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小写开始做好扎实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观、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诗文 创设氛围 优化课堂教学 授以学习方法
一、引言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具有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倍受人们喜爱。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通过小学古诗词教学确实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古诗学习不论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得培养,还是对其他素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中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充分领悟古典文化得精髓,提高自身素质。以往的古诗教学,有些教师只是单一地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大意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总是错误地认为得到老师抄出的诗意,能背诵默写出这首诗就可以了。从而抑制了学生的想象、概括能力,弄不清诗人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所以,关于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历来众说纷纭,并且存在很多难点,本文就此展开研究讨论。
二、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教学意义深厚。古诗词习诵与教学对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达到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效果,这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感知,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小学古诗词教学就是一种美的教学,古诗词把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融合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李白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佳句都是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又能引发学生思想情操的美化,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人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诗词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好平台。学生在读古诗词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可以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及案例
(一)探明诗意
要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等多种方式初步感知诗意。一方面,理解字词和诗意。古诗语言精当确切,凝练含蓄,要让学生进入古诗,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局。如“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字,“独钓寒江雪”的“钓”字,“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引用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探讨,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畅顺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另一方面,品词析句悟诗意:古诗用词非常精练。如《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作者为何不用“照”、“映”、“射”?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点睛”之笔,引导学生进行推敲体会,领会作品的含义。
(二)寻求诗味
古诗中暗含深刻的诗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创诗境、探诗意的基础上去寻求诗味。第一,探求内蕴寻诗味。在很多诗中,作者并非有意讲一个道理。却在无形中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哲理,如《题西林壁》、《游园不值》等,这些古诗,除了描写景物,叙述事件外,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第二,启发想象求诗味。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不光从文字到形象的转化需要发挥想象,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同样需要有想象的参与,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孤”字,因为这个“孤”字是作者实写在茫茫大江之上,友人的一只船显得孤单寂寞。
(三)创设诗境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吟诵品诗味,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一方面动态演示创诗境。选入小学教材的好多古诗,大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防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开开心心的演示和展现过程,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境的理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以利于学生进入诗境去感受美,提高古诗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诗画结合造意境。以画配诗,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如教古诗《锄禾》,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去画炎炎的烈日,挥汗如雨锄禾的农民,餐桌上热气腾腾的米饭,有滋有味用餐的小朋友等,画完后,再让学生叙述自己所画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道了古诗的意境美。
四、结束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从教师处获得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学以致用,今后无论学习哪首古诗词,哪篇古文,都能如鱼得水,从而自觉加强自身文学修养,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赵晓天.古诗词教学的取与舍[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02期
[2]徐晓燕.如何创设诗意盎然的古诗词教学课堂[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第05期
[3]黄兴安.古诗词教学常用模式[J].小学教学设计,2010年第19期
[4]彭雯娟.常用修辞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1年
[5]刘然.中国古典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关键词:古诗文 创设氛围 优化课堂教学 授以学习方法
一、引言
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具有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倍受人们喜爱。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通过小学古诗词教学确实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小学生接触古典文学的最佳启蒙教材。
古诗学习不论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得培养,还是对其他素质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中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充分领悟古典文化得精髓,提高自身素质。以往的古诗教学,有些教师只是单一地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大意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体会诗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学生在学习古诗时,总是错误地认为得到老师抄出的诗意,能背诵默写出这首诗就可以了。从而抑制了学生的想象、概括能力,弄不清诗人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所以,关于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历来众说纷纭,并且存在很多难点,本文就此展开研究讨论。
二、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古诗词教学意义深厚。古诗词习诵与教学对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创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补充和领悟,达到训练创造性思维的效果,这当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观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感知,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小学古诗词教学就是一种美的教学,古诗词把意境美、音韵美、哲理美、融合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李白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佳句都是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又能引发学生思想情操的美化,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人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诗词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好平台。学生在读古诗词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可以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及案例
(一)探明诗意
要着眼全诗,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等多种方式初步感知诗意。一方面,理解字词和诗意。古诗语言精当确切,凝练含蓄,要让学生进入古诗,就要帮助学生先读懂诗局。如“碧水东流至此回”的“回”字,“独钓寒江雪”的“钓”字,“遥望洞庭山水翠”的“翠”字,这些都需要在教学中引用关键字词引导学生探讨,把它们的意思讲清楚了,学生在弄懂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畅顺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另一方面,品词析句悟诗意:古诗用词非常精练。如《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字,作者为何不用“照”、“映”、“射”?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点睛”之笔,引导学生进行推敲体会,领会作品的含义。
(二)寻求诗味
古诗中暗含深刻的诗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创诗境、探诗意的基础上去寻求诗味。第一,探求内蕴寻诗味。在很多诗中,作者并非有意讲一个道理。却在无形中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哲理,如《题西林壁》、《游园不值》等,这些古诗,除了描写景物,叙述事件外,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第二,启发想象求诗味。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不光从文字到形象的转化需要发挥想象,从形象的感受情感的体验同样需要有想象的参与,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孤”字,因为这个“孤”字是作者实写在茫茫大江之上,友人的一只船显得孤单寂寞。
(三)创设诗境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反复吟诵品诗味,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境”,让学生进入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一方面动态演示创诗境。选入小学教材的好多古诗,大多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教学这些古诗时不防让学生自己来表演诗中的人物动作,使学生开开心心的演示和展现过程,体会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增加对诗境的理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动态演示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以利于学生进入诗境去感受美,提高古诗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诗画结合造意境。以画配诗,为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丰富鲜明的表象,如教古诗《锄禾》,可以让学生用手中的彩笔,去画炎炎的烈日,挥汗如雨锄禾的农民,餐桌上热气腾腾的米饭,有滋有味用餐的小朋友等,画完后,再让学生叙述自己所画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道了古诗的意境美。
四、结束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从教师处获得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学以致用,今后无论学习哪首古诗词,哪篇古文,都能如鱼得水,从而自觉加强自身文学修养,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参考文献:
[1]赵晓天.古诗词教学的取与舍[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02期
[2]徐晓燕.如何创设诗意盎然的古诗词教学课堂[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第05期
[3]黄兴安.古诗词教学常用模式[J].小学教学设计,2010年第19期
[4]彭雯娟.常用修辞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D].广州大学,2011年
[5]刘然.中国古典美学视野下的中学古诗词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