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跨文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全球化对学前教育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学前教育通识人才大势所趋,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跨文化通识课程开设现状,提出理论和实践教学双管齐下的方针,通过开设不同层次的跨文化通识课程,推进跨文化通识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合格的学前教育人才。
  关键词:跨文化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93-02
  1 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起源于美国。1829年,Bowdoin college的A.S.Packard教授首次赋予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内涵,将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到一起,提出“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的内容,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它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使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
  1945年,哈佛大学校长J.B.Connant在《1945年哈佛报告书》明确提出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四种能力:有效思考的能力、思想沟通的能力、恰当判断的能力和价值认知的能力。此后美国教育界普遍关注通识教育,20世纪50至70年代末的两次通识教育改革,确立了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模式的美国通识教育框架。
  国内最早提倡通识教育的是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1941年他在《大学一解》一文中首次提出“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他的通识教育观观主要包括下述观点:生活大于专业,事业仅是人生的一部分;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专识是特种生活的准备;从社会需要来看“通才为大,专家次之”;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新民”,而是“扰民”。
  20世纪80年代,我国逐渐认识到大学教育专业划分过细带来的危害,提出“拓宽专业、文理渗透”的改革方向,提倡“通才教育”。1995年以来教育部开始推广“文化素质教育”,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淡化专业,加强基础”的教学改革,针对通识教育进行实践与探索,通识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到我国的大学教育体系。
  清华大学教育学者李曼丽在其专著(1999)中指出:通识教育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它是关注人的专业以外的、作为一个合格的、负责任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的教育,它是整个大学的办学宗旨,是个系统工程。
  综上所述,通识教育其实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育方式,它以人的全面發展为出发点,建立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其内涵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通识教育是作为专业教育之外的一个单独的教育模块来实施的,是作为专业教育的先导和补充而存在的。
  2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开设的必要性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最迅猛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浪潮,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同世界的前途命运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学习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了解外国文化,与各国人民有效交流和合作,是国民今后必备的素质之一。这种素质应该从小加以启蒙和培养,培养高层次的学前教育人才对提升国民这一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学前双语教学正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和改革的热点,不少高校开设了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培养学前双语教育人才。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前教育人才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及深厚的人文素养,然而高职院校在学前双语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视文化因素的现象,亦即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更要学习运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熟悉该民族的信仰、习惯和情感,理解和尊重该民族的文化。高等教育的开展最终要通过具体课程来落实,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通识教育的开展也必须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来完成,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多元文化的融合,在课程设置中注重跨文化意识的融入。
  3 学前教育专业跨文化通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跨文化通识课程的设置在通识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
  3.1 服务于新时代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
  201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新世纪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超前于时代发展要求,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形势,培养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同时熟悉西方文化的通识人才。因而,跨文化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符合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战略要求。
  3.2 有利于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意识
  开设跨文化通识课程,有助于学前教育人才加深对当今世界主要国家及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培养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引导他们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思考我国的国情与现状,促进他们在给幼儿传授知识和乐趣的同时自然合理地融入跨文化的意识,从小启发孩子们的国际化视野。
  3.3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学相长,教师在开设跨文化通识课程的同时,自身也必然加强对通识教育理论及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其认识更加深化,从而更好地将跨文化通识教育的思想贯穿到所授的课程中,这将有助于建设具有跨文化通识教育意识的师资队伍。
  4 学前教育专业跨文化通识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跨文化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及跨文化意识的力度仍需大力加强。在开设跨文化课程方面存在下述问题:   (1)跨文化通识课程设置比例占整个通识课程的比例偏低,文化教学相对于专业知识的教学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2)跨文化通识课程设置单一,偏重于外民族语言文化的基本介绍,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计划缺乏丰富性。
  (3)跨文化课程通常偏重于英美文化的介绍,忽略对整个西方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介绍,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5 学前教育专业跨文化通识课程设置的对策
  鉴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跨文化通识课程设置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开设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跨文化通识课程,从下述两方面设置跨文化通识课程体系。
  5.1 注重理论教学,从三个层次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跨文化通识课程
  (1)基础课程。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及中国的文化(如,文学、衣食住行、民间风俗、音乐等),如,英语国家概况、英美社会与文化、美国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导论等。帮助学生了解和熟悉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化,加深对世界的认识。
  (2)中级课程。介绍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宗教、哲学思想、价值观等),如,希腊罗马神话选读、西方宗教专题研究、西方哲学精华、欧洲文化、东西方文化导论、中西文化比较等,引导学生领会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正确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能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外国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识。
  (3)高级课程。系统介绍相关跨文化的课程,如,跨文化交际理论、文化交际实践等。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际技能,运用所学到知识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5.2 加强实践,组织各类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如在校内开展外国知识竞赛、开设外语角,或创造利用社會实践机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博览会、国际研讨会、国际交易会等涉外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异国文化氛围,提高文化的敏感性,合理运用跨文化交际技巧,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确立通识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立足于本国文化,学习掌握多元文化的意识与思维,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意识的学前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 孙晓凌.建构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通识化教育理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5-69.
  [4] 何蓉,黄晓.通识教育视野下西方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115-117.
  [5] 崔丽丽.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开设跨文化课程的必要性研究[J].商,2011(5):156.
其他文献
摘 要:北京建筑大学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中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出发,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总体规划统筹推进、抓紧抓实。从组织、制度和管理上保证学校平安创建工作形成长效机制,为学校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  关键词:高校 平安校园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82-04  创建“平安校园”是
期刊
摘 要:中职学校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大连商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部从系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内部制度建设、实习就业导向的要求出发,推进学生“专业特色化”管理,做出了着实的实践探索。通过学生“专业特色化”管理,深入推进二级管理,使学生的思想修养、组织纪律、行为习惯、文明礼貌、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和活动等各个方面,符合行业企业人才素质要求,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关键词:二级管理 专业特色化
期刊
摘 要:图书馆讲座作为业务工作的延伸,已成为图书馆的常态和核心业务工作。本文试通过分析讲座工作中的几大重要元素,探寻打造图书馆的讲座品牌,提升图书馆在公众中的美誉度的创新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 文化 讲座  中图分类号:G25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249-02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工作。早自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初期以至于改革開放,无时不给文
期刊
摘 要:学会做事成为国际教育界的一种价值导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学会做事已成为学生在职场生存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源,职业价值观和态度等越来越成为个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的最低层,学生就业竞争异常激烈。中职学校要想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竞争能力,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引导他们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加速推进国家示范校建设,根据学校构建“心
期刊
摘 要:语言的听说能力是人际沟通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在信息交换过程的基础。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听力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不仅是教师如何通过有限的学时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听力能力存在难度,也是因为英语听力考察的是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水平。近些年,教育工作者不断引入西方先进的教学理念,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新的创新和探索,可以说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取得很多新成就,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都显著提高,但传统的“读写为
期刊
摘 要:妇产科教学是医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 见习——实习模式受到了社会发展和维权意识的阻碍,妇产科教学必须开拓出新型的方法,以适应现代医疗、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本研究提出通过有选择继承和不断尝试的方法来实现妇产科教学的创新,通过课件应用提升学生就妇产科教学的理解,以实训室建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以临床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操作能力,在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增大妇产科教学的信息量。 
期刊
摘 要:随着显性分级教学的负面影响受到多方的质疑,于是研究者们提出隐性分级教学模式以规避显性分级教学的不足。本研究以青岛工学院为例,对大学英语显性/隐性分级教学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相对于显性分级教学,隐性分级教学在保护学困生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困生学习的自我效能等方面的优势。本研究通过对测试和问卷数据的分析最终验证出隐性分级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显性分级教学 隐性分级教学 大
期刊
摘 要: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影响免费师范生(以下简称免师)学习状况诸多因素进行详尽分析,最终将28个影响因素提炼成9个相互独立的综合因子,分别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父母的关注、社会对免费师范生的重视程度、学习环境、学习能力、外界压力因素、学习态度、教学管理、情感波动。宏观上为学校的教学改进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免费师范生 学习现状 多元统计分析 综合因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但就业稳定率却维持在较低水平,通过调查,了解了当前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离岗,平凡换工作的原因,以便为提高学生就业稳定率、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专生 就业 稳定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15-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力度的加大、高校毕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当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已经从过去的观念更新,推进到了专业建设的多个方面。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进行深度合作是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就近年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培养合格人才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园艺技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