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一个知识不多、能力不强、专业水平不高的人最多不过不是优等品,但一个具有高科技水平而缺乏道德观念和道德自律的人却极有可能成为危险品。所以,德育在当今社会中应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对作为社会人才后备力量的中学生加强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对中学生的德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以下笔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德育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所接受的德育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
素质教育虽然推行了多年,但许多学校仍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这些学校中,各种月考、抽考、统考、毕业考“涛声依旧”,学生、老师仍然在应试的道路上挣扎。在某些人心目中:一个学生的好坏,只要看他考分的多少;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只要看他所教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一个学校的优劣,只要看该校升学率的高低……他们认为,智育质量就是教育质量,德育仅仅是一种点缀而已。
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学生放学回家,除了写作业,就是做课外题。家长对学生要么任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么“棍棒底下出孝子”,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殊不知,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对子女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在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成为了一些人的信条,庸俗、低俗的书刊影视还占据着不小的市场,特别是网络上有些负面信息危害极大。
二、加强德育的手段
1.学校应承担起德育的主要任务
科学安排课时,把德育融入课堂。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历史、地理等课程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体、音、美等对学生的德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科学地安排各科课时,使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改革班级考核的评分标准。大多数学校班级考核的评分标准往往只包含三个方面: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纪律和卫生。我们应改革班级考核的评分标准,增加道德评比的相关内容,把学生的道德表现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去,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组织校外活动,注重学校德育的实践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才能形成。所以,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和校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如参加远足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参加社区劳动等。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中学生思想不稳定、易波动,教师应多与其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2.家庭在德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家是人生的起点,做人的道理、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家里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孩子的道德榜样。家长要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多采用平等、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积极给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书刊,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力度,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用法律来规范学生的道德观念,促使其道德品质健康发展。
总之,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多举办一些适合中学生的社会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高科学文化水平,又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责 编 莫 荻)
一、德育存在的问题
中学生所接受的德育主要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
素质教育虽然推行了多年,但许多学校仍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这些学校中,各种月考、抽考、统考、毕业考“涛声依旧”,学生、老师仍然在应试的道路上挣扎。在某些人心目中:一个学生的好坏,只要看他考分的多少;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低,只要看他所教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一个学校的优劣,只要看该校升学率的高低……他们认为,智育质量就是教育质量,德育仅仅是一种点缀而已。
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学生放学回家,除了写作业,就是做课外题。家长对学生要么任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么“棍棒底下出孝子”,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殊不知,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一言一行对子女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学生正处在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成为了一些人的信条,庸俗、低俗的书刊影视还占据着不小的市场,特别是网络上有些负面信息危害极大。
二、加强德育的手段
1.学校应承担起德育的主要任务
科学安排课时,把德育融入课堂。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历史、地理等课程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的培养有重要作用,体、音、美等对学生的德育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科学地安排各科课时,使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改革班级考核的评分标准。大多数学校班级考核的评分标准往往只包含三个方面: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纪律和卫生。我们应改革班级考核的评分标准,增加道德评比的相关内容,把学生的道德表现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去,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组织校外活动,注重学校德育的实践性。学生的道德行为与习惯只有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才能形成。所以,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和校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如参加远足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参加社区劳动等。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中学生思想不稳定、易波动,教师应多与其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
2.家庭在德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家是人生的起点,做人的道理、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家里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家长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孩子的道德榜样。家长要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多采用平等、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3.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我们要积极给学生推荐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书刊,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力度,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用法律来规范学生的道德观念,促使其道德品质健康发展。
总之,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多举办一些适合中学生的社会活动。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高科学文化水平,又有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