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价格、质量、服务、风格品位等综合体验;而从产品生产一方来看,未来的企业应该是什么样子呢?最近有人在微信朋友圈里晒了一次会议,台上是一个日本人在讲如何做出好米饭。演讲花了很长时间,核心有这么几层意思:
1)好米饭的标准:有触感、软硬适度、有黏度、有光泽、略有甜味!2)选米要素:颜色、颗粒饱满度、蛋白质及水分含量、水的选择、米的浸泡时间(米不同,最佳浸泡时间亦不同,需测试)。3)注意点:确定米饭做出后多少时间内使用,再选择米的种类和浸泡时间,否则口感与好吃度大不同!
饮食“贪量”属于追求GDP
感觉到了没有?尽管我们已经吃过很多“好吃的”了,但是,与真正的精品食物相比,与真正的“现代饮食文化”相比,总觉得我们的日常还是粗茶淡饭的时候多,在饮食上求细求精的潜力还很大,很多情况下,“食不厌精”仍然欠缺具体的行动。实际上,我们平时可能连一碗真正的好米饭都还没吃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阶段论”思维,认为我们仍然处在“先量变再质变的过程中”。
GDP不是个坏词儿,但最近两年被人挑出了“刺儿”,涂上了一层贬意,叫做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现在集贸市场上“什么都有”,而有了网络,我们更可以有吃遍天下的气魄。
目前来看,“吃货”一词还算褒义,好吃、能吃、会吃,都让人羡慕。几百几千年了,有人说我们的民族性中带有“饥饿”的遗传基因,所以,积累了财富之后,我们在“吃”上一直还是求量:“东北菜量大“、“每次聚餐要多点几个花样“、“中国小吃1000种、北京风味儿100种你吃过多少?”,也都属于追求GDP,包括菜量大和菜式花样多。先求量,后求质,这是难免的。我们要吃遍天下美食,也没错,但是“贪量”已经出现了毛病,现在该有一点“求质”的意识特别是行动了。
据说在世界华人圈里有这样一句话:“日本人是匠人气质,中国人是商人性格。” 此话虽然很刺耳,很多人也对日本有复杂的印象,但是在精工制造方面,包括生活中很细微的地方,日本人的讲究真的超乎我们理解的“常态”。
再看这样几个例子:
拉面做成艺术品职业无贵贱
过去中国人开拉面馆,煮面的师傅通常穿件破洞的老头衫就上阵煮面,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日本拉面师傅这样就不行了。他们要穿上定做的衣服,上面还要艺术地写上“拉面”二字,然后还要在头上扎一条显得极帅的头巾——先将煮拉面的派头和架势准备好了,然后才能身姿姣捷、满脸虔诚地开始煮面。最重要的看点是:拉面煮好后,上面还要一丝不苟地摆放上半片鸡蛋、一片海苔,然后再将若干枚叉烧肉精致地在面条上围出“一朵花”,端到客人面前的,已经不叫“拉面”,那是“作品”。
如果煮一碗拉面都像“作品”,也由此可见,为什么在日本,手艺有高低,而职业却无贵贱?因为无论你是拉面馆师傅或豆腐店老板,还是顶尖级文豪或世界级设计师,除了身份的“外壳”不同,其内在的核心气质,却原来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匠人”。
文豪为自己流芳百世的作品而骄傲,豆腐店老板也一样为自己的百年老店而自豪——因为那白白胖胖一枚又一枚的,不是“豆腐”,全是“作品”。
懂日文的人,只要稍加留意,一定还会发现:在日本,对于一个行业的顶级人物,从不称其为“大师”,而是称其为“巨匠”。一个“匠”字,简直入了日本人的骨髓。而我们“大师”很多,“巨匠”很少。“大师”的本领很“虚”,而“巨匠”的技艺,往往是看得见的本能。
专注才能深入到精髓
日本有很多只做单一产品的企业,但却做到了世界顶级水平。为什么是这样呢?
有位企业家在与日本人交流时有了发现:日本这家公司是做汽车轴承的。刚开始,中国企业家并没有把眼前的日本青年放眼里,因为说实话,汽车轴承在我们企业家眼里只是一个小产品。然而,当日本青年说到轴承产品时,就开始手舞足蹈,两眼发光,似乎特别地享受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一问,原来他父亲是公司董事长,他哥哥是总经理,他是主管技术的董事、副总。公司规模不大,一百来人,但是服务的客户却是丰田、本田、铃木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们家里好像也没有别的生意。他说,仅仅轴承需要研究的东西就太多了,几代人都研究不透,哪有精力再去做别的?
令人感慨。中国企业总是在不知不觉开始“多元化”,什么挣钱干什么!中日两国企业的这种区别,说到底就是:一个只是赚钱,另一个才是做事业。其结果也自然大不同:日本有几万家百年企业,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有几个呢?
工匠精神不是简单模仿
中国人喜欢大而全,重“数量”轻“质量”,不仅这些年我们见得多了,甚至有研究历史的学者也发现,这也是有“传统”的。
历史上,西汉和东汉陶俑出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陪葬陶俑比的是数量,就如当今比GDP增长一样,手工越来越粗糙,造型越来越简单,色彩越来越单一,从单个工匠制作最后变成了流水线生产,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劳动分工典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史学家分析说,当一个陶俑的价格从一两银子压低到十个铜板,工匠们也就没有更多想法了。据说当年孔子曾大骂“始作俑者”们大逆不道。
在当代,中国人的模仿水平世界一流,举世公认,但是,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如果不能深刻把握事物内涵,只是在形式和表面上简单机械地重复前人,就会因为丢失精髓,无论技术还是艺术,都反而会越来越没落。
有位学书法的朋友在国内研习多年,后来有机会向一位日本书法家请教,很受震動。他说,这位日本书法家每次写书法前都先做茶道默祷,把自己推入极高的自我精神境界,然后一挥而就,完全打破了中国式样的书法思维方式,独创一格,大智若愚,神采超脱,寓意深刻。反观当代中国书法无非都是隔代遗传,因循守旧,代代模仿,一代不如一代了。中国书法越来越工匠化,这种“工匠气质”不是不细心,而是太过细心求财而忘记了自由情感,所以,不是艺术是模仿。工匠精神不是抄袭,而是一种精神塑造与发扬,如果没有独立人格,就丢掉了工匠精神的本质和灵魂。
“匠人精神”适用社会各层面
过去我们一提到工匠,印象里就是那些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那只是传统概念里的“手艺人”。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老的工匠逐渐淡出,优良的工匠精神却永不过时:做什么工作都应执着地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木匠榫卯、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无数大小产品和设施;而“改开”以后,我们也从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奔驰轿车、瑞士刀具产品上,看到了这种工匠精神所闪耀的光芒。我们也在努力,中国的技术技能培训市场,越来越热,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一种现象也引发了国人的焦虑和共识,即:中国制造只是别人的来料加工者,利润太少。而自从这两年“出国购物”引发热议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都体会到,要把中国产品做好,就得有人家那样的工匠精神,简单说就是无论事情大小,都要追求极致和完美。所谓的“质量管理”,其实就是把细节做好的过程。
做为一个社会人,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有这种“匠人精神”,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应当以真诚的态度把自己的事情高质量地做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会由粗放到精细,我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有品位。
如果想在事业上做“匠人”,在生活中提高幸福指数,那不妨从日常着手,做精每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你就是导演,要把每一件产品都当成“艺术作品”来完成,而且要“匠心独运”。
1)好米饭的标准:有触感、软硬适度、有黏度、有光泽、略有甜味!2)选米要素:颜色、颗粒饱满度、蛋白质及水分含量、水的选择、米的浸泡时间(米不同,最佳浸泡时间亦不同,需测试)。3)注意点:确定米饭做出后多少时间内使用,再选择米的种类和浸泡时间,否则口感与好吃度大不同!
饮食“贪量”属于追求GDP
感觉到了没有?尽管我们已经吃过很多“好吃的”了,但是,与真正的精品食物相比,与真正的“现代饮食文化”相比,总觉得我们的日常还是粗茶淡饭的时候多,在饮食上求细求精的潜力还很大,很多情况下,“食不厌精”仍然欠缺具体的行动。实际上,我们平时可能连一碗真正的好米饭都还没吃上。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阶段论”思维,认为我们仍然处在“先量变再质变的过程中”。
GDP不是个坏词儿,但最近两年被人挑出了“刺儿”,涂上了一层贬意,叫做只求数量,忽视质量。现在集贸市场上“什么都有”,而有了网络,我们更可以有吃遍天下的气魄。
目前来看,“吃货”一词还算褒义,好吃、能吃、会吃,都让人羡慕。几百几千年了,有人说我们的民族性中带有“饥饿”的遗传基因,所以,积累了财富之后,我们在“吃”上一直还是求量:“东北菜量大“、“每次聚餐要多点几个花样“、“中国小吃1000种、北京风味儿100种你吃过多少?”,也都属于追求GDP,包括菜量大和菜式花样多。先求量,后求质,这是难免的。我们要吃遍天下美食,也没错,但是“贪量”已经出现了毛病,现在该有一点“求质”的意识特别是行动了。
据说在世界华人圈里有这样一句话:“日本人是匠人气质,中国人是商人性格。” 此话虽然很刺耳,很多人也对日本有复杂的印象,但是在精工制造方面,包括生活中很细微的地方,日本人的讲究真的超乎我们理解的“常态”。
再看这样几个例子:
拉面做成艺术品职业无贵贱
过去中国人开拉面馆,煮面的师傅通常穿件破洞的老头衫就上阵煮面,大家也没觉得有什么。但在日本拉面师傅这样就不行了。他们要穿上定做的衣服,上面还要艺术地写上“拉面”二字,然后还要在头上扎一条显得极帅的头巾——先将煮拉面的派头和架势准备好了,然后才能身姿姣捷、满脸虔诚地开始煮面。最重要的看点是:拉面煮好后,上面还要一丝不苟地摆放上半片鸡蛋、一片海苔,然后再将若干枚叉烧肉精致地在面条上围出“一朵花”,端到客人面前的,已经不叫“拉面”,那是“作品”。
如果煮一碗拉面都像“作品”,也由此可见,为什么在日本,手艺有高低,而职业却无贵贱?因为无论你是拉面馆师傅或豆腐店老板,还是顶尖级文豪或世界级设计师,除了身份的“外壳”不同,其内在的核心气质,却原来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匠人”。
文豪为自己流芳百世的作品而骄傲,豆腐店老板也一样为自己的百年老店而自豪——因为那白白胖胖一枚又一枚的,不是“豆腐”,全是“作品”。
懂日文的人,只要稍加留意,一定还会发现:在日本,对于一个行业的顶级人物,从不称其为“大师”,而是称其为“巨匠”。一个“匠”字,简直入了日本人的骨髓。而我们“大师”很多,“巨匠”很少。“大师”的本领很“虚”,而“巨匠”的技艺,往往是看得见的本能。
专注才能深入到精髓
日本有很多只做单一产品的企业,但却做到了世界顶级水平。为什么是这样呢?
有位企业家在与日本人交流时有了发现:日本这家公司是做汽车轴承的。刚开始,中国企业家并没有把眼前的日本青年放眼里,因为说实话,汽车轴承在我们企业家眼里只是一个小产品。然而,当日本青年说到轴承产品时,就开始手舞足蹈,两眼发光,似乎特别地享受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一问,原来他父亲是公司董事长,他哥哥是总经理,他是主管技术的董事、副总。公司规模不大,一百来人,但是服务的客户却是丰田、本田、铃木这些大名鼎鼎的公司。他们家里好像也没有别的生意。他说,仅仅轴承需要研究的东西就太多了,几代人都研究不透,哪有精力再去做别的?
令人感慨。中国企业总是在不知不觉开始“多元化”,什么挣钱干什么!中日两国企业的这种区别,说到底就是:一个只是赚钱,另一个才是做事业。其结果也自然大不同:日本有几万家百年企业,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百年企业,有几个呢?
工匠精神不是简单模仿
中国人喜欢大而全,重“数量”轻“质量”,不仅这些年我们见得多了,甚至有研究历史的学者也发现,这也是有“传统”的。
历史上,西汉和东汉陶俑出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情况,陪葬陶俑比的是数量,就如当今比GDP增长一样,手工越来越粗糙,造型越来越简单,色彩越来越单一,从单个工匠制作最后变成了流水线生产,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劳动分工典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史学家分析说,当一个陶俑的价格从一两银子压低到十个铜板,工匠们也就没有更多想法了。据说当年孔子曾大骂“始作俑者”们大逆不道。
在当代,中国人的模仿水平世界一流,举世公认,但是,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如果不能深刻把握事物内涵,只是在形式和表面上简单机械地重复前人,就会因为丢失精髓,无论技术还是艺术,都反而会越来越没落。
有位学书法的朋友在国内研习多年,后来有机会向一位日本书法家请教,很受震動。他说,这位日本书法家每次写书法前都先做茶道默祷,把自己推入极高的自我精神境界,然后一挥而就,完全打破了中国式样的书法思维方式,独创一格,大智若愚,神采超脱,寓意深刻。反观当代中国书法无非都是隔代遗传,因循守旧,代代模仿,一代不如一代了。中国书法越来越工匠化,这种“工匠气质”不是不细心,而是太过细心求财而忘记了自由情感,所以,不是艺术是模仿。工匠精神不是抄袭,而是一种精神塑造与发扬,如果没有独立人格,就丢掉了工匠精神的本质和灵魂。
“匠人精神”适用社会各层面
过去我们一提到工匠,印象里就是那些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那只是传统概念里的“手艺人”。随着农耕时代的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老的工匠逐渐淡出,优良的工匠精神却永不过时:做什么工作都应执着地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木匠榫卯、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无数大小产品和设施;而“改开”以后,我们也从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奔驰轿车、瑞士刀具产品上,看到了这种工匠精神所闪耀的光芒。我们也在努力,中国的技术技能培训市场,越来越热,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一种现象也引发了国人的焦虑和共识,即:中国制造只是别人的来料加工者,利润太少。而自从这两年“出国购物”引发热议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都体会到,要把中国产品做好,就得有人家那样的工匠精神,简单说就是无论事情大小,都要追求极致和完美。所谓的“质量管理”,其实就是把细节做好的过程。
做为一个社会人,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当有这种“匠人精神”,从细处着眼,小处着手,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应当以真诚的态度把自己的事情高质量地做到位,只有这样,我们的经济才会由粗放到精细,我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有品位。
如果想在事业上做“匠人”,在生活中提高幸福指数,那不妨从日常着手,做精每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情,你就是导演,要把每一件产品都当成“艺术作品”来完成,而且要“匠心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