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蓝筹持续不振引爆价值投资论战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边是海水(周期股继续寻底),一边是火焰(非周期股不断调整不断继续冲顶)。
  4月突如其来的一系列地产调控政策,将市场预期的周期股引领市场反弹的预期彻底击垮,而大盘蓝筹股节节走低,更使得众多基金经理高举的“价值投资”旗号再受抨击。
  早在2008年熊市中,“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就曾备受质疑,不少人对之前牛市保持的价值投资思路产生怀疑,甚至否定。这类怀疑和否定近期重又抬头,且正反两方交战激烈,基金经理到底如何看待价值投资与短期回报的矛盾?
  本周走进《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嘉宾,分别是国泰基金投资总监归江、嘉实价值优势基金经理陈勤、兴业社会责任基金经理傅鹏博。归江用了地产商冯仑曾号召大家要“听奶奶的话”来调侃投资心得,“奶奶的话是什么?没错,就是常识。”无论市场大悲或大喜,投资者都应从常识的角度独立思考,恪守基本的投资常识。
  
  价值投资不等于不挣钱
  
  《投资者报》:在上一轮熊市中,很多人一提长期价值投资就认为是短期回报不行,从去年四季度以来,被认为价值投资者“爱”投资的蓝筹股持续不振,让各方对价值投资重新质疑,你怎么理解长期理念和短期基金业绩表现之间的关系?
  归江:相信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其实是基金行业的承诺而不是托词。现在一谈长期投资,包括很多基民在内的投资者都会认为,这势必意味着短期业绩就一定不行。这其实是对价值投资的误解。
  比如,我们没有参与去年6、7月份市场最疯狂的有色、煤炭等资源类个股的炒作,并在7月初率先减仓,这些都是遵循着价值投资原理的操作。缺了这些“炒作”,我们的业绩也还不错。
  中国的股市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市场,特征就是波动性高、成长性高。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可能不会在短期内获得暴利,但可以为投资人在长时间里带来合理稳定的回报,因此其在新兴市场中仍是一套很好的投资方法体系。
  
  不成为排名游戏的角斗士
  
  《投资者报》:但我们也知道,几乎所有基金经理都疲于应付短期排名的压力,你会为了让公司旗下的基金业绩短期排名好,而给基金经理施压吗?
  归江:我们不希望自己公司的基金经理们成为排名游戏的角斗士、圈钱游戏的孱头和过山车的驾驶员,而是有独立价值观,能够为持有人创造绝对价值的人。
  我们关注企业,但只在乎企业的内在价值。此外,我们其实也不太研究市场的短期波动,但会判断市场的重大转折点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关键时候,往往是客观的、基于长期的历史研究给了我们力量。
  
  《投资者报》:其实,不管是2008年的熊市还是最近有关价值投资的争论,都存在“A股市场缺乏价值投资标的、上市公司成长抵御不了市场波动”的看法,从你的投资经验看,真实情况是否如此?
  归江:在公募基金业的多年投资经历,让我对价值投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有脱离市场波动的、内在的规律在主导市场,这就是企业的内生增长完全可以覆盖市场和经济的波动,长期投资回报取决于企业的内在价值。
  美国最近有一本书专门研究1955年以来财富100强企业的成长规律,发现企业停止增长的原因有85%是出在内在管理,外部市场的因素只占到15%。而中国过去十年的资本市场也体现出相同的规律。
  问题是,不管媒体还是卖方的报告往往都把焦点放在政府政策、宏观经济上,但我们必须要记住,宏观因素、市场波动并不能决定我们的长期收益。这种群体性的误区,正是我们低价买入好公司的机会。
  《投资者报》:我们注意到,陈勤管理的基金名称就带有“价值”,而且特别强调是以“相对价值投资理念”为核心,这听上去很飘渺,怎么理解和实现这样的描述?
  陈勤:要从理论上讲清楚以相对价值投资理念为核心,其实挺复杂,简单来说主要是从两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在此原则下,根据不同的经济周期及市场趋势研判,决定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以及行业偏离决策;其次是在个股选择上,通过深入研究寻找优质企业,运用估值方法估算其内在投资价值,并根据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及波动性,综合考虑可能影响企业投资价值以及市场价格的所有因素,发现具备投资价值的个股。
  目前市场投资机会可能存在于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异、基本面改善、亦或市场预期改变所提升的投资价值等,因此,相对价值投资适用范围广泛,在各种市场、各种行业都能挖掘出价值型投资机会。
  
  生物医药具弱市逆涨可能
  
  《投资者报》:如果秉承价值投资的脉络,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在哪?
  傅鹏博:在一季度,我们的攻守较为平衡,十大重仓股中,既有医药生物、银行保险等防御性布局,也不乏对区域板块、市场热点追逐的痕迹。在我们看来,今年操作上关键一点是“做足确定性”,确定性增长应该享受溢价,医药等消费股尽管估值不低,但未来成长确定性较大,所以超过预期的可能性较大;而金融股成长速度尽管不是很快,但估值提供了很好的安全边际。股指期货出台一定会给大盘蓝筹带来相对中小盘股的超额收益,但实现的时间跨度是个问题。
  对于未来的行业布局,我们认为,生物医药行业具备弱市逆涨的可能性,值得长期看好。周期性行业须谨慎对待;针对机械设备、交运设备、化工等中游行业的策略主要是自下而上地选择具有独特细分产品或者是管理能力突出的个股。
其他文献
A股上空的阴云越积越厚。  继4月19日“黑色星期一”后,27日沪指再跌2%,并一路冲向2900点下方。  技术派大惊失色——大盘所有均线转眼告破,尤其是作为牛熊分界的年线已被击穿。  价值派也惴惴不安——尽管银行、地产等权重板块的估值看似到了底部,但机构资金却并不买账,仍然如潮水般从这些板块中涌出。  从《投资者报》记者采访的情况看,目前的市场情绪一派低迷,地产调控、加息预期、再融资等诸多利空因
期刊
2004年5月A股市场设立中小企业板以来,中小板公司就一直承载着投资者对成长性的期望;2009年底创业板推出后,这种期望更是大幅升温。  2009年6月IPO重启后,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股票受到资金的热情追捧,股价节节攀高,如今两市的高价股,基本都来自这两个板块。那么这些上市不久就表现抢眼的股票是否具备人们所期望的高成长性?  所谓成长性,当是中小企业占领市场、扩大规模,只要能保持健康的现金流,
期刊
与基金经理聊天时,他们常说这样的话:“别看我最近业绩表现一般,把时间拉长一点,我还是很不错的。”  与基金公司高管对话,他们也常强调,“我们公司的特点,是不追求短期排名,业绩长期领先、稳定。”   他们说的“长”是多少时间?  “不错”,具体又意味着怎样的表现?  《投资者报》调研发现,每年业绩排名都能跑进同类基金的前1/2阵营,是众多基金经理的目标。有多少基金经理能实现这一目标?如果说短期业绩不
期刊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这成为最近一周A股市场的无声宣言。  4月16日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指一直延续跌势,且迭创新低。在4月下旬3000点关口被击穿之后,空方气焰越发嚣张,沪指更是创出2865点的新低。截至4月28日,沪指4月以来跌幅已经高达6.7%。这是自今年1月大跌逾8%后,沪指创出的第二大月跌幅。  A股市场上一片哀鸿遍野,尤其是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重压的地产板块首当其冲,成为机构持续做空的
期刊
就在神州泰岳(300002.SZ)创造“200元神话”的同时,一位普通的神州泰岳技术人员李平(化名)却向部门主管提交了辞职报告。  “感觉公司未来发展未必有外界宣传的那样好,而自己在神州泰岳已经没什么发展前途。”在神州泰岳工作3年多李平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公司在上市后并没有给普通员工带来什么好处,在晋升、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感觉很失望”。据李平透露,目前与他有类似想法的人还有不少,“
期刊
每年业绩排名都能跑进同类基金的前1/2阵营,是很多基金经理的目标。  这个目标看似好像并不高,但从数据来看,要达到并不简单。  《投资者报》对运作超过5年的74只股票投资类基金进行统计后发现,连续4年跑进前1/2梯队的基金只有13只,分别是易方达策略成长、华夏大盘精选、国泰金龙行业精选、华夏成长、国投瑞银景气行业、广发聚富、华宝兴业宝康灵活、华安宝利配置、嘉实服务增值行业、易方达积极成长、鹏华中国
期刊
一只基金跑不赢指数、跑不赢市场平均值,基金经理或许还可有所辩驳,但要长期跑不赢自己的业绩比较基准,就需要反思一下。  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自己设定的自认为合理的业绩参考指标,如果长期跑输,有点自己抽自己耳光之嫌。  “去年,我管理的基金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2%。”年初,当《投资者报》记者与一位美籍澳大利亚基金经理谈到其管理的基金情况时,他首先自豪地介绍到。  在他的意识里,跑赢业绩比较基准,是追
期刊
“印花税调整?什么时候说的,你从哪里知道的?”财政部新闻处的工作人员在接到《投资者报》记者电话后直接反问道。  房地产调控“暴风”袭来时候,印花税上调的传闻又给本就疲弱的A股市场雪上加霜。  从《投资者报》记者的一番调查来看,上调印花税传闻并不靠谱。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如果只是简单地调整证券印花税率,需要财政部上报国务院,经国务院批准。  如果是新的条例出台,
期刊
连续5年,业绩排在同类基金中的后1/2;过去3年,连续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这是东方龙混合基金创造的“神话”。  《投资者报》对运作时间超过5年的74只股票型基金业绩排名进行梳理,发现有10只基金的业绩在4年里都排在同类基金的后1/2梯队,分别为国联安小盘精选、招商先锋、南方积极配置、大摩基础行业、招商安泰平衡、申万巴黎盛世配置、银华优质企业、鹏华普天收益、景顺长城优选股票、招商安泰股票;有一只基金
期刊
“从现在到2015 年,人类还剩下5年时间拯救地球”,英国气候学家比尔?麦克古尔说。发展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的必然之路。按中国现阶段的能源要素禀赋和消费结构,清洁煤使用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有学者指出,到2020年中国年需用煤量为40亿吨。而目前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按照目前能源的消耗速度,中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仅能维持30年的消耗。  另外,随着煤炭价格的持续飙升,国内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