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学”场景下的民歌批评史料整理与研究略议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i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中或者散见于历代总集、别集、选集、笔记、小说、戏曲以及方志等各类文献中与民歌有关的评论、评判和部分叙述性内容,构成民歌理论批评的主体,其同时也是民歌史、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等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视和加强对历代民歌批评史料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编撰体例完善的《中国民歌批评史》著述,是民歌史、文学批评史研究的深化,也是建构、完善“民歌学”理论体系的必然要求。
其他文献
当前健康权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类型化分析工具,从而难以准确描述健康权的内涵和外延。从健康发展进路的视角,根据健康发展的不同步骤,健康权可分为获取健康生活水准的权
阜阳汉简《诗经》随葬于西汉初年。秦有不重儒生的传统,又对六国文字的使用不加干涉,到汉高祖时,《诗经》仍以讽诵为主,综合以上因素推断,阜阳汉简《诗经》抄写于汉文帝时期
先秦时期的姓氏人名不单纯具有名号的属性,还与当时的政治制度、经济关系、家族形态、礼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的发展演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性质的变迁。目前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