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高校正在大力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这一新制度的实行将对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在对当前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财政资金;账户
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国库集中支付制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就是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对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预算拨付直至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直接监督控制全过程的财政国库支出管理制度。
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化国库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一是取消各部门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支出账户,将这些资金集中到各级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或经批准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中;二是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高校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财务机构及人员,设立保账员,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账户,不设立过渡性账户;三是为了准确核算、反映各支出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财政和国库部门按支出部门、资金性质等设立国库分账户和分类账户。
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以前,高校出现多头开设账户,预算内转为预算外、小金库、账外账等现象,造成资金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而且易于滋生腐败。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首先要对高校的用款计划进行审核,对没有预算指标的用款计划不予审批。而且在高校的支出行为发生时,从而形成了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仅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的流向和流动进程进行及时监督,也有利于加强各单位的财务和资金的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资金分散管理、单位多头开户、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和资金沉淀、在途时间长等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资金活动的透明度,并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违纪问题发生。
二、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改革在我市已逐步推开,但这项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制度先进性、科学性的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纳入国库,影响高校自我能力的形成。高校的快速发展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而政府的支撑能力却在不断的下降,学校自我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政府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导致高校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争取银行贷款已成为这一时期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竞争,争取经费给养,保证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然而,将高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以后,高校在商业银行的账户被取消,只允许在指定的商业银行保留零余额账户,且该零余额账户也是由财政部门指定,只有计划额度,没有实体资金,高校财务资金将出现无货币资金形态的局面,这必然堵塞了高校向银行融资的渠道,增加了高校筹资的压力。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程序繁杂,对高校预算编制提出更高要求。首先,财政性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中,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对条件许可实行直接支出,不允许采取授权支付,而且按月编报计划的程序和审批手续繁琐,时限要求严格。这要求在编制下月支付计划时要有超前的预算和精确的计划,否则遇到特殊情况将无钱可用。其次,财政部门把对高校预算资金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和事中监督,且进一步明确了“有预算才能支出”、“预算支出渠道不得随意变更”的刚性规定。因此高校应着眼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准确性、科学性,科学、合理、规范地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指标体系,尽可能细化预算。
3.促进高校理财地位的转变。由于高校所有的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都已全额上缴财政统一管理,财政部门从预算到支出对资金的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并对资金支出拥有最终的财政审批权。此时,为保证办学与发展正常的资金运转,高校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在编制预算时,要能全面地、科学地、准确地预测到高校一年所能发生的全部情况写入预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资金的支配、管理及使用不受预算的限制,不受财政审批的约束,但这显然难度极大。因此,国库实行集中支付制度以后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权特别是财务审批权、资金调度权在一定程度上收归财政,高校的财务活动也已被压缩成单一的预算活动,理财主体地位也就只剩下单一的预算自主地位。
三、 对高校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
1.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推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和支出项目进行细分,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高校应在“大收大支”的综合财务预算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指标体系,尽可能细化预算,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都建立在明细预算基础上,科学、合理、准确、详细地安排本年的支出,并根据资金来源的性质将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区分开来,确定哪些项目是财政直接支付,哪些项目是财政授权支付;还要根据预算编制用款计划,并落实到类、款、项、目,做到每月用款计划都能心中有数,增强用款的计划性;校内各用款单位及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准确、按时报送用款计划,使资金严格按计划支付,杜绝无预算的支出,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2.充分认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高校的领导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更多的是观念要更新。树立计划用款的观念,改变过去单位有钱就可以花、支付随意的用款习惯,通过编制科学的分月用款计划,逐步形成计划用款的资金支付方式。
3.消除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高校还款难的顾虑,形成高校、银行、财政三者的良性发展。利用贷款争取发展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不二途径,也可以大大缓解财政资金压力,但改革以后,由于高校账户的取消,收费权也等于由财政控制,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银行普遍不敢贷给高校,同时造成财政负担加重。要消除这种顾虑,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立法明确高校的权限,而作为政府,在目前应该着重宣传国库只是加强监督,财权还在于高校本身。同时,对高校账户的开设应灵活处理,允许高校在有贷款的银行有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对高校零余额账户与实有存款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等具体问题予以合理的界定。另外,适当安排部分财政资金用于高校还贷款利息,使高校借助贷款高效发展,财政也能腾出资金用于刀刃上,形成高校、银行、财政三者的良性发展。
总之,国库集中支付制在我市推行不久,经验积累较少,各单位部门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改革需要的财务管理模式,相信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一定为我市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爱群.对高校资金运作中财务风险管理的设想[J].会计之友,2007,1(上):31-32.
[2]叶倩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7,2(上):61-65。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财政资金;账户
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特点及作用
国库集中支付制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就是将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全部集中到国库单一账户,所有的财政支出由国库单一账户集中支付,对财政资金从预算分配、预算拨付直至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直接监督控制全过程的财政国库支出管理制度。
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化国库管理制度,这一制度的特点一是取消各部门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支出账户,将这些资金集中到各级财政部门在中央银行或经批准的国有商业银行开设的单一账户中;二是改变会计核算方式,高校单位原则上不再保留财务机构及人员,设立保账员,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财政账户,不设立过渡性账户;三是为了准确核算、反映各支出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财政和国库部门按支出部门、资金性质等设立国库分账户和分类账户。
实行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以前,高校出现多头开设账户,预算内转为预算外、小金库、账外账等现象,造成资金管理混乱,效率低下,而且易于滋生腐败。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首先要对高校的用款计划进行审核,对没有预算指标的用款计划不予审批。而且在高校的支出行为发生时,从而形成了对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仅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的流向和流动进程进行及时监督,也有利于加强各单位的财务和资金的管理,从根本上改变资金分散管理、单位多头开户、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和资金沉淀、在途时间长等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财政资金活动的透明度,并从源头上、制度上防止违纪问题发生。
二、 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库集中支付制改革在我市已逐步推开,但这项改革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制度先进性、科学性的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纳入国库,影响高校自我能力的形成。高校的快速发展与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需要巨额资金的投入,而政府的支撑能力却在不断的下降,学校自我发展的任务越来越重,政府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导致高校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争取银行贷款已成为这一时期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竞争,争取经费给养,保证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生命线。然而,将高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以后,高校在商业银行的账户被取消,只允许在指定的商业银行保留零余额账户,且该零余额账户也是由财政部门指定,只有计划额度,没有实体资金,高校财务资金将出现无货币资金形态的局面,这必然堵塞了高校向银行融资的渠道,增加了高校筹资的压力。
2.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程序繁杂,对高校预算编制提出更高要求。首先,财政性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中,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对条件许可实行直接支出,不允许采取授权支付,而且按月编报计划的程序和审批手续繁琐,时限要求严格。这要求在编制下月支付计划时要有超前的预算和精确的计划,否则遇到特殊情况将无钱可用。其次,财政部门把对高校预算资金的事后监督变为事前和事中监督,且进一步明确了“有预算才能支出”、“预算支出渠道不得随意变更”的刚性规定。因此高校应着眼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准确性、科学性,科学、合理、规范地统筹安排预算资金,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指标体系,尽可能细化预算。
3.促进高校理财地位的转变。由于高校所有的预算内与预算外资金都已全额上缴财政统一管理,财政部门从预算到支出对资金的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控制,并对资金支出拥有最终的财政审批权。此时,为保证办学与发展正常的资金运转,高校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在编制预算时,要能全面地、科学地、准确地预测到高校一年所能发生的全部情况写入预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资金的支配、管理及使用不受预算的限制,不受财政审批的约束,但这显然难度极大。因此,国库实行集中支付制度以后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权特别是财务审批权、资金调度权在一定程度上收归财政,高校的财务活动也已被压缩成单一的预算活动,理财主体地位也就只剩下单一的预算自主地位。
三、 对高校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议
1.强化高校的预算管理。推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和支出项目进行细分,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推行提供可靠的保障;高校应在“大收大支”的综合财务预算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指标体系,尽可能细化预算,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都建立在明细预算基础上,科学、合理、准确、详细地安排本年的支出,并根据资金来源的性质将财政性资金与非财政性资金区分开来,确定哪些项目是财政直接支付,哪些项目是财政授权支付;还要根据预算编制用款计划,并落实到类、款、项、目,做到每月用款计划都能心中有数,增强用款的计划性;校内各用款单位及相关资金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准确、按时报送用款计划,使资金严格按计划支付,杜绝无预算的支出,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2.充分认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高校的领导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更多的是观念要更新。树立计划用款的观念,改变过去单位有钱就可以花、支付随意的用款习惯,通过编制科学的分月用款计划,逐步形成计划用款的资金支付方式。
3.消除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高校还款难的顾虑,形成高校、银行、财政三者的良性发展。利用贷款争取发展已成为高校发展的不二途径,也可以大大缓解财政资金压力,但改革以后,由于高校账户的取消,收费权也等于由财政控制,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银行普遍不敢贷给高校,同时造成财政负担加重。要消除这种顾虑,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立法明确高校的权限,而作为政府,在目前应该着重宣传国库只是加强监督,财权还在于高校本身。同时,对高校账户的开设应灵活处理,允许高校在有贷款的银行有基本账户或一般账户,对高校零余额账户与实有存款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等具体问题予以合理的界定。另外,适当安排部分财政资金用于高校还贷款利息,使高校借助贷款高效发展,财政也能腾出资金用于刀刃上,形成高校、银行、财政三者的良性发展。
总之,国库集中支付制在我市推行不久,经验积累较少,各单位部门也在积极探索适应改革需要的财务管理模式,相信通过多方共同努力,一定为我市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何爱群.对高校资金运作中财务风险管理的设想[J].会计之友,2007,1(上):31-32.
[2]叶倩等.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的影响[J].会计之友,2007,2(上):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