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人口众多,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具有广阔的前景,阿里巴巴和京东等电商已经在县域农村积极开展互联网+农村金融战略。但是由于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村大量常佳人口是“一老一小”,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随着城镇化发展的重点e经转移到县域,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农村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十分必要,将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对未来农村互联网金融在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
电商平台 普惠金融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必然性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农村地区逐渐普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7%.规模为2.01亿;城镇网民占比73.3%.规模为5.50亿,较2016年底增加1988万人,半年增幅为3.7%。城乡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普及接入层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4.0%,但低于城镇35.4个百分点;互联网应用层面,城乡网民在即时通信使用率方面差异最小,在2个百分点左右,但商务交易类、支付、新闻资讯等应用使用率方面差异较大,其中网上外卖使用率差异最大,为26.8%。农村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潜力依然较大。
(l)传统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
传统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受农村居民的居住密度、建设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普及成为难题,导致机构在农村的覆盖率比较低。
(2)农户借款难现象依然存在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农户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和担保人,银行等正规的金融机构很难把钱放心的借给农户。根据《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当农户需要钱时,只有不到15%的农户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超过70%的农户更愿意向自己的亲友借钱或者选择民间借贷。
(3)大数据金融的趋势
互联网金融将数据的分享、积累以及处理作为核心。其多样化的数据采集方式,标准化数据获取流程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工具,分析技术等方式和手段,将大数据完美地融人到了互联网贷款融资模式中。一方面,这一优势冲破了信息与成本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束缚,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优势下的借贷服务有着很高的透明度,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第一时间内对中小型企业的交易情况、资金运用情况以及信用情况进行相应的查询及了解,这种及时反馈使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向中小型企业倾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困境。
(4)普惠金融需求,迸发强大“生命力”
“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鼓励股份制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拓展三农业务等精神”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为省内农村发展金融互联网普惠金融铺平了道路,也符合金融机构的发展转型、创新服务和深耕三农市场的整体定位。互联网金融电商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
(l)普通农户对互联网金融需求意愿不强。与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不同,在对省内100家农户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在现有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民分散种植经济作物基本上不需要金融机构贷款,但是随着农民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产量不断增加,而分散种植不能直接对接市场,农民的收入一部分被小商小贩拿走。51家农户表示不会、也不打算通过互联网实现“点对点”销售,37户已经在做,12户通過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且占收入的大部分。
(2)缺乏新型农村经济体,没有品牌意识。电商平台运营中,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量占比大,比如多年来种植经济作物已经形成规模,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并小有名气。但农户多为“散兵游勇”,“各种各的、各卖各的”,没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体,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直接对接市场。即使有专业合作社但没有发挥作用。没有形成“抱成团”的优势,致使在互联金融交易中成为弱势。
(3)农村电商业务发展参差不齐。少数电商发展较好,一部分处于停滞状态,还有一部分已经停止营业。主要问题是销售规模小,收入低,无法维持运营人员的工资费用;广大农民对电商的认知度不高,传统购物观念制约;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商品质量及售后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化发展滞后,没有成熟的产品上网销售。
(4)人才缺乏制约电商业务发展。调查发现,无论是新型农村经济体,还是互联网电商平台发展都面临着人才匮乏问题。
(5)农村金融知识匮乏,亟待加强宣传。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发现广大农民的金融知识相当匮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较差,使用金融手段理财和消费更的能力有限。
(6) 020模式并没有显现出来。该平台仍然以线下,目前适应的客户人群,尤其是年轻人比较少,市场营销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
(7)平台注册企业生命周期与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小微企业是电商平台的重要服务对象,而小微企业寿命比较短,银行贷款何时介入何时退出,以及怎样控制风险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规律。
(8)理财业务存在空门点。电商平台上并没有此类业务。所以根据收入以及财富状况,设计理财规划,进行全生命周期理财服务成为新的课题。
(9)配套政策及监管措施的滞后性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各个领域进行了监管分工,但相关监管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将直接影响互联网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
对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建议
(1)“打造一托二模式”,即依托金融带动生产和消费。如:依托于商业银行信用,开展人生理财规划设计,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根据人的生命周期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不同的理财规划产品,成长教育阶段的教育金融服务为主,职业生涯创新创业阶段的信贷支持为主,进入中产阶段的投资理财产品开发为主,进入到养老阶段设计财产的分配方案。在上述各个阶段当中,将电商平台嵌入其中,充分发挥其生活服务功能、生产服务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
(2)加大整合力度,将线下商户整合为线上商户。利用数据优势,将在银行开户的商户逐步整合到线上来。
(3)实施粘性客户开发战略。实行分层开发,逐步推进的战略步骤。首先,从内部员工开始,从我做起。其次,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后,工商企业。从上而下,县市、乡镇、村屯,开展“扫地式”营销。
(4)加大对潜在客户的宣传培训力度。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让人们了解并且能够掌握和使用电商平台。
(5)将生活服务功能和生产服务功能作为金融服务功能的增值服务。以金融业务带动其它两个方面业务的发展,即以金融服务功能促进生产服务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的提升,彰显电商平台的特色。
(6)引进和培养电商营销人才。吸引懂电商、懂金融、懂农业的优秀人才到营销队伍中来。
(7)建设低成本高效的物流体系,依托于现有的交通网络,将县市乡镇村屯各个服务站联系起来,降低成本,缩短物流在途时间。
(8)依托于当地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和仓储融资,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同区建设,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吸引有实力的运营商进行整体策划运营。例如大力发扬农特产品优势,深入实施农特产品全网销售战略,筹建网上农作物交易中心,鼓励市场主体进驻知名电商平台。同时推进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开展省内优势农作物产品的质量溯源。
[l]刘清云.“互联网+”带来的营销机会分析[J].商,2015(21):109.
[2]石磊.中国农村信息化中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中国农村电商十大模式的启示[J].江苏农村经济,2015(04).
[4]王红,张瑞玉,董晓刚.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发展[J].经营与管理,2014(02):32-34.
[5]潘淑娟等.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
电商平台 普惠金融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的必然性
近年来,互联网在我国农村地区逐渐普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7%.规模为2.01亿;城镇网民占比73.3%.规模为5.50亿,较2016年底增加1988万人,半年增幅为3.7%。城乡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普及接入层面,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上升至34.0%,但低于城镇35.4个百分点;互联网应用层面,城乡网民在即时通信使用率方面差异最小,在2个百分点左右,但商务交易类、支付、新闻资讯等应用使用率方面差异较大,其中网上外卖使用率差异最大,为26.8%。农村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潜力依然较大。
(l)传统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村的需要
传统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受农村居民的居住密度、建设成本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普及成为难题,导致机构在农村的覆盖率比较低。
(2)农户借款难现象依然存在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户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农户没有合适的抵押物和担保人,银行等正规的金融机构很难把钱放心的借给农户。根据《中国农村家庭金融发展报告2015》的数据显示,当农户需要钱时,只有不到15%的农户能够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超过70%的农户更愿意向自己的亲友借钱或者选择民间借贷。
(3)大数据金融的趋势
互联网金融将数据的分享、积累以及处理作为核心。其多样化的数据采集方式,标准化数据获取流程以及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工具,分析技术等方式和手段,将大数据完美地融人到了互联网贷款融资模式中。一方面,这一优势冲破了信息与成本对中小型企业融资的束缚,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大数据优势下的借贷服务有着很高的透明度,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第一时间内对中小型企业的交易情况、资金运用情况以及信用情况进行相应的查询及了解,这种及时反馈使得金融机构的贷款向中小型企业倾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困境。
(4)普惠金融需求,迸发强大“生命力”
“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村普惠金融”、“鼓励股份制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拓展三农业务等精神”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为省内农村发展金融互联网普惠金融铺平了道路,也符合金融机构的发展转型、创新服务和深耕三农市场的整体定位。互联网金融电商平台发展存在的问题
(l)普通农户对互联网金融需求意愿不强。与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不同,在对省内100家农户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在现有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民分散种植经济作物基本上不需要金融机构贷款,但是随着农民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产量不断增加,而分散种植不能直接对接市场,农民的收入一部分被小商小贩拿走。51家农户表示不会、也不打算通过互联网实现“点对点”销售,37户已经在做,12户通過互联网销售农产品且占收入的大部分。
(2)缺乏新型农村经济体,没有品牌意识。电商平台运营中,当地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量占比大,比如多年来种植经济作物已经形成规模,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并小有名气。但农户多为“散兵游勇”,“各种各的、各卖各的”,没有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体,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直接对接市场。即使有专业合作社但没有发挥作用。没有形成“抱成团”的优势,致使在互联金融交易中成为弱势。
(3)农村电商业务发展参差不齐。少数电商发展较好,一部分处于停滞状态,还有一部分已经停止营业。主要问题是销售规模小,收入低,无法维持运营人员的工资费用;广大农民对电商的认知度不高,传统购物观念制约;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的商品质量及售后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化发展滞后,没有成熟的产品上网销售。
(4)人才缺乏制约电商业务发展。调查发现,无论是新型农村经济体,还是互联网电商平台发展都面临着人才匮乏问题。
(5)农村金融知识匮乏,亟待加强宣传。通过填写调查问卷和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发现广大农民的金融知识相当匮乏,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较差,使用金融手段理财和消费更的能力有限。
(6) 020模式并没有显现出来。该平台仍然以线下,目前适应的客户人群,尤其是年轻人比较少,市场营销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
(7)平台注册企业生命周期与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小微企业是电商平台的重要服务对象,而小微企业寿命比较短,银行贷款何时介入何时退出,以及怎样控制风险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规律。
(8)理财业务存在空门点。电商平台上并没有此类业务。所以根据收入以及财富状况,设计理财规划,进行全生命周期理财服务成为新的课题。
(9)配套政策及监管措施的滞后性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一系列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稳步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各个领域进行了监管分工,但相关监管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制度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将直接影响互联网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
对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建议
(1)“打造一托二模式”,即依托金融带动生产和消费。如:依托于商业银行信用,开展人生理财规划设计,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根据人的生命周期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设计不同的理财规划产品,成长教育阶段的教育金融服务为主,职业生涯创新创业阶段的信贷支持为主,进入中产阶段的投资理财产品开发为主,进入到养老阶段设计财产的分配方案。在上述各个阶段当中,将电商平台嵌入其中,充分发挥其生活服务功能、生产服务功能和金融服务功能。
(2)加大整合力度,将线下商户整合为线上商户。利用数据优势,将在银行开户的商户逐步整合到线上来。
(3)实施粘性客户开发战略。实行分层开发,逐步推进的战略步骤。首先,从内部员工开始,从我做起。其次,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最后,工商企业。从上而下,县市、乡镇、村屯,开展“扫地式”营销。
(4)加大对潜在客户的宣传培训力度。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方案。让人们了解并且能够掌握和使用电商平台。
(5)将生活服务功能和生产服务功能作为金融服务功能的增值服务。以金融业务带动其它两个方面业务的发展,即以金融服务功能促进生产服务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的提升,彰显电商平台的特色。
(6)引进和培养电商营销人才。吸引懂电商、懂金融、懂农业的优秀人才到营销队伍中来。
(7)建设低成本高效的物流体系,依托于现有的交通网络,将县市乡镇村屯各个服务站联系起来,降低成本,缩短物流在途时间。
(8)依托于当地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和仓储融资,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同区建设,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吸引有实力的运营商进行整体策划运营。例如大力发扬农特产品优势,深入实施农特产品全网销售战略,筹建网上农作物交易中心,鼓励市场主体进驻知名电商平台。同时推进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开展省内优势农作物产品的质量溯源。
[l]刘清云.“互联网+”带来的营销机会分析[J].商,2015(21):109.
[2]石磊.中国农村信息化中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2.
[3]中国农村电商十大模式的启示[J].江苏农村经济,2015(04).
[4]王红,张瑞玉,董晓刚.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发展[J].经营与管理,2014(02):32-34.
[5]潘淑娟等.多层次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构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