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厢记》作为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著作,王实甫以惊人的艺术才华为这一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血液,用抒情般细腻、委婉的笔触谱写出崔、张二人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从而被世人广为流传。明清艺术家李渔认为《西厢》主脑为张生,主脑一般被翻译为主角,但是笔者发现张生在剧中并非主角,称其为导火索也许更为恰当。
关键词:西厢记;李渔;主脑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合作,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源之争原配而不得,借由于此。是‘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1]
李渔固然是一位有着高超戏剧文学水平的艺术家,精通表演和剧作,他的“立主脑”“脱窠臼”“减头绪”“审虚实”等等观点,更是对中国戏曲理论与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但原剧中,张生、莺莺和红娘的唱词、戏份都旗鼓相当,且侠义的红娘与敢于反抗封建的莺莺都极具代表性,为什么李渔大师认为张生就是“主脑”,是主角呢,为什么不是莺莺或者红娘?
一、张生形象并非典型
《西厢记》的历史背景是唐代贞元年间,那个年代封建礼教制度仍然根深蒂固的扎根在人们心中,支配着人们的言行,而婚姻的门第观念依旧是一道难以逾越的藩篱。但是唐代对男子的婚姻理念也变得更加开放,男子可以妻妾成群,诗人才子来往穿梭于青楼之间,谈笑风生,并不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反而会被当做一段风流韵事成为美谈,而女子则仍旧被禁锢在深深庭院之中,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唐代封建制度的双重标准。正是介于唐代的双重标准张生所经所历比较平淡,并没有太大的阻碍与波折,所以他在戏剧之中的言行、性格并不具有典型性。张生为了莺莺的倾国倾城之貌,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制造良缘。得不到则痛定思痛,一病不起;得到了则感恩戴德,携手佳人,共度一生。这样的痴情才子,普遍的存在于当时的戏曲、小说之中,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中的穷书生吕蒙正,《桃花扇》中的赵公子等等,数不胜数。
二、莺莺形象发人深省
而崔莺莺的性格在当时则具有独树一帜之风范,她敢于用自己的智慧与信念反抗封建礼教,追寻自己的幸福。崔莺莺乃相国千金之躯,从小被灌输的是三从四德、知书达礼的家庭教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而言应该是天经地义,从小被父母定亲于郑恒,这是不可抗拒命令,但是在后花园偶遇张生之后,她仍然敢与张生和诗,可见莺莺对张生的好感。当莺莺知道老夫人悔婚之后,竟然唱到:“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2]这是对母亲的埋怨与咒骂,体现出她内心的痛苦与反抗精神。崔莺莺身旁的贴身丫鬟红娘,是老夫人派遣过来的,所以莺莺不敢轻易的表露自己的心事,时时还提防着红娘,免得惹出事端。当莺莺看到红娘悄悄放到胭脂盒里的情书后,内心是慌乱是喜悦,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试探红娘的心意,到了最后红娘将莺莺带到张生书房门口时,莺莺还要故作忸怩。佳期已成,莺莺才放心的信任红娘。崔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为了爱情的长长久久敢于先失身,被母亲得知后,仍然要求嫁与张生。长亭一别,她朝思暮想,听说张生中状元后,担忧张生喜新厌旧,托人寄了表明心忧的琴、袍等物。一幕幕足以让我们见识到崔莺莺的先进思想,在男人是绝对领导者的时代,崔莺莺用自己的行为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时代女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红娘形象尤为侠义
红娘作为一个丫鬟,用自己的机巧侠义,竭力促成了一对神仙美眷,她在剧中穿针引线的作用不明而喻。红娘乐意为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忙于奔走,她替娇羞的莺莺说出心底话,又将张生的一往情深告知莺莺,最终撮成佳期。红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喜剧色彩,光芒四射,她的泼辣、机巧、玲珑,无不让人赞叹。最精彩的一段是,佳期事发,老夫人审问红娘,红娘被用家法“伺候”。她招认了一切,并且理直气壮的指出了老夫人的“有错在先”,令老夫人也觉得自己确实无理,红娘趁机提出“恕其小过,成就大事”的解决方案,老夫人听后也不得不同意。整个过程红娘可算是斗智斗勇,她敏捷的反应能力,清晰的逻辑推断,以及伶俐的口齿辩驳,不仅让老夫人免了自己的责罚,还成全了一对鸳鸯。红娘身上闪烁的光彩,绝对是绕梁三日,令人难以忘怀。
不论是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莺莺,还是机巧侠义的红娘,其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都高超于张生,从此点可看出,张生的“主脑”一说,实在有愧。整个故事中如果没有红娘的撮合,张崔二人的爱情难以开花结果,如果没有崔莺莺的敢于反抗,更是不可能得到老夫人的初步认可,张生在戏中仅仅是作了几首诗,写了几句话,其他都是静静地等着天上掉馅饼罢了,并没有做出突出贡献或者牺牲。
所以笔者认为张生并不能称之为《西厢记》的主角,主角只能在崔莺莺和红娘之中产生,因为《西厢记》毕竟是部爱情剧,那么莺莺就应该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而非红娘。但是如果把李渔大师笔下的“主脑”看做是导火索,那么张生则可以是主脑,张君瑞止为白马解围一事,也可以成立。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王实甫.西厢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卢亦涵(1989-),女,湖北黄石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创作。)
关键词:西厢记;李渔;主脑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一部《西厢》,止为张君瑞一人;而张君瑞一人,又止为白马解围一事。其余枝节,皆从此一事而生。夫人之许婚,张生之望配,红娘之勇于合作,莺莺之敢于失身,与郑源之争原配而不得,借由于此。是‘白马解围’四字,即作《西厢记》之主脑也。”[1]
李渔固然是一位有着高超戏剧文学水平的艺术家,精通表演和剧作,他的“立主脑”“脱窠臼”“减头绪”“审虚实”等等观点,更是对中国戏曲理论与创作有着深远影响。但原剧中,张生、莺莺和红娘的唱词、戏份都旗鼓相当,且侠义的红娘与敢于反抗封建的莺莺都极具代表性,为什么李渔大师认为张生就是“主脑”,是主角呢,为什么不是莺莺或者红娘?
一、张生形象并非典型
《西厢记》的历史背景是唐代贞元年间,那个年代封建礼教制度仍然根深蒂固的扎根在人们心中,支配着人们的言行,而婚姻的门第观念依旧是一道难以逾越的藩篱。但是唐代对男子的婚姻理念也变得更加开放,男子可以妻妾成群,诗人才子来往穿梭于青楼之间,谈笑风生,并不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反而会被当做一段风流韵事成为美谈,而女子则仍旧被禁锢在深深庭院之中,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为唐代封建制度的双重标准。正是介于唐代的双重标准张生所经所历比较平淡,并没有太大的阻碍与波折,所以他在戏剧之中的言行、性格并不具有典型性。张生为了莺莺的倾国倾城之貌,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制造良缘。得不到则痛定思痛,一病不起;得到了则感恩戴德,携手佳人,共度一生。这样的痴情才子,普遍的存在于当时的戏曲、小说之中,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中的穷书生吕蒙正,《桃花扇》中的赵公子等等,数不胜数。
二、莺莺形象发人深省
而崔莺莺的性格在当时则具有独树一帜之风范,她敢于用自己的智慧与信念反抗封建礼教,追寻自己的幸福。崔莺莺乃相国千金之躯,从小被灌输的是三从四德、知书达礼的家庭教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她而言应该是天经地义,从小被父母定亲于郑恒,这是不可抗拒命令,但是在后花园偶遇张生之后,她仍然敢与张生和诗,可见莺莺对张生的好感。当莺莺知道老夫人悔婚之后,竟然唱到:“谁承望这即即世世老婆婆,着莺莺做妹妹拜哥哥。”[2]这是对母亲的埋怨与咒骂,体现出她内心的痛苦与反抗精神。崔莺莺身旁的贴身丫鬟红娘,是老夫人派遣过来的,所以莺莺不敢轻易的表露自己的心事,时时还提防着红娘,免得惹出事端。当莺莺看到红娘悄悄放到胭脂盒里的情书后,内心是慌乱是喜悦,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试探红娘的心意,到了最后红娘将莺莺带到张生书房门口时,莺莺还要故作忸怩。佳期已成,莺莺才放心的信任红娘。崔莺莺与张生一见钟情,为了爱情的长长久久敢于先失身,被母亲得知后,仍然要求嫁与张生。长亭一别,她朝思暮想,听说张生中状元后,担忧张生喜新厌旧,托人寄了表明心忧的琴、袍等物。一幕幕足以让我们见识到崔莺莺的先进思想,在男人是绝对领导者的时代,崔莺莺用自己的行为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时代女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红娘形象尤为侠义
红娘作为一个丫鬟,用自己的机巧侠义,竭力促成了一对神仙美眷,她在剧中穿针引线的作用不明而喻。红娘乐意为了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忙于奔走,她替娇羞的莺莺说出心底话,又将张生的一往情深告知莺莺,最终撮成佳期。红娘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喜剧色彩,光芒四射,她的泼辣、机巧、玲珑,无不让人赞叹。最精彩的一段是,佳期事发,老夫人审问红娘,红娘被用家法“伺候”。她招认了一切,并且理直气壮的指出了老夫人的“有错在先”,令老夫人也觉得自己确实无理,红娘趁机提出“恕其小过,成就大事”的解决方案,老夫人听后也不得不同意。整个过程红娘可算是斗智斗勇,她敏捷的反应能力,清晰的逻辑推断,以及伶俐的口齿辩驳,不仅让老夫人免了自己的责罚,还成全了一对鸳鸯。红娘身上闪烁的光彩,绝对是绕梁三日,令人难以忘怀。
不论是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莺莺,还是机巧侠义的红娘,其人物形象,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都高超于张生,从此点可看出,张生的“主脑”一说,实在有愧。整个故事中如果没有红娘的撮合,张崔二人的爱情难以开花结果,如果没有崔莺莺的敢于反抗,更是不可能得到老夫人的初步认可,张生在戏中仅仅是作了几首诗,写了几句话,其他都是静静地等着天上掉馅饼罢了,并没有做出突出贡献或者牺牲。
所以笔者认为张生并不能称之为《西厢记》的主角,主角只能在崔莺莺和红娘之中产生,因为《西厢记》毕竟是部爱情剧,那么莺莺就应该是当仁不让的主角了,而非红娘。但是如果把李渔大师笔下的“主脑”看做是导火索,那么张生则可以是主脑,张君瑞止为白马解围一事,也可以成立。
参考文献:
[1]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王实甫.西厢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卢亦涵(1989-),女,湖北黄石人,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