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四级翻译改革
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英语翻译将作为考查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一项测试[1]。自2013年12月份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汉译英翻译测试进行改革。 形式上,由一句一题,调整为段落翻译。时间上,由5分钟一句调整为30分钟一篇文章。内容上,由涉及学习生活的基本表达,调整为涉及中国的传统习俗、经济、社会活动等多方面。可见,新的考查方式考查的不仅是考生基本语言能力,更是学生的输出能力。考生不仅需要译出句子主干、修饰成分,还需要思考使用何种连接词衔接上下文。时间的调整更严格要求考生从宏观上把控审题、翻译的时间。有的学生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题目上,或纠结于某些单词的表达而停滞不前,出现做不完的情况。此外,考生应注重平时的语言积累,尤其涉及中国特色的一些词汇和短语。
2.四级翻译教学反思
从一名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角度来看,不少考生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呈交上来的翻译仍然是漏洞百出,语法有误,逻辑不清。因此,若是教师仍然按照旧的教学模式,从词汇背诵、语法结构、句子模板等,无目的地给学生辅导翻译题,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翻译应试问题。
因此,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是重复学生已经学过的语法,而是从学生的常见表达错误入手,查漏补缺。语用学家Stephen Pit Corder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研究二语习得者语言偏差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理解学习者的语言偏差,有针对性地展开探讨,对语言学习者的发展有积极作用[2]。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在文化上与初高中教学有所区别,强调文化的差异性。教师应比较中英文化差异,带领学生领略语言使用的差异。
3.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突出语言错误
虽然大多数汉语与英语的句子成分有相似之处,只要能把汉语的主谓宾结构找出,英语的句子主干就相应地确定了。然而,由于地域风俗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具体差异亦不可小觑。有学者总结出,英语注重形合(hypotaxis),即句子的结构完整,成分组成遵循一定的约束;汉语注重意合(parataxis),强调语义和逻辑,常常省略或者添加句子成分,让读者意会文字间所体现的意境之美[3]。
3.1英汉名词修饰词混淆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丰富,英语和汉语都经常给名词添加修饰语。回顾四级的考题,考查最多的修饰成分是限定词、形容词、主谓结构/从句。但是修饰语在两种语言里的位置有所不同,英语的修饰语既可置于中心词之前,又可置于之后,而汉语的中心词则常置于修饰语之后。
【例】互联网的日渐流行带来了重大的社会变化。(2014年6月份真题)
【学生译文】Internet was becoming popular brought major social changes.英汉修饰语位置存在差异,造成学生安插句子修饰成分时认识混乱,翻译的句子存在歧义。
3.2英汉谓语与表语混淆
汉语的谓语与表语有时连在一起,表面上看该谓语与表语属于并列关系,但更严谨地看待两者逻辑便可发现,中间其实省略表明两个谓语间逻辑关系的词。
【例】这项比赛证明是促进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好办法。(2015年12月份真题)
这句话中并列的谓语和系动词为“证明”与“是”,在英文翻译中需将其翻译成proved to be。英文翻译多了一个介词to,用以在逻辑上表明be是prove 这个动作结果的详细解释。正因存在这种差异,导致许多中国考生见到谓语表语成分太多时望而却步,难以理清其中的结构形式。从学生所提交的译文,通过分析其句子处理办法,可以将其错误分为以下几类:
谓语表语间无关系体现
【学生译文】This contest has been proved which is a good way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places.
该生把该句拆分成主句与定语从句,prove与is处于同等位置,使读者误解原意为“该比赛被证明了。该比赛是促进中国与其他地方文化交流的好办法”,至于被证明了什么东西,却没有清楚地表明了。
漏译谓语或表语
【学生译文】This competition proved a good way that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该生直接漏译“to be”,扭曲了句子该有的意思,使“a good way”成为被证明的对象,而不是证明得出的结果。
多译表语
汉语中有个特殊句式叫“是……的”,常用于强调中心语或表示,在对应英语时可以不用译出。然而,它的“是”字容易被学生混淆成英语的系动词。
【例】中国的互联网社区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 (2014年12月份的真题)。
【学生译文】The Internet community of China is the fastest developing in the world.原文中的“是……的”句式用于强调互联网发展最快这个事实,无实在意思,可以不译出来。然而,学生却将其翻译成句子的系动词,并弱化了重要的谓语动词“发展”。可见该生没有分析清楚“中国的互联网社区”的谓语是“发展”,因此混淆了译文的谓语。
3.3英汉多谓语混淆
为了避免重复,汉英都是有的句子都只有一个主语,并且主语发出了多个动作。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中有的句子第二个谓语前就是逗号,从字面上看两个谓语都是独立存在的,不需要因为其他谓语的出现而改变句法,如下列三个真题例句。然而转换成英语时,不少学生倾向直译,产生错误句子。 【例】茶是中国的民族饮品,也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份真题)
【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并正在吸引大量外国投资。(2015年6月份真题)
【例】来自87个国家共计126位选手聚集在湖南省省会参加了从7月6日到8月5日进行的半决赛和决赛。(2015年12月份真题)
三句均是主语在句首出现,并且执行两个动作。以下为学生的错误翻译,错误多为以下几种类型:
谓语直译:
【学生译文1】From 87 countries added up to 126 players gathered in the capital of Hunan Province took part in the semifinal and final from July 6 to August 5.
【学生译文2】There are 87 country amount of 126 players come to Hunan Province join the half of final game and final game from July 6th to August 5th.
从两位学生的翻译原话可以看出,学生对主语发出的每个动作之间的逻辑不清晰。“共计126位选手”译成了added up to 126 players,或是There are 87 country amount of 126 players混淆主语,增多了一个谓语add/表语are。对于其他两个谓语“聚集”和“参加”,也是直接译成gathered/come和took part/join,中间无任何连接成分。虽然该生努力将句子的成分呈现出来,却成了东拼西凑的语句,没有内在联系。
主谓成分不清
英语的谓语增加到三个以上时,学生的翻译能力显得更弱,甚至连主语和谓语都混淆了。
【例】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事故后,中国的核能开发停了下来,中止审批新的核电站,并开展全国性的核安全检查。(2014年6月份的真题)
该句包含“停”,“中止”和“开展”三个谓语,理清三个谓语动词的逻辑关系至关重要。
【学生译文】After the Japanese nuclear station accident happened in March,2011,China stopped developing nuclear power stations,at the same time,Chinese worker began to make national nuclear safety check.
由此可见,汉语看似简单的句子,其实里面的每个成分都不是独立的,在英语中必须通过连接词的连接,使其内在逻辑和结构呈现。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未必能够深刻体会这一点,只将汉语句子表面的成分直译,导致句子出语法漏洞百出、思维逻辑混乱。针对以上几点,下面将列举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4.四级翻译的重点教学建议
4.1名词修饰语
名词在篇章中尤其重要,常承载着句子的主要信息,在句子充当主语或宾语,也是使句子结构完整的重要前提。考生常面临的苦难不是单个名词的翻译,而是看似复杂的名词短语,因此四级的翻译练习应该先从名词短语入手。名词接受修饰语的限定,如物主代词、形容词、介词词组、从句。在汉语中,被限定的名词前常跟着“的”字;在英语中对应的翻译方式有很多,这也是未来四级的重点考查内容。
如2015年12月的真题中,就出现了7个含有“的”字的名词短语:孩子的学习、他们对孩子的首要要求、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大的成就、自己的时间兴趣和爱好、更好的条件。通过分析可见,这7个名词短语的修饰成分各有不同,有所有格“孩子、自己”,也有形容词“竞争激烈、大、更好”。通过对比近三年的真题发现,名词所有格、形容词、名词修饰语的应用最多。前两种的运用较简单,重点在于单词的拓展,而名词修饰语则运用广泛,应在四级辅导中加以重视。
名词修饰语主要体现在介词of的运用,它就像一个桥梁,在两个看似独立的名词之间搭建起关系,形成主次关系,一个名词修饰另一个名词,通常被修饰的中心语在这个桥梁的左边,与汉语的中心词放最后刚好相反。根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再结合四级翻译练习,可将其分类为:
物品附属
【例】茶是中国的民族饮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份真题)
该句的第二个名词短语由名词“中国传统文化”与“组成部分”构成,附属的成分放在短语的前面,构成名词短语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物品特征
【例】中国教育工作者早就认识到读书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2014年6月份真题)
该句子的名词构成是“读书”与“重要意义”,后者指明了前者的特征,因此可以翻译成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类似的表达还有“猫科动物中最稀有的成员”或“阅读的兴趣”,或“装修的目的”。
抽象动词的影响
【例】随着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改进,发生核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降到最低程度。(2014年6月份真题)
该句的名词短语“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改进”与前者略有不同,“改进”是一个动词,翻译成英文时活用为名词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and safety measures。较之相近的表达还有“两位男孩的谋杀”或“大熊猫的生存”。另外,需要提醒学生们,有些名词短语在汉语中被省略了“的”,在英文中要将它翻译出来,才能呈现出介词of前后两者的主次关系。如“核能开发”应理解成“核能的开发”,译成the exploration of nuclear power。 4.2多个谓语动词
谓语动词是由主语发出的动作。在汉语中,多个谓语的逻辑关系不明显,因此教师应提醒学生多个动作在句子中的位置有主次之分。如果把主语看做是一个主人,谓语是他的仆人,那么仆人在服务主人的任务上是有所分工的,不可能每人都承担一样的角色,正如英语的谓语动词不可能都是原形并列。
如2015年12月份关于中国父母教育的真题中,共有5句话,其中每一句都包含一个以上的逗号,同一个主语,多个谓语的句子就有3句,占了一半以上的数量。针对水平中下的学生,可以创造一些口诀方便学生记忆,如“两主独立,连词中间;一主多谓,定从介入/二谓改变”。
两主独立,连词中间
【例】许多西方人会选咖啡,而中国人则会选茶。(2013年12月份真题)
词句有两个主语“西方人”和“中国人”,虽然汉语句子用逗号隔开两个意群,但是在英语中这两个分局都是句子结构完整、拥有主谓宾成分的独立句子,需要连词给两个谓语动词建立并列关系,译为:Many Westerners would choose coffee while Chinese would choose tea.
一主多谓,定和介入/二谓改变
【例】葡萄沟(the Grape Valley)位于新疆吐鲁番(Turpan)市区东北部,因盛产各种优质葡萄而驰名全国。
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将该句拆分成两个小句:The Grape Valle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City of Xinjiang.The Grape valley is famous for its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quality grapes.接着根据口诀,将两句合成定语从句The Grape Valle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City of Xinjiang,which is famous for its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quality grapes.“和”字并列句The Grape Valle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City of Xinjiang,and it is famous for its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quality grapes.或改变次要信息的句子,以该句的谓语动词分词引导句子: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City of Xinjiang,the Grape valley is famous for its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quality grapes.
5.结语
目前四级翻译仍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薄弱得分点,尽管有学生花费大量精力练习历年真题,收效却不明显,语言错误依然如雨后春笋般,批改了一个又冒出另外一个错误,令老师费解和头疼。这需要教师们平时勤于归类,从查漏补缺的角度入手,思考学生常写错的一些句子的原因,总结出学生能够消化吸收的翻译方法,使四级翻译辅导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 纲(2006 修订版)[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Freeman,D.L.
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英语翻译将作为考查学生英语能力水平的一项测试[1]。自2013年12月份开始,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汉译英翻译测试进行改革。 形式上,由一句一题,调整为段落翻译。时间上,由5分钟一句调整为30分钟一篇文章。内容上,由涉及学习生活的基本表达,调整为涉及中国的传统习俗、经济、社会活动等多方面。可见,新的考查方式考查的不仅是考生基本语言能力,更是学生的输出能力。考生不仅需要译出句子主干、修饰成分,还需要思考使用何种连接词衔接上下文。时间的调整更严格要求考生从宏观上把控审题、翻译的时间。有的学生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题目上,或纠结于某些单词的表达而停滞不前,出现做不完的情况。此外,考生应注重平时的语言积累,尤其涉及中国特色的一些词汇和短语。
2.四级翻译教学反思
从一名高校大学英语教师角度来看,不少考生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呈交上来的翻译仍然是漏洞百出,语法有误,逻辑不清。因此,若是教师仍然按照旧的教学模式,从词汇背诵、语法结构、句子模板等,无目的地给学生辅导翻译题,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翻译应试问题。
因此,新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是重复学生已经学过的语法,而是从学生的常见表达错误入手,查漏补缺。语用学家Stephen Pit Corder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研究二语习得者语言偏差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理解学习者的语言偏差,有针对性地展开探讨,对语言学习者的发展有积极作用[2]。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在文化上与初高中教学有所区别,强调文化的差异性。教师应比较中英文化差异,带领学生领略语言使用的差异。
3.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突出语言错误
虽然大多数汉语与英语的句子成分有相似之处,只要能把汉语的主谓宾结构找出,英语的句子主干就相应地确定了。然而,由于地域风俗的差异,两种语言的具体差异亦不可小觑。有学者总结出,英语注重形合(hypotaxis),即句子的结构完整,成分组成遵循一定的约束;汉语注重意合(parataxis),强调语义和逻辑,常常省略或者添加句子成分,让读者意会文字间所体现的意境之美[3]。
3.1英汉名词修饰词混淆
为了使语言表达更丰富,英语和汉语都经常给名词添加修饰语。回顾四级的考题,考查最多的修饰成分是限定词、形容词、主谓结构/从句。但是修饰语在两种语言里的位置有所不同,英语的修饰语既可置于中心词之前,又可置于之后,而汉语的中心词则常置于修饰语之后。
【例】互联网的日渐流行带来了重大的社会变化。(2014年6月份真题)
【学生译文】Internet was becoming popular brought major social changes.英汉修饰语位置存在差异,造成学生安插句子修饰成分时认识混乱,翻译的句子存在歧义。
3.2英汉谓语与表语混淆
汉语的谓语与表语有时连在一起,表面上看该谓语与表语属于并列关系,但更严谨地看待两者逻辑便可发现,中间其实省略表明两个谓语间逻辑关系的词。
【例】这项比赛证明是促进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交流的好办法。(2015年12月份真题)
这句话中并列的谓语和系动词为“证明”与“是”,在英文翻译中需将其翻译成proved to be。英文翻译多了一个介词to,用以在逻辑上表明be是prove 这个动作结果的详细解释。正因存在这种差异,导致许多中国考生见到谓语表语成分太多时望而却步,难以理清其中的结构形式。从学生所提交的译文,通过分析其句子处理办法,可以将其错误分为以下几类:
谓语表语间无关系体现
【学生译文】This contest has been proved which is a good way to promote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places.
该生把该句拆分成主句与定语从句,prove与is处于同等位置,使读者误解原意为“该比赛被证明了。该比赛是促进中国与其他地方文化交流的好办法”,至于被证明了什么东西,却没有清楚地表明了。
漏译谓语或表语
【学生译文】This competition proved a good way that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该生直接漏译“to be”,扭曲了句子该有的意思,使“a good way”成为被证明的对象,而不是证明得出的结果。
多译表语
汉语中有个特殊句式叫“是……的”,常用于强调中心语或表示,在对应英语时可以不用译出。然而,它的“是”字容易被学生混淆成英语的系动词。
【例】中国的互联网社区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 (2014年12月份的真题)。
【学生译文】The Internet community of China is the fastest developing in the world.原文中的“是……的”句式用于强调互联网发展最快这个事实,无实在意思,可以不译出来。然而,学生却将其翻译成句子的系动词,并弱化了重要的谓语动词“发展”。可见该生没有分析清楚“中国的互联网社区”的谓语是“发展”,因此混淆了译文的谓语。
3.3英汉多谓语混淆
为了避免重复,汉英都是有的句子都只有一个主语,并且主语发出了多个动作。与英语不同的是,汉语中有的句子第二个谓语前就是逗号,从字面上看两个谓语都是独立存在的,不需要因为其他谓语的出现而改变句法,如下列三个真题例句。然而转换成英语时,不少学生倾向直译,产生错误句子。 【例】茶是中国的民族饮品,也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份真题)
【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并正在吸引大量外国投资。(2015年6月份真题)
【例】来自87个国家共计126位选手聚集在湖南省省会参加了从7月6日到8月5日进行的半决赛和决赛。(2015年12月份真题)
三句均是主语在句首出现,并且执行两个动作。以下为学生的错误翻译,错误多为以下几种类型:
谓语直译:
【学生译文1】From 87 countries added up to 126 players gathered in the capital of Hunan Province took part in the semifinal and final from July 6 to August 5.
【学生译文2】There are 87 country amount of 126 players come to Hunan Province join the half of final game and final game from July 6th to August 5th.
从两位学生的翻译原话可以看出,学生对主语发出的每个动作之间的逻辑不清晰。“共计126位选手”译成了added up to 126 players,或是There are 87 country amount of 126 players混淆主语,增多了一个谓语add/表语are。对于其他两个谓语“聚集”和“参加”,也是直接译成gathered/come和took part/join,中间无任何连接成分。虽然该生努力将句子的成分呈现出来,却成了东拼西凑的语句,没有内在联系。
主谓成分不清
英语的谓语增加到三个以上时,学生的翻译能力显得更弱,甚至连主语和谓语都混淆了。
【例】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事故后,中国的核能开发停了下来,中止审批新的核电站,并开展全国性的核安全检查。(2014年6月份的真题)
该句包含“停”,“中止”和“开展”三个谓语,理清三个谓语动词的逻辑关系至关重要。
【学生译文】After the Japanese nuclear station accident happened in March,2011,China stopped developing nuclear power stations,at the same time,Chinese worker began to make national nuclear safety check.
由此可见,汉语看似简单的句子,其实里面的每个成分都不是独立的,在英语中必须通过连接词的连接,使其内在逻辑和结构呈现。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未必能够深刻体会这一点,只将汉语句子表面的成分直译,导致句子出语法漏洞百出、思维逻辑混乱。针对以上几点,下面将列举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4.四级翻译的重点教学建议
4.1名词修饰语
名词在篇章中尤其重要,常承载着句子的主要信息,在句子充当主语或宾语,也是使句子结构完整的重要前提。考生常面临的苦难不是单个名词的翻译,而是看似复杂的名词短语,因此四级的翻译练习应该先从名词短语入手。名词接受修饰语的限定,如物主代词、形容词、介词词组、从句。在汉语中,被限定的名词前常跟着“的”字;在英语中对应的翻译方式有很多,这也是未来四级的重点考查内容。
如2015年12月的真题中,就出现了7个含有“的”字的名词短语:孩子的学习、他们对孩子的首要要求、中国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大的成就、自己的时间兴趣和爱好、更好的条件。通过分析可见,这7个名词短语的修饰成分各有不同,有所有格“孩子、自己”,也有形容词“竞争激烈、大、更好”。通过对比近三年的真题发现,名词所有格、形容词、名词修饰语的应用最多。前两种的运用较简单,重点在于单词的拓展,而名词修饰语则运用广泛,应在四级辅导中加以重视。
名词修饰语主要体现在介词of的运用,它就像一个桥梁,在两个看似独立的名词之间搭建起关系,形成主次关系,一个名词修饰另一个名词,通常被修饰的中心语在这个桥梁的左边,与汉语的中心词放最后刚好相反。根据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再结合四级翻译练习,可将其分类为:
物品附属
【例】茶是中国的民族饮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份真题)
该句的第二个名词短语由名词“中国传统文化”与“组成部分”构成,附属的成分放在短语的前面,构成名词短语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物品特征
【例】中国教育工作者早就认识到读书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2014年6月份真题)
该句子的名词构成是“读书”与“重要意义”,后者指明了前者的特征,因此可以翻译成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类似的表达还有“猫科动物中最稀有的成员”或“阅读的兴趣”,或“装修的目的”。
抽象动词的影响
【例】随着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改进,发生核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降到最低程度。(2014年6月份真题)
该句的名词短语“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改进”与前者略有不同,“改进”是一个动词,翻译成英文时活用为名词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and safety measures。较之相近的表达还有“两位男孩的谋杀”或“大熊猫的生存”。另外,需要提醒学生们,有些名词短语在汉语中被省略了“的”,在英文中要将它翻译出来,才能呈现出介词of前后两者的主次关系。如“核能开发”应理解成“核能的开发”,译成the exploration of nuclear power。 4.2多个谓语动词
谓语动词是由主语发出的动作。在汉语中,多个谓语的逻辑关系不明显,因此教师应提醒学生多个动作在句子中的位置有主次之分。如果把主语看做是一个主人,谓语是他的仆人,那么仆人在服务主人的任务上是有所分工的,不可能每人都承担一样的角色,正如英语的谓语动词不可能都是原形并列。
如2015年12月份关于中国父母教育的真题中,共有5句话,其中每一句都包含一个以上的逗号,同一个主语,多个谓语的句子就有3句,占了一半以上的数量。针对水平中下的学生,可以创造一些口诀方便学生记忆,如“两主独立,连词中间;一主多谓,定从介入/二谓改变”。
两主独立,连词中间
【例】许多西方人会选咖啡,而中国人则会选茶。(2013年12月份真题)
词句有两个主语“西方人”和“中国人”,虽然汉语句子用逗号隔开两个意群,但是在英语中这两个分局都是句子结构完整、拥有主谓宾成分的独立句子,需要连词给两个谓语动词建立并列关系,译为:Many Westerners would choose coffee while Chinese would choose tea.
一主多谓,定和介入/二谓改变
【例】葡萄沟(the Grape Valley)位于新疆吐鲁番(Turpan)市区东北部,因盛产各种优质葡萄而驰名全国。
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将该句拆分成两个小句:The Grape Valle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City of Xinjiang.The Grape valley is famous for its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quality grapes.接着根据口诀,将两句合成定语从句The Grape Valle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City of Xinjiang,which is famous for its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quality grapes.“和”字并列句The Grape Valley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City of Xinjiang,and it is famous for its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quality grapes.或改变次要信息的句子,以该句的谓语动词分词引导句子: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urpan City of Xinjiang,the Grape valley is famous for its different kinds of high quality grapes.
5.结语
目前四级翻译仍是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薄弱得分点,尽管有学生花费大量精力练习历年真题,收效却不明显,语言错误依然如雨后春笋般,批改了一个又冒出另外一个错误,令老师费解和头疼。这需要教师们平时勤于归类,从查漏补缺的角度入手,思考学生常写错的一些句子的原因,总结出学生能够消化吸收的翻译方法,使四级翻译辅导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 纲(2006 修订版)[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Freeman,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