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
人类天生喜爱艺术。艺术和人类生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素描、彩绘、唱歌、舞蹈开始,慢慢地演化出了如今众多的艺术形式。
19世纪末,电影这种新型艺术形式的出现引发了娱乐产业的革命,从此不断发展。导演、表演、摄影、音乐、灯光……电影是许多艺术形式的结合,而且能够对大众产生神奇的影响。电影的种类多样,包括喜剧、悲剧、动作片、家庭剧、动画等。同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连续剧受到了全球年轻人的热捧。
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
中国国产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从最初的黑白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彩色电影,再到今天的3D和巨幕电影。
1896年,电影在上海登陆。1905年,第一部中国国产电影《定军山》公映,这部电影是一出京剧的简单录像。20世纪初,上海和香港是重要的电影产业基地。当时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好莱坞”。1920年,美国技术人员对中方人员进行了电影培训,影响了中国电影随后几年的发展。
1924年至1927年间,中国成立了175家电影制片公司,其中141家设在上海。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本土电影开始不断涌现,而且是在没有外国支持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的。其中也诞生了一些经典,如程步高导演的电影《春蚕》、孙瑜导演的电影《大陆》以及吴永刚导演的电影《神女》。当时,电影主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注女性、农民等。1937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阻断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的武术电影一度受到西方的批评,一些西方观众认为电影里的人“跳来跳去”,不符合好莱坞风格严肃电影的标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武术电影开始在世界上广泛流行。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李小龙、洪金宝、成龙等电影明星开始扬名世界。1972年,由李小龙执导并出演的电影《猛龙过江》大获成功,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龙争虎斗》更让他名声远播。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发展黄金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1980)和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1982)蜚声世界。自那时起,中国电影产业逐渐融入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根据国际咨询机构普华永道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电影票房已经突破了60亿美元,而且预测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场。
印度电影的成长之路
印度电影的发展历程同中国颇为相似。印度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诞生于1913年。第一部泰米尔语无声电影《基查卡·瓦达姆》诞生于1916年,由R.Nataraja Mudaliar指导。印度的第一部有声电影《阿拉姆·阿拉》诞生于1931年。
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印度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许多经典作品,如《大地之子》《贫民窟》《流浪者》《两亩地》《印度母亲》《诗人悲歌》《纸花》等,许多作品享誉国内外。20世纪70年代,印度电影的题材从爱情转向了更具反叛精神的主题,反映出当代印度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著名影星阿米塔布·巴沙坎便是在此时走红。
进入21世纪,印度电影发生了巨大转变,主要关注社会话题,内容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过去几年,这一趋势还在延续,同时,性别平等、种姓歧视等新的主题开始出现,小城故事取代了脱离现实生活的题材。
如今,印度电影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欢迎。印度每年制作各个语种的电影超过1600部,成为世界上电影产量最高的国家。印度电影的歌舞部分虽然常常受到批评,但这正是印度电影的独特之处。
电影合作促进中印民心相通
电影是大众艺术的源泉之一,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电影可以拉近印中两国人民的距离。21世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电影帮助不同国家的人了解彼此,越来越受欢迎。人们通过电影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但也遇到了许多语言上的障碍,因而对影片名称、字幕的翻译以及配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影片的名称翻译拙劣,就无法传达电影的本意,而且很多电影只有通过配音才能引起国外观众的兴趣。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电影在中印关系的发展中还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早期的印度电影如《流浪者》(1951)、《印度母亲》(1957)、《两亩地》(1953)、《大篷车》(1971)、《奴里》(1979)等在中国都非常受欢迎,也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印度。
21世纪,中印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国电影人的合作可以在改善双边关系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两国对对方市场的开拓仍不充分,一些印度电影在中国上映后大受好评,但是在印度上映的中国电影却寥寥无几。两国的电影都参加了国际电影节,如果两国能合作参展,将会在评奖上更有优势,在电影节上也将更受欢迎。
此外,中印两国都有众多的旅游胜地,如果能在这些地点拍摄电影,将会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欧美的许多旅游景点都因为是电影取景地而被游人熟知。中印两国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两国人民又都喜欢优秀的电影,通过电影合作让两国的旅游胜地名声大噪,这样的机会未来一定数不胜数。
人类天生喜爱艺术。艺术和人类生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从素描、彩绘、唱歌、舞蹈开始,慢慢地演化出了如今众多的艺术形式。
19世纪末,电影这种新型艺术形式的出现引发了娱乐产业的革命,从此不断发展。导演、表演、摄影、音乐、灯光……电影是许多艺术形式的结合,而且能够对大众产生神奇的影响。电影的种类多样,包括喜剧、悲剧、动作片、家庭剧、动画等。同时,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连续剧受到了全球年轻人的热捧。
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
中国国产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从最初的黑白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彩色电影,再到今天的3D和巨幕电影。
1896年,电影在上海登陆。1905年,第一部中国国产电影《定军山》公映,这部电影是一出京剧的简单录像。20世纪初,上海和香港是重要的电影产业基地。当时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好莱坞”。1920年,美国技术人员对中方人员进行了电影培训,影响了中国电影随后几年的发展。
1924年至1927年间,中国成立了175家电影制片公司,其中141家设在上海。上世纪30年代,中国本土电影开始不断涌现,而且是在没有外国支持的情况下制作完成的。其中也诞生了一些经典,如程步高导演的电影《春蚕》、孙瑜导演的电影《大陆》以及吴永刚导演的电影《神女》。当时,电影主要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注女性、农民等。1937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阻断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的武术电影一度受到西方的批评,一些西方观众认为电影里的人“跳来跳去”,不符合好莱坞风格严肃电影的标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武术电影开始在世界上广泛流行。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李小龙、洪金宝、成龙等电影明星开始扬名世界。1972年,由李小龙执导并出演的电影《猛龙过江》大获成功,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龙争虎斗》更让他名声远播。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发展黄金期,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1980)和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1982)蜚声世界。自那时起,中国电影产业逐渐融入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根据国际咨询机构普华永道的数据,2016年,中国的电影票房已经突破了60亿美元,而且预测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電影市场。
印度电影的成长之路
印度电影的发展历程同中国颇为相似。印度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哈里什昌德拉国王》诞生于1913年。第一部泰米尔语无声电影《基查卡·瓦达姆》诞生于1916年,由R.Nataraja Mudaliar指导。印度的第一部有声电影《阿拉姆·阿拉》诞生于1931年。
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是印度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许多经典作品,如《大地之子》《贫民窟》《流浪者》《两亩地》《印度母亲》《诗人悲歌》《纸花》等,许多作品享誉国内外。20世纪70年代,印度电影的题材从爱情转向了更具反叛精神的主题,反映出当代印度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著名影星阿米塔布·巴沙坎便是在此时走红。
进入21世纪,印度电影发生了巨大转变,主要关注社会话题,内容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过去几年,这一趋势还在延续,同时,性别平等、种姓歧视等新的主题开始出现,小城故事取代了脱离现实生活的题材。
如今,印度电影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受欢迎。印度每年制作各个语种的电影超过1600部,成为世界上电影产量最高的国家。印度电影的歌舞部分虽然常常受到批评,但这正是印度电影的独特之处。
电影合作促进中印民心相通
电影是大众艺术的源泉之一,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电影可以拉近印中两国人民的距离。21世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电影帮助不同国家的人了解彼此,越来越受欢迎。人们通过电影了解其他国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艺术,但也遇到了许多语言上的障碍,因而对影片名称、字幕的翻译以及配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影片的名称翻译拙劣,就无法传达电影的本意,而且很多电影只有通过配音才能引起国外观众的兴趣。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电影在中印关系的发展中还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早期的印度电影如《流浪者》(1951)、《印度母亲》(1957)、《两亩地》(1953)、《大篷车》(1971)、《奴里》(1979)等在中国都非常受欢迎,也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印度。
21世纪,中印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国电影人的合作可以在改善双边关系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两国对对方市场的开拓仍不充分,一些印度电影在中国上映后大受好评,但是在印度上映的中国电影却寥寥无几。两国的电影都参加了国际电影节,如果两国能合作参展,将会在评奖上更有优势,在电影节上也将更受欢迎。
此外,中印两国都有众多的旅游胜地,如果能在这些地点拍摄电影,将会促进两国旅游业的发展。欧美的许多旅游景点都因为是电影取景地而被游人熟知。中印两国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两国人民又都喜欢优秀的电影,通过电影合作让两国的旅游胜地名声大噪,这样的机会未来一定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