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超高设置必须满足安全条件、舒适条件和养路条件三大基本原则。列车在曲线上停车或低速通过曲线时,在外轨超高和侧向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应保证车辆不致向内侧倾覆。列车高速通过曲线时,在内侧风力、离心力和外轨超高的共同作用下,应保证车辆不致向外侧倾覆。当列车以高于或低于超高设置速度(即均衡速度)的速度通过曲线时,将产生未被平衡超高(即欠超高或者过超高)。未被平衡超高过大会使旅客感觉不适,故需限制未被平衡超高在一定允许值以内,以确保旅客乘坐舒适度要求。
【关键词】 道分岔连接曲线;超高设置;原理;偏心距
从养路条件考虑,对有砟轨道而言,若超高过大,势必增大道床外侧道砟厚度,边坡变陡,砟肩道砟就不易保持完好,将会增大道床边坡作业量,因此超高也不宜過大。但就无砟轨道而言却无此问题,只要扣件的扣压力和纵横向阻力满足一定的要求便可。这里,体现出了铺设无砟轨道的优越性。
1 超高基本原理
(1)偏心距
图1 无超高
如图1所示,假设曲线无超高(即h=0),车体为刚体,不考虑车辆弹簧的影响,则车体离心力J与重力P的合力Q的作用线偏离轨道中心线指向外方,合力作用线与轨顶面连线的交点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为偏心距e。
按静态理论计算,由dt?相似关系可得:
(1.1)
式中:e——偏心距(mm);
S1——轨头中心距(mm);
V——行车速度(km/h);
R——曲线半径(m);
H——车体重心高度(mm)。
(2)稳定系数
车辆在曲线上的稳定条件,一般用稳定系数n表示,即
(1.2)
则偏心距e为:
(1.3)
(3)e与n的分析
图1表明,此时的合力Q作用线偏离轨道中心线而指向外方,与轨顶面连线的交点至轨道中心线的偏心距e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车辆在曲线上的稳定性。由式(1.2)可知:
当时绝对稳定。表明合力Q作用线通过轨道中心线,左右轮载相等;
时 稳定平衡。表明合力Q作用线指向距轨道中心线S1/2以内,左右轮载不等,外轨增载,内轨减载;
时n=1 极限平衡。表明合力Q作用线指向外轨轨头,距轨道中心线S1/2,外轨侧轮载为平均轮载的2倍,另一侧为零;
时 丧失稳定。表明合力Q作用线指向外轨轨头外方,距轨道中心线超出S1/2,列车向外倾覆。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运营实践表明,车辆在曲线上的倾覆稳定系数n,一般,正线曲线(有超高)n≥3(即e≤S1/6=250mm)或道岔导曲线(无超高)n≥5.5(e≤S1/11=136mm)时,就能保证车辆在曲线上的稳定性。
(4)超高设置基本原理
由上述分析不难得出,为保证列车在曲线上运行的安全与平稳,必须使车体离心力和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轨道中心线相重合,垂直于轨顶面连线,这就是曲线超高设置的基本原理。
2 均衡超高
列车通过曲线时产生离心力J,为平衡离心力,防止车辆向外倾覆,保持列车运行的安全与平稳,曲线外轨多设置超高。如图3.2所示,若车体离心力J和重力P的合力Q作用线指向轨道中心,则曲线设计均衡超高,由图中三角形相似关系:
图2 均衡超高
可得(2.1)
式中为曲线通过均衡速度(km/h)。
由式(2.1)可知,与、成比例关系。对半径R一定的曲线来说,设计均衡超高仅取决于均衡速度。
3 欠超高
3.1安全允许欠超高
(1)计算公式
从安全条件考虑,根据车辆在曲线上向外倾覆的稳定条件,同前述一样,由图3,实际偏心距e≤允许偏心距[e]的条件,即由式(3.1)和式(3.3):
,
的条件可得欠超高的安全允许限界为:
即(3.1)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由式(3.1)可见,安全允许欠超高haq只与车体的重心高度H成反比关系。显然,H越小,haq就越大。
(2)高速动车组车体重心高度
高速动车组车体的重心高度,一般应在车门处地板面高度和客室天花板高度之间(表1)。
表1 高速动车组车体重心高度(mm)
位置 CRH1 CRH2 CRH3 CRH5
车门处地板面高度 1250 1300 1260 1270
客室天花板高度 2250 2200 2250 2286
车体重心高度 1540 1520 1582
(3)讨论
若取H=1600mm,则。
这表明,当列车以V>通过曲线时,车辆离心力J与重力P的合力Q作用线虽偏离轨道中心而指向曲线外侧,但只要与轨顶面连线的交点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在以内,便可保证曲线行车安全。
3.2舒适允许欠超高
(1)欠超高与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的关系
从舒适条件考虑,主要是根据旅客能承受横向稳态加速度的程度如何而定。由图3.3可得,欠超高hq与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存在下列关系:
应当指出,上式关系是假定车体为刚体,并未考虑车辆弹簧装置性能对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的影响,实际上,无论是存在欠超高还是过超高,当列车通过曲线时,车体外侧或内侧的弹簧将被压缩,相当于增大了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因此,实际的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为:
,式中k为车辆弹簧系数,一般取0.2。
【关键词】 道分岔连接曲线;超高设置;原理;偏心距
从养路条件考虑,对有砟轨道而言,若超高过大,势必增大道床外侧道砟厚度,边坡变陡,砟肩道砟就不易保持完好,将会增大道床边坡作业量,因此超高也不宜過大。但就无砟轨道而言却无此问题,只要扣件的扣压力和纵横向阻力满足一定的要求便可。这里,体现出了铺设无砟轨道的优越性。
1 超高基本原理
(1)偏心距
图1 无超高
如图1所示,假设曲线无超高(即h=0),车体为刚体,不考虑车辆弹簧的影响,则车体离心力J与重力P的合力Q的作用线偏离轨道中心线指向外方,合力作用线与轨顶面连线的交点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为偏心距e。
按静态理论计算,由dt?相似关系可得:
(1.1)
式中:e——偏心距(mm);
S1——轨头中心距(mm);
V——行车速度(km/h);
R——曲线半径(m);
H——车体重心高度(mm)。
(2)稳定系数
车辆在曲线上的稳定条件,一般用稳定系数n表示,即
(1.2)
则偏心距e为:
(1.3)
(3)e与n的分析
图1表明,此时的合力Q作用线偏离轨道中心线而指向外方,与轨顶面连线的交点至轨道中心线的偏心距e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车辆在曲线上的稳定性。由式(1.2)可知:
当时绝对稳定。表明合力Q作用线通过轨道中心线,左右轮载相等;
时 稳定平衡。表明合力Q作用线指向距轨道中心线S1/2以内,左右轮载不等,外轨增载,内轨减载;
时n=1 极限平衡。表明合力Q作用线指向外轨轨头,距轨道中心线S1/2,外轨侧轮载为平均轮载的2倍,另一侧为零;
时 丧失稳定。表明合力Q作用线指向外轨轨头外方,距轨道中心线超出S1/2,列车向外倾覆。
国内外的理论研究与运营实践表明,车辆在曲线上的倾覆稳定系数n,一般,正线曲线(有超高)n≥3(即e≤S1/6=250mm)或道岔导曲线(无超高)n≥5.5(e≤S1/11=136mm)时,就能保证车辆在曲线上的稳定性。
(4)超高设置基本原理
由上述分析不难得出,为保证列车在曲线上运行的安全与平稳,必须使车体离心力和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轨道中心线相重合,垂直于轨顶面连线,这就是曲线超高设置的基本原理。
2 均衡超高
列车通过曲线时产生离心力J,为平衡离心力,防止车辆向外倾覆,保持列车运行的安全与平稳,曲线外轨多设置超高。如图3.2所示,若车体离心力J和重力P的合力Q作用线指向轨道中心,则曲线设计均衡超高,由图中三角形相似关系:
图2 均衡超高
可得(2.1)
式中为曲线通过均衡速度(km/h)。
由式(2.1)可知,与、成比例关系。对半径R一定的曲线来说,设计均衡超高仅取决于均衡速度。
3 欠超高
3.1安全允许欠超高
(1)计算公式
从安全条件考虑,根据车辆在曲线上向外倾覆的稳定条件,同前述一样,由图3,实际偏心距e≤允许偏心距[e]的条件,即由式(3.1)和式(3.3):
,
的条件可得欠超高的安全允许限界为:
即(3.1)
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由式(3.1)可见,安全允许欠超高haq只与车体的重心高度H成反比关系。显然,H越小,haq就越大。
(2)高速动车组车体重心高度
高速动车组车体的重心高度,一般应在车门处地板面高度和客室天花板高度之间(表1)。
表1 高速动车组车体重心高度(mm)
位置 CRH1 CRH2 CRH3 CRH5
车门处地板面高度 1250 1300 1260 1270
客室天花板高度 2250 2200 2250 2286
车体重心高度 1540 1520 1582
(3)讨论
若取H=1600mm,则。
这表明,当列车以V>通过曲线时,车辆离心力J与重力P的合力Q作用线虽偏离轨道中心而指向曲线外侧,但只要与轨顶面连线的交点至轨道中心线的距离在以内,便可保证曲线行车安全。
3.2舒适允许欠超高
(1)欠超高与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的关系
从舒适条件考虑,主要是根据旅客能承受横向稳态加速度的程度如何而定。由图3.3可得,欠超高hq与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存在下列关系:
应当指出,上式关系是假定车体为刚体,并未考虑车辆弹簧装置性能对未被平衡离心加速度的影响,实际上,无论是存在欠超高还是过超高,当列车通过曲线时,车体外侧或内侧的弹簧将被压缩,相当于增大了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因此,实际的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为:
,式中k为车辆弹簧系数,一般取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