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居行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但是现在已经面临转折点,是已经饱和还是存在着机会,是多元化还是创新,是恶性竞争还是自律,这些都是摆在企业家面前的难题。
Topic 1
关于家居卖场的扩张问题,曾有过两派的论争,一派认为家居卖场已经完全饱和,另一派认为家居卖场还有巨大的机会。
尹勃:饱和是相对的,我认为一类城市是饱和状态,但是全国来讲并不是饱和状态。
辛益华:家居卖场有两种方式,一个租赁卖场,租赁性的卖场我觉得是处于饱和状态,实际上我们看到三四线城市也有大量租赁卖场,实际上竞争非常激烈。但是我觉得未来家居卖场肯定走连锁化,在座各位都是做连锁的,从连锁的家居卖场来说还没有饱和,因为我统计一下这种连锁的门店大概超过20家店,在整个中国市场可能不超过十个品牌,这样应该说还有大量机会,这个连锁化过程中可能“大鱼吃小鱼”,可能进行行业的洗牌,所以我觉得这个方面来讲又是没有饱和。
车建芳:我的观点有一点不一样,中国卖场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我觉得中国市场没有真正的品牌,不管市场还是家居工厂,或者还是品牌,我觉得还处在混乱的状态当中。这几年大家觉得红星开得比较多比较快,但是中国有13亿人口,还有一千万套保障房,还有数亿农民工都要进城,我们中国城市人口也有这么多,需要提升家居的生活品位。对整个市场来说,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不进则退,中国远远没有达到市场饱和的量,中国工厂这么多品牌,这么多系列,也需要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对于红星来说,我主张要盲目扩张,我们一定不能盲目扩张,一定要平和、适当地去扩张,这是我的观点。
红星反对盲目扩张,红星在2011年的速度也在放慢。2008年金融危机来临之后,大家预测不到09年是一个市场大暴涨,市场大暴涨以后,2010年国家对于房地产业有调控,大家很明白家居是跟着房子走的,所以对于房子的调控以后对于我们的家居相对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红星也是开过很多次会议,决定在2011年也放慢自己的脚步。
丁佐宏:关于饱和的问题我也有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市场上是过度竞争远远超过了饱和的界线。这个很简单,就是发展不平衡,行业生态失去平衡以后就起起落落。我们已经是一个很大产业和行业了,但是政府有关方面的监控监督不到位,有些是高度发展,但有些又没有充分竞争。我们国家一直说科学发展,我认为我们现在这个行业发展是不科学的。我相信我们行业会慢慢过渡,不太正常的发展会得到遏制。
徐良喜:欧亚达在2010年快速发展,可是我认为我们已经远远落后了。刚才也说了这样一个话题,就是现在咱们这个行业是饱和还是机会?我是一个积极分子,我非常看好咱们中国的经济,看好我们这个行业,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还是远远没有饱和,只是刚刚开始,表面上看起来局部竞争非常激烈,但是从整体的宏观来看,我觉得我们这个行业洗牌刚开始。当然这个机会和风险是并存的。
Topic 2
过去十年家居行业在扩张,在新的十年,经营模式会出现很多新变化
翟栋梁:装修行业目前竞争很激烈,我听到很多工厂抱怨说市场越来越难做,我认为家具市场空间还是很大的。家居目前的竞争是白热化,我们最大考虑一个方面就是现在的模式是不是需要调整和修正。目前城区地价很高,租金很贵,老百姓买家具压力就很大。市场新格局会把它改变,现在我们看到美国、欧洲国家,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已经算很大,而我们现在20万、30万平方米的很多,还有更大的。特别是在城区里面,你建一个市场觉不觉得这个租金压力是很大呢?下一步市场格局我认为应该做连锁模式,就是大批采购、销售能够降低成本,给老百姓收益,这个是新格局的一个方式。另外一个新格局的方式我觉得在城郊结合地区做大市场批发中心,我们现在的公司战略也做了一个调整,就是不只是做城区大市场,还要在城郊结合地建大的批发中心。
最近我们在成都新都区做了一个100万平方米的大批发市场,就是中国西部家居批发集散地。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成本低、租金低,因为家具五年买一次的,如果城市市中心不适合,长远发展只能在城郊结合地,建一些大批发市场才是解决大流通的根本,我们现在第一期工程接近完工了。
许惊鸿:一面是饱和派一面是机会派,我不知道该怎么抉择,因为我是两面派。从1949年到2009年城市化进程从24%~42%,未来五年城镇化进程将达到75%,所以整个大的20年来讲的话,不是饱和了,而是很缺乏。说到饱和就是部分城市存在卖场过分密集的问题,这个不用争论,大家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平衡的问题。
尹勃:为什么说没扩张?不是不想扩张,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多,只是我感觉求发展是多方面的,不光局限在家居流通业的卖场竞争,可能有其他方式。我们集团方面也是从2006年开始保持了现在这种业态,而且2006年开始主动关掉自己一些店,做其他的业态。我们当时考虑到北京竞争的饱和程度,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将来的竞争会很激烈,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从发展的多元化上讲,应该说目前全国,特别是一类城市和二三类城市的家居流通缺乏中长期规划。从房地产起伏到家居行业的起伏,对下游产业的影响关联性是很强的。所以,我觉得不管行业协会也好,政府各个部门也好,应该从家居业全国流通行业的总体布局方面考虑,要有一个中长期的规划,只有有规划的情况下才能不打乱仗,才能发展。第三,将来的各种业态都可能成为流通业的主流,所以不是说单独的开这种家居卖场才是唯一的出路。
戴云法:实际上任何业态包括我们家居行业现在这种状况,是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经过的,每一次的高峰可能调整一次,不过是一浪一浪其中一个浪而已,不存在所谓过剩不过剩的问题。我们各自企业都有自己的感觉,我能够承受多少,所以都会根据自身条件制定策略,这是我的观点。当然我也支持生存和机会,我是支持机会的,大家为了发展而去做一些事情。在发展过程中间,每个企业都应该具备健康发展的心态,我们采用的手段就是每个城市首先开一个店,这个店相对大一些,以后再开微型店,然后再铺开,基本上采用这样的发展方式,这样我相信不管有什么风浪都能够稳步前进。
辛益华:东方家园现在有25家店,2008年初太平洋投资入股以后,我们对整个经营战略进行比较大的调整,现在实行多业态多品牌的运作,其中建材这一块我们以自有建材超市这个模式经营,跟百安居、家得宝一样。家具这块我们以租赁形势做,重新运作一个品牌。还有我们的社区店,大概一千平方米左右的店,现在北京开了三家店,吸引了两家上市公司跟我们一起合作拓展这个市场。我们还有其他的形式和业态现在都在筹备中。我想家居业应该鼓励这种多种模式齐头并进。
我觉得以后可能有几个方向:一个是购物中心化,现在有一些大的连锁家居企业也往这个方面发展,像宜家,还有百安居,在国外也是很成熟的;另外一个就是百货式的家居卖场,我们品牌之间怎样共赢,怎样风险共担,这方面也希望这个行业能有更多的创新。现在这种比面积比速度的租赁型大型家居卖场,我自己感觉有一点过度。
Topic3
家居卖场有四大敌人:装修公司、设计师、网络、精装房。它们对家居业的扩张能带来什么影响?
张传喜:所谓四大敌人,其实我们做流通还有一个最大的朋友就是我们的厂家,我们做流通的企业更多地肩负一个责任——行业责任,流通企业连锁都是规模很大的,我们在扩张发展中怎么样去承担行业的责任,怎么样去维护我们行业广大厂家的利益,怎么样保护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发展。
辛益华:我自己觉得,这种扩张只要我们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自己的商业模式,实现差异化,不管我们开店速度快还是慢,我们都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戴云法:我不反对扩张,扩张有自己的道理。
尹勃:考虑到对家居厂家负责任,所以我们没有开更多的店。
丁佐宏:我认为需要站在本位主义上讨论行业的问题,维护行业的生态,共同制定行业的游戏规则。我们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商会正在发动整个行业共同遵守行业公约,我认为这就是责任。
徐良喜:精装房、家装公司,我觉得都是朋友,我是这样认为的,精装房在局部一线城市对于我们做流通业的应该会有一定的影响,家装公司和网络对于我们这个行业影响应该不是很大,我们可以跟家装公司联手,化敌为友,可以相互利用资源整合,只是一个怎么样分利的问题。
网络刚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在思索,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往前走,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到今天我个人认为,网络对于我们这个行业冲击应该也不是很大,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消费者是一种体验式为主的消费行为,所以我们应该有一个积极和谐的心态去对待,关键把自身做好。我觉得敌人也可以化为朋友。我们还是以积极的策略去应对。
丁佐宏:网络、家装公司、设计师、精装房都是合理竞争的产物。
车建芳:是不是让顾客买我们的单,这是最重要的。
许惊鸿:发展是硬道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竞争是必须的,但是竞争是需要公平、公正和和谐的,而不是不正当的竞争。我注意到很多工厂,工厂背后还有很多经销商、商场、卖场中的竞争。首先首当其冲是我们的经销商,因为利润无限的摊薄,摊薄临界的时候也会影响制造业。前两天看到阿里巴巴的马云表达出来一个观念,他是首次提到3Q大战对于媒体的评述,就是360和QQ,马云讲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说3Q之间的竞争是用他们的客户利益来作为博弈的筹码,他是反对的,后来看到制止这场恶性竞争还是政府出面才解决。在以后的发展、拓展、竞争当中,我们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要拿我们客户的利益,包括我们的经销商包括我们制造业的利益做博弈的筹码,因为这样做是不正当的,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这样做也是走不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