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特色产业发展对精准扶贫作用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o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
  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4℃,年降水量1477mm,在此气候基础上便于农业的发展,尤其是茶叶产业和蚕桑产业。此外歙县作为古代重要的府衙拥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并基本完整保存了歙县古城等一系列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来自各方的游客。在精准扶贫中,要充分发挥歙县本地生态资源优势,歙县特色产业中,第一产业包括茶和蚕桑,第三产业主要是旅游业。一方面,要做好产业的发展规划,使帮扶工作效率提升,力度增强,使开展帮扶工作的平台得到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工作要精准到农户个人,产业政策落实到农户个人,在做好特色农业工作推进的同时,发展所在乡县的旅游,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精准扶贫的主要方式是构建特色产业集群。主要开展了下述工作:第一,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有力的政策引领,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政府的技术扶持给了特色产业发展以有力支撑。科教兴农就是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有力助手;第二,结合歙县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做好产业的全面统筹和合理规划;第三,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好各项产业基地,使产品的品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第四,发挥主体的带动作用,注入高科技元素。目前歙县已有10家企业已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4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科技计划项目,6家企业共获省研补资金59.3万元,2个众创空间获省奖补100万元,2家高新技术企业获省奖补40万元,新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4家;第五,对于经济薄弱、基础条件差的村庄,县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增强村子的自我“造血”能力。
  二、歙县特色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实施精准扶贫,一直是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探讨和研究的思路。波特(W.E.Porter,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由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构建歙县特色产业集群是将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结合起来,文化与农业相结合,推动两者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来自自然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的推动力,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一方面,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而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对象尽管处于收入水平较低的状态,但是,他们往往手中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比如,贫困人口可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等等。事实上,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歙县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开发利用精准扶贫对象的资源优势,也取得一些突出的业绩。然而,在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歙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现实困境,这也是当地政府和产业中介组织需要深入思考和尽快解决的难题。
  (一)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同的阻力
  1.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
  现阶段,歙县政府正致力于做好特色产业的发展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歙县现阶段的特色产业各自有其不同的特点,但是对于生产要素的需要基本上是一致的。政府不易制定出完善的政策,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扶贫政策体系,这也是导致政府扶贫效率低,很多地方性产业并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原因。就本地桑蚕产业来说,扶贫中主要具有几个方面的弊端:第一,政府对于桑蚕产业的扶持措施不多,没有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在养蚕环境的建设和改造方面并没有投入充足的资金,导致养蚕的基础环境较差。第二,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可能出现一些非正当的市场竞争,导致市场环境混乱程度增加,政府还没有及时出台政策来做好企业行为的规范和引导。
  2.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
  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特色产业集群内上下游的企业竞争力有高有低,规模有大有小。因此,特色产业集群内的各家企业面临相同的市场风险时,其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千差万别。其中一方面的变动将会给特色产业集群内部的上下游企业带来连锁反应。
  除了在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之外,在其他的扶贫道路上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①精准扶贫中不能完全做到精准识别
  “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的前提在于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摸清”但事实上却问题层出,有的应该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未纳入,而不该纳入的却纳入,统计测算的数据不能真正反应贫困程度,采用民主评议识别贫困人口的方式也值得商榷。
  ②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就蚕桑业来说,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產业,需要大量劳动力,近年来由于当地农村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加引起蚕农养殖规模的缩小,造成产业化进程受阻。自实行土地承包制桑园分配到农户以来,各重点蚕区一直少有桑园流转,桑园连片成带的较少,零星分散的较为突出,制约了规模化生产的发展; 又由于生产规模小,户均桑园面积偏少,蚕桑收入在家庭经济组成中所占的比例难以提高,致使一些缺乏劳动力、饲养技术和饲养条件差、生产积极性又不高的农户抛荒失管桑园,导致弃养少养现象在一些蚕区进一步加剧。此外,由于缺乏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导致在整个蚕桑业产业链中处于初级位置,缺乏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目前仅有的几家企业只能相当于是高级的“茧贩子”,难以形成带动力,对蚕桑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
  三、歙县特色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产生困境的原因
  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的高效率供应和配置,而精准扶贫对象拥有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等等也需要在现代工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中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仔细分析歙县特色产业集群面临的现实问题,产业链和终端存在矛盾关系。
  (一)产业政策与扶贫政策不协调
  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与精准扶贫的目标是统一的: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但是,在政府部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产业政策往往与精准扶贫政策存在不协调、甚至相互冲突的地方。例如,歙县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和工业管理部门制定特色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时通常会出台各种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并且对实施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各种补贴和奖励或税收的优惠减免。因此在此类引导下,很多企业盲目引进新技术、新设备。而精准扶贫政策则出台各种措施鼓励企业聘用精准扶贫对象的劳动力参与特色产业发展,并对吸收贫困对象的企业按照就业数量给予各种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显然,两种不同的政策导向,将会使得特色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难以适应,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必然会促使他们做出对自己来说经济效益最大、但往往社会效益最低的选择。产业政策与精准扶贫政策的不协调影响目前在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歙县特色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   (二)生产要素供需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投入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等生产要素和原材料。而精准扶贫对象往往拥有这些生产要素和原材料。但由于目前歙县没有建立起产业发展信息平台,政府扶贫部门的精准扶贫信息也没有实现完全公开透明。特色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之间信息不完全对称,导致生产要素的供需无法实现对接,既影响了特色产业的发展,也使得精准扶贫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
  (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动态的监控管理机制
  目前歙县地方政府对特色产业的监控管理往往是通过定期收取固定格式的统计报表,已经通过税务、社保、环保等部门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获取特色产业发展的信息。政府对特色产业发展的监控管理,缺乏一套动态的管理机制。因此,一旦特色产业集群内某家企业出现问题,政府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置。
  四、发挥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作用的对策
  (一)高效率生产
  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一方面做好对农业企业以及合作社、生产基地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扶持,通过企业和贫困户的密切合作,向贫困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技术以及生产要素,使更多的贫困户得到帮助,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延长特色产业链条
  产品要在做好加工包装和宣传工作上实現更高的附加值。一方面充分借助互联网,加大对企业的宣传,使电商平台得到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在相邻的乡镇或者产业相同(分别以养蚕为主或者以茶叶为主)的乡镇建立合作社,使农产品的销售平台得到不断的完善。通过对农业大户以及普通农户的鼓励,来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品牌的发展,使利润进一步加大。
  (三)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机制
  歙县政府要加强对风险方面的管理工作,加大管控力度,尽可能的使风险得到降低。如果承接了资金量极大的贷款企业,必须做好经营法人档案的备案,避免偷款的现象。金融机构要专门做好扶贫对象的设置,尽可能提高贫困户的分红比例。
  (四)积极培训新型农户
  歙县政府要积极做好农户的培养,培养农户的各项技能,使农户掌握基本的方法和能力。做好资金方面的预算,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满足歙县实际需要的方案和计划,积极组织扶贫方面的经验交流与研讨,做好贫困户的引导和培训、教育,避免在扶贫工作中存在不一致现象或者偏差,使贫困户成为有技术、有方法、有思路的新型农户。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歙县特色产业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试图探索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与精准扶贫政策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发展路径。(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作者简介:陈威(1997——)男,汉族,安徽滁州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5级本科生,国际商务专业。
  苗闻浩(1997——)男,汉族,安徽宿州人,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经济统计学专业。
  刘菲(1997——)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2015级本科生,贸易经济专业。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安徽财经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歙县特色产业发展对精准扶贫的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201710378331,指导老师:武云亮。
其他文献
自从201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速放缓,逐渐进入到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经济新常态主要是强调红利转换和风险突显,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对于经济效率和经济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以提升供给体系效率和质量,有助于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切实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加强经济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探究,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为后
期刊
一、前言  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较为薄弱,降低了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着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规范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及管理效果,成为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对确保事业单位资产运行的安全性,保证各项财务活动的正确性及可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国家资产运用的安全性及高效性。  二、事业单位内部
期刊
一、引言  西安是2008年我国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是其五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逐步推进,对外文化贸易在其文化产业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充分彰显了西安文化软实力。然而,当前针对西安文化的“中国英语”的各种问题不断暴露,已成为制约西安文化贸易软实力有效对外传播的一大瓶颈。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英语”与西安对外文化贸易软实力传播的关系问题,以期提高其传播效果,
期刊
为了在教学中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更有针对性的贯彻十九大精神,我校政治理论系对全校学员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汇总与分析,我们准确的掌握了各层次学员的动态、深入了解了学员的具体需求。这对如何引导学员切实把军心凝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如何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调查结果
期刊
一、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意义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提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是党的性质与任务、历史经验与教训、面临的考验与挑
期刊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必将产生无往而不胜的力量。而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苍白无力的,且容易出现偏差的实践。在全党全国上下大力倡导学习十九大精神,将这个伟大的宏伟计划转变为现实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集团公司、公司党组织的领导下,要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体员工要在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一切业务工作的关系并不属于单纯的领导和指导的关系,而是属于服务和保证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单位是否能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下,在进行酒店管理过程中, 必须将做好酒店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基础,并将之作为增强酒店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做好酒店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确立酒店的经营管理方向,这样才能具体落实好酒店改革目标。本文主要就围绕做好酒店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期刊
为了控制石化企业的VOCs排放,今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政策法规要求。2017初,国家环境保护部等4部门和北京、天津、河北等6省市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求石化行业今年底全面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标准和要求,尤其位于重点区域的石化企业应按规定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 
期刊
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应以此为遵循,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机制,将企业第一位的生产经营,和担负着为企业经营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重大责任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通过积极探索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为企业发展打造一直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的员工队伍。  当前,企业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因管理运行机制的不断变革,
期刊
一、引言  国标指出:高校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发展、未来发展需要,合理、科学的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专业课程在高校培养人才目标与履行教育职能方面具有促进作用,从功能上而言,专业课程是教育系统的核心地位,因其是教育目标主载体,构建师生关系的桥梁,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源泉。然而,从当前高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高。国标背景下,高校应该发挥国标在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