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龙袍为什么是黑色的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嬴政13岁当上秦王,30岁开始亲政。亲政以后,他大权独揽,雷厉风行,加快了统一全国的步伐,仅仅用了9年时间,他就悉数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天下了。统一以后,如何管理这么一个广袤的国家,成了秦王嬴政的当务之急。凡事得讲规矩,而立规矩,得有所依据。因嬴政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他便按照“阴阳五行学说”来构建他的新体系和新规章。
  秦王嬴政先向丞相、御史们征求意见道:“我以绵薄之力,渺小之身,兴兵征伐暴乱,最后终于获得成功,全赖先祖神灵,六国国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如今天下平定,四海归一,倘不更改名号,则无法彰显千古功业,并传之于后代,请大家商议一下帝号。”
  命令一下,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立刻通宵达旦地研究,第二天就向嬴政上奏说:“从前五帝虽拥有土地千里,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地区,不过,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天子鞭长莫及,也只能听之任之。现在,秦王您兴正义之师,四方讨贼,终于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郡置县,法令归于一统,这是空前的功业,也是五帝无法相比的。我们以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为尊贵,我们冒死献上尊号,秦王称为‘泰皇’,发制令称‘制书’,下命令称‘诏书’,泰皇自称‘朕’。”秦王左思右想后说:“尊称嘛,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尊号,称为‘皇帝’,至于其他,就按你们商议的办。”从此,秦王嬴政成了皇帝。
  后来,他又下令说:“我听说上古有号而没有谥,中古有号,死后根据生前品行事迹给个谥号。这样做就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了,这种做法非常不妥。今后,废除谥法,我称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傳,无穷无尽。”他想得很美,以为废除了谥法,无论自己怎样胆大妄为,后世的人们都不会吐槽,不会给差评,也太一厢情愿了。
  秦始皇又按照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终始循环的原理进行推求,认为周朝占有火德,秦朝要取代周朝,就必须取周朝的火德所抵不过的水德。于是,他把黄河改名为“德水”,以此来表示水德的开始,又把一年的开始定为十月初一这一天。在装饰礼节方面,凡衣服、符节和旗帜,都统一取与水相似的黑色,就连他的龙袍也是黑色的,所以每当他出巡,往往是黑压压一片,威武吓人。
  因水主北方,终数为六,所以他以六为纪数。符节为六寸,执法官的官帽为六寸,车宽为六尺,一步为六尺,一辆车驾六匹马。因水德为阴,阴道主杀,所以他确定严刑峻法,刻薄寡恩,宁可错杀三千,不可遗漏一个,苛政猛于虎。他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置县,郡有郡守,县有县令。他给老百姓确定了一个特别暧昧的称呼,叫“黔首”,这是因为黔字从黑从今,他尚黑色,平民只得以黑巾裹头,故名。
  至此,一个统一的秦朝就初步形成了。以前秦国是不准老百姓相聚议论或窃窃私语的,更不准三人以上一同聚饮。不过,值此振奋人心的时刻,当然需要普天同庆,所以秦始皇特许天下“黔首”聚饮,以表示欢庆。“黔首”们端起酒杯,不禁老泪纵横,纷纷感叹:“始皇他老人家真是爱民如子,亲朋好友们终于可以在一起喝个一醉方休了!”
其他文献
推荐理由:  选文围绕先贤箴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展开论述。重点论述了这一箴言对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维持国际和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试题着重考查了考生提炼论点、理解论证过程及联系实际进行思考的能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