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海雪原中走来的王效明少将

来源 :党史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tiantian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林海雪原中闯荡的王效明,与中共组织长时间失去联系,老婆、孩子饿死,但仍然坚守那份信念,穿梭敌后坚持战斗,最后成为了共和国的一名开国将军。
  在林海雪原中游击战斗
  王效明,1909年2月14日出生,辽宁省昌图县人。1927年12月,王效明考入沈阳陆军教导队。1928年转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1930年11月毕业分配到驻哈尔滨的东北军第十八旅七十六团任准尉见习军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效明所在部队投降日军。王效明对此愤慨万分,立下“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誓言。暗地里,王效明参加了由部分军官组成的反日救国组织,开展反日救国运动。半年后,溥仪成立警卫步兵团,王效明被列为人选。经反日救国组织商量,认为可以将计就计,打入警卫步兵团内部,开展反日救国运动。于是,王效明走马上任,当上了警卫步兵团三营副营长。王效明一到长春就着手策划绑架溥仪,希望利用溥仪,揭露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但此举很快被人发觉。幸亏王效明从传令兵那里得到消息,才得以逃脱,潜回哈尔滨。
  1932年5月,哈尔滨反日救国组织负责人白云章正在组建反日救国军,王效明被委任为反日救国军参谋长兼支队长。11月,由于内奸告密,王效明和白云章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在监狱中,王效明参加了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崔吉昌等组织的学习小组,加深了对共产党的认识,坚定了抗日救国的信心。
  1934年10月23日,王效明被“取保释放”。他出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党组织。王效明回忆说:“听说宁安有共产党、游击队,我就边走边打听,走了好几个月,才到了宁安县,参加了抗联队伍。”
  王效明所说的抗联队伍是指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当时,这支部队活动在完达山的原始森林里。王效明见到的抗联队伍第一个人是第五军二师参谋长陈翰章。
  不久,第五军军长周保中接见了王效明。周保中十分高兴,因为在第五军里,像王效明这样经过正规军事学校培养起来的优秀干部太少了。周保中安排王效明任第五军军部参谋。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这一天,王效明在宁安县北湖头,由周保中和第五军一师二团政委高凤仪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任命为第五军教导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为贯彻《八一宣言》,1936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这时正是东北冰天雪地的季节,日军开始把过去的短期“讨伐”变为长期不间断的“讨伐”,并对一切生活必需品,特别是布匹、棉花、粮食和食盐等实行配给制,企图将东北抗日联军困死在山里。王效明根据周保中的命令,率第五军教导队留守宁安,掩护第五军一师和二师向舒兰、敦化和中东铁路道北等地区转移游击。4月,王效明被任命为第五军二师参谋长,但他一直率留守教导队在宁安活动。
  两个月后的1936年6月,王效明带领教导队向道北转移。这时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全部转移到了道北。为了加强政治工作,王效明被任命为第二师参谋长兼师办事处主任,随部队进入依东地区活动。1937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成立,周保中任总指挥,王效明调任第二路军五军三师政治部主任。
  1938年初,王效明调任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参谋长。3月18日,王效明接到第五军三师八团一连连长李海峰的报告:“部队在密营头卡子房警卫,小分队在小孤山与日、伪军发生了激战。”王效明对三师活动地域比较熟悉,立即率总部直属骑兵警卫队,三师师长李文彬率三师骑兵连,驰援李海峰。
  3月19日,王效明选好地形,在大顶山深谷伏击了日伪军,打死打伤日、伪军近百人,缴获战马20余匹。但李海峰等12人已在小孤山壮烈牺牲。后来,第二路军总部将小孤山命名为十二烈士山。
  8月,中共吉东省委为了加强对下江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决定由季青、王效明、鲍林组成下江三人团,具体领导下江地区的第二路军所属各抗联部队。三人团在下江地区指挥抗联部队打了几次伏击,使抗联部队受到极大鼓舞。
  1939年1月,王效明奉命带交通员和警卫员前往苏联远东地区,寻找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联络站,目的是希望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得到中共中央的具体领导,但未能成功,原因是联络站已撤销。3月,下江三人团主持召开抗日联军第七军党委特别常委会,调整了班子,王效明被任命为军政治部主任。
  1939年夏,王效明率100余名抗联战士到虎林、富锦等地开展游击活动,秋季返回虎饶山。10月,日伪军纠集4000多人向抗联大举“讨伐”,第七军的密营全部被毁,种植的庄稼被糟蹋。为度过严冬,第七军领导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开展游击活动。整个冬天,王效明率部分战士在虎饶山打游击,没有吃的,仅靠一点儿山葡萄干、野果充饥。1940年初,王效明在七里沁河沟、五林洞与伪军遭遇。他沉着指挥,击毙伪军50余人,缴获了一些粮食和物资。
  4月,抗联第二路军总部决定,第七军改编为第二路军第二支队,王汝起任支队长,王效明任支队政委兼中共吉东省委代表。5月,为解决部队急需的给养,王汝起和王效明报请周保中同意,率部攻下虎林独大河伪军营地。接着,他们转移到大穆河,发现伪军有木帆船拖着3只小船从乌苏里江上游驶来,临时决定发起袭击,毙俘伪军、警察14人,缴获700多袋面粉和许多军服、罐头、萝卜干。
  1940年5月,王汝起牺牲,王效明肩负起第二支队军政双重领导责任,率部在宝清、饶河、富锦、同江、抚远等地活动。11月,第二支队转移到了三不管的地方———蛤蟆通河上游,才摆脱了日、伪军的“追剿”。
  率部参加东北抗联领导干部会议
  在第二支队进入蛤蟆通河上游时,王效明接到第二路军的书面通知,到苏联伯力参加有中共中央代表出席的南满、北满、吉东三省省委联席会议。通知是周保中亲笔写给王效明的。通知中写道:“近期在苏联伯力召开东北抗联领导干部会议。据苏联代表讲,中共中央代表也出席会议,你把手头工作尽量抓紧一些,率部队赶快前往出席会议。”于是,王效明立即率第二支队270多人,从蛤蟆通河上游出发,赴苏联参加会议。   后来,王效明回忆了率部去苏联的经过。他说:“我们为了摆脱敌人,不得不走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而且多是夜间利用密林,隐蔽地穿越敌人的空隙摸索前进。尽管如此,仍时常遭到敌人的追击阻截。……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和艰苦奋战,我们到达了开会地点。由于参加会议的代表未到齐,所以我在那里待了近两个月。1941年1月底才开会。”
  王效明说:“参加东北抗联领导干部会议的除我以外,还有二路军总指挥、吉东省委书记周保中,二路军参谋长崔石泉(崔庸健),东北抗联第五军军长柴世荣、政委季青;三路军总指挥张寿篯(李兆麟)、政治部主任冯仲云,北满省委书记金策;一路军第二方面军司令金日成,南满省委代表安吉、徐哲;共产国际代表海陆;苏联远东第二红旗军及内务部代表约20人。可是没有中共中央的代表,我很失望。后来得知,苏联远东第二红旗军并未请苏联共产党中央通知我党中央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主要讨论东北游击战争的前途问题。苏联远东军个别领导在会上提出“抗联没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应和苏联军队合并,统一由苏联军队指挥。王效明和与会的大多数人一起,严厉批驳和抵制了这种错误主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抗联的独立旗帜。王效明回忆说:“少数同志认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前途到此为止了,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应按地区分属苏联远东军的各军分区,不再保存自己的组织系统,并建议选举苏联人当总司令。”
  主张中止东北中共组织的理由是,东北抗联的斗争已到无法再坚持下去的地步了。王效明说:“确实,当时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形势是严峻的,广大抗联战士整年累月宿营在深山密林之中,往往十几天以至几十天吃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同志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还穿着单衣,同时几乎天天与‘讨伐’的日、伪军遭遇。在艰难困苦之中,部队人员锐减,抗联许多重要领导干部,如杨靖宇、魏拯民、童长荣、陈翰章、李延平、王汝起等同志都牺牲了!困难是很多的,挫折也是很严重的,但是否因此就不需要保存我东北党组织和抗联组织呢?是否就放弃斗争呢?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所以当几位同志的发言一结束,便遭到了到会的其他同志的反对。”
  由于周保中、王效明等人的坚决反对,并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支持,会议最后否定了取消中共东北党组织和抗联组织的意见。会后,经共产国际批准,成立了由周保中、张寿篯、崔石泉三人组成的中国共产党东北特别支部局,统一指挥东北党组织和抗联部队。王效明则在伯力附近的北野营整训部队。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派重兵“围剿”抗联部队。为了保存实力,中共东北特别支部局决定,抗联部队向苏联境内战略转移,并在苏联成立抗日联军教导旅(领导权归中共东北特别支部局和抗联,使用苏联远东方面军第八十八步兵教导旅番号),周保中任旅长,王效明任第二营大尉营长。
  “一声爆炸山河动,处处争谈王效明。”
  “敌气森森日月昏,关东父老盼联军。一声爆炸山河动,处处争谈王效明。”这是王效明率抗联小分队回到东北,在图(们)佳(木斯)铁路炸毁日本军列后,当地群众编的一首赞美王效明的歌谣。
  原来,东北党组织决定,将主力部队留苏联集中整训的同时,派出小分队回东北继续坚持游击活动,扩大影响。1941年8月,王效明率小分队50多人,带着电台返回虎饶山地区。
  王效明一入境,便遭到日、伪军的追击。在只带了12天食物的情况下,王效明率小分队进行了27天的艰苦行军,穿过宝密公路,到达宝清西沟。王效明回忆说:“(当时)因缺粮,饿死了李呈祥等5名同志。”在这样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王效明率小分队完成了侦察任务,并在图佳铁路炸毁了向南进入孟家岗的日本军列,炸死炸伤日军500余人。此后,王效明在林海雪原中继续活动,不断在佳木斯、富锦、宝清、勃利一带打击日、伪军据点,弄得日、伪军十分惊恐,指令各地“严加警戒”,并实行“移民并村”“‘匪’民分离”政策。
  这样一来,王效明率领的抗联小分队在深山密林中生活极度困难。1942年7月,为了解决给养问题,王效明决定奔袭一个日军守备的金矿。
  抗联小分队从兰花顶子出发,经过四天行军,于下午抵达七星河东岸的一个山坡上宿营休息。傍晚,两名战士在山下小道上捉来一名护警。王效明审讯护警,问清了金矿的具体情况,决定攻打和金矿同属一个系统而守备较弱的木工厂。
  半夜时分,由护警带路,王效明率小分队向木工厂进发。木工厂位于七星河的西岸,周围都是半人高的蒿草。抗联小分队抵近木工厂后,护警指着中间的那幢房子说:“日本人就住在那里,左边是厂房,右边是仓库,两边住的是工人。”
  王效明随即派人去侦察,发现没有岗哨后,便命令战士分三路包围木工厂。王效明带领机枪手崔明兆从正面接近日本人的住房,报务员姜焕周持枪紧跟在王效明后边。待两侧包围就绪后,王效明命令机枪手立即开火,三个日本人当即毙命,另外两个日本人持枪从屋里冲出,顺着河边向沟里逃窜。
  大家急于搞粮食,没有去追击那两个日本人。王效明一面派人打开仓库,组织工人们背粮食;一面派出警戒,监视山沟里的日军守备队动静。半个小时后,王效明带领小分队撤离了木工厂,向深山密林中转移。
  走了十多公里后,小分队在一片密集的山林里停了下来。王效明将扛粮的工人们召集到一起,进行了一番抗日宣传。许多工人主动将自己穿的衣服、鞋子脱下来送给抗联战士。工人们下山后,王效明下令将那个护警也放了。
  天还没亮,王效明组织大家把粮食和不便携带的物资进行了伪装、隐藏。抗联小分队的给养问题得到了暂时的解决。
  1943年3月,王效明再次进入苏联,到抗联教导旅参加系统的现代军事训练、政治学习及滑雪、驾驶、收发报、跳伞等特殊技术和技能的学习。
  着手成立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和解决建军问题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抗联的主要作战任务改为协助苏军进驻中国东北的战略重镇,实施接收和管制。王效明回忆说:“经中共国际旅(抗联教导旅)党委反复讨论后决定,组建57个工作组,配合苏军迅速占领伪满中等以上城市,已攻占东北的苏军出任驻各城市卫戍司令部司令,抗联负责同志任副司令。当时决定周保中到长春,冯仲云到沈阳,我到吉林,姜信泰到延边,李兆麟到哈尔滨,等等。根据形势的需要,命令抗联的每个同志都起一个化名,我那时起的化名叫王洁民。到吉林后,姜焕周还协助我印了名片,但由于形势的变化,一天也没有用。”
  8月20日,王效明率50多人从伯力出发回东北。王效明说:“在伯力车站待了一天联系了车皮,直到傍晚前才坐上军用列车。车到绥芬河对岸的伏罗希洛夫城停下,吃饭休息,夜间过了国境线。经绥芬河又走了两天到了牡丹江。当时正是白天。牡丹江的老百姓开大会欢迎我们,我和金策同志及铁道司令部司令(苏联人)在大会上讲了话,号召人民团结战斗,用自己的双手保卫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8月27日,王效明到达吉林,和苏联吉林卫戍司令部接上了关系。王效明被任命为吉林卫戍司令部副司令。
  王效明到吉林后,把恢复与建立党的组织作为首要任务。王效明回忆说:“当时东北原有的各级地方党组织在日伪统治下,遭到破坏,损失殆尽,有些党员转入地下,与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我到吉林后不久,即与吉林的地下党员李维民接上了头。说起接头,也确实费了点周折。李维民见到苏军卫戍司令部里有黑头发小鼻子的中国人,觉得很奇怪,就以向苏军卫戍司令部要印刷机为名,派人去打听情况。苏军司令为此把我找去,说他们办了一个《前进报》,要我去了解一下情况,看他们是不是真正的中共党员。我与李维民见了面。李向我介绍他的情况,说他1932年就曾任中共吉林特支书记,1933年吉林党组织被破坏以后,他辗转到了延安,1942年又被党派回吉林,但由于敌人统治很严密,所以党组织也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直到日本投降后,才恢复了党组织的活动。他在讲述时谈到了冯仲云同志,冯是抗联的老同志,这次也随苏军回到东北沈阳,我当然认识他。但我感到李还没有证据,不敢轻易相信他。后来,李拿出了电台和延安的密码,我们才真正相信了他,从此接上了关系。”
  王效明与李维民接上关系后,便着手成立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王效明说:“由于我有公开身份可以利用,李维民推选我当特支书记,而我考虑李维民在吉林比较熟悉情况,提议由他担任特支书记。经过大家充分讨论,最后决定由李维民担任特支书记,我任副书记。”这样,吉林特别支部就成立了。
  党的组织建立后,王效明开始着手解决建军问题。起初,苏军不同意。最后,王效明对苏军说:“考虑到苏军就要回国了,苏军撤走后,社会治安问题很棘手。”苏军才勉强同意成立一支2000人的保安部队。王效明把“共产党要组建人民武装”的消息一公开,老百姓纷纷报名参军,一下子来了4000多人。开始,这支保安部队名称叫铁路警护部,后来改为护路军司令部。
  王效明在建军工作中碰到不少困难,比如4000多人的吃穿问题就是头等大事。王效明回忆说:“我们研究后决定,采用罚款的形式,让那些反动资本家和破坏社会治安的‘害群之马’来解决部队的经费问题。公安局长(土匪头子)到苏军司令那儿告我的状,说我乱抓人,没有维持社会治安。苏军司令把我找去,问我为什么要抓人。我说:‘他们犯了法当然要抓,不然怎么维持社会治安?不仅要抓这些坏人,罪大恶极的还要枪毙,罚钱是为了解决部队的吃饭问题,不罚他们,部队吃什么!’苏军司令听我这么一说,也没有办法。后来我们又采用对一般资本家和地方募捐的方式,募捐了300多万元(东北币)和不少布匹、棉花、被服。我们用黄炸药染黄白布,做成八路军军服发给战士。这样一来,部队穿衣、吃饭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接着,王效明开始解决部队的武器问题。王效明说:“当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两种办法:一是收缴失散在民间的枪支弹药,二是依靠日本关东军仓库里补给。”
  在王效明的努力下,吉林所辖的永吉、舒兰、蛟河、敦化等县都建立了保安团。
  11月初,东北挺进纵队(万毅部队)从山东“赤手空拳”(山东分局指示东北挺进纵队将武器弹药全部留在山东,出关后用日伪仓库的武器补充)来到东北。但苏军不让万毅部队进吉林,也不给补充武器装备。得知这一情况后,王效明到梅河口会见万毅,把万毅接到吉林,一同去见苏军司令。经过协调,苏军同意万毅派一个排着警察制服进吉林,其他部队在南口。
  有了缺口,就有了进入的通道。1945年11月,吉林军区成立,下辖独立支队、吉林军分区、延吉(间岛)军分区,并指挥东北挺进纵队。吉林军区司令员由周保中担任,政委由张启龙担任。万毅任副司令员。王效明任吉林军分区司令员,袁任远任政委。1946年1月,第七纵队二十四旅成立,王效明兼任二十四旅旅长,张启龙兼任二十四旅政委。4月,苏军撤出吉林后,王效明奉命率二十四旅参加四平保卫战。王效明还率部配合主力部队参与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
  从围困长春到卫戍长春
  1948年4月,由牡丹江军区、吉林军区一部及朝鲜支队组成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十一师,王效明任师长,宋景华任政委。
  独立第十一师组建后,王效明边整训部队,边奉命向长春外围靠拢。5月23日,长春外围战斗结束,长春城内的10万国民党军被东北野战军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团团围住。6月,东北局和东总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对长春采取“长困久困、政治攻势、经济斗争”的总方针展开工作。据指挥围困长春的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萧劲光回忆:“北宁线上的锦州之战打响,我军进军的号角震撼了蒋家王朝,也使长春孤城中的敌人濒临绝境。为了保证锦州作战的胜利,我东北各主力纵队均调集前线。六纵、十二纵也奉命调集通江口、开原前线。围城一线部队只有独六、独七、独八、独九、独十师和后调来的独十一师,任务更加艰苦了。”
其他文献
“一宗罪”——权力过大缺乏约束典型案例:中航油陈久霖事件2003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下称“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取得总公司授权后,开始做油品套期
徐宝庆先生是当今有影响的雕刻艺术家,现年78岁,平生以雕刻为乐,觉即提刀,寐不辍思,孜孜于雕刻创作事业,所事有木雕、石雕、牙雕、角雕、砚刻、竹刻多种,各有造诣。其作品数
1999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在《会计法》修订发布之际,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回答了记者的有关问题
“永远有新的追求”是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YP)的理念.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技术进步为指导,不断提高各项管理水平.本文向大家展示的仅是SYP在上海济
期刊
<正>深入虎穴斗智斗勇,威震狼窝制伏顽敌14日中午,风雨渐止。我第二四七团的渡海船只除少数被风浪卷走外,大部分都靠了岸。团长刘竹溪、政委陈煐带着团指挥所和后续部队迅速
上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专业生产缝制设备的大型骨干企业,也是我国缝制设备的重要出口生产基地。该公司1994年上市发行A、B股,成为中国缝制设备行业最早、也是目前唯一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最大变化是学科对象的变化.我国史学界对中国近代史的学科对象作过长时间的学术讨论.20年前,我国史学界大多把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
期刊
1956年底,以农业合作化为先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
跨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后发优势”。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中,绝大部分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都来自六个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