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2
摘 要 本文主要对“人情观”的概念在各个研究学说中进行辨析,梳理出明确的含义以及界定,从“人情”在文学、社会两种维度中的内涵探讨中,提出“人情观”在体育领域中的体现及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人情观 传统文化 文学 体育
一、人情的概念
孙曼丽在研究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给“人情”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情感的规范和法则,既所应表现的情感叫人情”。在先秦古籍中,“情”又称“人情”。《荀子·正名》、《礼记·礼运》以及法家等先秦典籍,均对“人情”概念作过异常丰富的阐释和说明。
涂可国在儒学、人情文化与人际关系的优化提到“人情”大致包含以下几种涵义:(1)指人之常情,即普通人都赋有的欲望、需要及性情,很有点类似于“人性”概念;(2)指个人遭遇不同情境时,由需要是否被满足所引发的各种心理体验状态,即人之感情,《礼运》中说:“何谓人情? 喜、怒、哀、惧、恶、欲,七者非学即能”;(3)指恩惠、情谊。它是指称由人际互动和感情交流所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社会物象,表征着互动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4)指个人为达到一定的功利目的,与他人进行社会交换时用来馈赠对方的价值资源。
孙春晨在“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中提到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人情”所蕴涵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同样是言说“人情”,在不同的具体境遇下,它的“所指”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人情”大致包含有以下三层意义:(1)“礼节应酬和礼物馈赠”。这是指在人与人交往中为增进情感和友谊而实施的相互性应酬和馈赠行为。(2)“人之常情”。它带有被公众所认同的、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日常交往行为准则的特性。如我们说“这种做法合乎人情”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3)“情面和恩惠”。这是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情”的某种关怀和帮助。
长期的“人情”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的“人情”伦理非常发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人际交往伦理模式和世俗伦理文化。所以要确切的给人情观下一个定义,必须视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所处环境。
二、文学中关于人情的传播
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称为人学或人性学,它为人所作,灵感来源于人的生活,它强调从文学文本来研究和分析人学或人性。人情观念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开始的人情意识是基于一种精英文化,从治理和从上而下的大多含有政治形态的观念。但其慢慢泛化和落俗,文化载体是其重要的手段。
陈晓芬在宋六家“人情”观念及其散文走向之中提到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散文对“人情”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粗略统计,六家文的运用次数,竟相当于《全唐文》运用总次数的70%余。对唐宋八家进行比较,韩愈文中“人情”一词出现不足10次,柳宗元文出现3次,而欧阳修文则出现70余次,苏轼、苏辙文各出现50余次,除苏洵用此词较少,王安石、曾巩都达20余次。这一现象的产生,应当不是偶然。“人情”一词的涵义比较宽泛,在深入讨论之前,我们首先需对词义做出界定。以《汉语大词典》为据,本文的讨论基本上限定在释义的第一项:“人的感情”,同时兼及二、三项:“人之常情”和“人心,众人的情绪、愿望”。不难看到,这三项词义有密切联系,而且,从观念层面来看待宋散文家对人情的认识,其含义也的确是多层词义的综合融汇。在文中高频率地使用“人情”一词毕竟只是数量上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宋六家有不少专门的文字探讨人情问题,从而表现出比较自觉的人情观念。
清初顺治年间编修《明史》,全书有四十六篇出现过“人情”,都当人心局势来讲,一些正史书面的记载,人情的含义大多数是针对“民心,常情”的说法,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白话文,记录市井生活的流动状态,也就是移民生活方式,这批白话文最早涌现了类似今日概念的“人情”观
三、从社会多维度层面探究人情的内涵
金尚理在讨论儒家的“礼因人情”说中认为“人性或者人情都是附属问题,是作为治道的合理性的依据来讨论的。”因为在孔子之前,对人情的讨论尚少,相比较而言对天道与神事讨论较多,孔子之后,由于周代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崩溃,雄霸者了解人性与把握民情愈显得必要,人的情性渐成为先秦思想家的一个大课题。且由于儒家一直关心治道的缘故,使得人的性情问题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所以,在通篇的文章中,如此看来,视人情为礼之本,虽然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上考查并不完全符合事实,但从逻辑上看,这种说法却有一定的道理。
例如,儒学中所涉及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思想,但在儒学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激发的时代,墨子以兼爱为核心,从“非政、尚贤、尚用、节用、节薪、天志、明鬼、非乐、非命”九个方面论述其思想观点,兼爱思想是贯穿始终的,而其兼爱思想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尊敬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观点。将在劳动人民中间自古存在的一种互助互爱的美德“兼相爱”作为某种客观精神范畴,抽象化为一种社会法则加以普遍化;并以“兼爱”为核心形成一套社会政治理论框架,对社会政治制度加以改造,其思想迅速在中下层人民中传播,成为当时社会的时代最强音,“天下之学,不归扬既归墨”.
宋洪兵在韩非“法通人情”论探析一文中认为人情论虽非韩非首创,但人情论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却完成于韩非。法家代表韩非子韩非认为“人都是在为生存而互相计较着、交易着、争夺着和吞噬着”,人活着一切都是利害关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被揭去了脉脉温情的面纱,从而还事物以残酷的真实。因此,韩非主张以法治民,以术治官,其出发点都应该遵循“人情”。这便是韩非的人情论。韩非的治乱思想就是在人情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韩非认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八经》)。在这里,人情是依据,赏罚是手段,因循是方法,目的是实现天下大治,这就是韩非治乱思想的理论依据和内在逻辑所在。 以上所述,中国所特有的人情观是与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乃至墨学、法家之学等众多学派、思潮中所产生和发展,在多个学派领域中又和儒学学说密不可分的,对传统中国社会中普遍盛行的人情文化产生的影响至深至广,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形铸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人情文化形态,并由此改造和重构国人的处世哲学和人际关系,使人情成为维系中国人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很大程度上,儒学的人情特质决定着中国人情文化的内容、特点、走向和发展。
四、体育中人情观的特点
在关于体育的学术中,还没查询到与人情相关的论说,但人情观归根到底是人与人在一定环境下交往所持有的观念,在这一方面的理论体系中,所以近来,受西方诸多理论和概念,特别是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及社会网络理论的影响,有些学者逐渐倾向于将人情和面子作为一种关系资源附加在西方的相关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或建构模型。例如张正民在探析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运用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将资本类型分为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资本论来阐述人际关系是建立特定的资本禀赋之上,体育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具体和抽象的双重关系;李农在竞技体育中的人际关系中直接指出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有以下特点:1.契约竞争关系。2.超越世俗的平等关系。3.他们无一不是把体育场看作是社会的缩影,把运动关系过程看成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而更多的论文是就体育在教学中合作与学习人际关系的研究,从知网-篇名“体育人际关系”检索出47篇文章,其实39篇是关于教学中人际关系的研究。他们都有相应的功能以及各自的制度化形式。从理性和法制的角度来说,这个很好的弥补了中国传统中更多感性的不足,但完全搬弄别人的东西来理解自身的东西,难免会有所欠缺的地方。
五、从人情观念来研究体育中所涉及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体育的改革跟随着经济改革前进的,在商业社会中发生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体育领域中也不可避免,体育中,不论是规矩制定,或者训练方式,国外是远远比我们先进的,但本国的文化沉淀所沿袭下来的风情和习俗,决定我们不能照搬别人家的一套,足球的问题是把很多社会问题集中反映,不论是假,赌,黑,还是做人情,这些都不是单纯足球领域所固有的东西,例如羽毛球和乒乓球的让球事件,虽然事情有百般辩解,但何智丽的出走,和2011年所有羽毛球大赛中,中国选手在比赛中对阵99次,其中有20次没有完赛(11场选手弃权),当中国选手对阵其他国家的选手时,这个比例是0.21%,还有田径赛场的兴奋剂丑闻,有些东西不是足球特有,也不是中国特有的东西,有些是观念的不一样,所以探究体育中特别是足球中的人情观,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研究的分支很多,大多是从文学或者社会现象来进行研究,但其理论运用要不就直接套用,要不就特取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整体推断人情方面的含义变化的研究比较少,在体育中,一般来从人际关系的交往方面直接运用到国外的理论比较多,但也还是比较局限很少的文章内,现代的人情观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概念,其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用着别人的制度中所产生制度之外的事情,既是我们对别人的制度理解不够,也是对我们的文化把握不够,所以弄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
最后,在针对现在社会的道德现状,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对我们自身的文化有所清晰地认识,但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行业的人所处的小环境和接触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只有体育才能产生最大的凝聚力,自发地组织各式各样的人聚集在一起,为自己喜欢的项目欢呼,为自己的喜欢的球队出谋划策,所以在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体育的文化内涵应该更好的结合民族的文化很好的挖掘。
参考文献:
[1] 宋洪兵.日本徂徕学派对儒法“人情论”的继承与超越[J].求是学刊.2005.32.5.
[2] 涂可国.儒学、人情文化与人际关系的优化[J].东岳论丛.2011.8(第32卷第8期).
[3] 孙春晨.“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J].道德与文明.1999.1.
[4] 陈晓芬.宋六家“人情”观念及其散文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第36卷第2期).
[5] 金尚理.讨论儒家的“礼因人情”说[J].甘肃社会科学.2004(6).
[6] 宋洪兵.韩非“法通人情”论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3.6.
[7] 翟学伟.人情,面子和权力的再生产[J].社会学研究.2004.5.
[8] 张正民.探析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D].北京体育大学.2005.4.28:4.
[9] 李农.竞技体育中的人际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3.3.
[10] 薛可.人际传播学[M].
[11] 尚明.中国近代人学与文化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 王言锋.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化走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第一版).
摘 要 本文主要对“人情观”的概念在各个研究学说中进行辨析,梳理出明确的含义以及界定,从“人情”在文学、社会两种维度中的内涵探讨中,提出“人情观”在体育领域中的体现及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 人情观 传统文化 文学 体育
一、人情的概念
孙曼丽在研究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给“人情”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情感的规范和法则,既所应表现的情感叫人情”。在先秦古籍中,“情”又称“人情”。《荀子·正名》、《礼记·礼运》以及法家等先秦典籍,均对“人情”概念作过异常丰富的阐释和说明。
涂可国在儒学、人情文化与人际关系的优化提到“人情”大致包含以下几种涵义:(1)指人之常情,即普通人都赋有的欲望、需要及性情,很有点类似于“人性”概念;(2)指个人遭遇不同情境时,由需要是否被满足所引发的各种心理体验状态,即人之感情,《礼运》中说:“何谓人情? 喜、怒、哀、惧、恶、欲,七者非学即能”;(3)指恩惠、情谊。它是指称由人际互动和感情交流所产生和表现出来的社会物象,表征着互动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4)指个人为达到一定的功利目的,与他人进行社会交换时用来馈赠对方的价值资源。
孙春晨在“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中提到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人情”所蕴涵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同样是言说“人情”,在不同的具体境遇下,它的“所指”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人情”大致包含有以下三层意义:(1)“礼节应酬和礼物馈赠”。这是指在人与人交往中为增进情感和友谊而实施的相互性应酬和馈赠行为。(2)“人之常情”。它带有被公众所认同的、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日常交往行为准则的特性。如我们说“这种做法合乎人情”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3)“情面和恩惠”。这是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情”的某种关怀和帮助。
长期的“人情”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的“人情”伦理非常发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征的人际交往伦理模式和世俗伦理文化。所以要确切的给人情观下一个定义,必须视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所处环境。
二、文学中关于人情的传播
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称为人学或人性学,它为人所作,灵感来源于人的生活,它强调从文学文本来研究和分析人学或人性。人情观念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一开始的人情意识是基于一种精英文化,从治理和从上而下的大多含有政治形态的观念。但其慢慢泛化和落俗,文化载体是其重要的手段。
陈晓芬在宋六家“人情”观念及其散文走向之中提到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散文对“人情”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粗略统计,六家文的运用次数,竟相当于《全唐文》运用总次数的70%余。对唐宋八家进行比较,韩愈文中“人情”一词出现不足10次,柳宗元文出现3次,而欧阳修文则出现70余次,苏轼、苏辙文各出现50余次,除苏洵用此词较少,王安石、曾巩都达20余次。这一现象的产生,应当不是偶然。“人情”一词的涵义比较宽泛,在深入讨论之前,我们首先需对词义做出界定。以《汉语大词典》为据,本文的讨论基本上限定在释义的第一项:“人的感情”,同时兼及二、三项:“人之常情”和“人心,众人的情绪、愿望”。不难看到,这三项词义有密切联系,而且,从观念层面来看待宋散文家对人情的认识,其含义也的确是多层词义的综合融汇。在文中高频率地使用“人情”一词毕竟只是数量上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宋六家有不少专门的文字探讨人情问题,从而表现出比较自觉的人情观念。
清初顺治年间编修《明史》,全书有四十六篇出现过“人情”,都当人心局势来讲,一些正史书面的记载,人情的含义大多数是针对“民心,常情”的说法,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白话文,记录市井生活的流动状态,也就是移民生活方式,这批白话文最早涌现了类似今日概念的“人情”观
三、从社会多维度层面探究人情的内涵
金尚理在讨论儒家的“礼因人情”说中认为“人性或者人情都是附属问题,是作为治道的合理性的依据来讨论的。”因为在孔子之前,对人情的讨论尚少,相比较而言对天道与神事讨论较多,孔子之后,由于周代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崩溃,雄霸者了解人性与把握民情愈显得必要,人的情性渐成为先秦思想家的一个大课题。且由于儒家一直关心治道的缘故,使得人的性情问题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重大课题。所以,在通篇的文章中,如此看来,视人情为礼之本,虽然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上考查并不完全符合事实,但从逻辑上看,这种说法却有一定的道理。
例如,儒学中所涉及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思想,但在儒学无法调和的社会矛盾激发的时代,墨子以兼爱为核心,从“非政、尚贤、尚用、节用、节薪、天志、明鬼、非乐、非命”九个方面论述其思想观点,兼爱思想是贯穿始终的,而其兼爱思想中也蕴含了深刻的尊敬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观点。将在劳动人民中间自古存在的一种互助互爱的美德“兼相爱”作为某种客观精神范畴,抽象化为一种社会法则加以普遍化;并以“兼爱”为核心形成一套社会政治理论框架,对社会政治制度加以改造,其思想迅速在中下层人民中传播,成为当时社会的时代最强音,“天下之学,不归扬既归墨”.
宋洪兵在韩非“法通人情”论探析一文中认为人情论虽非韩非首创,但人情论的理论化和体系化,却完成于韩非。法家代表韩非子韩非认为“人都是在为生存而互相计较着、交易着、争夺着和吞噬着”,人活着一切都是利害关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被揭去了脉脉温情的面纱,从而还事物以残酷的真实。因此,韩非主张以法治民,以术治官,其出发点都应该遵循“人情”。这便是韩非的人情论。韩非的治乱思想就是在人情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韩非认为:“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八经》)。在这里,人情是依据,赏罚是手段,因循是方法,目的是实现天下大治,这就是韩非治乱思想的理论依据和内在逻辑所在。 以上所述,中国所特有的人情观是与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乃至墨学、法家之学等众多学派、思潮中所产生和发展,在多个学派领域中又和儒学学说密不可分的,对传统中国社会中普遍盛行的人情文化产生的影响至深至广,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形铸了历史悠久的中国人情文化形态,并由此改造和重构国人的处世哲学和人际关系,使人情成为维系中国人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很大程度上,儒学的人情特质决定着中国人情文化的内容、特点、走向和发展。
四、体育中人情观的特点
在关于体育的学术中,还没查询到与人情相关的论说,但人情观归根到底是人与人在一定环境下交往所持有的观念,在这一方面的理论体系中,所以近来,受西方诸多理论和概念,特别是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及社会网络理论的影响,有些学者逐渐倾向于将人情和面子作为一种关系资源附加在西方的相关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或建构模型。例如张正民在探析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运用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将资本类型分为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资本论来阐述人际关系是建立特定的资本禀赋之上,体育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具体和抽象的双重关系;李农在竞技体育中的人际关系中直接指出体育运动中人际关系有以下特点:1.契约竞争关系。2.超越世俗的平等关系。3.他们无一不是把体育场看作是社会的缩影,把运动关系过程看成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而更多的论文是就体育在教学中合作与学习人际关系的研究,从知网-篇名“体育人际关系”检索出47篇文章,其实39篇是关于教学中人际关系的研究。他们都有相应的功能以及各自的制度化形式。从理性和法制的角度来说,这个很好的弥补了中国传统中更多感性的不足,但完全搬弄别人的东西来理解自身的东西,难免会有所欠缺的地方。
五、从人情观念来研究体育中所涉及问题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体育的改革跟随着经济改革前进的,在商业社会中发生了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体育领域中也不可避免,体育中,不论是规矩制定,或者训练方式,国外是远远比我们先进的,但本国的文化沉淀所沿袭下来的风情和习俗,决定我们不能照搬别人家的一套,足球的问题是把很多社会问题集中反映,不论是假,赌,黑,还是做人情,这些都不是单纯足球领域所固有的东西,例如羽毛球和乒乓球的让球事件,虽然事情有百般辩解,但何智丽的出走,和2011年所有羽毛球大赛中,中国选手在比赛中对阵99次,其中有20次没有完赛(11场选手弃权),当中国选手对阵其他国家的选手时,这个比例是0.21%,还有田径赛场的兴奋剂丑闻,有些东西不是足球特有,也不是中国特有的东西,有些是观念的不一样,所以探究体育中特别是足球中的人情观,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研究的分支很多,大多是从文学或者社会现象来进行研究,但其理论运用要不就直接套用,要不就特取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整体推断人情方面的含义变化的研究比较少,在体育中,一般来从人际关系的交往方面直接运用到国外的理论比较多,但也还是比较局限很少的文章内,现代的人情观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概念,其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用着别人的制度中所产生制度之外的事情,既是我们对别人的制度理解不够,也是对我们的文化把握不够,所以弄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效果。
最后,在针对现在社会的道德现状,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对我们自身的文化有所清晰地认识,但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行业的人所处的小环境和接触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只有体育才能产生最大的凝聚力,自发地组织各式各样的人聚集在一起,为自己喜欢的项目欢呼,为自己的喜欢的球队出谋划策,所以在建设社会核心价值观,体育的文化内涵应该更好的结合民族的文化很好的挖掘。
参考文献:
[1] 宋洪兵.日本徂徕学派对儒法“人情论”的继承与超越[J].求是学刊.2005.32.5.
[2] 涂可国.儒学、人情文化与人际关系的优化[J].东岳论丛.2011.8(第32卷第8期).
[3] 孙春晨.“人情”伦理与市场经济秩序[J].道德与文明.1999.1.
[4] 陈晓芬.宋六家“人情”观念及其散文走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第36卷第2期).
[5] 金尚理.讨论儒家的“礼因人情”说[J].甘肃社会科学.2004(6).
[6] 宋洪兵.韩非“法通人情”论探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3.6.
[7] 翟学伟.人情,面子和权力的再生产[J].社会学研究.2004.5.
[8] 张正民.探析体育运动中的人际关系和交往[D].北京体育大学.2005.4.28:4.
[9] 李农.竞技体育中的人际关系[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3.3.
[10] 薛可.人际传播学[M].
[11] 尚明.中国近代人学与文化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2] 王言锋.社会心理变迁与文化走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