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武术不是一个固有不变的纯粹对象,其本质就是对武术自身本质的不断超越,这种超越即能够表现尚武精神的精髓所在,这种精神与德国哲学家尼采的“自我超越”理论异曲同工。我们通过武术超越精神与尼采哲学的互释,对传统武术的本质内涵进行了剖析,旨在更加深入思考武术本质力量对人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武术;自我超越;实践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6-0047-05
Abstract:Wushu is never a connatural, inevitable and frozen object. Essentially,the nature of Wushu is a constant transcendence of itself,which is also the essence of Wushu spirit. This characteristics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ory of German philosopher Nietzsche, namely “self-transcendence”, therefore,the nature of Wushu is to be interpre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Wushu’s substantial spirit and Nietzsche’s philosophy,aiming at thinking deeply on how magnificent and meaningful Wushu’s essential power is for people.
Key words: Wushu; self-transcendence;practice
收稿日期:2012-08-10
作者简介:黄淑杰(1966- ),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武术教学、训练和竞赛研究。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自我超越”是贯穿弗里德里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的中心意旨。为人类一切价值和意义提供解释的核心精神,它并没有提出一种清晰和精确的模式,也没有界定普遍的人类准则,因为尼采始终强调发展、变化、自我批判和自我提升才是人的本质。的确,他批判的矛头直指那些在他看来顽固不化、固定不变地,推崇普世价值法则的道德与哲学范式。他认为,人类真正的价值不是去遵守某些固定的法则或者设置法则,而是对法则的不断超越。
当今关于武术本质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范式也愈来愈丰富多元,学者们也逐渐抛弃旧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即用形式逻辑从概念和范畴中抽取本质的方法,转而用多元哲学范式对武术本质进行解读。如吴福友[1]等在西美尔生命哲学范式下提出习武者内在的非理性生命冲动是武术本质性的灵魂;学者王岗[2]认为,武术是身教言传与练悟的结合,是一门实践性的教化之学;张震[3]在胡塞尔本质层级和中国道德实践哲学的范式上提出了三层论,并把道的实践“德”置于武术本质的高级层面等等。但是包括形式逻辑推演在内的诸多范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企图为武术的存在寻找一种普遍的法则和固定的本质范式,但若用尼采哲学的眼光看来,这些方法都是固步自封的,把武术僵化的模式。因此本文将从尼采的哲学精神出发,用“自我超越”(self-overcoming)理论对武术的本质进行活的论证。同时,深入研究尼采的自我超越理论可以让我们在阐述武术时,不再把武术作为一个纯粹的对象去研究,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川流不息的自我超越的实践来看待。
1 尼采和自我超越
尼采说:“我教你们什么是超人(bermensch),人类是应当被超越的。[4]12”简而言之,超越超人(bermensch)就是超越。生命就应当不断自我超越[4]115。“超越”刻画了一幅竞争和冲突的图景,这不仅是尼采哲学中重要的概念,而且还是人们获取成功和在面对困境时愈加奋发的共同作用力,它直接指向自己,代表着自醒,代表着自我觉明、自我批判。
尼采的自我超越理论在“自我竞争”和“与他人竞争”两者间,首先强调自我竞争,认为自我竞争是寻找超越自我极限、追求自我丰富、自我表现、自我完满的强大作用模式和表现形式。对尼采来说,这样一个与恐惧、不安、愚昧和狂妄的“内”冲突,都是自我超越不断升华的一个过程。最终,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人要继续与自我超越相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我们人类体内全部潜力。与此同时,与他人的竞争常常可以砥砺和促进自我内部的提升,因为竞争给志于不断进取的人以真正的挑战,而不是无足轻重的阻碍。所以,尼采强调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能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劲敌,于是劲敌的成功,即我们的成功[4]47。换句话说,我们应当与那些难以逾越的强者竞争,他们会提供给我们所必需的强大挑战来检验我们自己的真实力量。寻找这样的敌人实质上是为了制造强大的压力来激发和挑战自我,并非纯粹以超越他们为目的。尼采告诉我们:“你的朋友同时也是你最好的敌人。当你与他竞争时,此时最接近他的心。[4]56”因此,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爱”的表现不是盲从,而是把挚友推向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自我超越事实上是一种与劲敌的竞争,与朋友竞争,更是与自己竞争的力量。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人与自己和与他人的竞争是互相关联的,与他人竞争会使得人自身更加强大,因而超越自己;与自己的竞争,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对手,然后再次超越自己。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冲突和竞争就其本身而言都永无穷尽。事实上,无论是与自己还是他人的竞争都不是为了摧毁,而是永恒的创造[4]211。——不断创造新的价值表,创造新的世界观,不断从灰烬中涅槃。对尼采来说,人,不论是个人还是普遍意义上的人,都是“一座无止境的桥”,所以我们必须反省和超越自己,才能够充分利用现在创造新的未来。当我们推动人类文明的极限(美学、道德、政治等)时,必须避免自我沉湎,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创造者,滋生者和播种者”[4]213。自鸣得意、停滞不前、自我满足和价值僵化都是堕落的症状。只有自我超越才是首要的,它来自于我们对堕落的拒斥和对人类繁荣最高形式的向往。 尼采为我们构想的图景逐渐浮现出来,尤其在道德和美学方面,价值的最高表现形式不是某种特殊的模式(譬如善良、幸福、愉快等),而是创造新的价值。佛罗里达大学的Ofelia Schutte在她的《超越虚无主义:真实的尼采》一书中强调,尼采的价值观就是强调变化和否定固有不变的本质[5]。超越、创造、重估、增殖、流变、发展和竞争——所有的这些辞藻都体现了尼采思想中对世界流变的肯定和对本体的否定。值得注意的是尼采从未指涉一个特殊的个体,譬如像 “一个超人”,其实这个“超人”是纯粹的概念,即我们奋斗的目标——“一座永无尽头的桥”。那么,自我超越不是一件能够完成的事情,也没有一个最终的结局。永远不要说:“现在我已超越了自己,我已很完满了。”自我超越应该被理解为永不停歇的自我评价、自我批判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一旦人们放弃这一过程或者决定完结它,对尼采来说,就等于抛弃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重要之力量,运动、变化和发展也就停滞了、堕落了、行将就木了。
2 武术的自我超越
如果我们想要用尼采的“自我超越”理论来解释武术,首先需要做一个一般性框定,即把武术概念的范围界定在竞技武术套路和传统武术范畴下,其中竞技武术套路更像是一门“艺术”,实用性和功用性较弱。因此,在这个狭义的范围之内,可以把两者区分为攻防技击性(譬如说比武较力和军事训练)的武术和作为体育教育性(武术套路比赛、学校武术、健身武术等)的武术。事实上,任何一种武术的谱系都可以用尼采的谱系学来解释,而所谓谱系学就是一种解释世界的方法论基础,它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旨在从身体的视角来审视“现在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6]。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这一术语揭示这些扎根于追求实践的武术。但是,当今的武术套路在越来越多人眼里已经逐渐远离了真实的技击实践,成为了一种意象性的动作。例如公园里用于健身的太极拳、现代竞技场和舞台上用于表演的武术。时过境迁,武术已经变得更加意象化,成了一门艺术和健身术。简单地说,武术在热兵器到来以后的功能性嬗变,就如同E-mail大行其道后书法的嬗变一样。
但是缺乏强烈的实效性、工具性和功利性的武术,作为一种美学表达和自我超越的实践,有其独特的价值。纵然习武者没有任何期望(甚至是欲求)把武术用于真正的暴力活动,但武术本身还是从暴力和攻击性的工具转变成为学习和实践,使其本身成为一件美的事物。这正是武术与尼采价值观的切合点。武术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创造了一个让人类尽情释放创造力和自我表达力的空间,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最大的害处是人不得不总是服务于某种特殊的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屈从于目的和结果。如果能够摈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我们就可以更少地关注结果,便可以集中注意力关注意义本身,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然而,武术真正特别之处是什么呢?用尼采的哲学视角来看的话,武术必须是一种实践而绝不是一种产品[7]。武术是一组流动的美妙动作,而绝不是一只静止的“花瓶”,使人们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了瞬息万变的情感表现媒介,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不变的本质。每一次重复武术动作都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不仅能让人感觉武术是一种美妙的身体运动,而且让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技术永远达不到完美,因为武术永不会功德圆满、完美无缺,永远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真正的武术家从不会奢望自己的功夫登峰造极,而总是日臻进取。
武术的这种过程性和不断进取性,很自然与尼采的“自我超越”遥相呼应,用尼采的话说就是:人类真正的价值是穿越重重阻力,超越停滞不前、超越僵硬腐化,打碎僵化的信仰和所谓的价值及真理。他抛出一个隐喻“沉重的灵魂”(the spirit of gravity)——一个人类惰性的隐喻。尼采告诫我们必须坚持释放体内更多的潜能,消灭这个“沉重的灵魂”。生命的本身就是超越——它是一种力量(强力意志),一种摧枯拉朽的崭新创造力。当习武者第一次投入训练时,武术就有效地重塑了他的精神和灵魂,使他摆脱过去的惰性,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使他致力于塑造一个新的自我,着眼于一个新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永恒地超越。
从实践层面看,在武术运动中,要不断提高手、眼、身、法、步的速度和力量,要形成清晰专注的意识表现力,速度、力量、柔韧和协调缺一不可——这些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它们占据了习武者的每一瞬间。武术技术动作的完善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每次投入新的学习和训练,都会发现自己总有一个不断提高的空间。如若习武者一旦在各方面尽善尽美就等于违背了最重要的超越原则,也丧失了弃旧成新的能力。武术的习练是一段自我的历程,没有终点的历程,一个类似尼采所青睐的那种流变而非本质的过程(非固有本质)。因此,习武者已经把他自己置于永不停歇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他已经变成一个自我表达艺术过程的媒介。从根本上说,通过不断地自我训练,再造了习武者的身体和他们思考自我的方式。这也正是为什么武术充当了一个完美诠释尼采自我超越理论例证的角色。
武术运动中一个重要的认识形式与尼采的自我超越紧密相关,即对肉体的深切明觉,这是武术修炼到高级阶段时产生的天启般的力量,一种“禅武合一”、“天人合一”的明明然之态。拳谚说:拳打千遍,其义自现。武术的提升是由“行”到“知”、再由“知”到“行”的波浪形上升过程。更重要的“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正如“禅”与“武”的关系一样。当习武者的演练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时,新的明觉力就会揭示更高层次的“明识”,这个明识又反过来促进身体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武术运动把“行”、“知”互相促进和“行”为关键贯穿在学习、提高的各个环节。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的刺激,就无从谈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平易谦逊的习练品德,这种近乎虚的“物”,应该承认是“实”的,那就是“目标”所起到灵魂和导向作用。因此,要领悟武术的真谛,就必须“冥思”、“苦行”。“冥思”指要善于思索、研究,“苦行”就是要有“恒心”和“专心”,实践是聪明才智的源泉。要达到技艺精湛的状态需要经历很多阶段。因此习武者首先要找到一种正确的学习和训练方法,那么一个优秀的引导者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决定最终成就的却是个人的修为、个人努力、耐受度和成就动机。习武者必须亲自实践他们之所学,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真正地体悟到武术之精要。事实上,真正优秀的拳师不都是在擂台上百战百胜或是武技完美无缺的人,而是一个能够最有效地指引他的学生最大程度提升自我修养的人。 尼采理论对我们如何了解和理解认识本身,尤其认识像武术这种特殊的身体运动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如果说武术是不断流变的存在,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清晰地认识和把握武术本身了呢?事实并非如此,尼采的认识论充分地考虑到了在知识基础范围内质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美德认识论(其中有一部分是“以施动者中心论” agent-centered,也有一部分是方法论)和明显的人性经验主义(naturalized empiricism)。因此,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决定性认识都具有相同的价值,但是我们却能够有各种方法和途径持续不断地为认识提供保障和支持,这本身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认识内容本身[7]。那就是说,尼采所描述的标准更多的是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根据上述分析,再一次证明尼采的认识论准确地解释了人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但却没有否认在大家公认的基础上仍有一个暂时性的普遍准则[8]。因此尼采的哲学解释学最多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对尼采来说认识永远不是一个“既定的事实”(fait accompli) 而是持续的过程,这再次印证了其理论肯定流变性而反对固有性的特点。因此,如果把武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全知的认识就是不可能的。换而言之,如果在某一时刻我认为我通晓了这门武技,就意味着我已经把它所有的知识都学会了,可以随心所欲、登峰造极了,但很明显这只能被认为是一种自欺欺人或夜郎自大。然而,如果我开始把钻研武术的技术和技能当作一种需要时,就相当于被“认识”,这样我的认识就有了价值。采用这种方法时有两个重要的要素。第一要素为:认识的持续有效性是根据我们在练习武术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定的——这是认识的基础,即恒久的练习是不断提升的保证。第二要素为:我们的认识源于超越(持续不断的过程)无能和愚昧。我通晓了这门武技意味着我认识到——如何把自己投入到不断提升的历程中。如果此刻我开始认为我之所知就是武术的本质时,就表示我已然忘却了它的真意。
3 矛盾与融合
3.1 尼采的反传统与武术的传统精神
众所周知,尼采反对一切传统,那么有人可能会指出,武术与尼采思想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矛盾,即便不是完全地矛盾。之前我们把尼采的再创一切价值加之于武术时,似乎要建立一个反传统的模式。这样一种反传统势必与我们熟知的传统武术理念相互冲突。一个人怎么可能在致力于精研传统武术的同时又去粉碎传统呢?该反诘是对我们主要观点最严峻的挑战。不得不承认,回应这个挑战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尼采不可能是简单地完全反传统,因为他思想的基础就来源于古代希腊哲学(包括让他痴迷的希腊艺术和文化),其价值伦理体系的创造也需要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然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尼采虽然在某些思想上接近于传统,但他对传统封闭主义的批判和修正是无可否认的。有些人片面认为,传统代表了变化和生长的停滞,代表了颓废和衰弱,但这种片面的传统观,却与真正的“传统”大相径庭。因此,武术当下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应当继承什么样的传统,怎样继承传统。
诚然,武术同样需要尊重其自身的历史与传统,但是我们更需要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不能让武术人自己看到终点的习惯,从该意义上说,真正的传统是具有自我超越性的传统。另外,在一致性方面,传统和现代都是追求卓越的美德而不是纯粹固守一种墨守陈规的法则。武术的实践的确需要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但是尊重并非盲目地迎合,用尼采的话说就是“真正挚友”的态度,需要心甘情愿地挑战他、超越他、帮助他释放全部的潜力。在追求卓越的历程中,对待传统需要的是一种甘于询问和批判的态度。那么在此意义下,尊重传统武术,一方面要用传统的态度面对传统,另一方面要有一种正确看待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实践的时代视角,在大视野和大武术观前提下,对传统武术进行批判性评价和有益的扬弃。
那么如何扬弃武术传统的部分呢?首先在技术层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医学或运动学新的研究成果对武术运动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筛选,这实质上是保证了武术对人类健康贡献的不断进步。另外对传统武术的批判和挑战,更多的是在传统的意识形态方面——包括对于武德的认识、师徒间的关系、对待女性的态度等等。上海体育学院戴国斌教授认为,武术的种种嬗变源于现“现代化的断裂”[9],也即是说传统武术的变革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传统的保护与自我超越不相矛盾,这保证了武术的自我修正和革新。很明显,性别歧视和民族歧视的传统势必被取消,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传统妨害了自我超越的目标,而且违反了主体自由的道德原则。另外完全顺从的师徒关系同样与自我超越相悖,因为对于所有武术活动的参与者来说都需要有一种开放的批判态度。修正和取消这些传统并非要完全打破武术的传统,因为这些意识形态并不是武术传统性认同的核心,武术传统性中蕴藏着丰富的自我修正基础,才为自我超越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以修正和扬弃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不尊重,相反是对传统的维护,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武术对传统性的尊重与尼采的重创一切价值并不冲突,武术只有顺应时代的脚步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3.2 佛教思想与尼采
中华武术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例如誉满世界的少林武术是以佛教哲学为其思想核心,那么有人便指出尼采哲学与佛家思想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比如佛教强调谦逊,讲求苦行和守静,这看似与尼采所崇尚的酒神精神相去甚远。尼采的确在《超越善恶》(Beyond Good and Evil)[10]一书中对佛教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尼采看来佛教的顿悟、涅槃等目标都是一种终极的状态,一旦达到这个状态就永远终结了。但是,尼采对佛教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很大偏差的。实际上佛教所谓涅槃的终极状态是一种过程,一种变化的过程,反而与尼采自我超越的思想是同一的。佛教的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寂静涅槃实质上是对固有本质的坚决否弃,其中诸行无常表现了世界的川流不息,诸法无我则否定一切长存的自我。而且佛教的苦修,也是在逆境中实现自我超越,只不过这种超越更多是在精神层面,其实质与尼采——敌人才是最好的朋友这一理论并无冲突,苦行是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最强大的敌人。其实在佛教与尼采哲学的主体之间蕴藏着许多有趣的关联,这些关联甚至尼采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用美国学者罗伯特·G·莫里的话说:“尼采对佛教的批判,源于他对佛教的误解,同样的误解也发生在佛教对尼采身上。”[11] 实际上,矛盾不仅存在于尼采和佛教思想的表面冲突中,而且武术自己的精神和各种佛学宗派也存在可争议性。少林武术的核心思想是“禅武合一”,但是禅宗只是佛教的一个宗派,而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完全不赞同任何可能的暴力行为。探索各佛教宗派的思想原则,评价尼采对佛教批判的公允性,以及讨论各个武术流派与之融合,不是文本可以承担的,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无论如何,尼采生活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与佛教产生的时代及文化背景和少林武术的生成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可能把三种哲学的实践完全融合在一起。而我们只是借尼采超越哲学的思想对武术本质的力量进行剖析,它只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特殊的思考角度,因而尼采的思想只要在某种深刻的程度上与武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说明我们对武术的这种剖析是不无裨益的。
4 结 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武术的实践能够被理解为尼采自我超越的表现。武术恰当地诠释了尼采哲学的超
越概念,并认为武术通过自我超越的镜像反映,阐释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和尚武精神的实质。武术是一种流变的实践,作为不断超越的实践体,习武者不停地历练自己,克服困难,持续攀升,用尼采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成为真实的自己”(becoming what we are) ,真正的武术家不是一个拥有某种名誉或者地位的静态的人,而是不断成为更优秀武术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福友,付文生,席饼嗣. 从生命哲学探讨武术的本质与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5):60-63.
[2]王岗. 中国武术:一种追求教化的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3,(3):29-31.
[3]张震,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36-39.
[4]Nietzsche, F. Thus Spoke Zarathustra. Trans. W. Kaufmann[M].NewYork: Random House,1995.
[5]Schutte, O. Beyond Nihilism: Nietzsche Without Mask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6.
[6]汪民安. 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30.
[7]Nietzsche, F. Twilight of the Idols. Trans. R.J. Hollingdale[M].New York: Penguin PutnamInc., 1968:45-49.
[8]Clark, M. Nietzsche on Truth and Philosophy[M].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71.
[9]戴国斌.武术现代化的断裂[J].体育文化导刊,2004,(2):35-38.
[10]Nietzsche, F. Beyond Good and Evil. Trans. W. Kaufmann[M].New York: Random House,1966: 68, 72–74,115–117.
[11]Morrison, R. Nietzsche and Buddhism: A Study in Nihilism and Ironic Affinitie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75.
关键词:武术;自我超越;实践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6-0047-05
Abstract:Wushu is never a connatural, inevitable and frozen object. Essentially,the nature of Wushu is a constant transcendence of itself,which is also the essence of Wushu spirit. This characteristics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eory of German philosopher Nietzsche, namely “self-transcendence”, therefore,the nature of Wushu is to be interpre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Wushu’s substantial spirit and Nietzsche’s philosophy,aiming at thinking deeply on how magnificent and meaningful Wushu’s essential power is for people.
Key words: Wushu; self-transcendence;practice
收稿日期:2012-08-10
作者简介:黄淑杰(1966- ),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武术教学、训练和竞赛研究。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China
“自我超越”是贯穿弗里德里希·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的中心意旨。为人类一切价值和意义提供解释的核心精神,它并没有提出一种清晰和精确的模式,也没有界定普遍的人类准则,因为尼采始终强调发展、变化、自我批判和自我提升才是人的本质。的确,他批判的矛头直指那些在他看来顽固不化、固定不变地,推崇普世价值法则的道德与哲学范式。他认为,人类真正的价值不是去遵守某些固定的法则或者设置法则,而是对法则的不断超越。
当今关于武术本质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范式也愈来愈丰富多元,学者们也逐渐抛弃旧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即用形式逻辑从概念和范畴中抽取本质的方法,转而用多元哲学范式对武术本质进行解读。如吴福友[1]等在西美尔生命哲学范式下提出习武者内在的非理性生命冲动是武术本质性的灵魂;学者王岗[2]认为,武术是身教言传与练悟的结合,是一门实践性的教化之学;张震[3]在胡塞尔本质层级和中国道德实践哲学的范式上提出了三层论,并把道的实践“德”置于武术本质的高级层面等等。但是包括形式逻辑推演在内的诸多范式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企图为武术的存在寻找一种普遍的法则和固定的本质范式,但若用尼采哲学的眼光看来,这些方法都是固步自封的,把武术僵化的模式。因此本文将从尼采的哲学精神出发,用“自我超越”(self-overcoming)理论对武术的本质进行活的论证。同时,深入研究尼采的自我超越理论可以让我们在阐述武术时,不再把武术作为一个纯粹的对象去研究,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川流不息的自我超越的实践来看待。
1 尼采和自我超越
尼采说:“我教你们什么是超人(bermensch),人类是应当被超越的。[4]12”简而言之,超越超人(bermensch)就是超越。生命就应当不断自我超越[4]115。“超越”刻画了一幅竞争和冲突的图景,这不仅是尼采哲学中重要的概念,而且还是人们获取成功和在面对困境时愈加奋发的共同作用力,它直接指向自己,代表着自醒,代表着自我觉明、自我批判。
尼采的自我超越理论在“自我竞争”和“与他人竞争”两者间,首先强调自我竞争,认为自我竞争是寻找超越自我极限、追求自我丰富、自我表现、自我完满的强大作用模式和表现形式。对尼采来说,这样一个与恐惧、不安、愚昧和狂妄的“内”冲突,都是自我超越不断升华的一个过程。最终,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人要继续与自我超越相竞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我们人类体内全部潜力。与此同时,与他人的竞争常常可以砥砺和促进自我内部的提升,因为竞争给志于不断进取的人以真正的挑战,而不是无足轻重的阻碍。所以,尼采强调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能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劲敌,于是劲敌的成功,即我们的成功[4]47。换句话说,我们应当与那些难以逾越的强者竞争,他们会提供给我们所必需的强大挑战来检验我们自己的真实力量。寻找这样的敌人实质上是为了制造强大的压力来激发和挑战自我,并非纯粹以超越他们为目的。尼采告诉我们:“你的朋友同时也是你最好的敌人。当你与他竞争时,此时最接近他的心。[4]56”因此,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爱”的表现不是盲从,而是把挚友推向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自我超越事实上是一种与劲敌的竞争,与朋友竞争,更是与自己竞争的力量。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人与自己和与他人的竞争是互相关联的,与他人竞争会使得人自身更加强大,因而超越自己;与自己的竞争,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对手,然后再次超越自己。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冲突和竞争就其本身而言都永无穷尽。事实上,无论是与自己还是他人的竞争都不是为了摧毁,而是永恒的创造[4]211。——不断创造新的价值表,创造新的世界观,不断从灰烬中涅槃。对尼采来说,人,不论是个人还是普遍意义上的人,都是“一座无止境的桥”,所以我们必须反省和超越自己,才能够充分利用现在创造新的未来。当我们推动人类文明的极限(美学、道德、政治等)时,必须避免自我沉湎,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创造者,滋生者和播种者”[4]213。自鸣得意、停滞不前、自我满足和价值僵化都是堕落的症状。只有自我超越才是首要的,它来自于我们对堕落的拒斥和对人类繁荣最高形式的向往。 尼采为我们构想的图景逐渐浮现出来,尤其在道德和美学方面,价值的最高表现形式不是某种特殊的模式(譬如善良、幸福、愉快等),而是创造新的价值。佛罗里达大学的Ofelia Schutte在她的《超越虚无主义:真实的尼采》一书中强调,尼采的价值观就是强调变化和否定固有不变的本质[5]。超越、创造、重估、增殖、流变、发展和竞争——所有的这些辞藻都体现了尼采思想中对世界流变的肯定和对本体的否定。值得注意的是尼采从未指涉一个特殊的个体,譬如像 “一个超人”,其实这个“超人”是纯粹的概念,即我们奋斗的目标——“一座永无尽头的桥”。那么,自我超越不是一件能够完成的事情,也没有一个最终的结局。永远不要说:“现在我已超越了自己,我已很完满了。”自我超越应该被理解为永不停歇的自我评价、自我批判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一旦人们放弃这一过程或者决定完结它,对尼采来说,就等于抛弃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重要之力量,运动、变化和发展也就停滞了、堕落了、行将就木了。
2 武术的自我超越
如果我们想要用尼采的“自我超越”理论来解释武术,首先需要做一个一般性框定,即把武术概念的范围界定在竞技武术套路和传统武术范畴下,其中竞技武术套路更像是一门“艺术”,实用性和功用性较弱。因此,在这个狭义的范围之内,可以把两者区分为攻防技击性(譬如说比武较力和军事训练)的武术和作为体育教育性(武术套路比赛、学校武术、健身武术等)的武术。事实上,任何一种武术的谱系都可以用尼采的谱系学来解释,而所谓谱系学就是一种解释世界的方法论基础,它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旨在从身体的视角来审视“现在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6]。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这一术语揭示这些扎根于追求实践的武术。但是,当今的武术套路在越来越多人眼里已经逐渐远离了真实的技击实践,成为了一种意象性的动作。例如公园里用于健身的太极拳、现代竞技场和舞台上用于表演的武术。时过境迁,武术已经变得更加意象化,成了一门艺术和健身术。简单地说,武术在热兵器到来以后的功能性嬗变,就如同E-mail大行其道后书法的嬗变一样。
但是缺乏强烈的实效性、工具性和功利性的武术,作为一种美学表达和自我超越的实践,有其独特的价值。纵然习武者没有任何期望(甚至是欲求)把武术用于真正的暴力活动,但武术本身还是从暴力和攻击性的工具转变成为学习和实践,使其本身成为一件美的事物。这正是武术与尼采价值观的切合点。武术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创造了一个让人类尽情释放创造力和自我表达力的空间,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最大的害处是人不得不总是服务于某种特殊的目标,要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屈从于目的和结果。如果能够摈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我们就可以更少地关注结果,便可以集中注意力关注意义本身,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
然而,武术真正特别之处是什么呢?用尼采的哲学视角来看的话,武术必须是一种实践而绝不是一种产品[7]。武术是一组流动的美妙动作,而绝不是一只静止的“花瓶”,使人们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了瞬息万变的情感表现媒介,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不是不变的本质。每一次重复武术动作都是一种实践,这种实践不仅能让人感觉武术是一种美妙的身体运动,而且让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技术永远达不到完美,因为武术永不会功德圆满、完美无缺,永远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真正的武术家从不会奢望自己的功夫登峰造极,而总是日臻进取。
武术的这种过程性和不断进取性,很自然与尼采的“自我超越”遥相呼应,用尼采的话说就是:人类真正的价值是穿越重重阻力,超越停滞不前、超越僵硬腐化,打碎僵化的信仰和所谓的价值及真理。他抛出一个隐喻“沉重的灵魂”(the spirit of gravity)——一个人类惰性的隐喻。尼采告诫我们必须坚持释放体内更多的潜能,消灭这个“沉重的灵魂”。生命的本身就是超越——它是一种力量(强力意志),一种摧枯拉朽的崭新创造力。当习武者第一次投入训练时,武术就有效地重塑了他的精神和灵魂,使他摆脱过去的惰性,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使他致力于塑造一个新的自我,着眼于一个新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永恒地超越。
从实践层面看,在武术运动中,要不断提高手、眼、身、法、步的速度和力量,要形成清晰专注的意识表现力,速度、力量、柔韧和协调缺一不可——这些是永无止境的追求,它们占据了习武者的每一瞬间。武术技术动作的完善是永无止境的,我们每次投入新的学习和训练,都会发现自己总有一个不断提高的空间。如若习武者一旦在各方面尽善尽美就等于违背了最重要的超越原则,也丧失了弃旧成新的能力。武术的习练是一段自我的历程,没有终点的历程,一个类似尼采所青睐的那种流变而非本质的过程(非固有本质)。因此,习武者已经把他自己置于永不停歇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中,他已经变成一个自我表达艺术过程的媒介。从根本上说,通过不断地自我训练,再造了习武者的身体和他们思考自我的方式。这也正是为什么武术充当了一个完美诠释尼采自我超越理论例证的角色。
武术运动中一个重要的认识形式与尼采的自我超越紧密相关,即对肉体的深切明觉,这是武术修炼到高级阶段时产生的天启般的力量,一种“禅武合一”、“天人合一”的明明然之态。拳谚说:拳打千遍,其义自现。武术的提升是由“行”到“知”、再由“知”到“行”的波浪形上升过程。更重要的“知”与“行”是辩证统一的,正如“禅”与“武”的关系一样。当习武者的演练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时,新的明觉力就会揭示更高层次的“明识”,这个明识又反过来促进身体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武术运动把“行”、“知”互相促进和“行”为关键贯穿在学习、提高的各个环节。没有内在的学习动机的刺激,就无从谈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平易谦逊的习练品德,这种近乎虚的“物”,应该承认是“实”的,那就是“目标”所起到灵魂和导向作用。因此,要领悟武术的真谛,就必须“冥思”、“苦行”。“冥思”指要善于思索、研究,“苦行”就是要有“恒心”和“专心”,实践是聪明才智的源泉。要达到技艺精湛的状态需要经历很多阶段。因此习武者首先要找到一种正确的学习和训练方法,那么一个优秀的引导者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决定最终成就的却是个人的修为、个人努力、耐受度和成就动机。习武者必须亲自实践他们之所学,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真正地体悟到武术之精要。事实上,真正优秀的拳师不都是在擂台上百战百胜或是武技完美无缺的人,而是一个能够最有效地指引他的学生最大程度提升自我修养的人。 尼采理论对我们如何了解和理解认识本身,尤其认识像武术这种特殊的身体运动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如果说武术是不断流变的存在,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清晰地认识和把握武术本身了呢?事实并非如此,尼采的认识论充分地考虑到了在知识基础范围内质的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美德认识论(其中有一部分是“以施动者中心论” agent-centered,也有一部分是方法论)和明显的人性经验主义(naturalized empiricism)。因此,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决定性认识都具有相同的价值,但是我们却能够有各种方法和途径持续不断地为认识提供保障和支持,这本身已经远远地超过了认识内容本身[7]。那就是说,尼采所描述的标准更多的是关注过程而非结果。
根据上述分析,再一次证明尼采的认识论准确地解释了人们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但却没有否认在大家公认的基础上仍有一个暂时性的普遍准则[8]。因此尼采的哲学解释学最多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对尼采来说认识永远不是一个“既定的事实”(fait accompli) 而是持续的过程,这再次印证了其理论肯定流变性而反对固有性的特点。因此,如果把武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全知的认识就是不可能的。换而言之,如果在某一时刻我认为我通晓了这门武技,就意味着我已经把它所有的知识都学会了,可以随心所欲、登峰造极了,但很明显这只能被认为是一种自欺欺人或夜郎自大。然而,如果我开始把钻研武术的技术和技能当作一种需要时,就相当于被“认识”,这样我的认识就有了价值。采用这种方法时有两个重要的要素。第一要素为:认识的持续有效性是根据我们在练习武术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定的——这是认识的基础,即恒久的练习是不断提升的保证。第二要素为:我们的认识源于超越(持续不断的过程)无能和愚昧。我通晓了这门武技意味着我认识到——如何把自己投入到不断提升的历程中。如果此刻我开始认为我之所知就是武术的本质时,就表示我已然忘却了它的真意。
3 矛盾与融合
3.1 尼采的反传统与武术的传统精神
众所周知,尼采反对一切传统,那么有人可能会指出,武术与尼采思想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矛盾,即便不是完全地矛盾。之前我们把尼采的再创一切价值加之于武术时,似乎要建立一个反传统的模式。这样一种反传统势必与我们熟知的传统武术理念相互冲突。一个人怎么可能在致力于精研传统武术的同时又去粉碎传统呢?该反诘是对我们主要观点最严峻的挑战。不得不承认,回应这个挑战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尼采不可能是简单地完全反传统,因为他思想的基础就来源于古代希腊哲学(包括让他痴迷的希腊艺术和文化),其价值伦理体系的创造也需要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然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尼采虽然在某些思想上接近于传统,但他对传统封闭主义的批判和修正是无可否认的。有些人片面认为,传统代表了变化和生长的停滞,代表了颓废和衰弱,但这种片面的传统观,却与真正的“传统”大相径庭。因此,武术当下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应当继承什么样的传统,怎样继承传统。
诚然,武术同样需要尊重其自身的历史与传统,但是我们更需要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不能让武术人自己看到终点的习惯,从该意义上说,真正的传统是具有自我超越性的传统。另外,在一致性方面,传统和现代都是追求卓越的美德而不是纯粹固守一种墨守陈规的法则。武术的实践的确需要一种对传统的尊重,但是尊重并非盲目地迎合,用尼采的话说就是“真正挚友”的态度,需要心甘情愿地挑战他、超越他、帮助他释放全部的潜力。在追求卓越的历程中,对待传统需要的是一种甘于询问和批判的态度。那么在此意义下,尊重传统武术,一方面要用传统的态度面对传统,另一方面要有一种正确看待传统武术和传统武术实践的时代视角,在大视野和大武术观前提下,对传统武术进行批判性评价和有益的扬弃。
那么如何扬弃武术传统的部分呢?首先在技术层面,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医学或运动学新的研究成果对武术运动的合理性进行科学筛选,这实质上是保证了武术对人类健康贡献的不断进步。另外对传统武术的批判和挑战,更多的是在传统的意识形态方面——包括对于武德的认识、师徒间的关系、对待女性的态度等等。上海体育学院戴国斌教授认为,武术的种种嬗变源于现“现代化的断裂”[9],也即是说传统武术的变革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传统的保护与自我超越不相矛盾,这保证了武术的自我修正和革新。很明显,性别歧视和民族歧视的传统势必被取消,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传统妨害了自我超越的目标,而且违反了主体自由的道德原则。另外完全顺从的师徒关系同样与自我超越相悖,因为对于所有武术活动的参与者来说都需要有一种开放的批判态度。修正和取消这些传统并非要完全打破武术的传统,因为这些意识形态并不是武术传统性认同的核心,武术传统性中蕴藏着丰富的自我修正基础,才为自我超越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所以修正和扬弃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不尊重,相反是对传统的维护,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武术对传统性的尊重与尼采的重创一切价值并不冲突,武术只有顺应时代的脚步才能继续向前发展。
3.2 佛教思想与尼采
中华武术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例如誉满世界的少林武术是以佛教哲学为其思想核心,那么有人便指出尼采哲学与佛家思想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矛盾性。比如佛教强调谦逊,讲求苦行和守静,这看似与尼采所崇尚的酒神精神相去甚远。尼采的确在《超越善恶》(Beyond Good and Evil)[10]一书中对佛教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在尼采看来佛教的顿悟、涅槃等目标都是一种终极的状态,一旦达到这个状态就永远终结了。但是,尼采对佛教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很大偏差的。实际上佛教所谓涅槃的终极状态是一种过程,一种变化的过程,反而与尼采自我超越的思想是同一的。佛教的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寂静涅槃实质上是对固有本质的坚决否弃,其中诸行无常表现了世界的川流不息,诸法无我则否定一切长存的自我。而且佛教的苦修,也是在逆境中实现自我超越,只不过这种超越更多是在精神层面,其实质与尼采——敌人才是最好的朋友这一理论并无冲突,苦行是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最强大的敌人。其实在佛教与尼采哲学的主体之间蕴藏着许多有趣的关联,这些关联甚至尼采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用美国学者罗伯特·G·莫里的话说:“尼采对佛教的批判,源于他对佛教的误解,同样的误解也发生在佛教对尼采身上。”[11] 实际上,矛盾不仅存在于尼采和佛教思想的表面冲突中,而且武术自己的精神和各种佛学宗派也存在可争议性。少林武术的核心思想是“禅武合一”,但是禅宗只是佛教的一个宗派,而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完全不赞同任何可能的暴力行为。探索各佛教宗派的思想原则,评价尼采对佛教批判的公允性,以及讨论各个武术流派与之融合,不是文本可以承担的,有待进一步深入地探讨。无论如何,尼采生活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与佛教产生的时代及文化背景和少林武术的生成背景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不可能把三种哲学的实践完全融合在一起。而我们只是借尼采超越哲学的思想对武术本质的力量进行剖析,它只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特殊的思考角度,因而尼采的思想只要在某种深刻的程度上与武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就说明我们对武术的这种剖析是不无裨益的。
4 结 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武术的实践能够被理解为尼采自我超越的表现。武术恰当地诠释了尼采哲学的超
越概念,并认为武术通过自我超越的镜像反映,阐释了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和尚武精神的实质。武术是一种流变的实践,作为不断超越的实践体,习武者不停地历练自己,克服困难,持续攀升,用尼采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成为真实的自己”(becoming what we are) ,真正的武术家不是一个拥有某种名誉或者地位的静态的人,而是不断成为更优秀武术家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吴福友,付文生,席饼嗣. 从生命哲学探讨武术的本质与发展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5):60-63.
[2]王岗. 中国武术:一种追求教化的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3,(3):29-31.
[3]张震,杨丽.武术本质层次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36-39.
[4]Nietzsche, F. Thus Spoke Zarathustra. Trans. W. Kaufmann[M].NewYork: Random House,1995.
[5]Schutte, O. Beyond Nihilism: Nietzsche Without Masks[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6.
[6]汪民安. 文化研究关键词[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30.
[7]Nietzsche, F. Twilight of the Idols. Trans. R.J. Hollingdale[M].New York: Penguin PutnamInc., 1968:45-49.
[8]Clark, M. Nietzsche on Truth and Philosophy[M].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71.
[9]戴国斌.武术现代化的断裂[J].体育文化导刊,2004,(2):35-38.
[10]Nietzsche, F. Beyond Good and Evil. Trans. W. Kaufmann[M].New York: Random House,1966: 68, 72–74,115–117.
[11]Morrison, R. Nietzsche and Buddhism: A Study in Nihilism and Ironic Affinitie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