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生命融合:全国首例兄妹俩时隔8年互捐骨髓救命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ke0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哥哥重症袭来,妹妹挺身而出捐骨髓


  2018年4月18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了一则感人的报道:医学史上的罕见奇迹!江苏连云港兄妹互捐骨髓救命,并登上了央视。
  王玲于1966年8月出生在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的一户农民家庭。她上面有三个哥哥,因为最小,生活中哥哥们都对她特别照顾。
  作为家中的独生女,王玲为能就近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二哥王绪春留在了老家东海。各自都拥有家庭的兄妹四人,除了忙于工作外,空闲之余,常常会通过电话聊聊。可是,四兄妹的平静与幸福却在2009年的一场噩耗中戛然而止。
  那是2009年10月的一天,王江突然发起了高烧。他走进鼓楼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随即给他进行了一次抽血化验。第二天,医生就把王江转到了血液科做骨穿检查。结果出来后,王江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骨髓移植。
  “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往往在半年至一年内死于并发症。”鼓楼医院血液科主任陈兵对王江的妻子如实告知。经过利弊分析,最终,医院方面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王江来说,是最受益的治疗办法。
  当天晚上,兄妹三人分别从徐州、东海两地赶到南京王江的病房内,抱头痛哭。“亲属之间可以吗?”抽泣中的王玲问了一句。“亲属间的匹配度高,如匹配成功,治愈效果当然好。”医生这样回答。大哥立即在病房内召开了一次紧急家庭会议,一致确定:兄妹三人谁和王江配上,就用谁的。
  真是天遂人愿,经化验检查,最终,只有妹妹王玲与三哥王江的骨髓匹配。“我不同意妹妹捐献骨髓救我。”当得知这一结果,躺在病床上的王江眼含热泪,担心这样做会对妹妹的身体造成伤害,坚决不同意。“你是我哥,你生病了,我们不救你,谁救你啊。我们兄妹都做了配型,我和你最接近。”握着王江的手,王玲也是热泪两行。
  说容易,做则难。捐献骨髓需要进行腰穿采集,2009年11月19日,王玲的腰部被穿孔52处,抽出1040毫升的骨髓。当时受医疗条件限制,王玲的手术过程是在半麻的情况下进行,每次穿孔都是一次剧痛。除此之外,王玲还捐献出两百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去挽救王江的生命,配合医生一点一滴被输送进哥哥王江的体内。
  术后,王玲忍着疼痛,手扶着墙壁,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到王江病房前,给哥哥加油鼓劲……接受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半年后,王江停药恢复正常生活,不久便重返工作岗位。

妹妹遭遇厄运,哥哥义无反顾再救妹妹


  时间来到2017年5月1日,在东海审计局工作的王玲突然感觉自己浑身无力,没有精神,脑外时常听到轰轰的声音。陪同王玲前往医院检查的丈夫傅吉祥说,“医生说她病得很严重,属于危重病人,并建议到上级医院赶快进行确诊治疗。”
  傅吉祥无奈之下他拨通了在南京王江的电话,把妻子的血液检查结果逐一告诉了他。“我当时感觉不妙。”听到结果后的王江,在深夜把妹妹检查的数据又急匆匆地转告给鼓楼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杨永功。“快点把王玲转过来。”杨永功说,这结果比你当年患病时的数据都低。
  其实,这8年中,王江的身体从康复到健康,而妹妹的身体却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牵挂。虽然医学研究已经表明,捐献骨髓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是王江却一直解不开这个心结。5月3日,王玲住进了南京鼓楼医院。经过骨穿、腰穿等一系列检查,王玲被确诊为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当年我生病时,妹妹挺身而出救我。这次,我更要义不容辞地去救妹妹。”看到一筹莫展的妹夫,王江提高了嗓门说。这时候,尽管王江急吼吼地要救妹妹,然而,主任医师杨永功却说出了他的担忧,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的权威资料库都尚未查到兄妹互捐造血干细胞的例子,王江和王玲这种时隔8年互相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情况或许是世界首例。他直言,虽然王江当年患“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被妹妹的造血干细胞治愈,但是妹妹的骨髓移植到哥哥身体内已达7年之久,有没有发生变异、能否配得上都是未知数。而8年前做过骨髓移植手术的王江身体是否能够承受,这也不得不让人担心。
  因王江體内的骨髓几乎和妹妹王玲的完全一样,从医学条件上讲,他是为妹妹捐献骨髓的最佳人选。“但如果兄妹二人患血液病是因为基因造成的,那王江也不适合再给妹妹捐献骨髓。”杨永功说。“不管怎样,都要试一试,不试怎么能知道呢。”王江的态度十分坚决。



  一场生命接力就这样开始了。为了确定王江的造血干细胞是否可用,医院对兄妹两人都进行了基因测序,并对王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幸运的是,测序结果显示王江体内造血功能完全正常,体能状况也很好。三个月后,王江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体内99%是王玲的骨髓,与王玲的配型成功率达到98%,非常适合向王玲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做到万无一失,王江又前往苏州再次进行一次匹配检查。
  “等到了,终于等到了。”经过近7个月焦灼的等待,2017年12月初,从苏州传来好消息,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王江符合配型所有条件,可以给王玲输送造血干细胞。

手术顺利成功,兄妹“生命接力”创医学奇迹


  12月12日11时,王江躺在病床上,经过五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三百多毫升,这“生命火种”随即被送进王玲的病房内。近6个小时采集,病床上的王江忍着疼痛不敢乱动一下,生怕出现什么问题。采集结束后,王江身下的被褥湿了一大块。
  “我是坐在轮椅上到妹妹的病房前,看着我造血干细胞一点一点注入她的体内。”强撑起术后虚弱的身体,王江来到距离自己病床50米远的妹妹无菌病房前,隔着玻璃看着妹妹,这时,恰好妹妹也正看向他,这兄妹相视一笑的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现在就等着妹妹能早日康复出院,我们一家人能再次团聚。”
  在医院休息一天后,王江于12月13日出院了,王玲病情平稳,还需再接受一段时间的后续治疗。
  12月14日的一场冬雨,让南京城变得格外寒冷。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14A区8号无菌病房前,哥哥王江正通过电话向术后进入恢复期的妹妹王玲问道,“今天感觉如何?呕吐几次?”“哥,感觉比昨天好,呕吐了2次,不要天天过来看我,你也要好好好休息。”听到仓内妹妹传来的声音,王江的眼角再次溢出热泪。这泪水,包含着哥哥对妹妹的疼爱;这泪水,也涵盖了哥哥对妹妹的回馈;这泪水,更是兄妹俩一场生命接力的赞歌。
  兄妹俩神话般的故事迅速引发了社会热议,北京协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解放军总院等著名医院的国内顶尖医学专家纷纷表示,这样的病例在世界范围内都很罕见,王江王玲兄妹携手,完成了一次长达8年的生命接力,也创造了中国医学领域的一个奇迹。
  2018年2月12日,王玲康复出院,回到东海老家。“我准备了鸽子汤给妹妹补一补,这个是野鸽子,营养好,还有虾,又放了点参。”王玲前脚出院,哥哥王江后脚就从南京赶到东海老家,看望出院休养的妹妹。一盒大虾、一壶热腾腾的鸽子汤,这是王江为妹妹准备的暖心礼物。6个小时的车程过后,哥哥亲手做的鸽子汤还是热乎乎的。
  2018年6月20日,王玲经过在家4个月的静养,重新回到单位。王玲感慨万千:“人与人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我关心你,你关心我,把真正的爱种到心里,金钱是买不来的……”
  责编/昱青
其他文献
“特别对不起,爸爸妈妈,当你们看到这个的时候,我可能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了!千万不要伤心,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要走了,我很高兴离开这个世界,没有痛苦,那里很好,我很向往。我带走了妹妹,我深知自己做得超级不对,可是,我也算是帮她解脱了,别恨我,好不好?”在给父母留下一封遗书之后,17岁的河南嵩县少女晶晶(化名)带着自己10岁的妹妹来到了嵩县城关镇陶村水库。水库旁的监控视频显示,晶晶与妹妹在201
期刊
51岁未婚女与房客的父亲相亲成功  2016年9月17日,何彩芬发起高烧,淋巴结肿痛。她挣扎着去卫生间洗漱,双腿一软竟摔倒在地,两颗门牙磕松了。随后,何彩芬拨打林颇的电话:“阿姨身体不舒服,你能送我去医院吗?”林颇爽快应承。  何彩芬1966年出生于北京,在京城一家医院工会上班。15岁那年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她跟随母亲生活。父亲很快再婚,并有了一个儿子,母亲因憎恨前夫而一直单身。父母破碎的婚姻,给
期刊
一  老周失业了,说不好听点就是被劝退。  好巧不巧的,那天正是老周40岁的生日,下午刚开始上班,财务经理和人事经理同时拉着老周要聊一聊,老周心想:这是好事啊,难道是升主管有戏?  半个小时后,老周从会议室出来,耷拉着脑子,脸也涨得通红。路过员工展示牌,他瞅见自己的照片“最佳贡献奖”,突然觉得讽刺,可不是贡献奖嘛,在这家企业呆了16年,半辈子青春都贡献在这了。可如今呢,用一个“体制改革,资源重组”
期刊
妈妈具体是哪一天开始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我不知道。我只是记得,3年前,66岁的妈妈失踪了。爸爸心急火燎地告诉我们兄妹俩,妈妈早上出去赶场,然后就失踪了,不仅中午没见人,到了晚上七八点钟也没人。我和哥哥迅速回家找妈妈,但是无从下手,找遍整个场镇,都没妈妈的影子。那一夜真是度日如年。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门,准备去派出所报案。就在这时,妈妈回来了,一夜之间她老了10岁,满是沧桑、迷茫、恐惧,背后是
期刊
莎莎在三个月前生下二胎,晋升为二宝妈妈。本以为已经做过一次妈妈,这次会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没想到却屡屡出状况,甚至比第一胎还要忙乱,不是忘了这样,就忘了那样,有时候打开冰箱就愣住了——我这是要拿什么呢?  民间说法是“一孕傻三年”,难道我真的是变傻了?莎莎开始向老公抱怨,心里很失落。再这样傻下去,会成什么样子呢?莎莎36岁,老公38岁,有了二宝后,夫妻俩都分开睡,莎莎没了“性趣”,老公也似乎没什么意
期刊
非富即贵的萌宠圈  2017年7月,28岁的宁慧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为突破自己的人生瓶颈,找到Mr Right,她豁出去了,决定包装自己和爱犬“葡萄”,杀进萌宠圈……  宁慧出生在西安,父母都是工厂的普通职工。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当地一家小公司做会计。此前,她谈过两次恋爱,都因对方父母嫌她家境一般而分手。她愤而发誓要改变自己的阶层。可是,介绍人都是按门当户对的原则给她介绍对象,而且自己年龄越大,对方硬
期刊
伍彩妹女人不应是沉默的羔羊  伍彩妹祖籍广东台山,高中毕业后就读普林斯顿大学,后又进入纽约亨特大学的社会学院攻读社区组织和权益倡导专业,并取得社会工作硕士学位。  大学学习期间,伍彩妹每次参加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都将重点放在关注华裔群体,重视亚裔女性生活现状之上。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电气工程师罗杰来到中国沈阳,与张娅做主管的那家汽车企业洽谈商务。当时张娅刚离婚不久,两人在业务交往中彼此有了好
期刊
熊孩子下“战书”  做完大扫除不过半小时,见儿子房间乱作一团,我大吼道:“刚收拾完,又搞乱了!赶紧收拾好!”儿子抬头看了我一眼,似乎想解释,但见我脸色铁黑,欲言又止,默默地收拾起来。  20分钟后,我去儿子房间。他不知何时出去了,室内物品基本归位,看上去整洁多了。令我没想到的是,书桌上有一张字条,上写:“妈妈,你太过分了!”歪歪扭扭的字体旁,还画了张龇牙的小嘴,以示愤怒吧?  我被逗笑了。但这无声
期刊
无房无车,现实残酷爱情难留  林涛,1991年出生于河北省文安县一个农民家庭。2013年大学毕业后,林涛来到廊坊市一家装潢公司担任设计师。工作稳定下来后,林涛开始期待爱情降临。然而,谈过几次恋爱,女方均因为他没房没车和他拜拜了。  2016年7月的一天,林涛应朋友之邀去KTV。走进包房后,朋友指着一个漂亮的女孩介绍说:“这是夏灿。”对方大方地伸出手来问好。落座后,林涛发现夏灿静静地坐在一旁听别人唱
期刊
七十多岁的人,在你的印象中该是什么样?白发苍苍?腰弯背驼?走不动路?抑或形象状态老态龙钟?这位很多人熟悉的演员,可能颠覆了你对七十多岁的人的认识!他就是郑少秋。不久前他在腾讯视频播出的电视剧《将夜》中扮演的“夫子”,依旧是风采卓然,仙风道骨,大受好评。其实,哪有什么不老神颜,郑少秋之所以逆天驻颜,完全是凭借超强的毅力用心保养的结果。在香港演艺圈,众人皆知郑少秋是名副其实的养生达人。七十多岁的老人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