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不仅关系到城市经济的正常稳定运行,而且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使用频繁,而从应用的效果来看,沥青路面发生塌方的情况较为常见,会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安全。因此,应重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并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以确保城市道路工程达到质量标准,从而实现建设高质量工程的目标。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在当前国内城市化水平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建设规模愈趋庞大,同时又因市政道路事关百姓出行,这就要求道路质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尤为重要。要在道路施工的技艺方面下功夫,在创新技艺形式上下功夫,在更新施工理念上下功夫,与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要求相统一。只有施工的水平和质量达到要求,才能避免质量问题以及频繁施工的现象出现,确保城市基础构件的完整性,保证出行安全,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一、市政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重要性
(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时间成本低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属于一种新型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其他路面施工技术相比而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只需根据公路工程状况注意沥青原料以及其他混合料的配比等,减少了材料选择以及调配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资金成本低
一般来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所花费的原料成本以及施工成本是远远小于其他施工技术的,与此同时,一旦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公路破损的概率是比较小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公路后期维修成本的支出。
(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安全性高
相对于其他路面施工技术来说,沥青路面的摩擦阻力相对是比较大的,一旦公路上的车辆发生碰撞,沥青路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程度,降低交通事故对司机的伤害系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驾驶员的安全。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施工前准备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整个流程包括施工前,施工进行时,以及施工后三个大阶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整体工程的稳定性,进展顺利性,以及施工的整体质量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前准备,需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获取实际的完整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工程的施工方案,工程的工作计划,以及工作的各项操作要求,工程的各阶段施工进度安排,设计图纸等,在此基础上,在确定需要的设备种类型号以及数量,以及施工材料的要求等,对材料以及设备进行准备,进行合理的保存以及运输,同时制定好相应的记录册,包含材料混合要求,人员施工要求,人员安排,施工计划,施工时间安排等等,保证施工的进展能够更有章程,更有计划,能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混乱,以及缺乏实际价值的重复工作等。同时在实际施工开展前,需要对设备以及材料进行检测,同时对现场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施工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减少。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合料不仅需求量大,而且质量要求高,为此原材料质量控制显得尤为关键,也是沥青路面质量的基础。在该工程中,对沥青路面原材料提出如下要求。首先,沥青材料选择要合理,需结合所在地的气候环境,还需达到足够的规格,以满足市政沥青路面质量要求,这里面层施工所用以A级沥青为主。其次是集料及填料的选择,要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要求,研究集料的性能及规格,并且所采购产品须有合格证明,还要考虑集料、填料的运输成本。最后是添加剂的选择,在沥青混合料中主要应用抗剥落剂,其能够起到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进而提高沥青与集料间的黏合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对水的耐受力,避免沥青路面出现剥落问题。在进行抗剥落剂采购时,需保证成品质量,还要由沥青路面施工单位进行专门检验,以保证添加剂质量达标。
(二)贯入式路面施工
贯入式路面施工,就是指实际施工过程中,在路边铺设砾石时,压平各种石头。实际封层路面时,积极使用沥青混合物,从而形成沥青混合面层。具体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严格把控沥青路面的厚度,将其控制在4-8厘米之间。一般来说,乳化的路面实际厚度小于5厘米。将沥青混合物倒入贯入式路面结构中,便形成了上拌下贯路面,实际厚度大概在1.5厘米内。这种实际路面施工方法稳定性较强,通过互相挤压石料混合等方法,提高路面的实际强度。这种铺设方法空隙较多,实际铺设具体路面时可以强化防水层,防止雨水渗透进来。
(三)混合料摊铺以及路面接缝
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需要根据摊铺的长度,摊铺的范围,来确定摊铺的设备种类,以及根据环境,确定合理的合适的摊铺材料,在摊铺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必须遵循相应的要求,来实现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达到预定的密度和厚度,以及能够实质性的提升路面的承重能力。在摊铺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放置摊铺机,保证相互之间的距离合理性,以及保障设备的操作更为稳定,同时通过相应的工具以及设备来检测温度,一旦出现温度过高或者最低都会加以反馈,相应了解,来推动摊铺质量的提高。
(四)碾压技术
在完成摊铺作业之后,要严格按照要求落实碾压施工作业,最终的碾压质量,会对沥青道路结构的密实性和平整度造成严重影响。在应用碾压技术进行碾压施工期间,要合理选用压路机,并要对碾压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紧紧依据沥青路面碾压要求,合理设定摊铺机运行速度,如可以将其控制在2km/h;同时也要对沥青路面碾压次数进行严格管控,如做好初压、复压施工质量管控干工作。通常状况下,可以将复压温度控制在120℃-130℃,结合具体状况合理调整碾压速度;紧紧结合试压结果来设定复压频次,保持在5次以上,全面提升沥青路面碾压质量。
(五)建立路面排水系统
如果在使用时,路面有渗水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导致路面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路面发生渗水。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在沥青路面上加一层防水层,该方法能减轻水从路面的小裂缝渗透到路基中的问题。对于外部控制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城市排水问题引起重视,可根据城市位置和特殊因素来设计城市排水方案,以成功建立有效的城市排水系统,防止雨季时雨水长时间停留,而破坏道路质量。
(六)施工中沥青面层的拌合工序
普遍是在沥青加热之后进行导热油的工序,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較适宜控制在159~169℃,骨料也需要进行加热,使温度匀速增加到9~19℃,并选择在39~49s的拌和时刻进行规模控制。同时,相关的施工人员还必须要保证好沥青混合料在拌和时保持均匀,有效地防止发生联合成块以及花白等不良情形的发生,要始终将出厂温度有效控制在149~159℃的范围内。等拌合均匀后要对其进行存储,温度保持在129℃之上,且容许的最大储存市场为1~4d。
结束语
总而言之,沥青路面施工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下的工程项目实施中,越来越多的道路工程企业意识到了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为达到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佳效果,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尤其要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避免工程现场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亭亭.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4):335.
[2]刘成龙,范明超.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名城绘,2019,000(004):P.246-246.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在当前国内城市化水平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建设规模愈趋庞大,同时又因市政道路事关百姓出行,这就要求道路质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尤为重要。要在道路施工的技艺方面下功夫,在创新技艺形式上下功夫,在更新施工理念上下功夫,与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要求相统一。只有施工的水平和质量达到要求,才能避免质量问题以及频繁施工的现象出现,确保城市基础构件的完整性,保证出行安全,促进城市全面发展。
一、市政工程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重要性
(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时间成本低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属于一种新型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与其他路面施工技术相比而言,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只需根据公路工程状况注意沥青原料以及其他混合料的配比等,减少了材料选择以及调配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
(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资金成本低
一般来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所花费的原料成本以及施工成本是远远小于其他施工技术的,与此同时,一旦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公路破损的概率是比较小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公路后期维修成本的支出。
(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安全性高
相对于其他路面施工技术来说,沥青路面的摩擦阻力相对是比较大的,一旦公路上的车辆发生碰撞,沥青路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程度,降低交通事故对司机的伤害系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驾驶员的安全。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施工前准备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整个流程包括施工前,施工进行时,以及施工后三个大阶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整体工程的稳定性,进展顺利性,以及施工的整体质量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包括施工前准备,需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了解,获取实际的完整的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工程的施工方案,工程的工作计划,以及工作的各项操作要求,工程的各阶段施工进度安排,设计图纸等,在此基础上,在确定需要的设备种类型号以及数量,以及施工材料的要求等,对材料以及设备进行准备,进行合理的保存以及运输,同时制定好相应的记录册,包含材料混合要求,人员施工要求,人员安排,施工计划,施工时间安排等等,保证施工的进展能够更有章程,更有计划,能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混乱,以及缺乏实际价值的重复工作等。同时在实际施工开展前,需要对设备以及材料进行检测,同时对现场进行及时的清理,保证施工的干扰因素尽可能减少。
(二)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合料不仅需求量大,而且质量要求高,为此原材料质量控制显得尤为关键,也是沥青路面质量的基础。在该工程中,对沥青路面原材料提出如下要求。首先,沥青材料选择要合理,需结合所在地的气候环境,还需达到足够的规格,以满足市政沥青路面质量要求,这里面层施工所用以A级沥青为主。其次是集料及填料的选择,要根据沥青路面设计要求,研究集料的性能及规格,并且所采购产品须有合格证明,还要考虑集料、填料的运输成本。最后是添加剂的选择,在沥青混合料中主要应用抗剥落剂,其能够起到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进而提高沥青与集料间的黏合效果,同时还能提高对水的耐受力,避免沥青路面出现剥落问题。在进行抗剥落剂采购时,需保证成品质量,还要由沥青路面施工单位进行专门检验,以保证添加剂质量达标。
(二)贯入式路面施工
贯入式路面施工,就是指实际施工过程中,在路边铺设砾石时,压平各种石头。实际封层路面时,积极使用沥青混合物,从而形成沥青混合面层。具体进行沥青路面施工时,严格把控沥青路面的厚度,将其控制在4-8厘米之间。一般来说,乳化的路面实际厚度小于5厘米。将沥青混合物倒入贯入式路面结构中,便形成了上拌下贯路面,实际厚度大概在1.5厘米内。这种实际路面施工方法稳定性较强,通过互相挤压石料混合等方法,提高路面的实际强度。这种铺设方法空隙较多,实际铺设具体路面时可以强化防水层,防止雨水渗透进来。
(三)混合料摊铺以及路面接缝
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需要根据摊铺的长度,摊铺的范围,来确定摊铺的设备种类,以及根据环境,确定合理的合适的摊铺材料,在摊铺过程中工作人员操作必须遵循相应的要求,来实现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摊铺达到预定的密度和厚度,以及能够实质性的提升路面的承重能力。在摊铺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放置摊铺机,保证相互之间的距离合理性,以及保障设备的操作更为稳定,同时通过相应的工具以及设备来检测温度,一旦出现温度过高或者最低都会加以反馈,相应了解,来推动摊铺质量的提高。
(四)碾压技术
在完成摊铺作业之后,要严格按照要求落实碾压施工作业,最终的碾压质量,会对沥青道路结构的密实性和平整度造成严重影响。在应用碾压技术进行碾压施工期间,要合理选用压路机,并要对碾压全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紧紧依据沥青路面碾压要求,合理设定摊铺机运行速度,如可以将其控制在2km/h;同时也要对沥青路面碾压次数进行严格管控,如做好初压、复压施工质量管控干工作。通常状况下,可以将复压温度控制在120℃-130℃,结合具体状况合理调整碾压速度;紧紧结合试压结果来设定复压频次,保持在5次以上,全面提升沥青路面碾压质量。
(五)建立路面排水系统
如果在使用时,路面有渗水的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导致路面使用寿命也会大大缩短,为此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路面发生渗水。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在沥青路面上加一层防水层,该方法能减轻水从路面的小裂缝渗透到路基中的问题。对于外部控制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城市排水问题引起重视,可根据城市位置和特殊因素来设计城市排水方案,以成功建立有效的城市排水系统,防止雨季时雨水长时间停留,而破坏道路质量。
(六)施工中沥青面层的拌合工序
普遍是在沥青加热之后进行导热油的工序,需要注意的是温度較适宜控制在159~169℃,骨料也需要进行加热,使温度匀速增加到9~19℃,并选择在39~49s的拌和时刻进行规模控制。同时,相关的施工人员还必须要保证好沥青混合料在拌和时保持均匀,有效地防止发生联合成块以及花白等不良情形的发生,要始终将出厂温度有效控制在149~159℃的范围内。等拌合均匀后要对其进行存储,温度保持在129℃之上,且容许的最大储存市场为1~4d。
结束语
总而言之,沥青路面施工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下的工程项目实施中,越来越多的道路工程企业意识到了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为达到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佳效果,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尤其要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做好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避免工程现场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赵亭亭.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4):335.
[2]刘成龙,范明超.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名城绘,2019,000(004):P.2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