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模块课程落地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艺术课程重视程度的提高,艺术课开始受到了学校的重视,强化相关工作的开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现行的艺术课程不能够满足当前學生学习需求的现状下,教育部重新修订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本)》(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较之实验稿有了较大调整,其中,笔者有幸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回到母校“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展开关于高中音乐艺术课程落地的调研活动,该校积极按照国家及教育部的要求,其新课标的成功落地实施,引发了笔者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模块;课程落地;音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142-03
  【本文著录格式】王泓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模块课程落地研究——以“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为例[J].北方音乐,2020,10(20):142-144.
  一、对新课标的对比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学校音乐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之前的边缘化课程渐渐受到校内师生的重视,开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青少年高中阶段心智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校作为培育学生美育、音乐素质的重要阵地之一,开展音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良好的习惯、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作为国家面向国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学科课程标准也一定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而不断修订,课标的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课程的发展。
  新课标较之前的实验稿有了较大调整。一方面,新课标完成了从重视课程内容,到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质量、注重课程的达成手段和质量监控的完善;另一方面,新课标相比之前的实验稿更加完整,体现在课程的规划涉及了普通高中学生、专业高考生、特长高考加分生等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从三个维度覆盖校内不同学生层面。
  (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
  学科核心素养对全部教学活动具有引领作用,是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并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音乐学科之中,该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是由跨学科核心素养在音乐学科中的具体化而得来,是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后所习得的关键成就,体现音乐学科的育人、育美价值。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即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进一步明确了三维目标的综合内涵,使每一个目标的内涵更加明确、清晰,为今后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作出进一步的深入指导。
  (二)课程结构设置的变化
  为体现“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的课程基本理念,本次课标修订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以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课程这三大结构课程相辅相成,构成以培育和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能够直观清晰地传达给教师课标的教育诉求。实验稿中,作为必修的音乐鉴赏课程与新课标中的六个必修模块实现了平稳对接,所有高中生统一学习规定的音乐课程,将本身形式就多样的音乐课程限定在某一个课程空间里,不仅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而且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不能充分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的美育价值。基于此,新课标迈出了具有实质性变革的探索,实现了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空间以及学生音乐学习选择空间的双向拓展。它保留了“实验稿”原先六个教学模块为必修课程,又增设了六个选择性必修模块,另有作为选修的校本课程三大类别。必修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课程,包含的六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完整,又相互关联,供学生选择学习。选择性必修,是为了满足有了兴趣和基础性学习的学生对所选课程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学习而准备的,其中,当然包括了今后在本科中想要继续在音乐这条路上发展下去的学生为了满足艺考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高考的对接而开设的。而选修课程则是面向具有当地特色或者学校文化自主开发的课程,由学校自主研发开设学习。这三层的结构设计,囊括的层面广泛,应对了在充分发展个性的时代下,普通高中大部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调研学校的概况
  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位于美丽的山东潍坊,建校于1913年,学校历史悠久,理念先进,拥有很多专业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相继被评为省重点中学、省规范化学校,并成为山东省首批艺术教育师范学校。
  (一)学校艺术教育概述
  该校共进行两次改革并在持续发展中,2008-2016年进行了第一轮艺术学科课程改革,以艺术等少数学科作为起点,打破传统授课模式及授课内容的试水期;2017年,在潍坊市教育局倡导下,该校开启了第二轮艺术学科课程改革,全面推进高中艺术课程体系,呈现完整性、可选择性、注重质量监控的新探索。针对山东省潍坊第一中学艺术学科教师较多,艺术学科教学资源相对宽裕的特点,该校实施新课标“校本化”,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必修和选修课程一,面向音乐专业生的选修课程二,以及针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和高考艺术特长加分学生的特需社团课程,形成了良好的艺术学科课程梯度性,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艺术学习需求,调动了艺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教育工作中,合理优化全校的艺术教学资源,提高师生的艺术品位。
  (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及运作模式
  该校将音乐、美术的各个模块规划统一为艺术模块课程,分属音乐艺术、视觉艺术和综合艺术三个学科领域,共17个模块,同时开课,为在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对音乐或美术的兴趣自行选择报名学习。教师在原则上建议学生在四个学期内音乐、美术各选择两个模块,但不作强制要求。学校运用网上选课模式,在学期初始,同时间段上课的学生可自行在学校官网进行选课报名,根据各模块容纳人数的能力的不同,会有不尽相同的人数限制,报满即止。未能选到心仪模块的学生,可再次进行选课。   各学习时段的学生同时在艺术楼进行课堂活动,分别在自己所选课程教室上课,共四个学期,每学期每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修其中一门,修满18学时并参加期末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每个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可以由多个教师合作,甚至是师生组合、生生组合进行拓展,课程的开发、实施与完善是在每个课程实施参与者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课程、教师、学生在这个生态下共同成长。
  三、对新课标落地的思考
  (一)继承传统
  普高艺术课程应借此契机积极发展和传承本地区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将民族意识通过“实踐”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植入心中。
  民族传统文化大到历史传统、人文风貌,小到乡音乡情、风俗习惯,是地方上一代人的精神象征。在民族文化传统濒临灭绝的时代,国家通过美育即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的方式,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大面积的普及与发展通道,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更多的支撑。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学校艺术课程是一个需要在校教师一同齐心协力思考筛选、研究课程上课方式的过程,不仅需要艺术老师以艺术的眼光探索课程的魅力及专业的授课方式,更需要文化课老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助力。此课程的开设,从微观角度来说,满足了学生对于艺术修养的的需求,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对艺术展开追逐;从宏观角度来说,此课程的开设切切实实做到了传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实际的行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归属感。用相比传统说教式的传播和弘扬爱国情怀的方式,以艺术的、实践的小角度作为替代,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更好地感知国家凝聚力。
  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以潍坊当地的传统民间艺术为例,该校以风筝扎制为民族传统工艺的切入点,在课堂中贯穿风筝的历史以及做工工艺,让学生亲自动手扎制风筝,感受传统文化,制成后校内试飞。一系列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了满足感,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真切地感受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中从“风筝扎制”这个突破口上,自发地逼迫自己不得不更多了解家乡的文化,做出一只优良的、有着特色的风筝,既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更增强了爱国意识。
  (二)迎接挑战
  现行高考制度对普高艺术课程的实施产生了制约,但并不意味普高艺术课程成为阻碍提升学生高考成绩的因素。
  在实际的高中音乐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和教师由于受到高考制度的制约,迫于高考成绩的压力,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培养和个性的养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发展以及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依据,这样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作为非高考科目,高中艺术课程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心中也一直处于次要地位。而面对支撑学生全面发展的艺术素质教育,也是育人之根本,传统的教学观念剥夺了学生在该年龄段原本应通过艺术教育会更容易获得的沟通交际能力、对待兴趣的选择与判断能力等,反而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使国家重视的全方位教育的理念出现了无法弥补的短板。
  通过本次调研,从该校2009年实行至今十几年的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以及学生反馈来看,该校每一级人数大约在1500人左右,每年上一本线的人数约900人,并每年持续增高。调查数据显示,艺术教育课程的展开,并没有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反而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明白“该做什么的时间就做什么”的道理,让学生掌握了时间管理,对自己的学习计划有明确的规划。学生毕业再回校交流时,印象最深刻的也是艺术课程带给他们的幸福和快乐,也促使学生珍惜文化课程与艺术课程的时间。对于此处的裂缝,不仅学校管理层及教师应该从理念上有所转变和加以重视,更需要全面化地调整对教育理念的偏差,这样才有助于弥补短板的艺术教育在普通高中的课程学习中顺利推行。
  (三)展望未来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的展开,对高中课程体系的拓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不仅提升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更加强调了教师从自身角度对于各艺术模块课程主动构思并实施的态度和能力。
  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需要教师在教育思想上有所转变,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更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扩充能够同时满足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的需求。
  通过本次调研发现,该校艺术教师资源相对充足,除去校国际部艺术教师共31人,其艺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在全国中对比属于中等水平,因此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有着先天的优势。在面对各模块课程时,教师以在师范学院所学习的专业为主所展开,以及个别教师日常爱好为辅,摸索中进行了各模块课程的开设与授课。不仅有足够的经验与能力教授准备走艺考方向专业生的专业课程(如视唱练耳等),也能担任学校各艺术社团的组织和领导(如合唱团、民乐团、舞蹈团等)。各模块课程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进行深入研究后,教师集体开会研讨教学模式,尽可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到最好。以音乐编创模块为例,该教师将日常作曲(流行曲)的经验,以浅显易懂的规则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流行曲的结构和乐曲的知识点,并在课程中教授如何使用电子设备制作成曲,引导学生对音乐编创进行实践与感受,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且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使学生喜欢上音乐乃至成为今后人生中的兴趣之一,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艺术观念。
  此外,教师在工作之余会相互学习和探讨其他教师所擅长的领域,譬如老师们一起进行陶艺茶杯的制作,制作完成后一起用自制茶品进行品茶;女教师一起学习芭蕾,增进对艺术的了解这无疑增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在此基础之上,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对更多领域有着更多的探索,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更开阔的视野和内容。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国家日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音乐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音乐教育而言,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普通高中的艺术教育,皆处于我国艺术教育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时代发展的需求下,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迎接挑战,从一批批接受过良好艺术教育学生日后一生的生活中展现艺术教育的良好作用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国家的人才培养,同时,推动艺术教育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梦.积极行动,迎接全社会普及美育的明天[J].中国音乐教育,2017(1):4-7.
  [2]王安国.携手走进高中音乐新课程(上)——就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答本刊记者问[J].中国音乐教育,2017(5):4-9.
  [3]王安国.携手走进高中音乐新课程(下)——就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答本刊记者问[J].中国音乐教育,2017(6):4-9.
  [4]郑嘉怿.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0(18):56-57.
  [5]黄永玲.浅谈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北方音乐,2020(12):176-177.
  [6]王裕晟.综合类高校音乐教育现状以及改革途径[J].戏剧之家,2020(17):153-154.
  作者简介:王泓允(1995—),女,山东潍坊,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阿多诺是文化工业理论的奠基人,他对以电影为例的文化商品和大众媒介作了彻底地否定和批判。这种批判理论是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的特殊产物。在他人为技术带来的进步而沾沾自喜,阿多诺却透过文化工业产品的伪个性化的表象,辨认出标准化和商品化的特质。在《启蒙辩证法》中,通过文化工业的机械制作,电影掠夺了观众的思考和想象的自由。根本原因是资本极权主义利用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宣传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来操纵
期刊
摘 要:德国对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笔者通过将国际先进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引入高校的艺术课堂中,希望可以打开国内高校艺术教育之思路。  关键词: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艺术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机制;现代教育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主
期刊
摘 要:六度乡试,五度会试,张謇前半生疲于科第之名,却在夺得魁首、辞官回乡。官场的丑恶与政府的无能使他坚定了实业救国的理想,张謇作为晚清状元,对于已经日暮途穷昂的科举制度无疑有着真实的体验,由于他身处晚清、民国乱世,从光绪二十年一举夺魁,授翰林院修撰,到甲午海战之后,因奔父丧而就此结束了他的官场生涯。探究此中转折,可以看到近代知识分子张謇身上传统儒学与西学的交融以及责在我辈、不居人下的高尚情怀。 
期刊
【摘要】《西班牙组曲—阿拉贡》是西班牙民族音乐家、作曲家伊萨克·阿尔贝尼斯所创作《西班牙组曲》中的第六首作品。这部由八个独立作品构成的组曲每个部分都拥有独自的标题,每一首作品都向我们展现了西班牙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情及音乐文化。而第六首阿拉贡正是向我们描绘了西班牙阿拉贡地区的美丽画卷。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品音乐形态的分析,探索吉他音乐及西班牙其他代表性民族音乐文化在作品中的应用和对演奏的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中国的民族声乐随着几十年来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民歌、戏曲、说唱等传统的艺术形式起到了功不可没的推动作用。其中,改编民歌的创新与发展对民族声乐乃至中国声乐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本文以《兰花花》和《美丽的阿瓦日古丽》这两首流传性较广的改编民歌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这两首改编作品的艺术特征、作者的演唱体会以及创新价值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产生极具现实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改编民歌;民族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文明的进步,各国都对本土音乐文化视若珍宝,视为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强烈符号。特别是近年来对区域文化特征的艺术风格研究尤其重视。竹笛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竹笛艺术更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以研究赣鄱竹笛艺术开创者涂传耀先生的艺术风格为背景,以江西竹笛艺术的传承发展为线索,为赣鄱竹笛艺术的传播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涂传耀;赣鄱音乐;竹笛艺术;音乐特点;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本文简述了潮州筝的艺术特点以及通过对潮州筝曲《柳青娘》三个调式异同进行分析揭示其所独有的特征和进一步发展的价值。但是,在潮州筝的现存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本人通过潮州筝的学习,对其创新与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使潮州筝在新的历史时期激发新活力。  【关键词】潮州筝派;柳青娘;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五年制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问题。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等方面对新形势下的师范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五年制师范;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20-01
期刊
【摘要】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深化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发展,打造各学科融合的知识贯通体系,是当今教育的主题。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它具有特殊性与包容性。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学科知识渗透和交叉,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协和的、生态化的融合教学过程,进行学科交融的探索与学科融合性的思考,将促进知识贯通一体化,完善文化的多维度呈现,推进各学科教育整体融合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
期刊
【摘要】笔者在声乐学习及研究过程中演唱了众多德奥艺术歌曲,特别对舒伯特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德国学习过程中,通过导师给予的练习和自身不断的摸索,结合语言方向的研究及相关练习,解决掉歌唱中遇到的诸多障碍。笔者从歌者、教师等不同视角深入研究,以舒伯特《天鹅之歌》“Schwanengesang”曲集的部分内容作为载体,分析在演唱德奥艺术歌曲中遇到歌唱与语言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天鹅之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