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乐平:大兴女瓜王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zi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冯乐平的名字,可能没有多少人熟悉。可谈到北京大兴庞各庄的西瓜,相信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冯乐平就是让庞各庄西瓜名扬大江南北的“幕后人”。冯乐平被誉为“大兴女瓜王”“种瓜大王”,她不仅是推动庞各庄西瓜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也是庞各庄村民奔向好日子的“领路人”。
  一路风雨不忘初心
  三十年前,冯乐平还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一名有“铁饭碗”的基层公务员赶上了“下海”时代,像冯乐平这种有股干劲的人注定要“下海”去当一名“弄潮儿”。“性格使然吧。当时有一种冲动,就是‘下海’的决心。我们这一代正好赶上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时代。那时候‘下海’的人还是挺多的,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不甘于在政府做日复一日的比较日程化的工作。”
  在三十年前,有了一个在政府工作的机会,却偏偏辞职“下海”,“身边的人都觉得这人精神有问题。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工作是让人很羡慕的事。大家就觉得这孩子肯定有点疯,不知道想干什么。”冯乐平说那段时间家人也不理解,有点“崩溃”的感觉。后来,冯乐平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我把我爱人说服了。我们俩一个在政府一个在供销系统。我‘下海’就得有个人和我一起,我俩就双双辞职下海。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年轻时的勇气。二三十岁的年纪,要实现自身的价值,还是要有点追求。”
  冯乐平回忆说,真正给自己带来触动的是1992年在报纸上看到的两条消息:山东苹果经过包装上市卖出大价钱;顺义北务种大棚西瓜取得好收益。农闲时,冯乐平便到山东和顺义取经。她从那里学到的就是将产品分级包装,并且充分利用科技。而庞各庄还是传统的销售模式:瓜熟了以后推个小车到街边卖,好的坏的都堆在一块儿,卖好了几毛钱,卖不好就几分钱。庞各庄虽然贫穷,却有着种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冯乐平意识到村里人都守着一个“金饭碗”,只是意识观念落后,不知道怎样才能让“金饭碗”产出钱。
  冯乐平回忆当初创业最难的就是没有资金。“我发动家人。我说我是有销售能力的,你们大家把西瓜种好就可以了。大话我是说出去了,但是说实话,我真的是没有钱。”“刮着大风的时候,我到处去借钱。当时是回我的娘家借钱。老爷子就把自己的私房钱给我了。后来报纸把这事报道出来了,说老冯把她爸、她家的钱都拿来了。我爱人一听就急了,说没有我这样干的。”1993年春天,冯乐平拿着家人凑的6000块本钱,支起了庞各庄的第一个西瓜大棚。
  资金解决了,产品解决了,销售也是放在冯乐平面前的难题。第一年大棚里的西瓜成熟以后,冯乐平就模仿北务人的做法,把早熟的西瓜推到路边,壮着胆子卖1块多钱1斤,销售效果还不错。后来索性按个卖,大的瓜一个十几块、二十几块。那一年,冯乐平凭借一棚西瓜净赚了7000元。
  冯乐平在销售路上碰到的困难也不少,“我们推销自己的产品,进各个单位去敲人家的门推销,自己也感到很无奈。一开始的时候是赶着小轮车,后来骑着自行车,再后来开着面的。到后来,又开着汽车。现在又有了互联网。这些经历至今难忘。”
  提到现在正在创业路上“摸爬滚打”的青年们,冯乐平还是认为他们在想成就一份事业的时候一定要想好了。想好了以后趁着年轻就去做。
  由小变大庞各庄幸福路风帆正扬
  冯乐平现在担任北京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据她介绍,合作社原来只有六户农民组成,而且都是她自家亲戚,“我那时候就是一个二三十岁的小媳妇儿,人家觉得这小孩有点不靠谱。所以当时我把家里人组织起来一起干。”
  连续两年,冯乐平的西瓜都卖了好价钱,收入也增多了,“那阵子,我家简直就成了村里村外的热门户,我也成了焦点人物,登门取经的、上门求助的络绎不绝,忙得我整天从早到晚没闲着的时候。尽管如此,我心里却暗暗高兴,因为我看到了村里人致富的曙光。从那以后,主动找我种大棚西瓜的农户越来越多,由开始的6户、慢慢地增加到十几户、几十户、几百户。”
  冯乐平从创业那天起,就扎根在农民之中,帮助父老乡亲致富是她最大的心愿。“父亲是个老党员,他常说我致富是乡亲们支持的结果。”冯乐平告诉笔者,父亲写给她八个字:以质求存,志在富民。她将这八个字当作座右铭镶嵌在合作社的大门前时时衡量自己。
  据了解,乐平合作社不只追求经济效益,还在庞各庄北臧村、榆垡镇等西甜瓜主产区,每年扶助10户以上贫困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走上富裕道路。在合作社的带动下,签约户中有53%的家庭收入超过了当地平均水平。
  成立专业合作社以后,冯乐平说最大变化是农民感觉到自己有组织了。原来的无序经营状况改变了,“现在最大的提高是他们意识到农业可以有品牌,农产品也可以有包装,可以穿上衣服。现在我们的产品是一个系列化的。产品有品牌,我们有了专卖店还有了电商。捆绑在一块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大家能看到希望。”
  质量好是庞各庄西瓜的自身优势,但是在冯乐平看来,他们的西瓜要继续领先还得走创新的道路。冯乐平告诉笔者,现在和以前相比,最大的变化还是在种瓜的技术方面。“传统西瓜是在地上长,现在的西瓜是在树上长。原来的瓜是趴着长在地上,现在是立着长。原来的瓜是平铺着长,现在是在梗上长。”不仅如此,冯乐平还带领员工一起将西瓜发展成了能够现食现摘、采摘结合的产业,而且乘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
  庞各庄乡亲们的生活变好了,但是冯乐平有了一个更大的目标:把这个产业带打造成中国的西瓜博览园,“既能采摘又能观光又能体验,而且能和多产业融合。我们制定了三年目标,希望能更加国际化和高度融合化。将传统的西瓜产业融合文化产业、地产、金融以及互联网行业,打造一个西瓜的全产业链。”
  冯乐平现在还担任着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会长。这份工作对她来说是使命和责任,“原来是我自己,现在要带领着6800多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是把他们组织起来,第二是让他们富裕起来,而且要在整个产业链中做出特色来。”
其他文献
一般人想象中的我国乡村应该是山清水秀风光好,可以产生乡愁的地方。但是当你真正到中国的农村去看一看,你会发现我国大部分的乡村,有时甚至可以说是99%的乡村,却是另外一种景象:杂乱无章、破破烂烂,毫无美感,没有生机,有时甚至是污水横流。为什么理想中的乡村和现实有这样大的差距呢?  记得有一位知名专家宣称中国是一个国家四个世界,我国的北京、上海等都是现代化的大都市,高楼大厦林立,但是我国同时还存在很多农
期刊
期刊
时下,太湖湖畔苏州东山岛的碧螺春茶陆续上市,1.1万亩碧螺春茶迎来采摘期。茶农钱洪方、张阿娣夫妇家种植有4亩茶园,这些天每天早上6点不到,他们便赶到山上茶园采摘鲜嫩的叶芽,忙碌4个小时后下山回到家中,挑拣采好的叶芽,炒制并包装成袋,最后销往经销商。据介绍,苏州吴中区的东山、金庭两镇是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2015年东山镇碧螺春销售额达到7000多万元,当地农业部门预计之前的寒潮低温天气对2016年
期刊
春回大地农事忙。目前,广西“西瓜之乡”——百色市右江区永乐镇进入西瓜护理农忙时节,瓜田随处可见瓜农繁忙劳作的身影。
期刊
2015年,农业部开展了百家合作社百个农产品品牌推选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农民合作社品牌创建、品牌比拼的热潮。通过层层推选、公平评选和结果公示,最终确定了百家合作社的100个农产品品牌。2015年11月7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交会期间举行了全国百家合作社百个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布会,公布了从全国140多万家合作社中推选出的百个品牌,农民合作社农产品品牌从此有了官方颁发的“金字招牌”。  从本期
期刊
3月7日上午7点30分,位于浦东新区滨果公路2544号的君安蛋业厂房内,蛋液加工生产线缓缓启动。当天的任务是完成6吨的订单。  “有了这一条生产线,我们真正实现了高科技的农产品深加工。”上海君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奇说。  “浦东的农业要走高科技、高端、高附加值的道路。”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在调研“三农”工作时曾说。地产农产品深加工,正是“三高”农业发展的体现。  在君安蛋业、红刚农副产品有
期刊
近年来,河北省霸州市利用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大力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积极推进特色农业园区建设,鼓励发展休闲农庄、度假观光园、科普园等休闲观光项目。目前,该市发展现代农业园区20余家,每年吸引大量京津游客前来休闲采摘,带动了周边2000多农户致富增收。
期刊
蓟州之北,盘山之东,清东陵之南,叠嶂着八仙山、九龙山、黄花山、将军岭。这里,地灵人杰果美。尤其干果,因环境而独特,因开发而金贵。“孙各庄核桃”更是佼佼者,它在自然景观中形成了一处人文景观:孙各庄满族乡万亩核桃川。沿沙河两岸,全长15华里,涉及7个村,有36万余株核桃树。核桃川的经营者是“天津蓟县黄花山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元宵节前,我们来到了孙各庄,看到了核桃的规模之美,也感受到了合作社的销路之急
期刊
刚刚过去的春节,我回到家乡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来到金穗源面业有限公司实地走访调研和体验学习,实地了解了小麦加工成各种产品的过程,看到了农产品通过加工提高价值的空间和潜力,对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有了初步的认识。  基本情况  襄阳市襄州金穗源面业有限公司位于襄州区伙牌镇,该镇面积167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193个村民小组,9913户,耕地面积117414亩,其中:水田面积35255亩,旱地
期刊
1月7日,晋西北生态大县右玉天寒地冻,杨千河乡南崔家窑村养殖大户刘通家,却是暖意浓浓。  “养羊不赖啊,昨天,拉进城里的10只羊,半天时间就全部卖完,全村人几乎都靠养羊赚钱。”刘通脸上挂满了笑容。春节临近,羊肉价格渐长,右玉的生态羊肉更是火爆。刘通的300多只肉羊变成了一沓沓票子揣进了腰包。  从建国初期的不毛之地到现在的塞上绿洲,从生态大县到绿色崛起,右玉县立足生态优势和半牧区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