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是一部报告文学,作者是山西作家张锐锋先生,书稿交给我的时间是2010年1月。匆匆翻过几十页,粗犷的印象是大题材、主旋律、散文化。如果单从市场零售的角度来看,并不怎么令人兴奋。然而,从获奖的潜质和增益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显然不是一部可以随手放置的稿件。点击网上搜索,发现自从1982年我国正式启动南极科考以后,出版过的相应图书,文学的、科普的、专业的,有数百种之多,其中不乏大部头,也不乏轰动者。近几年,南极的关注度显然没有以前高。尤其是中国人登上南极最高点冰穹A建立昆仑站以后,虽然出版过参与某次科考的随队记者和随队医生的手记各一种,却没有一部能够反映完整全貌。南极科考活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代表着中国在南极的实际存在,怎奈这些年吸引眼球的事情太多,南极有点审美疲劳,好像被抢了风头。换个角度想,这不也是新鲜感和稀缺性的空间吗?
我们的编辑周远打电话跟作者沟通,张先生做了一遍修改。回来再看,原稿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多少。之后的几个月里,在西安、太原、北京三地都有见面,但商量的结果都是修修补补,最大的结构问题,仍没有落实解决方案。我盯周远看稿进度,她说,“前一段说的是第21次科考,后一段是第22次科考,下一段是24次科考,我找不到完整的时间线索,很晕!”一晃到了8月。宋亚萍总编辑这时候也等不及了,她亲自改了一稿。虽然一页页纸上已经改花了,但我心里明白不动结构难有本质上的改观。我下决心,动大手术!
我用了一周时间查找资料:先找到了极地中心自己编写的中国26次南极科考的大事记(最后作为附录编进了书里),再把本书写到的人物重要性做一排列,然后查找了书稿里提到的国外极地科考史相关事件其他版本的记载情况,最后梳理出了中央领导和主流报刊30年来对“南极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界定和表述。
我用了大约5个通宵和3个白天,依照大事记把全书的结构从散文式、艺术式的版块结构经过拆分、核实,重新组合,使全稿回到时间顺序上来。最终定型的书稿焕然一新,眉目清晰了。虽然可能让作品的艺术性打了折扣,’但作为一部针对主旋律而为的,对大众读者普遍接受的通俗读物,那是转了至少90度的弯。而穿入的“南极精神”主线,为反应国家意志找到了有效的载体,旗帜鲜明。
之后一个月,有空了再把稿子打开细读,还发现不少需要完善的细节,一一核查并咨询作者之后完工。我把稿件发给作者,不能预测他的反应——毕竟这稿已经在《十月》上发表过很大一部分,从杂志来说是成稿无疑。图书出版这样大的改动,也不寻常。从私心来说,这么做很容易出力不讨好的。谁知过了一个礼拜,他没回音。我试探着打了电话给他,他说,哎呀,这周太忙没顾上看呢,马上。第二天他打来电话说,没有大问题,小标题再斟酌一下,其他的尊重你的意见。消息带回社里,大家也没有什么欢喜,虽说火种有了,但燎原只是虚构出来的希望,最终能否获奖功成,除了尽善尽美的工作没有其他保证。我心里想,把“五个一”的报奖书当畅销书做吧,多卖是硬道理,只要读者认可,即使得不上也值了。2011年5月,经过中国极地中心的专家最后一次对书稿进行了硬伤校订。6月,文字编辑告一段落。签订出版合同已经有一年多了,总算起来,我们三个累计完完整整编辑了8遍。
作者提供原始照片200幅全部是考察队员自己拍摄的,我们选择了80幅左右,但里面仍缺乏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图片。包括20世纪初期南极探险的历史照片、文中提到的中国南极科考队领队、轮机长等人的肖像照片等。分头与国际知名的图片公司以及上述南极队员本人联系(其中有人正在南极越冬),经过近两月的搜集联系,最终完成任务。
全书的装帧设计历时一年,因为不断地改稿,版式返工重做3遍。封面设计方案经历四位美术没计者,共成型并提交5 0余个设计样。因为采取一票否决,出版社的我们仨加上作者,同时认可的几率非常小,大家都是怀着非常挑剔的眼光在看封面。我们开玩笑说,一个南极“弄残”了三个美编。最终定稿是在北京一家设计工作室和陕西人民社的一位美编两者方案融合的基础上做出的,正应了那句话:选来选去,最后选个折衷的,没个性的。然而这个设计方案不仅过了我们几个,还过了社领导、集团领导、局领导这三关。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在2011年11月正式出版上市。12月,本部紧急通知,让我参加陕西新闻出版局报评“五个一工程”奖图书评审会。虽然本书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好评,会后数了一下,提出的“但是还有问题”一共近百条!经过后续甄别、确定和修改,2012年5月报送的样书是改版重印的又一版了,拿到最终获得全国“五个一·一本好书”奖最终版图书,我百感交集,不易啊!
我们的编辑周远打电话跟作者沟通,张先生做了一遍修改。回来再看,原稿的问题仍没有解决多少。之后的几个月里,在西安、太原、北京三地都有见面,但商量的结果都是修修补补,最大的结构问题,仍没有落实解决方案。我盯周远看稿进度,她说,“前一段说的是第21次科考,后一段是第22次科考,下一段是24次科考,我找不到完整的时间线索,很晕!”一晃到了8月。宋亚萍总编辑这时候也等不及了,她亲自改了一稿。虽然一页页纸上已经改花了,但我心里明白不动结构难有本质上的改观。我下决心,动大手术!
我用了一周时间查找资料:先找到了极地中心自己编写的中国26次南极科考的大事记(最后作为附录编进了书里),再把本书写到的人物重要性做一排列,然后查找了书稿里提到的国外极地科考史相关事件其他版本的记载情况,最后梳理出了中央领导和主流报刊30年来对“南极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界定和表述。
我用了大约5个通宵和3个白天,依照大事记把全书的结构从散文式、艺术式的版块结构经过拆分、核实,重新组合,使全稿回到时间顺序上来。最终定型的书稿焕然一新,眉目清晰了。虽然可能让作品的艺术性打了折扣,’但作为一部针对主旋律而为的,对大众读者普遍接受的通俗读物,那是转了至少90度的弯。而穿入的“南极精神”主线,为反应国家意志找到了有效的载体,旗帜鲜明。
之后一个月,有空了再把稿子打开细读,还发现不少需要完善的细节,一一核查并咨询作者之后完工。我把稿件发给作者,不能预测他的反应——毕竟这稿已经在《十月》上发表过很大一部分,从杂志来说是成稿无疑。图书出版这样大的改动,也不寻常。从私心来说,这么做很容易出力不讨好的。谁知过了一个礼拜,他没回音。我试探着打了电话给他,他说,哎呀,这周太忙没顾上看呢,马上。第二天他打来电话说,没有大问题,小标题再斟酌一下,其他的尊重你的意见。消息带回社里,大家也没有什么欢喜,虽说火种有了,但燎原只是虚构出来的希望,最终能否获奖功成,除了尽善尽美的工作没有其他保证。我心里想,把“五个一”的报奖书当畅销书做吧,多卖是硬道理,只要读者认可,即使得不上也值了。2011年5月,经过中国极地中心的专家最后一次对书稿进行了硬伤校订。6月,文字编辑告一段落。签订出版合同已经有一年多了,总算起来,我们三个累计完完整整编辑了8遍。
作者提供原始照片200幅全部是考察队员自己拍摄的,我们选择了80幅左右,但里面仍缺乏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图片。包括20世纪初期南极探险的历史照片、文中提到的中国南极科考队领队、轮机长等人的肖像照片等。分头与国际知名的图片公司以及上述南极队员本人联系(其中有人正在南极越冬),经过近两月的搜集联系,最终完成任务。
全书的装帧设计历时一年,因为不断地改稿,版式返工重做3遍。封面设计方案经历四位美术没计者,共成型并提交5 0余个设计样。因为采取一票否决,出版社的我们仨加上作者,同时认可的几率非常小,大家都是怀着非常挑剔的眼光在看封面。我们开玩笑说,一个南极“弄残”了三个美编。最终定稿是在北京一家设计工作室和陕西人民社的一位美编两者方案融合的基础上做出的,正应了那句话:选来选去,最后选个折衷的,没个性的。然而这个设计方案不仅过了我们几个,还过了社领导、集团领导、局领导这三关。
《鼎立南极:昆仑站建站纪实》在2011年11月正式出版上市。12月,本部紧急通知,让我参加陕西新闻出版局报评“五个一工程”奖图书评审会。虽然本书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好评,会后数了一下,提出的“但是还有问题”一共近百条!经过后续甄别、确定和修改,2012年5月报送的样书是改版重印的又一版了,拿到最终获得全国“五个一·一本好书”奖最终版图书,我百感交集,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