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乾坤葫芦”的造型艺术和自然野趣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_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是以紫砂实用性为基础,紫砂文化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紫砂造型艺术的形态演变也越来越多,手法也越来越丰富,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佳作,在喝茶品茗的时候,丰富着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件紫砂作品“乾坤葫芦壶”是一把比较简约的花器,充分地利用了紫砂良好的可塑性,把我们喜闻乐见的葫芦形态抽象地演绎出来,充满了大自然的野趣。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是对传统的紫砂葫芦比较高挺的形态作了改良,更加敞口实用,整体的气韵也更加敦厚,有一种成熟之后的大气之感,再加上壶嘴、壶把、壶钮的仿生演绎,颇见作者的匠
其他文献
在紫砂造型的历史上,以梅为题材的紫砂壶不在少数,通过“梅桩壶”、“报春壶”等等不同的形态和装饰,把梅花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在喝茶品茗的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到紫
在我国众多的陶艺品中,宜兴紫砂壶艺术品可以称得上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一把把造型各异的紫砂壶蕴含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及艺术气质,紫砂艺术与其它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比如
从大文豪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吟诵到篆刻家陈曼生的文人壶系列“曼生十八式”,从坡公的“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到亲自参与设计改良紫砂壶器型,如今“东
“集雅壶”的设计与创作,体现了作者对紫砂器型形体流畅追求的极致,紫砂壶讲究的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器型线条的流畅感,作者把古汉字刻绘与现代茶壶相融合,博览古今、融汇贯
宜兴的紫砂艺人们对于紫砂艺术的开拓者和宣传者非常的敬佩,在今天,“东坡提梁壶”依然广受壶友们喜欢,也是紫砂作品中非常经典的传承作品之一。紫砂艺人们在仿生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