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社会所有成员的教育活动,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也明确规定了各类继续教育的发展任务,即“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关键词:继续教育;SWOT;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50-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面对增速换挡,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依法治国等“新常态”下的中国社会现实,继续教育不可或缺、大有作为。
吉林大学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现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继续教育基地。然而在继续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背景下,全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继续教育优质品牌已成为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一、吉林大学继续教育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将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结构化平衡系统分析体系。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以下是对吉林大学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
1.内部的优势和劣势。(1)优势(strength)。继续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继续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国家层面上第一次对继续教育进行了系统规划,专门将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列入我国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中,进一步加强了对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强调了要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这对确保我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开展继续教育的天然优势和良好基础。吉林大学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较成熟的管理运行机制、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吉林大学网络教育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教育质量,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远程教育品牌。(2)劣势(weakness)。首先,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继续教育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继续教育具体实施和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因此,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没有专门的法律做保障,只能按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其次,继续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继续教育也呈现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虽然近几年的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吉林大学已经找准定位,开始真正转变办学模式,但非学历继续教育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学历教育为主。
2.外部的机会和威胁。(1)机会(opportunity)。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人们的继续教育需求不断增加。国外许多研究表明,继续教育参与率与人们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随着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完成自我的提升和增值。2009年我国从业人口的继续教育达16600万人次,2010年是18500万人次,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35000万人次。以2012年为例,全国接受各种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394.84万人次,当年已结业778.53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教育的学生达4969.81万人次,当年已结业5537.04万人次。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承担着绝大部分继续教育的任务,这也为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继续教育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需求,只要找准继续教育的市场定位,迅速占据有利发展地势,必将会取得良好成效。(2)威胁(threat)。当前我国继续教育事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各行各业员工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较低,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益不高,学习针对性不强,市场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投入保障不足,这些都成为影响和制约继续教育发展的突出障碍。
二、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吉林大学继续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基本形成以现代远程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办学格局。始终坚持“规范办学、科学管理、保证质量、稳步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宗旨,逐步建立面向学习者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目前已发展成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与各专业学院“四院一体”的管理体制,形成以现代远程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办学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监督体系。
目前,我校网络教育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设41个本、专科专业。在全国21个省市建立了1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并与奥鹏、弘成、知金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合作办学,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国的办学网络。成人高等教育在全国11个省市设立26个函授站,开设本、专科专业142个;主考自学本、专科专业51个。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发展渠道,积极开展多种行业、多种形式的各类培训。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现已承办各类高级培训班40多期,培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次。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和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开发了600多门优质课程资源,为广大求学者提供方便、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三、吉林大学继续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加快推进继续教育的融合和转型发展。学院始终坚持发挥学校的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师资实力雄厚或市场需求旺盛的新兴学科和专业为主,在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与有关行业进行合作,面向全社会成员进行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适应“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需求。通过深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广大求学者提供方便、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MOOC建设,建立完善的支持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课程体系,对函授、业余学生提供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和教学及管理服务,完成网络教育、函授等不同类型继续教育的整合。
2.规范管理,确保办学质量。按照树立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服务理念,明确质量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发挥名校优势,聘请更多名师参与继续教育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优质资源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加强对校外合作办学机构、学习服务机构的指导与监管。
3.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平台。加强演播室建设和移动学习终端的开发和建设,建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训学习等相结合的多样化混合型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基于信息化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虚拟实验等教学,采用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组织模式,为学生提供包括学习指导、资源传送、技术服务和情感支持等在内的多样化、全方位支持服务。建立学生个性化学习电子档案,以课程作业、学习记录、平时考核等过程性评价为主,逐步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全面提升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4.开发与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完善课程资源体系。为推动和完善课程建设工作,学院加大对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更新、改进推出更优秀的教学资源,并丰富现有的网上教学资源内容,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教学及支持服务模式,加强网络教学支持服务和课件质量监管,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我校资源建设的整体水平。
5.不断提高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学院将按照相关规定,适度控制学历教育办学规模,加强对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成人教育函授站点的管理与服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革网络教育考试方式,试行在线考试。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方式,试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快推进整合进程。建立基于信息化、全过程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6.扩大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努力扩展国际市场。积极申报国家级培训基地,主动推进与政府合作的进程。争取与行业或大型企业合作办学,建立稳定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基地。努力扩展国际市场,积极开发国际合作项目。启动在线培训平台与网站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络培训。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3-08-17(2).
关键词:继续教育;SWOT;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250-0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面对增速换挡,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依法治国等“新常态”下的中国社会现实,继续教育不可或缺、大有作为。
吉林大学在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试点高校,现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继续教育基地。然而在继续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背景下,全力构建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继续教育优质品牌已成为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工作者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一、吉林大学继续教育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是将组织的内外部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结构化平衡系统分析体系。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以下是对吉林大学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
1.内部的优势和劣势。(1)优势(strength)。继续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继续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国家层面上第一次对继续教育进行了系统规划,专门将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列入我国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中,进一步加强了对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推进继续教育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强调了要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改革发展。这对确保我国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具有开展继续教育的天然优势和良好基础。吉林大学经过十多年的创新发展,形成了较成熟的管理运行机制、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监督体系。吉林大学网络教育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教育质量,成为全国有影响的远程教育品牌。(2)劣势(weakness)。首先,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继续教育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继续教育具体实施和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因此,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没有专门的法律做保障,只能按照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工作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活动。其次,继续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中国的继续教育也呈现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虽然近几年的深化综合改革,不断推进内涵建设,吉林大学已经找准定位,开始真正转变办学模式,但非学历继续教育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学历教育为主。
2.外部的机会和威胁。(1)机会(opportunity)。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人们的继续教育需求不断增加。国外许多研究表明,继续教育参与率与人们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随着人口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完成自我的提升和增值。2009年我国从业人口的继续教育达16600万人次,2010年是18500万人次,2020年的发展目标是35000万人次。以2012年为例,全国接受各种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394.84万人次,当年已结业778.53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教育的学生达4969.81万人次,当年已结业5537.04万人次。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承担着绝大部分继续教育的任务,这也为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的继续教育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需求,只要找准继续教育的市场定位,迅速占据有利发展地势,必将会取得良好成效。(2)威胁(threat)。当前我国继续教育事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需求,各行各业员工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较低,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益不高,学习针对性不强,市场不规范,体制机制不完善,投入保障不足,这些都成为影响和制约继续教育发展的突出障碍。
二、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吉林大学继续教育经过十多年的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基本形成以现代远程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办学格局。始终坚持“规范办学、科学管理、保证质量、稳步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宗旨,逐步建立面向学习者需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目前已发展成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与各专业学院“四院一体”的管理体制,形成以现代远程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的办学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评价监督体系。
目前,我校网络教育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开设41个本、专科专业。在全国21个省市建立了1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并与奥鹏、弘成、知金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合作办学,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国的办学网络。成人高等教育在全国11个省市设立26个函授站,开设本、专科专业142个;主考自学本、专科专业51个。非学历继续教育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发展渠道,积极开展多种行业、多种形式的各类培训。自2013年9月成立以来,现已承办各类高级培训班40多期,培训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7000余人次。同时,建立了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和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开发了600多门优质课程资源,为广大求学者提供方便、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 三、吉林大学继续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1.加快推进继续教育的融合和转型发展。学院始终坚持发挥学校的优势和专业特色,以师资实力雄厚或市场需求旺盛的新兴学科和专业为主,在学历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领域,与有关行业进行合作,面向全社会成员进行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适应“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需求。通过深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广大求学者提供方便、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MOOC建设,建立完善的支持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课程体系,对函授、业余学生提供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和教学及管理服务,完成网络教育、函授等不同类型继续教育的整合。
2.规范管理,确保办学质量。按照树立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全过程的管理服务理念,明确质量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发挥名校优势,聘请更多名师参与继续教育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和优质资源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加强对校外合作办学机构、学习服务机构的指导与监管。
3.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平台。加强演播室建设和移动学习终端的开发和建设,建立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训学习等相结合的多样化混合型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基于信息化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虚拟实验等教学,采用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课程为单元的教学组织模式,为学生提供包括学习指导、资源传送、技术服务和情感支持等在内的多样化、全方位支持服务。建立学生个性化学习电子档案,以课程作业、学习记录、平时考核等过程性评价为主,逐步形成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全面提升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
4.开发与建设网络精品课程,完善课程资源体系。为推动和完善课程建设工作,学院加大对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更新、改进推出更优秀的教学资源,并丰富现有的网上教学资源内容,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的教学及支持服务模式,加强网络教学支持服务和课件质量监管,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我校资源建设的整体水平。
5.不断提高学历继续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学院将按照相关规定,适度控制学历教育办学规模,加强对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成人教育函授站点的管理与服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改革网络教育考试方式,试行在线考试。改革成人高等教育传统教学方式,试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快推进整合进程。建立基于信息化、全过程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形成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学业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6.扩大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努力扩展国际市场。积极申报国家级培训基地,主动推进与政府合作的进程。争取与行业或大型企业合作办学,建立稳定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基地。努力扩展国际市场,积极开发国际合作项目。启动在线培训平台与网站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络培训。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3-08-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