生“下笔如有神”的冲动。基于这些,教师有责任改变这种状况,指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听报告会、看展览、开展读书会、开展文艺汇演,等等。
  再次、教师应适时指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学生有了上述冲动,要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还得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否则还是难以创造出美的形象来。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需大力加强写作技巧等方面的训练。
  这样看来,让美在语文教学中如金子般闪光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使命。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捕捉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之美,使学生们易感、易懂、易悟、易表达。同时,教师还应因势利导、多加鼓励,将学生的兴趣、感知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从而推动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写作训练,最终达到通过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学位
广播电视内容资产产业化问题曾多次被业内版权专业人士讨论。广电内容资产的产业化并不仅仅针对节目库中库存的有形的节目载体,更是针对节目中无形的版权价值。将广播电台、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介绍了历史上关于艺术定义的几种理论,并结合郑板桥书法艺术的发展史有力地证明了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能够被界定。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historical the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每次读《雨巷》我都会执著地认为,戴望舒希望遇见的那位姑娘,她手中撑着的不是一柄油纸伞,而只有用薄如蝉翼的江南丝绸和细润的青青翠竹完美结合而成的西湖绸伞,才可以担当那一刻飘过的丁香。  多雨的江南水天,寂静幽深的小巷,蓝花布的旗袍,盈盈的西湖绸伞,是柔媚的江南女子不可或缺的场景和道具。  是谁那么心灵手巧,别具一格地用修竹和丝绸做成了一剪轻灵飘逸的彩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