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chong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改革英语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在英语课堂上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①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②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③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 创新必须求变求异。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创新氛围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教育以人为本,人以创新为本的教育理论。强调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几年来,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虽已改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研讨教学模式,在实际上也慢慢地从“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误区中走出来。但就英语课堂来说,常常是让学生听听、说说、做做,用简单的英语描述家庭、学校的日常生活等,一节课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的能力却并未得到充分的提高。所以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变化,迫切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不仅有崭新的教育观念、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还应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将课堂教学真正变为创新实践的主要阵地。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在新课标下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呢?
  一、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
  初中生对英语的兴趣浓,好胜心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先在课堂上营造创新的氛围,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学生只有感到轻松愉快,没有任何的压抑与强制,才能自主思考探究、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思维才会活跃,浮想联翩,才能有所创新。如果学生时时处处,一味看教师的眼色行事,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和依附性,其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就会被窒息、扼杀。哪有什么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可言?创设和谐、民主的情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用语言描述、引趣激情,小品演示、体检动情,又可运用多媒体、触发生情。例如:我在教授8B第四单元A charity show时,制作了很多国内外的慈善机构得宣传单,还播放一些慈善活动来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能在实物、图片的引示下敞开话匣子,借用道具创设出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和创新性的实践运用。
  二、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发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以思维的动机和空间,处处设疑、激疑。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机能,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从而培养学生去发现问题、大胆提问,使学生由过去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巧妙的发问可以启发想象,开阔思路,引导创新发问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假设设疑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出发,对一个假设的情境给予思考,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以达到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的目的。例如:在学完7B第三单元的reading课文A Lucky Escape 可问学生:If you meet robbers ,what will you do ?从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并适时地进行安全教育。
  2.想象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未来的事物或不可能为可能时状况。想象思维能力,作为一种能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可能稳定下来而成为一种能力素质。教师可从多方面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例如在学完单词和词组后,可让学生想象出一些情景,编成一段话。这种练习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一种好的练习形式,也是练习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
  此外,还有联想、比较、概括、列举等方法。创造性问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发散性,不是一个问题只用一个技巧和方法,也没有固定答案。教师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应由易到难,让多数学生能顺利回答问题,使他们饱尝成功的喜悦,以求焕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教师尤其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疑问,启发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这样,创新思维能力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其次,我们还应该运用恰当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创造想象。教师可以利用英语教材中声情并茂的特点,借助图片实物、录相、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加大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同时也可以注重思维发散、发展创造思维。
  三、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 提高创新能力
  求变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的思维过程。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say No”,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用与众不同的方法质疑、解惑。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求变、求异的学习方法,知识讲解要求做到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解答。通过“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词多义”等渠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这种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析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求变求异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因此,作为教师,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养成求异求新的习惯,使学生得到足够表现自己才华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中德两国家庭教育理念、方式等的比较为切入,分析中德两国文化差异的教育体现,并对中国教育的革新出路试做探讨。  关键词 文化差异 家庭教育 个体人性  2012年5月期的《至爱》杂志刊登了《中德家庭教育对比》一文,列举的也都是些平常的现象,但是给人的触动很大、启示颇多。笔者将文章内容整理为以下图表,以便再做进一步反思。  从这些对比中明显可以看出,中德两国的家庭在教育观念上呈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因素,而学习积极性则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心理前提.要想体育中考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就应该对体育中考项目实施趣味化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 体育中考 趣味化 有效性
期刊
【摘要】:社会诚信是我国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会计诚信的缺失对整个会计行业而言是灾难性的,如何挽救岌岌可危的会计诚信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国家会计学院校训“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指出了我国会计诚信建设的根本原则。本文从“美国安然公司案”分析,结合会计诚信问题的根源、当代社会发展形势,中国发展阶段和现状、会计诚信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方面浅谈会计诚信问题,呼吁
期刊
所谓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而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杨
期刊
摘 要 教学改革是当前高等教育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结合物流专业的特点,就教学课程的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从职业需求、职业技能原的培养以及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问题,以促进职业教育更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技能 工学  在职业教育中,物流专业和其他专业一样,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对专业课程进行全面规划,研究设计符合职业特点的专业教
期刊
摘 要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断裂,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的发展需要,因此,在我们这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陕北,很有必要对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展开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 课题研究 感悟  在经济浪潮和全新的文化媒介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呈现出被越来越多的浅文化、伪文化、快餐文
期刊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面向社会、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改变传统“说教式”教学方式,增加学生自我实践环节。本文从实践式教学的内涵、特点出发,探索了几种实践式教学方式,旨在通过改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实践式 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  一、实践式教学内涵  实践式教学方式是指以诱导学生参与、吸收学生进入实际和围绕锻炼学生实践
期刊
摘 要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是高等院校深化教学管理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改革,目的就在于通过建立结构合理、操作良好、运行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革的原则,并论述了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革的内容。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改革  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是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指
期刊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
期刊
摘 要 检测一个人对某种语言的真正习得与否必然离不开对其“听说读写”四会能力的考察。因为语言所起到的沟通桥梁作用必须通过“听说读写”四种方式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才能得以体现。其中,写作是前三者语言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显现。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高年级学生对这种外域语言只建立在低中年级时薄弱的语言基础上,所以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开展就既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可见,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英语学习顺利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