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个在大城市里长大的青年女教师,师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她穿过数不清的乡间小路,遇见千姿百态的村庄,可是走过的村子越多,她的紧迫感更为强烈。村子每一天都在减少,她要做的是——村落保护,把根留住,用最快的速度为传统村落建立档案,赶在它们消失之前存下“家底儿”。她就是天津大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蒲娇。
2014年,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天大村落保护中心正式启动“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蒲娇的导师冯骥才是一名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者,她也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名骨干。蒲娇和她的团队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探访调研,用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人们传统村落“正在呼叫120”:2000年全国拥有约360万个自然村,到了2010年,由于大量并村和城镇化,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也就是说,10年间90万个自然村已经消失。
时不我待,蒲娇和她的年轻同事每年都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带着志愿者一起“把书桌搬进田野”,她们到农村蹲点,以文字、图像结合的方式,盘清和抢救传统村落的底档。从南到北,蒲娇走过了许许多多村落,她心里愈发清楚,中国地广村多,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山重水复之间一定还有不少有丰富传统文化价值的村落尚未被发现与认知。可是,这些村落像是草木枯荣,它们默默地出生,又悄无声息地消失,没有人记得它存在过,蒲娇不得不时刻与时间赛跑。
在蒲娇的办公室里,整整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4000多个传统村落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一个需要去丈量和记录的文化宝库。一有村落濒危的消息,就会像120救护车的警笛突然作响,让她和同事快速出发。不同于文物保护,传统村落档案的抢救者们要面对的是活态的村庄,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更需要管理者的文化觉悟。她常常心急火燎地趕到村里,却被残酷的现实浇上一头冷水。在贵州黎平地区,她发现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木制民居很有特色,与地貌山水融为一体,保存着700多年的民族文化,被游客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不过木房子最大的问题是容易起火,一旦发生火灾能连片烧掉整个寨子。在被纳入国家保护试点之后,蒲娇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村民领取了危房改造资金,却不愿再建成原来具有民族风情的木居,而是盖成砖瓦式楼房。
蒲娇走过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村民选择进城谋生,一个个村落变成“空巢”。不过也有例外,蒲娇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发现,这座历经600多年沧桑变幻的“小城”至今依旧维持着原始的风貌。明代建成的环形拱门还在迎接着村民进进出出,一座明代古驿站保存完好,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城墙、石板街、六孔古井,依稀可见旧时风采。蒲娇和同事非常惊讶,如今村里仍居住着数千人口,世代保持着传统风俗,每到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特别热闹。这是蒲娇在其他村子很难见到的景象,也让她感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蒲娇的团队,不断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村落保护中心网站上登记,希望能成为志愿者。蒲娇说:“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其实是表达对根的敬意。希望通过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示,呼唤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队伍中来,用年轻人的智慧和活力,守护这笔丰厚的文明财富。”
2014年,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天大村落保护中心正式启动“留住乡愁——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蒲娇的导师冯骥才是一名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者,她也成为这个组织的一名骨干。蒲娇和她的团队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探访调研,用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人们传统村落“正在呼叫120”:2000年全国拥有约360万个自然村,到了2010年,由于大量并村和城镇化,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也就是说,10年间90万个自然村已经消失。
时不我待,蒲娇和她的年轻同事每年都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带着志愿者一起“把书桌搬进田野”,她们到农村蹲点,以文字、图像结合的方式,盘清和抢救传统村落的底档。从南到北,蒲娇走过了许许多多村落,她心里愈发清楚,中国地广村多,五里不同村、十里不同俗,山重水复之间一定还有不少有丰富传统文化价值的村落尚未被发现与认知。可是,这些村落像是草木枯荣,它们默默地出生,又悄无声息地消失,没有人记得它存在过,蒲娇不得不时刻与时间赛跑。
在蒲娇的办公室里,整整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4000多个传统村落的名字,每个名字都是一个需要去丈量和记录的文化宝库。一有村落濒危的消息,就会像120救护车的警笛突然作响,让她和同事快速出发。不同于文物保护,传统村落档案的抢救者们要面对的是活态的村庄,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更需要管理者的文化觉悟。她常常心急火燎地趕到村里,却被残酷的现实浇上一头冷水。在贵州黎平地区,她发现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木制民居很有特色,与地貌山水融为一体,保存着700多年的民族文化,被游客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不过木房子最大的问题是容易起火,一旦发生火灾能连片烧掉整个寨子。在被纳入国家保护试点之后,蒲娇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村民领取了危房改造资金,却不愿再建成原来具有民族风情的木居,而是盖成砖瓦式楼房。
蒲娇走过许多美丽的村子,有老树、山庙、石板房,但村民选择进城谋生,一个个村落变成“空巢”。不过也有例外,蒲娇在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发现,这座历经600多年沧桑变幻的“小城”至今依旧维持着原始的风貌。明代建成的环形拱门还在迎接着村民进进出出,一座明代古驿站保存完好,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城墙、石板街、六孔古井,依稀可见旧时风采。蒲娇和同事非常惊讶,如今村里仍居住着数千人口,世代保持着传统风俗,每到傍晚时分,家家户户升起袅袅炊烟,特别热闹。这是蒲娇在其他村子很难见到的景象,也让她感到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蒲娇的团队,不断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在村落保护中心网站上登记,希望能成为志愿者。蒲娇说:“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其实是表达对根的敬意。希望通过民族传统文化魅力的展示,呼唤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队伍中来,用年轻人的智慧和活力,守护这笔丰厚的文明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