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音乐公选课教学模式应以“感受与鉴赏”为课程基础框架,优化课程教学结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想象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高校审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
关键词:教学模式;大学音乐公选课;感受与鉴赏;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论和具体的教学行为规范。大学音乐公选课教学模式应以“感受与鉴赏”为课程基础框架,对大学生实施音乐鉴赏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情感和气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知觉和想象力,陶冶情操、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高校审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这要求教师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根据大学生的特點和既有的音乐素质水平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下面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大学生音乐公选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的一些见解。
一、以音乐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将音乐的“感受与鉴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
感受与鉴赏是造就完美人格、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由于音乐公选课的对象是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与其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相比,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甚少。因此,音乐公选课要设计出适合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即以音乐作品鉴赏为主导,把音乐知识融于作品鉴赏之中,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消化、掌握音乐知识,同时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
1.音乐如同文学用文字符号、绘画用线条和色彩、舞蹈用肢体一样,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它通过选择、加工的音响物质“声音”材料,运用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基本要素为手段表达思想情感。因此,帮助大学生获得音乐感知的关键就在于对音乐本体形态特征及基本要素的把握。
音乐的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是音乐“感受与鉴赏”审美价值实现的桥梁和钥匙。了解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是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的基本规律,是掌握音乐这一特殊的、抽象性、非语义性艺术的基础。
例如: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梁祝》等理解旋律的运动形态是作曲家情感运动形态的音响显现,是音乐的整体美的魅力展现;通过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拉德斯基进行曲》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节拍、节奏是自然万物有规律、有次序的运动显现,是艺术化的提炼与概括。
2.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人们必须通过音响的感知才能获得。因此,聆听是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是音乐审美活动的核心。面对非音乐专业且音乐基础薄弱的大学生,在选择的欣赏曲目程度上则应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欣赏交响乐的顺序是主题—核心乐章—完整作品。音乐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作品的情绪、形象、风格与个性。率先掌握音乐的主题是欣赏者获取音乐形象的关键。另外,选听模拟性较强的音乐作品,如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等能帮助大学生快速获得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音乐的情感表现力、诱发力和感染力提升了大学生的感性认识,产生对自身积极价值的追求心理,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音乐是文化的表象,是具体的“社会和文化过程的产品”,所有的音乐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因此我们说音乐是“文化的音乐”。引导大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受不同社会范围内特定审美习惯和艺术情趣以及历史、人文背景的影响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是深刻领悟音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辩证统一关系的重要内容。
例如:“民族音乐欣赏”类课程的教学,把对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铜鼓音乐等音乐事象的了解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探究其特定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及各民族固有的思维和价值体系,理解、把握音乐事象的审美特质;“交响音乐欣赏”类课程的教学,通过对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风格流派、作曲家的个性及创作风格等综合理解获得客观的音乐评价。由于大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基础,因此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快速获得音乐文化内涵的深层感悟。
二、拓宽课程教学内涵,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构建多维教学模式
1.目前,各高校音乐共选课的课程设置多以西方音乐类课程占据主导地位。如“交响音乐欣赏”“西方音乐作品赏析”“歌剧欣赏”等,而民族音乐欣赏类公选课不但开设课目少,而且选修学生的数量也不多。除了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开课教师对民族音乐教学意识薄弱也影响了学生选课的倾向性。要实现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拓宽课程教学内涵,通过开设“民族音乐欣赏”类课程,使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中外民族音乐文化,在“感受与鉴赏”的音乐基础上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之目的。
首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是青年之使命和责任。开设“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公选课,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各具地域特色的民歌,如《兰花花》《紫竹调》《春江花月夜》《得胜令》,还有戏曲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大学生在获得音响感知的同时了解到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无论是欣赏美洲印第安人的音乐还是南亚印度的歌舞,无论是西班牙“弗拉门戈”还是拉丁美洲“钢鼓”,广泛接触和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客观的审美评价标准,学会借鉴、尊重异国他族的思维方式、工作和表达方式;学会解决问题的艺术方式……这对于培养对异文化的理解、沟通与接受,构筑更为和谐的国家、民族与人际关系以减少种族间的歧视与冲突、维护国家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建构新的大学教学模式提供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实现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向学生学习中心、实践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转变。公选课音乐教师必须积极进行职能和角色的转变,课堂上改变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例如:播放音乐会现场演奏版或者动画版的音乐视频、乐器实物展示、少数民族学生演讲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而信息量大且准确性高、视听效果性强等特点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
我校使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展,既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快速传递,学生可以随时点播音频、视频课件,查阅电子教案等教学内容等,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导航、答疑辅导以及自主学习交流的场所。在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学习音乐的方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今天,大学音乐公选课作为高校实施审美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大学音乐公选课的开课情况并不容乐观,这需要音乐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研究,创设出符合大学理念的音乐公选课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上的突破。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审美素质为旨归,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课程的重心,全面提高大学音乐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使之真正发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和综合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艺兵.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J].音乐研究,2008,(06).
[2]王志成.高校音乐审美素质教育课程标准原则初探[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03).
[3]张忠华.论影响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因素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8).
关键词:教学模式;大学音乐公选课;感受与鉴赏;素质教育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论和具体的教学行为规范。大学音乐公选课教学模式应以“感受与鉴赏”为课程基础框架,对大学生实施音乐鉴赏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情感和气质,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知觉和想象力,陶冶情操、开发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高校审美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定位。这要求教师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根据大学生的特點和既有的音乐素质水平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有效实施课堂教学。下面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大学生音乐公选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的一些见解。
一、以音乐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将音乐的“感受与鉴赏”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
感受与鉴赏是造就完美人格、培养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由于音乐公选课的对象是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与其所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相比,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甚少。因此,音乐公选课要设计出适合大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即以音乐作品鉴赏为主导,把音乐知识融于作品鉴赏之中,在感受、体验音乐的过程中消化、掌握音乐知识,同时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
1.音乐如同文学用文字符号、绘画用线条和色彩、舞蹈用肢体一样,有其自身独特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它通过选择、加工的音响物质“声音”材料,运用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基本要素为手段表达思想情感。因此,帮助大学生获得音乐感知的关键就在于对音乐本体形态特征及基本要素的把握。
音乐的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是音乐“感受与鉴赏”审美价值实现的桥梁和钥匙。了解旋律、节奏、和声、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是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的基本规律,是掌握音乐这一特殊的、抽象性、非语义性艺术的基础。
例如: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梁祝》等理解旋律的运动形态是作曲家情感运动形态的音响显现,是音乐的整体美的魅力展现;通过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和《拉德斯基进行曲》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节拍、节奏是自然万物有规律、有次序的运动显现,是艺术化的提炼与概括。
2.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人们必须通过音响的感知才能获得。因此,聆听是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是音乐审美活动的核心。面对非音乐专业且音乐基础薄弱的大学生,在选择的欣赏曲目程度上则应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欣赏交响乐的顺序是主题—核心乐章—完整作品。音乐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集中体现了作品的情绪、形象、风格与个性。率先掌握音乐的主题是欣赏者获取音乐形象的关键。另外,选听模拟性较强的音乐作品,如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等能帮助大学生快速获得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音乐的情感表现力、诱发力和感染力提升了大学生的感性认识,产生对自身积极价值的追求心理,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音乐是文化的表象,是具体的“社会和文化过程的产品”,所有的音乐都具有文化的属性,因此我们说音乐是“文化的音乐”。引导大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受不同社会范围内特定审美习惯和艺术情趣以及历史、人文背景的影响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是深刻领悟音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辩证统一关系的重要内容。
例如:“民族音乐欣赏”类课程的教学,把对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铜鼓音乐等音乐事象的了解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中,探究其特定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及各民族固有的思维和价值体系,理解、把握音乐事象的审美特质;“交响音乐欣赏”类课程的教学,通过对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风格流派、作曲家的个性及创作风格等综合理解获得客观的音乐评价。由于大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基础,因此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快速获得音乐文化内涵的深层感悟。
二、拓宽课程教学内涵,优化课程教学结构,构建多维教学模式
1.目前,各高校音乐共选课的课程设置多以西方音乐类课程占据主导地位。如“交响音乐欣赏”“西方音乐作品赏析”“歌剧欣赏”等,而民族音乐欣赏类公选课不但开设课目少,而且选修学生的数量也不多。除了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外,开课教师对民族音乐教学意识薄弱也影响了学生选课的倾向性。要实现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质,必须拓宽课程教学内涵,通过开设“民族音乐欣赏”类课程,使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中外民族音乐文化,在“感受与鉴赏”的音乐基础上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之目的。
首先,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是青年之使命和责任。开设“中国民族音乐欣赏”公选课,教学内容不仅包括各具地域特色的民歌,如《兰花花》《紫竹调》《春江花月夜》《得胜令》,还有戏曲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大学生在获得音响感知的同时了解到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爱国主义情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树立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无论是欣赏美洲印第安人的音乐还是南亚印度的歌舞,无论是西班牙“弗拉门戈”还是拉丁美洲“钢鼓”,广泛接触和了解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客观的审美评价标准,学会借鉴、尊重异国他族的思维方式、工作和表达方式;学会解决问题的艺术方式……这对于培养对异文化的理解、沟通与接受,构筑更为和谐的国家、民族与人际关系以减少种族间的歧视与冲突、维护国家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2.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建构新的大学教学模式提供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实现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向学生学习中心、实践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转变。公选课音乐教师必须积极进行职能和角色的转变,课堂上改变单一“灌输式”教学模式,建立开放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例如:播放音乐会现场演奏版或者动画版的音乐视频、乐器实物展示、少数民族学生演讲等,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而信息量大且准确性高、视听效果性强等特点拓展了课堂教学的空间。
我校使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展,既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快速传递,学生可以随时点播音频、视频课件,查阅电子教案等教学内容等,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导航、答疑辅导以及自主学习交流的场所。在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学习音乐的方法,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等方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三、结语
今天,大学音乐公选课作为高校实施审美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大学音乐公选课的开课情况并不容乐观,这需要音乐教师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研究,创设出符合大学理念的音乐公选课教学模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上的突破。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审美素质为旨归,培养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课程的重心,全面提高大学音乐公选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使之真正发挥提高大学生的音乐审美和综合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艺兵.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J].音乐研究,2008,(06).
[2]王志成.高校音乐审美素质教育课程标准原则初探[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03).
[3]张忠华.论影响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变革的因素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