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钢琴是钢琴演奏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有着丰富的和声结构和多层次的音响效果,由两位演奏者在两架钢琴上同时进行演奏,需要两位演奏者非常默契的配合演奏,双钢琴属于钢琴二重奏的一种,这种表演形式早在古典时期就已经出现,浪漫主义初期才逐渐引起作曲家的重视,李斯特,门德尔松,圣桑等伟大的作曲家都曾创作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双钢琴作品。本文试从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组曲》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来研究双钢琴的艺术性。
【关键词】:双钢琴;配合;艺术性;圣桑;动物狂欢节
一、关于双钢琴
双钢琴作为一种演奏表演艺术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到了18世纪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双钢琴演奏属于室内乐演奏的一种,在西方国家,这种表演形式已经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这种表演形式还没有引起音乐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发展相对缓慢。
双钢琴演奏是一门合作演奏艺术,练习的是演奏者双方的默契、合作能力,这就需要演奏者双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起练习、配合,熟悉对方的演奏习惯,在练习磨合的过程中,必须以音乐作品内容为中心,以敏锐的听觉和客观理性的头脑去处理和调整双方音响的比例问题,处理音乐作品中声部层次的关系,还要充分发挥乐感,赋予音乐作品更加丰富的表情,从而更好的体现出合作的艺术美。
二、圣桑和《动物狂欢节》
夏尔-卡米尔-圣桑(1835-1921),法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圣桑是古典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一位音乐家,他自幼便显示出极好的音乐才能,圣桑是法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法国音的复兴,他对法国音乐和后世浪漫主义音乐都起得到了很好的楷模作用。
圣桑一生创作题材广泛,涉及管弦乐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交响曲等领域。其创作技巧娴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其作品和声丰富、配器华丽、和声典雅、结构工整。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等。
圣桑在1856年,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期间,曾在奥地利的一个小镇克尔德姆停留休息,恰逢当地的狂欢节盛会。狂欢节,是欧洲民间带有一种宗教色彩的节日,圣桑的好友,大提琴家鲁布柯约请他为这个节日的音乐会写一首新奇的作品。圣桑即以狂欢节为主题,写作了这部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整部组曲最初是室内乐形式,由两架钢琴和九件乐器演奏,后改编为现在常见的双钢琴形式。
三、双钢琴《动物狂欢节》
整部组曲由十三部标题小曲和终曲组成:1、序奏及狮王的行进2、母鸡和公鸡3、野驴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8、长耳人9、林中杜鹃10、鸟舍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
1、《序奏及狮王的行进》:先由一钢琴奏出由弱到强的震音,第二小节由二钢琴奏出连续的的由弱到强的震音,仿佛狮王的低吼,同时由一钢琴奏出动机,一直到第一页结束都是一钢琴为主旋律,二钢琴连续的震音进行为衬托声部,这时就要求二钢琴去配合一钢琴的主要旋律,二钢琴要控制好音响的强弱。紧接着两架钢琴奏出反方向的滑音,情绪推到最高点,这时全曲的引子。接着音乐速度变快,两架钢琴同时奏出模仿军号合奏,就像王公贵族出场的信号。紧接着乐曲速度变得更快,由两架钢琴交替奏出主旋律,这时演奏者双方就要控制好声部层次和音响力度,用敏锐的听觉去聆听对方的声部,从而更好的去配合对方,将作品诠释配合的更加淋漓尽致。
2、《母鸡和公鸡》:一钢琴在第二拍奏出模仿公鸡叫的主题,紧接着第二小节二钢琴奏出模仿母鸡叫鸣的主题,两架钢琴交替进行主题模仿,之后由一钢琴代替小提琴的演奏,用钢琴模仿公鸡的连续鸣叫,最后以二钢琴以特强的和弦结束本曲。在此首乐曲中演奏者双方要互相聆听对方的声部和音响效果,从而控制好自己的音响强弱和和声效果,二钢琴在空拍的时候要为一钢琴留下足够的施展空间,在音乐的进行中有很多对话式的进行,所以演奏者双方要互相依托、互相引导,共同推进音乐向前发展。
3、《野驴》:这首乐曲特指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野驴,双钢琴飞驰般的快速演奏,描绘了野驴驰骋时的野性十足。这首乐曲中,两架钢琴的旋律进行和力度、速度几乎都没有变化,所以这首乐曲中两架钢琴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演奏者双方要有充足的默契,每个音符和节奏都要准确的呈现出来。实际圣桑创作这首乐曲的本意是嘲弄那些在技巧上看来令人眼花缭乱的钢琴表演者。圣桑是一个优秀的钢琴家和管风琴家,因此,他对钢琴演奏上那种刻板和机械的训练特别反感,这首乐曲是借野驴飞速的驰骋去讽刺那些一味追求技巧而忽视音乐修养的钢琴表演者。
4、《乌龜》:这段主题的旋律本是奥芬巴赫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一首轻快的舞曲,圣桑在这里却把它改为一首慢速沉拖的乐曲。首先由一钢琴奏出轻柔缓慢的和弦,在第三小节,二钢琴缓慢地奏出主题旋律,这时一钢琴作为衬托声部继续轻柔地奏出和弦,二钢琴处于主导地位,刻画了乌龟笨爬呆滞的形象,从第十一小节开始转由一钢琴演奏主题旋律,二钢琴奏以轻柔的和弦衬托,这时两位演奏者要注意控制声部,注意旋律的整体走向和横向发展。
5、《大象》:乐曲开始由二钢琴奏出圆舞曲节奏的和弦,接着在乐曲第五小节一钢琴奏出主题旋律,演奏出轻快的圆舞曲,这时二钢琴作为低音衬托要适当地控制音响力度,不能盖过一钢琴的主题旋律,在二十一小节转由二钢琴奏出主题旋律,同时一钢琴弹奏和弦衬托声部。
6、《袋鼠》:两架钢琴演奏带倚音的跳音,形象地描述了袋鼠活蹦乱跳、东张西望的可爱调皮形象。
7、《水族馆》:两架钢琴演奏快速轻柔反向的琶音进行,仿佛潺潺的流水声,两位演奏者的演奏形象地描绘出鱼儿在水中的姿态。
8、《长耳朵的角色》:两架钢琴交替演奏,模仿了受人奴役的毛驴的哀叫。
9、《林中杜鹃》:两架钢琴演奏轻柔的和弦,使人联想到安静的树林,一钢琴在句尾演奏模仿杜鹃的叫声,令人心旷神怡。
10、《鸟舍》:在二钢琴轻柔的和弦背景下,一钢琴演奏模仿鸟叫的纤细流利的音型,仿佛一场鸟类的盛会,最后一钢琴以一组快速上行的半音阶结束,仿佛鸟儿向远处天空飞去。
11、《钢琴家》:这首乐曲是讽刺那些初学钢琴者,只会机械地练习车尔尼练习曲。
12、《化石》:这首音乐融合了罗西尼《塞尔维亚理发师》和法国民歌的元素,两架钢琴模仿木琴的声音,仿佛是在告诉人们过去的音乐终将成为化石。
13、《天鹅》:这是整首乐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一钢琴演奏平静流畅的琶音,二钢琴演奏主旋律,形象地描绘出天鹅高贵优雅的姿态。
14、《终曲》:这是整首乐曲的综合,在狮王的带领下各种动物齐聚一堂,仿佛动物的盛会。
结语
双钢琴演奏是一门合作艺术,需要演奏者双方在练习中不断的磨合,还需要双方一起研究总谱,把每个乐句、乐段的衔接以及强弱、情绪的变化等诸多方面进行整体的布局,这样演奏者双方在演奏时才能对作品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才能更好地去配合双方。
参考文献:
【1】苏斌、蒋立平.双钢琴演奏技术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4
【2】張栋.一次冷静的玩笑——论卡米尔.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双重性格.[J]2010.02.
作者简介:郭福平(1994-),女,河南人,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关键词】:双钢琴;配合;艺术性;圣桑;动物狂欢节
一、关于双钢琴
双钢琴作为一种演奏表演艺术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到了18世纪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双钢琴演奏属于室内乐演奏的一种,在西方国家,这种表演形式已经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这种表演形式还没有引起音乐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发展相对缓慢。
双钢琴演奏是一门合作演奏艺术,练习的是演奏者双方的默契、合作能力,这就需要演奏者双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一起练习、配合,熟悉对方的演奏习惯,在练习磨合的过程中,必须以音乐作品内容为中心,以敏锐的听觉和客观理性的头脑去处理和调整双方音响的比例问题,处理音乐作品中声部层次的关系,还要充分发挥乐感,赋予音乐作品更加丰富的表情,从而更好的体现出合作的艺术美。
二、圣桑和《动物狂欢节》
夏尔-卡米尔-圣桑(1835-1921),法国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圣桑是古典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一位音乐家,他自幼便显示出极好的音乐才能,圣桑是法国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法国音的复兴,他对法国音乐和后世浪漫主义音乐都起得到了很好的楷模作用。
圣桑一生创作题材广泛,涉及管弦乐曲、小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交响曲等领域。其创作技巧娴熟,作品数量超过一百七十部,其作品和声丰富、配器华丽、和声典雅、结构工整。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等。
圣桑在1856年,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期间,曾在奥地利的一个小镇克尔德姆停留休息,恰逢当地的狂欢节盛会。狂欢节,是欧洲民间带有一种宗教色彩的节日,圣桑的好友,大提琴家鲁布柯约请他为这个节日的音乐会写一首新奇的作品。圣桑即以狂欢节为主题,写作了这部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整部组曲最初是室内乐形式,由两架钢琴和九件乐器演奏,后改编为现在常见的双钢琴形式。
三、双钢琴《动物狂欢节》
整部组曲由十三部标题小曲和终曲组成:1、序奏及狮王的行进2、母鸡和公鸡3、野驴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8、长耳人9、林中杜鹃10、鸟舍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
1、《序奏及狮王的行进》:先由一钢琴奏出由弱到强的震音,第二小节由二钢琴奏出连续的的由弱到强的震音,仿佛狮王的低吼,同时由一钢琴奏出动机,一直到第一页结束都是一钢琴为主旋律,二钢琴连续的震音进行为衬托声部,这时就要求二钢琴去配合一钢琴的主要旋律,二钢琴要控制好音响的强弱。紧接着两架钢琴奏出反方向的滑音,情绪推到最高点,这时全曲的引子。接着音乐速度变快,两架钢琴同时奏出模仿军号合奏,就像王公贵族出场的信号。紧接着乐曲速度变得更快,由两架钢琴交替奏出主旋律,这时演奏者双方就要控制好声部层次和音响力度,用敏锐的听觉去聆听对方的声部,从而更好的去配合对方,将作品诠释配合的更加淋漓尽致。
2、《母鸡和公鸡》:一钢琴在第二拍奏出模仿公鸡叫的主题,紧接着第二小节二钢琴奏出模仿母鸡叫鸣的主题,两架钢琴交替进行主题模仿,之后由一钢琴代替小提琴的演奏,用钢琴模仿公鸡的连续鸣叫,最后以二钢琴以特强的和弦结束本曲。在此首乐曲中演奏者双方要互相聆听对方的声部和音响效果,从而控制好自己的音响强弱和和声效果,二钢琴在空拍的时候要为一钢琴留下足够的施展空间,在音乐的进行中有很多对话式的进行,所以演奏者双方要互相依托、互相引导,共同推进音乐向前发展。
3、《野驴》:这首乐曲特指中亚细亚草原上的野驴,双钢琴飞驰般的快速演奏,描绘了野驴驰骋时的野性十足。这首乐曲中,两架钢琴的旋律进行和力度、速度几乎都没有变化,所以这首乐曲中两架钢琴占据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演奏者双方要有充足的默契,每个音符和节奏都要准确的呈现出来。实际圣桑创作这首乐曲的本意是嘲弄那些在技巧上看来令人眼花缭乱的钢琴表演者。圣桑是一个优秀的钢琴家和管风琴家,因此,他对钢琴演奏上那种刻板和机械的训练特别反感,这首乐曲是借野驴飞速的驰骋去讽刺那些一味追求技巧而忽视音乐修养的钢琴表演者。
4、《乌龜》:这段主题的旋律本是奥芬巴赫轻歌剧《地狱中的奥菲欧》中一首轻快的舞曲,圣桑在这里却把它改为一首慢速沉拖的乐曲。首先由一钢琴奏出轻柔缓慢的和弦,在第三小节,二钢琴缓慢地奏出主题旋律,这时一钢琴作为衬托声部继续轻柔地奏出和弦,二钢琴处于主导地位,刻画了乌龟笨爬呆滞的形象,从第十一小节开始转由一钢琴演奏主题旋律,二钢琴奏以轻柔的和弦衬托,这时两位演奏者要注意控制声部,注意旋律的整体走向和横向发展。
5、《大象》:乐曲开始由二钢琴奏出圆舞曲节奏的和弦,接着在乐曲第五小节一钢琴奏出主题旋律,演奏出轻快的圆舞曲,这时二钢琴作为低音衬托要适当地控制音响力度,不能盖过一钢琴的主题旋律,在二十一小节转由二钢琴奏出主题旋律,同时一钢琴弹奏和弦衬托声部。
6、《袋鼠》:两架钢琴演奏带倚音的跳音,形象地描述了袋鼠活蹦乱跳、东张西望的可爱调皮形象。
7、《水族馆》:两架钢琴演奏快速轻柔反向的琶音进行,仿佛潺潺的流水声,两位演奏者的演奏形象地描绘出鱼儿在水中的姿态。
8、《长耳朵的角色》:两架钢琴交替演奏,模仿了受人奴役的毛驴的哀叫。
9、《林中杜鹃》:两架钢琴演奏轻柔的和弦,使人联想到安静的树林,一钢琴在句尾演奏模仿杜鹃的叫声,令人心旷神怡。
10、《鸟舍》:在二钢琴轻柔的和弦背景下,一钢琴演奏模仿鸟叫的纤细流利的音型,仿佛一场鸟类的盛会,最后一钢琴以一组快速上行的半音阶结束,仿佛鸟儿向远处天空飞去。
11、《钢琴家》:这首乐曲是讽刺那些初学钢琴者,只会机械地练习车尔尼练习曲。
12、《化石》:这首音乐融合了罗西尼《塞尔维亚理发师》和法国民歌的元素,两架钢琴模仿木琴的声音,仿佛是在告诉人们过去的音乐终将成为化石。
13、《天鹅》:这是整首乐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一钢琴演奏平静流畅的琶音,二钢琴演奏主旋律,形象地描绘出天鹅高贵优雅的姿态。
14、《终曲》:这是整首乐曲的综合,在狮王的带领下各种动物齐聚一堂,仿佛动物的盛会。
结语
双钢琴演奏是一门合作艺术,需要演奏者双方在练习中不断的磨合,还需要双方一起研究总谱,把每个乐句、乐段的衔接以及强弱、情绪的变化等诸多方面进行整体的布局,这样演奏者双方在演奏时才能对作品的整体框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才能更好地去配合双方。
参考文献:
【1】苏斌、蒋立平.双钢琴演奏技术研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4
【2】張栋.一次冷静的玩笑——论卡米尔.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双重性格.[J]2010.02.
作者简介:郭福平(1994-),女,河南人,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