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有效的情境,提出可思考操作探索的问题,充分让学生体验探索,以学生为生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经历学习过程,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为实现高效的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体验学习;操作发现;合作交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用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再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去感知探究,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活”起来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活”起来,使学习更为有效。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学生感知的熟悉的生活情境,是富有吸引力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厘米与米》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完善知识的建构,教学时先呈现一组精美的大楼效果图及一些简单的设计图纸,然后提出大楼有多高?图纸上的线段有多长?围绕这两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接着让学生把想到的说出来,在厘米与米之间碰撞,体验厘米与米的不同,这种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正是知识建构的经历。生活到处都有数学,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有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中创设情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突现学生的个体地位与作用,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然而,学生年龄还小,由于受到年龄因素和知识经验的局限,不可能自发地去探索。如果没有教师提供的情境、材料、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索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中,教师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创设有效的情境,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可以这样设计一组算式情境:
24×2200= 170×120=
24×220 = 17×120=
24×22= 17×12=
从上面计算中,你知道积与因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吗?与同桌说一说。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懂得积与因数之间的规律。接着再出示后面这组算式:你能根据上面的规律猜想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然后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24×2.2 = 1.7×12=
24×0.22 = 1.7×1.2=
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都能根据规律大胆猜想出这两组算式中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迫不及待地用计算器验证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这种在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学习情境,学生都很喜欢,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是不一样的。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有所变化。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表现活泼、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情境,如运用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多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内在的、隐性的美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情境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提出可操作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动”起来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总是习惯用“一问一答式”、“开会式”的模式,给人的感觉是枯燥、呆板,课堂由教师支配,学生要适应教师的教,先听教师讲,再去思考或操作,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本谈不上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教学的口头講解为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让学生多想一想,多看一看,多做一做,多说一说,从找找、量量、拼拼……中去体验数学,发现规律,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比较、归纳,再发现,再创造,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在学习“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时,学生受整数大小比较的影响,容易产生分母大的分数就大的错误思维,学生有分月饼的经验,让学生分别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剪成2份、3份、4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1份。同时要求学生边剪边思考:这些分数有什么规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其中的1份就越多,从而得出“几分之一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在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为了让学生理解好这个问题,让他们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量量,算算,比比,从中体会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的道理。 有句老话说得好:“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对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能进行实践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学习,体验快乐。
三、有组织地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起来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讲得又细又多,以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机械重复地练,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框框里转,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该是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组织教学,改变成开放式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让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才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个体的经验在与同伴和教师交流讨论中,新知识才能顺利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出示一组分数后,传统的方
法是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 能化
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然后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这样的教学,学生不死记硬背才怪!得出能化成有限小数和分数后,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学生经过思考后,会答
“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 的分子是1,都能化成有限小
数”;这样马上会有学生反驳:“ 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
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有学生会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學生们会思考并展开讨论,然后有学生会说:“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我不同意。如 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
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只要老师在知识点上设计有目的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后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在充分地表达、争辩,老师及时参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就能得到更好地锻炼,能力就能提高。
课堂教学是在老师以学生为本为目的的引导下,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他们就能充满活力,在体验中学习思考,他们就能思路畅通,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他们就能热情高涨,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就能出现!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2]小学数学教育.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体验学习;操作发现;合作交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 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用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再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让学生去感知探究,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活”起来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活”起来,使学习更为有效。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学生感知的熟悉的生活情境,是富有吸引力的,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厘米与米》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完善知识的建构,教学时先呈现一组精美的大楼效果图及一些简单的设计图纸,然后提出大楼有多高?图纸上的线段有多长?围绕这两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接着让学生把想到的说出来,在厘米与米之间碰撞,体验厘米与米的不同,这种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正是知识建构的经历。生活到处都有数学,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有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中创设情境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强调学生个体的能动性,突现学生的个体地位与作用,使教学更具有效性。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他们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然而,学生年龄还小,由于受到年龄因素和知识经验的局限,不可能自发地去探索。如果没有教师提供的情境、材料、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索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中,教师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创设有效的情境,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使他们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可以这样设计一组算式情境:
24×2200= 170×120=
24×220 = 17×120=
24×22= 17×12=
从上面计算中,你知道积与因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吗?与同桌说一说。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通过计算、观察、比较,懂得积与因数之间的规律。接着再出示后面这组算式:你能根据上面的规律猜想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然后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24×2.2 = 1.7×12=
24×0.22 = 1.7×1.2=
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都能根据规律大胆猜想出这两组算式中各个算式的结果,然后迫不及待地用计算器验证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这种在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学习情境,学生都很喜欢,能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情境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是不一样的。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有所变化。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表现活泼、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情境,如运用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多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内在的、隐性的美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情境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提出可操作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动”起来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总是习惯用“一问一答式”、“开会式”的模式,给人的感觉是枯燥、呆板,课堂由教师支配,学生要适应教师的教,先听教师讲,再去思考或操作,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本谈不上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教学的口头講解为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让学生多想一想,多看一看,多做一做,多说一说,从找找、量量、拼拼……中去体验数学,发现规律,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学习,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比较、归纳,再发现,再创造,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乐趣。
在学习“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时,学生受整数大小比较的影响,容易产生分母大的分数就大的错误思维,学生有分月饼的经验,让学生分别把同样大小的圆平均剪成2份、3份、4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1份。同时要求学生边剪边思考:这些分数有什么规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一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1份就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其中的1份就越多,从而得出“几分之一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在学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为了让学生理解好这个问题,让他们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然后量量,算算,比比,从中体会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的道理。 有句老话说得好:“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做过”。对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能进行实践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学习,体验快乐。
三、有组织地展开讨论,让学生“说”起来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讲得又细又多,以教师和个别优秀学生的活动和思维,代替大多数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导致大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机械重复地练,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框框里转,教师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以学生为主只停留在口头上。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应该是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组织教学,改变成开放式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交流,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让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才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个体的经验在与同伴和教师交流讨论中,新知识才能顺利共同建构。
例如学习“分数化成小数”,出示一组分数后,传统的方
法是先让学生把分数一个个地去除,得出 能化
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然后将各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分母里是不是只含有质因数2或5,最后得出判断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这样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呢?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跟着教师转,这样的教学,学生不死记硬背才怪!得出能化成有限小数和分数后,先让学生猜想:这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是什么原因?可能与什么有关呢?学生经过思考后,会答
“可能与分子有关,因为 的分子是1,都能化成有限小
数”;这样马上会有学生反驳:“ 的分子同样是1,为什
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还有学生会说:“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无论是什么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我猜想可能与分母有关。”老师再问:“这些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又有何特征呢?”學生们会思考并展开讨论,然后有学生会说:“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数的分数,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我不同意。如 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数,但它不能化成有
限小数。”“因为分母30还含有约数3,所以我猜想一个分数的分母有约数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我猜想如果分母只含有约数2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可见,只要老师在知识点上设计有目的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后有充分的机会让学生展示出来,学生通过在充分地表达、争辩,老师及时参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就能得到更好地锻炼,能力就能提高。
课堂教学是在老师以学生为本为目的的引导下,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他们就能充满活力,在体验中学习思考,他们就能思路畅通,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他们就能热情高涨,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就能出现!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2]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