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在听一节公开课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场面,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在讲到,《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提到了其中的一段描写,“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正在怒放。”老师问学生从这句描写中读出了什么?一孩子站起来说,炸毁时溅起的火花就像是我们燃放的烟花,绽放出雏菊的形状!年轻老师,赞扬了孩子的想象力,不置可否地让孩子坐下了。这个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始终惦记着剩下的孩子是否能够正确地去评价这个孩子的回答,老师对想象力的赞扬是否会给孩子们对本文的理解带来什么误区!很显然,这节课并不能用“高效”来评介,因为在课堂评价上,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的答案。由此看来,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高校课堂,实施的策略固然很多,但是课堂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适宜的课堂评价能够更有效地促成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一项围绕着老师满堂灌的活动了,学生主体的位置越来越凸显。但这种要求往往将我们的课堂评价带进了一个误区。不少老师认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肯定学生,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于是课堂评价往往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整节课无论哪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什么问题只要说的有道理,老师们全用“很好”“很不错”“有见地”“太好了”来评价,尤其是在文科类的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问题抛出来后,无论多少同学回答,最后做总结评价的往往只有老师;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似乎只有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我们的评价似乎已经麻木,评与不评的区别已经不大了。于是我们会发现,一些教师所谓的“高效”课堂其实和我们课改前的课堂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主体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高效课堂的课堂评价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进行。
一、需要适宜的艺术性的否定评价。
否定并不等于打击,无论什么样的课堂,传授给学生的都必须是准确的知识,不能莫能两可。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当学生的答案理正确答案或者已经背离了文章的主旨时,那么评价就应该是否定的。但是否定也不是意味着“一棒子打死”,应该做到“有艺术”地去“否定”。所谓的“艺术性”的否定,是指:
(一)否定性评价,要以“尊重鼓励”为前提 ,要张弛有度。教师的否定性评价,言重了,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甚至导致学生“望师生畏”,阻碍学生发展;言轻了,错误之处引不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所以,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首先应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又要达到修正学生错误的目的,使否定性评价真正成为发展性评价。
(二)否定性评价,要让学生再次尝试,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一般而言,青少年在首次尝试失败后,强烈的好胜心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思维水平都处于最佳状态。所以,此时的再次尝试,效果是最佳的。
(三)、否定性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 ,在欢笑中受教育。否定评价不等于批评,评价时不能让学生有受到批评的感觉,幽默的否定性评价语言是一剂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能化解学生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展示,是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
(四)否定性评价,要给学生自我辩护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目的”,而学生的主动发展又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基础,离不开他们所掌握的信息,离不开他们的互动。很多文科问题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理解来回答,受到认知的限制他们的理解不能完全否定,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空间去表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加以引导。
二、表扬要适度、有效。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该表扬时,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谓“有度”,就是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也就是说,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在学生需要时及时表扬,在学生在乎时及时表扬。如果一个老师在整堂课上将“很好”“很不错”“有见地”“太好了”贯穿到底,那么这赞扬的含金量到底能有多大呢?课堂评价中的赞扬,应该做到适度,该赞扬时,毫不吝啬,但需否定时,还是应该给予否定。
三、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是小组间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有合理的应用评价的方式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保证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此时,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等。总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 “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让我们实施科学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努力。
四、适度的肢体语言评价。
即用特定的身体态势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以此达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评价的效果。教学中我经常用肢体语言配合前面几种评价方法来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授课时面对微笑,回答得好用点头、OK、跷拇指、做V形的手势、鼓掌等积极的体态语言加以评价,实践证明这种评价起到了激励的效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发展是每个学生的权利。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成长、发展的“土壤”,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评价方法很多,但无论用任何评价方法都应遵循一个原则,即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用评价唤起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让课堂评价真正为课堂实效服务,但这一片“土壤”需要我们每天用心灵去呵护……。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再也不是一项围绕着老师满堂灌的活动了,学生主体的位置越来越凸显。但这种要求往往将我们的课堂评价带进了一个误区。不少老师认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肯定学生,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于是课堂评价往往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整节课无论哪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什么问题只要说的有道理,老师们全用“很好”“很不错”“有见地”“太好了”来评价,尤其是在文科类的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个问题抛出来后,无论多少同学回答,最后做总结评价的往往只有老师;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堂评价似乎只有用口头表达的方式进行……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我们的评价似乎已经麻木,评与不评的区别已经不大了。于是我们会发现,一些教师所谓的“高效”课堂其实和我们课改前的课堂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主体性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高效课堂的课堂评价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进行。
一、需要适宜的艺术性的否定评价。
否定并不等于打击,无论什么样的课堂,传授给学生的都必须是准确的知识,不能莫能两可。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当学生的答案理正确答案或者已经背离了文章的主旨时,那么评价就应该是否定的。但是否定也不是意味着“一棒子打死”,应该做到“有艺术”地去“否定”。所谓的“艺术性”的否定,是指:
(一)否定性评价,要以“尊重鼓励”为前提 ,要张弛有度。教师的否定性评价,言重了,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甚至导致学生“望师生畏”,阻碍学生发展;言轻了,错误之处引不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所以,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首先应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又要达到修正学生错误的目的,使否定性评价真正成为发展性评价。
(二)否定性评价,要让学生再次尝试,体验成功树立信心 。一般而言,青少年在首次尝试失败后,强烈的好胜心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思维水平都处于最佳状态。所以,此时的再次尝试,效果是最佳的。
(三)、否定性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 ,在欢笑中受教育。否定评价不等于批评,评价时不能让学生有受到批评的感觉,幽默的否定性评价语言是一剂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能化解学生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展示,是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
(四)否定性评价,要给学生自我辩护的机会 。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根本目的”,而学生的主动发展又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基础,离不开他们所掌握的信息,离不开他们的互动。很多文科问题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根据自身的理解来回答,受到认知的限制他们的理解不能完全否定,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空间去表述自己的想法,然后加以引导。
二、表扬要适度、有效。
所谓“有效”,就是表扬要适得其所,要关注学生的需要与状态,使表扬真正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该表扬时,慷慨真诚;不该表扬时,守口如瓶。谓“有度”,就是要掌握表扬的分寸,不任意夸大学生的优点。也就是说,表扬要贴近学生的心理,在学生需要时及时表扬,在学生在乎时及时表扬。如果一个老师在整堂课上将“很好”“很不错”“有见地”“太好了”贯穿到底,那么这赞扬的含金量到底能有多大呢?课堂评价中的赞扬,应该做到适度,该赞扬时,毫不吝啬,但需否定时,还是应该给予否定。
三、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可以是小组间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只有合理的应用评价的方式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可能保证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传统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由于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也就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此时,教师就应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信息和评价语言,指导学生如何多角度地去看待评价的问题,如何利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等。总之,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这种 “对话”过程贯穿着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人本主义情怀。让我们实施科学的评价策略,用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赏识,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向着更高、更美、更远大努力。
四、适度的肢体语言评价。
即用特定的身体态势来支持、修饰或者否定言语行为,以此达到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评价的效果。教学中我经常用肢体语言配合前面几种评价方法来积极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授课时面对微笑,回答得好用点头、OK、跷拇指、做V形的手势、鼓掌等积极的体态语言加以评价,实践证明这种评价起到了激励的效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发展是每个学生的权利。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成长、发展的“土壤”,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评价方法很多,但无论用任何评价方法都应遵循一个原则,即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用评价唤起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让课堂评价真正为课堂实效服务,但这一片“土壤”需要我们每天用心灵去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