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出发,结合经济全球化的背景知识,探讨了全球化给我党带来六个方面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笔者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入党门槛等建议,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我党先进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的先进性;经济全球化;党员结构
一、我党先进性的内涵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先进性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建设、科学化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完成神圣使命。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科学化统领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世界经济全球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从本源上来讲,全球化源于西方,它具有显著的西方资本主义烙印。全球化起始于经济全球化,但并不终结于它。全球化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等在内的全球化,它具有总体性的特征。(2)全球化对世界的总体影响。全球化不仅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自由市场、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而且也提供了不同政治体制的模式,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治理模式。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其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全球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干预,这必然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全球化给我党带来的挑战
(1)马克思主義指导地位受到冲击。全球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西方发达国家运用强大而系统的物质设施,传播其意识形态,扩大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面临的挑战。如何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握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成为摆在党面前严峻而紧迫的课题。(3)党建理论迫切需要现代化。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在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党建理论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党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人民民主要求不断提高。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随着个人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必然产生权力分散趋势和共同参与民主的趋势。人民群众对西方国家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多党制民主形势有了更多了解,因此,更希望我党能加快民主建设,提高国家民主化水平。(5)受到西方文化冲击,部分党员腐化堕落,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更加敏感。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断渗入,各种腐朽的落后的思想也必然随之而入,腐蚀了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6)党员结构急需优化。面对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冲击,我党党员的职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亟须改善;党的基层组织传统的组织结构、功能定位、管理方式和政治作用也急需转型,否则,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党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四、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我党先进性的建议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从而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且按照时代的要求提出自己的奋斗纲领和政治主张,确立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因而始终代表时代的前进方向、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经验。(2)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我党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坚持这条道路不动摇,增强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信心。(3)在新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党先进理论。我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观点,科学地融合其他思想体系的文明价值内涵,丰富和完善我党的思想理论。同时,积极鼓励广大党员进行理论探索,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认知水平。(4)坚持党的领导,推进民主进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党必须适应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变化,把社会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群体凝聚起来,让他们民主参政议政。党要把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注意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需要。党的政策应该关注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失业问题、城乡问题、老年人问题等等,建立有效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5)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先进的文化抵御西方腐朽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去其糟粕,将传统中华文化的精华同现代化、国际化的时代潮流高度结合,同市场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全球意识紧密结合,创造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要做到西方有益文化中国化和本土化,善于借鉴和吸收其中的积极因素。我党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起先进的文化体系,并用先进文化武装党员的思想和丰富党组织生活,和西方腐朽思想做斗争,有效防止党员干部堕落变质。(6)优化党员结构,提高入党门槛。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党因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入党门槛,吸收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和先进文化的有识之士入党。党员队伍应年轻化,知识结构要符合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求。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要求也应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的伟大事业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努力的保持党的先进性。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2]赵增彦.以科学化统领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0(9);1~2
[3]李伟.全球化背景下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几点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5),76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
[5]陈安国,杨阳.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政府执政能力探析[J].理论探讨.2005(4),114
[6]马桂萍,曾宁.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党的执政资源论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5)3:24(143)
[7]周敬青.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体系的重构[J].探索.2005(4),43
[8]张浩.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私人资本主义政策[J].企业导报.2009(7)
【关键词】党的先进性;经济全球化;党员结构
一、我党先进性的内涵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先进性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不断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建设、科学化建设,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使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完成神圣使命。在新的形势下,必须以科学化统领党的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世界经济全球化始于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从本源上来讲,全球化源于西方,它具有显著的西方资本主义烙印。全球化起始于经济全球化,但并不终结于它。全球化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等在内的全球化,它具有总体性的特征。(2)全球化对世界的总体影响。全球化不仅为世界各国提供了自由市场、先进技术和丰富资源,而且也提供了不同政治体制的模式,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治理模式。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其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巩固和扩大他们在全球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中的优势地位,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干预,这必然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
三、全球化给我党带来的挑战
(1)马克思主義指导地位受到冲击。全球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西方发达国家运用强大而系统的物质设施,传播其意识形态,扩大其对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2)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面临的挑战。如何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握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成为摆在党面前严峻而紧迫的课题。(3)党建理论迫切需要现代化。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在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传统的党建理论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党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人民民主要求不断提高。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随着个人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必然产生权力分散趋势和共同参与民主的趋势。人民群众对西方国家议会民主、三权分立、多党制民主形势有了更多了解,因此,更希望我党能加快民主建设,提高国家民主化水平。(5)受到西方文化冲击,部分党员腐化堕落,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更加敏感。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断渗入,各种腐朽的落后的思想也必然随之而入,腐蚀了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6)党员结构急需优化。面对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冲击,我党党员的职业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亟须改善;党的基层组织传统的组织结构、功能定位、管理方式和政治作用也急需转型,否则,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党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四、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我党先进性的建议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从而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并且按照时代的要求提出自己的奋斗纲领和政治主张,确立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因而始终代表时代的前进方向、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经验。(2)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我党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坚持这条道路不动摇,增强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美好未来的信心。(3)在新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党先进理论。我党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观点,科学地融合其他思想体系的文明价值内涵,丰富和完善我党的思想理论。同时,积极鼓励广大党员进行理论探索,提高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认知水平。(4)坚持党的领导,推进民主进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党必须适应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变化,把社会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集团、群体凝聚起来,让他们民主参政议政。党要把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注意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需要。党的政策应该关注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贫困问题、失业问题、城乡问题、老年人问题等等,建立有效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减少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5)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先进的文化抵御西方腐朽思想。中国共产党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精华的同时去其糟粕,将传统中华文化的精华同现代化、国际化的时代潮流高度结合,同市场意识、效率意识、团队意识、全球意识紧密结合,创造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同时要做到西方有益文化中国化和本土化,善于借鉴和吸收其中的积极因素。我党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立起先进的文化体系,并用先进文化武装党员的思想和丰富党组织生活,和西方腐朽思想做斗争,有效防止党员干部堕落变质。(6)优化党员结构,提高入党门槛。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党因适应时代需要,提高入党门槛,吸收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和先进文化的有识之士入党。党员队伍应年轻化,知识结构要符合我国乃至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求。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要求也应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地位的巩固,关系到党的伟大事业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我们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努力的保持党的先进性。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2]赵增彦.以科学化统领新形势下党的先进性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0(9);1~2
[3]李伟.全球化背景下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几点思考[J].科学社会主义.2010(5),76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
[5]陈安国,杨阳.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政府执政能力探析[J].理论探讨.2005(4),114
[6]马桂萍,曾宁.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党的执政资源论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5)3:24(143)
[7]周敬青.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体系的重构[J].探索.2005(4),43
[8]张浩.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私人资本主义政策[J].企业导报.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