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学的创新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中,笔者针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提出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创新的对策,供广大读者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现状;原则;对策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仅是因为高考,更是因为地理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知识面较广,所以古人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比喻为知识渊博之人,由此可见,地理知识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意义。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中地理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相比较传统培养应试型人才的教育体制而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汗水,才能够换来良好的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要注重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改变传统应试型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实现高中地理改革和创新的新风貌,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形成。
一、 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对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 “应试”依然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考是第一位的。诚然,对于这个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没有人会不在意,也没有人会不重视。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没有学历的“敲门砖”,基本所有的人都是寸步难行的。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应试”基本上是所有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在高考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在应试理念的指导之下,一些教师的教学就开始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通过各种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这种机械的训练模式下,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逐渐排斥,最终这种抵触的心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不仅没有学习到文化知识,还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 忽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
当前,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是延续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这一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通过良好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教师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地理教学模式,严重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衷,影响了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 忽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的地理教学往往都是一个人的天下,自始至终都是教师一人在讲,学生默默地听,默默地记笔记,最终却不知所云。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给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高中地理的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 学生主体性原则
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当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当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这里所指的学生主体性,是指教师的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改变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是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二) 创新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对当代教师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创新。何为创新?如何有效地创新?这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里,笔者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改革的基础。唯有创新,才能发展,才能立足。因此,在时代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应当遵循创新性的原则,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良好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 探索性原则
当前,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很多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何为“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俗易懂的讲,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由此可见,在时代教育的背景之下,能力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可以称为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探索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改变传统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
前面我们谈到: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试依然是教师教学的核心要点。而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教师各种刻板和机械的训练,反而会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抵触心理,最终难以促进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基于这样的教学困境,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当改变过去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通过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改变教师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是有科学依据的。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的内容只有50%源于教材,而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知识将近占据40%,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吃老本”,习惯性知识灌输,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很多教学中所产生的知识和内容根本不是教师可以控制的。因此,作为现代的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通过师生互动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生互动环节是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既然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教师的教学应当重视互动性和交流性。这种互动性首先是以师生之间和谐良好的关系作为前提的,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民主,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取得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受到来自于学生的监督,教师的广纳谏言,将会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当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創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低效的板书教学模式,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还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视觉,让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更加有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丰富教学的内容。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大气运动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大气运动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实现无约束的交流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
(四) 强化学生技巧培养,重视学生习惯养成
对于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为什么要这样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远比掌握知识显得更加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通过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2] 唐金红.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0,(4).
[3] 杨玉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改;现状;原则;对策
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仅是因为高考,更是因为地理学科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性。地理学科的知识面较广,所以古人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比喻为知识渊博之人,由此可见,地理知识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意义。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高中地理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相比较传统培养应试型人才的教育体制而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汗水,才能够换来良好的高中地理教学效果。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教师要注重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改变传统应试型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实现高中地理改革和创新的新风貌,促进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形成。
一、 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
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对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 “应试”依然是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考是第一位的。诚然,对于这个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没有人会不在意,也没有人会不重视。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没有学历的“敲门砖”,基本所有的人都是寸步难行的。因此,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应试”基本上是所有教师教学的基本目标,在高考的过程中取得好成绩,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在应试理念的指导之下,一些教师的教学就开始偏离素质教育的轨道,通过各种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这种机械的训练模式下,对地理学科的学习逐渐排斥,最终这种抵触的心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下滑,不仅没有学习到文化知识,还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受到极大的影响。
(二) 忽视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性
当前,在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是延续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这一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因为,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改变过去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通过良好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由此可见,教师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地理教学模式,严重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初衷,影响了教师教学效率的提升,对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 忽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教师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教师的地理教学往往都是一个人的天下,自始至终都是教师一人在讲,学生默默地听,默默地记笔记,最终却不知所云。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和个性化的发展,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给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之下,高中地理的教学应当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一) 学生主体性原则
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赋予当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应当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这里所指的学生主体性,是指教师的教学应当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改变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主体地位的发展,是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是实现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二) 创新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对当代教师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创新。何为创新?如何有效地创新?这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这里,笔者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改革的基础。唯有创新,才能发展,才能立足。因此,在时代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应当遵循创新性的原则,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良好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三) 探索性原则
当前,在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很多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何为“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俗易懂的讲,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由此可见,在时代教育的背景之下,能力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也可以称为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种探索能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对策
针对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中地理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改变传统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
前面我们谈到: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试依然是教师教学的核心要点。而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教师各种刻板和机械的训练,反而会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抵触心理,最终难以促进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基于这样的教学困境,笔者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当改变过去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通过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改变教师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的教学现状,是有科学依据的。据不完全统计,当前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的内容只有50%源于教材,而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知识将近占据40%,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习惯性“吃老本”,习惯性知识灌输,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很多教学中所产生的知识和内容根本不是教师可以控制的。因此,作为现代的高中地理教师,应当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 通过师生互动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师生互动环节是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既然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那教师的教学应当重视互动性和交流性。这种互动性首先是以师生之间和谐良好的关系作为前提的,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民主,形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取得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敢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才会受到来自于学生的监督,教师的广纳谏言,将会为教师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应当结合信息技术的手段,創新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低效的板书教学模式,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模式,还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感官和视觉,让学生对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更加有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丰富教学的内容。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大气运动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大气运动的过程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课堂教学显得更加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实现无约束的交流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
(四) 强化学生技巧培养,重视学生习惯养成
对于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为什么要这样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技巧远比掌握知识显得更加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通过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郑刚.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2] 唐金红.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0,(4).
[3] 杨玉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