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伴”不要变成“老来拌”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伴老伴,老来做伴。夫妻白头偕老,长相厮守,是人生弥足珍贵、被人羡慕的一大乐事,是老人晚年生活减轻孤独、解除寂寞的灵丹妙药。生活中,老夫老妻互敬互爱,出双入对,相依相伴的,为数不少。但也有一些老夫妻,相互间总是别别扭扭,说话不投机,相互爱抬杠,小吵天天有,怄气三六九,“老来伴”成了“老来拌”。拌嘴斗气,给晚年生活蒙上了阴影。
  谷师傅老两口就是这样一对“停停打打”,“打打停停”的“老来拌”。谷师傅退休前是公路养护队的技术员,长年野外作业,养成了吸烟的嗜好,烟瘾特大。那时,他只是周末回家,到家一大摊子家务事,谷师傅也没闲工夫多吸烟。退休了,闲来无事,谷师傅一天到晚喷云吐雾,小屋里烟气熏天。老伴忍受不了了,起初是絮叨,后来便是藏烟,到最后发展到连挖苦带诅咒:“抽!抽!早晚得抽死。”火爆脾气的谷师傅也不甘示弱,发狠说:“我抽死,那才趁了你的心,你有机会找新老头了。”老伴气得大哭一场。就这样,谷师傅一抽烟,两人就吵,一吵就是几天不说话,好好的日子过得极不愉快。
  “老来伴”为何变成了“老来拌”?细想起来,原因之一,就是刚刚退休的老夫妻还不适应整日厮守的新生活。年轻时,为工作奔波操劳,为儿女出力,有些夫妻当年工作还不在一地,节假日团聚,时间有限,懂得珍惜在一起的日子,不会吵来吵去。如今退休在家,有的是时间,老两口抬头不见低头见,相互间就感觉到对方的毛病多了,你看我不顺眼,我对你看不惯,为针尖儿大的小事也要争论,互不相让,不拌嘴吵架那才怪呢!
  人说“无事勿生非”,退休不久的老人,身体都还不错,精力也充沛,整天呆在家里,确实容易发烦,发烦又没地方发泄,老伴往往成了出气的对象,拌嘴由此而生。在刚刚退休的这个“磨合期”,老两口对新的生活要有计划,要有安排,或是同进老年大学学习,或是同去公园锻炼身体,或是担起隔辈教育的责任,或是出外当一名“银发打工族”,让日子过得充实些。正事安排好了,闲杂事就少了,老两口有了新的追求,心情舒畅,就不会争来吵去了。
  最为重要的是,老夫老妻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相互体贴。不要以为老夫老妻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争争吵吵不伤大雅;更不要以为老夫老妻拌嘴斗气,不至于像年轻人那样闹分居,闹离婚,是小事一桩。要知道,老夫老妻打来打去也是很伤感情的,不仅伤神害体,而且搅得儿女不安,全家不宁,何苦来呢!老年相伴,晚年相帮,是夫妻间的福分。“老夫老妻同枕眠”,是人生的美事。况且,老两口相伴,时间不再无限,顶多再共同生活二三十年吧。珍惜相伴生活,过好相伴日月,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应该成为老年夫妻生活的准则。
  欣赏一下《相依相伴》这幅外国幽默画吧!画虽夸张,但它告诉人们,老年夫妻应该心心相印,配合默契,做相依为靠的“老来伴”。
其他文献
人们都知道陆游是南宋的著名诗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美食家。在他的诗词中,吟咏美味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他还记述了吴中(今苏州)和四川等地的佳肴美馔,其中有不少是对于饮食的独到见解。  陆游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原料烹制成一桌丰盛的家宴,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很自得,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