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6年国家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以来,国家和社会对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越来越重视,资助政策惠及的贫困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大。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教育公平思想的推动下,现阶段如何更好地推行区域义务教育资助政策,体现公平与效益,是对区域政策制定者及执行者的考验。
一、郑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工作的现状
(一)当前郑州市资助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调查显示,对普通中小学而言,需要资助的学生占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自身家庭条件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学校对于国家资助政策宣传的基本到位,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了解资助措施,助学金发放过程基本公平,而且大部分困难学生都是愿意接受学校资助的,并且他们在接受资助后能够更加热爱学校、老师、同学,希望报效国家和社会。
(二)郑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工作中亟待关注的现象
调查显示,需要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大部分集中在城郊、县城或乡镇学校,以农村学生人群为主,或者市区特殊学校如盲聋哑学校的特殊残障学生人群。调查中还发现,一些进城务工子女在城镇上学,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本来就薄弱,因此也需要得到相应的资助。市区整体生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对资助政策关注度不高。虽然近年来外界加大了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资助政策的相关细节,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发生在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的市区学校。这类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学校里需要受资助的学生数量极少,学生对此政策关注度不高,或是个别学校忽视了资助政策的宣传。
受外在因素影响,虽然受资助的学生人群大部分集中在城郊和县镇,但并不是这些学校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资助,加上有些资助筛选程序不完善,可能会出现个别生活困难且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资助,反而有些市区学校为了完成资助任务,会出现将学生群体中未达到受资助条件要求的学生,当作贫困学生并给予资助的现象。且受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影响,在资助过程中,有的学生碍于面子,出于自卑心理,不愿意上报自己的真实情况,导致错过了接受资助的机会。
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公平与效率的建议
(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内容的改进意见
1.有针对性地设置资助条件。第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不能片面地以家庭环境为资助标准,应该细化资助内容。第二,根据学生家庭距离学校的远近确定交通资助项目。不再单一地把家庭条件作为资助的唯一标准。在家庭贫困的基础上,对家庭收入进行标准划分,根据家境的不同,在交通出行上进行不同的资助。第三,依据受资助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确定资助的款项。根据困难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花销需要,进行不同金额的资助发放,这样既能合理分配资源,又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要。
2.優化资助程序,改变原有资助程序的烦琐和滞缓。第一,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简化资助流程。第二,资助政策更加倾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第三,除了学校进行资助对象的筛选和上报以外,民政部门还可设立社会监督委员会,审查批准受益人名单,审核学校提供的受资助学生名单。最后补助金由银行直接打入受资助人开设的账户。第四,家庭收入可划分为几个不同等级标准,如果申请者家庭属于低收入家庭,那么申请者将获得社会、学校提供的相应等级标准;如果申请者家庭收入超过低收入标准不多,那么申请者将获得部分资助费用。第五,在申请资助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和信息统计制度,以防瞒报、虚报和重复登记。第六,学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要从多方面进行,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通过家访、调查等形式,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基础上,准确上报资助对象。
3.改变资助形式,提供的形式包括:第一,现金资助。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大多以现金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资助。第二,实物形式。包括教科书、食物、学习用具、交通工具等。第三,免费形式。包括免学费、免费医疗等。第四,增加补贴形式。比如学生的住宿经费补贴、交通补贴等。
4.扩大资助经费来源。社会大力倡导积极的正能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等进行捐赠;政府加大提供资助经费,扩充受资助人群及其资助金额,让更多相对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学;国际援助经费也是资助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补充。
(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公平与效率的策略
第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资助政策的落实,增加资助经费投入力度。在建立健全资助体系工作中,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资助工作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对相关参与资助的企业的大力宣传与表彰,减免部分相关税费等举措,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通过对有能力的个人或团体资助者的大力宣传与表彰,肯定其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第三,构建完整的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建立适合区域实际的资助政策相关实施条例,尤其要考虑困难学生在学习用具、就餐、住宿、校服、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对相关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第四,通过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网络平台建设,依据学生资助工作的需要,建设网络模块,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丰富资助形式,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工作更公平有效。第五,由于城郊、乡镇学校和市区特殊学校贫困学生较多,建议受资助的范围和对象向城郊、乡镇学校倾斜,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教育,以体现国家资助政策的公平与效率。同时在城区要关注外来务工子女,避免他们的家庭因为上学而造成新的贫困,从而使学生错过受教育的机会。关注特殊伤残学生群体,为这类学生提高资助标准,让他们接受学校教育,提升个人技能。第六,加大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尤其是做好国家资助条件、资助内容、资助流程等相关内容的解读,在对家长、学生、教师宣传的时候要更为详尽、清晰,避免困难学生因不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和资助流程等错失受资助的机会。第七,对于受资助学生的情况要进行严格审查,不仅要求出示相关证件和证明文件,还要通过家访了解其家庭情况。在其接受资助之后,持续定期追踪家访,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要联合检查监督。第八,优化申报资助流程,要注意保护申请人相关隐私,尽量不进行公开申报。资助部门或学校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消费水平等行为,到社区侧面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等方式判断其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尽量不要让学生在公开场合申报,让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工作更为温暖且有情。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一、郑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工作的现状
(一)当前郑州市资助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调查显示,对普通中小学而言,需要资助的学生占学生群体中的少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自身家庭条件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学校对于国家资助政策宣传的基本到位,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了解资助措施,助学金发放过程基本公平,而且大部分困难学生都是愿意接受学校资助的,并且他们在接受资助后能够更加热爱学校、老师、同学,希望报效国家和社会。
(二)郑州市义务教育阶段资助工作中亟待关注的现象
调查显示,需要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大部分集中在城郊、县城或乡镇学校,以农村学生人群为主,或者市区特殊学校如盲聋哑学校的特殊残障学生人群。调查中还发现,一些进城务工子女在城镇上学,由于家庭经济情况本来就薄弱,因此也需要得到相应的资助。市区整体生源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学生对资助政策关注度不高。虽然近年来外界加大了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并不了解资助政策的相关细节,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发生在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较好的市区学校。这类情况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学校里需要受资助的学生数量极少,学生对此政策关注度不高,或是个别学校忽视了资助政策的宣传。
受外在因素影响,虽然受资助的学生人群大部分集中在城郊和县镇,但并不是这些学校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资助,加上有些资助筛选程序不完善,可能会出现个别生活困难且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资助,反而有些市区学校为了完成资助任务,会出现将学生群体中未达到受资助条件要求的学生,当作贫困学生并给予资助的现象。且受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影响,在资助过程中,有的学生碍于面子,出于自卑心理,不愿意上报自己的真实情况,导致错过了接受资助的机会。
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公平与效率的建议
(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内容的改进意见
1.有针对性地设置资助条件。第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不能片面地以家庭环境为资助标准,应该细化资助内容。第二,根据学生家庭距离学校的远近确定交通资助项目。不再单一地把家庭条件作为资助的唯一标准。在家庭贫困的基础上,对家庭收入进行标准划分,根据家境的不同,在交通出行上进行不同的资助。第三,依据受资助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确定资助的款项。根据困难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花销需要,进行不同金额的资助发放,这样既能合理分配资源,又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需要。
2.優化资助程序,改变原有资助程序的烦琐和滞缓。第一,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简化资助流程。第二,资助政策更加倾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第三,除了学校进行资助对象的筛选和上报以外,民政部门还可设立社会监督委员会,审查批准受益人名单,审核学校提供的受资助学生名单。最后补助金由银行直接打入受资助人开设的账户。第四,家庭收入可划分为几个不同等级标准,如果申请者家庭属于低收入家庭,那么申请者将获得社会、学校提供的相应等级标准;如果申请者家庭收入超过低收入标准不多,那么申请者将获得部分资助费用。第五,在申请资助过程中,地方政府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和信息统计制度,以防瞒报、虚报和重复登记。第六,学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要从多方面进行,教师深入了解学生,通过家访、调查等形式,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基础上,准确上报资助对象。
3.改变资助形式,提供的形式包括:第一,现金资助。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大多以现金的形式向学生提供资助。第二,实物形式。包括教科书、食物、学习用具、交通工具等。第三,免费形式。包括免学费、免费医疗等。第四,增加补贴形式。比如学生的住宿经费补贴、交通补贴等。
4.扩大资助经费来源。社会大力倡导积极的正能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组织等进行捐赠;政府加大提供资助经费,扩充受资助人群及其资助金额,让更多相对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学;国际援助经费也是资助经费来源的一个重要补充。
(二)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公平与效率的策略
第一,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资助政策的落实,增加资助经费投入力度。在建立健全资助体系工作中,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资助工作主体的责任和义务。第二,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对相关参与资助的企业的大力宣传与表彰,减免部分相关税费等举措,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通过对有能力的个人或团体资助者的大力宣传与表彰,肯定其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第三,构建完整的多层次的资助体系,建立适合区域实际的资助政策相关实施条例,尤其要考虑困难学生在学习用具、就餐、住宿、校服、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对相关困难学生进行资助。第四,通过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网络平台建设,依据学生资助工作的需要,建设网络模块,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丰富资助形式,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工作更公平有效。第五,由于城郊、乡镇学校和市区特殊学校贫困学生较多,建议受资助的范围和对象向城郊、乡镇学校倾斜,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教育,以体现国家资助政策的公平与效率。同时在城区要关注外来务工子女,避免他们的家庭因为上学而造成新的贫困,从而使学生错过受教育的机会。关注特殊伤残学生群体,为这类学生提高资助标准,让他们接受学校教育,提升个人技能。第六,加大国家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尤其是做好国家资助条件、资助内容、资助流程等相关内容的解读,在对家长、学生、教师宣传的时候要更为详尽、清晰,避免困难学生因不了解国家资助政策和资助流程等错失受资助的机会。第七,对于受资助学生的情况要进行严格审查,不仅要求出示相关证件和证明文件,还要通过家访了解其家庭情况。在其接受资助之后,持续定期追踪家访,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要联合检查监督。第八,优化申报资助流程,要注意保护申请人相关隐私,尽量不进行公开申报。资助部门或学校班主任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日常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消费水平等行为,到社区侧面了解学生家庭生活情况等方式判断其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尽量不要让学生在公开场合申报,让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工作更为温暖且有情。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