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内蒙古自治区经济总量增长、新兴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发挥了重要拉动作用。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又极大地促进了城市职能结构、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已成为自治区经济与城市发展趋势。
  
  一、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分析
  
  “十五”以来,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次产业快速协调发展,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第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工业上一批支柱产业正在兴起和壮大,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产业迅速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起步较快,涌现出鄂尔多斯、伊利、蒙牛、仕奇、鹿王等一批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第二产业大多数物质产品供大于求,出现了买方市场。人们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发展第三产业对促进消费及资源分配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加,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城乡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发展第三产业成为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目前,第三产业内部传统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有所下降,房地产业、金融业和新兴社会服务业发展逐步加快,但教育、文化、卫生和科研等知识含量高的产业比重仍然偏小,从总体上看,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一个规模扩张而能级不高的水平上。
  近年来,内蒙古经济总体快速增长,经济运行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GDP增长速度逐年上升,2001-2007年GDP增长速度分别为10.7%、13.2%、17.9%、20.5%、23.8%、18.7%和19%,其中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2.0%、4.4%、5.9%、11.7%、9.1%、5.6%和5.8%,呈上扬趋势,但基数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是逐年递减的。2001--2007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9%、19.3%、17.6%、17.2%、15.1%、13.6%和13%,这表明我区第一产业就业已达饱和,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0.9%、15.7%、27.7%、22.8%34.9%、25.7%和25.3%,表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8.3%、38.9%、40.5%、41.0%、45.5%、48.6%和51.2%,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无论是绝对值还是比重大体趋于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分别为15.5%、15.3%、14.5%、22.0%、18.1%、15.8%和15.6%。数据显示,2004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增幅较大,抑制了2001--2003年的下滑趋势,之后又呈下跌之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0.8%、41.8%、41.9%、41.8%、39.4%、37.8%和35.8%。2001-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在我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直固守在接近41%的水平上下波动,运行相对平稳。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第三产业增长的速度低于GDP的增速,且最近几年比重和增速均有下降的势头。这些均说明长期以来,我区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但不显著,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还处在逐步形成阶段,产业结构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相对滞后。
  从三次产业的运行看,我区三次产业的构成排序于1987年突破“二、一、三”的结构而进入了“二、三、一”的箱体。根据我区实际,在该箱体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大致在32%-42%。换言之,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只有突破45%左右的“箱顶”,我区三次产业的排序才能转入“三、二、一”的结构。“十五”以来实绩表明,我区产业结构仍处于初级化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是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比重偏大。未来几年,我区三次产业仍将运行于“二、三、一”箱体的轨迹下。
  从城市化进程看,近年来,我区城市化水平有了快速的提高。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我区城镇化水平为36.3%,比全国平均水平26.2%高出10.1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位居第8位;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区城镇化水平为42.7%,比全国平均水平36.1%高出6.6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区排第9位,较第四次人口普查后移了1位,浙江省的城镇化水平超过了我区。从1990年人口普查到2000人口普查的10多年间,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9.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99个百分点;而同期我区城镇化水平提高了6.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6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35个百分点。从2000-2007年,我区城镇化水平由42.7%提高到50.2%平均每年提高1.1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城镇化水平提高8.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增幅低0.2个百分点,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如果按目前的发展状况,我区城市化率虽然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小,城市密度和城镇人口密度比较低,城市化实际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我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不相一致,而且城市的成因不完全是二、三产业发展的结果,非经济因素起着不小的作用,从而引起一系列问题。如: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弱,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国有经济与重工业比重偏大等因素造成的“下岗”等问题。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分析
  
  就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而言,可以表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体现为城市化的变动。城市化首先是一种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而城市化的确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就业人口逐步转向非农业就业人口为主的转移和集中的过程,其转移速度越快,转移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是由落后的农业文明转变为以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为标志的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同时,城市化是对居民从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则是通过第三产业在全社会各领域内的全面渗透来完成的。当然,产业结构的重心将沿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这种关系背后隐含着一个条件:在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过程中,必须伴有相应 城市化的发展,因为任何产业都要有自己的空间载体——产业的空间实现形式。因此可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需要依托城市化,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
  从美国产业结构和城市化100年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城市化历程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是同趋势发展的,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份额约为80%,其次得益于第二产业的增长,贡献份额约为20%。而整个城市化的历程是同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同步的,而且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
  
  三、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化互动所存在的问题
  
  环境问题。内蒙古作为国家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许多工业项目围绕资源消耗建设,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由于科研开发水平低,设备工艺落后,再加上国家对城市质量管理的重视,许多污染严重的产业企业转移到小城镇,从而使污染源较为分散,难以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处理和回收利用污染物的成本很高。这使得城镇的空气污染和水环境污染加剧,垃圾等固体废料污染也越来越重,而且在一些小城镇更为严重。
  认识问题。首先,忽视了城市化的真正内涵。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还表现为由此引起的生活方式的演变,是传统的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变过程。然而许多地域实际上是为了城市化而城市化,把城市化仅仅看成是农民迁入城市,城镇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不去做或不愿意做基础工作,为农村人口特别是即将转移的农村人口进行“城市人”转变服务,只热衷搞一些城市形象工程。一些领导急于改善城市面貌和提高城市档次,只注重城市的“形”,认为城市化就是修广场、多盖房、多修路等,却忽略了城市的品位、神韵、素质,即城市的生态、市民的素质以及现代城市所体现的一种公平、和谐体制、制度,其中最关键的是真正消灭城乡差别。其次,忽视了城市化的长期性。这一过程是生产和积累、人们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念逐步进化的过程。城市化不是通过行政手段达到的,而是人们自由选择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然推动过程。不少地区把城市化率作为衡量经济水平的一项指标,这样为了增加城市化率,一些地方采取批户口、行政区划调整和扩大城市面积的方式,把城市化变成了“数字游戏”。
  政府角色定位问题。产业优化和城市化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政府主要是制定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战略规划,维护市场秩序,同时要尽量避免直接的行政干预。在政策层面上尽力清除各种政策障碍,从而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提供必要政策支持。
  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未来几年,我区重点发展传统产业包括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链,在此基础上发展一批集群,大力发展与传统产业关联性的强的产业,为我区的产业优化夯实基础。从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装备信息化相关产业人手,努力培育一批有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推动区域产业的高级化,并带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增强其竞争力。进而为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奠定基础,加速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四、结论与思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化是密切相关和相互作用的。而我区在提出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城市化率时,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化率是各自进行的,殊不知人为的硬性提升产业结构,易造成“产业空心化”;而不顾调整产业结构,人为提高城市化,会造成“空城化”。这也是目前我区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城市化率中没有达到理想结果的原因。只有通过城市化提高的动力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城市化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来推动,使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化率达到有效互动,才能使二者真正地发展。同时,城市化率不宜作为地区发展指标。而先进生产要素、市场、公司、现代服务业向城市聚集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形成的态势。作为衡量城市化的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应是唯一指标,而服务业的比重应成为衡量城市化的重要指标。另外,服务业具有不可储存性的特征,其生产消费是同时进行不可分离的,也就是说,服务业规模对当地的市场容量依赖性很强,市场容量越大,服务业规模越大,越能实现规模效益。而且一个城市服务业越发达,对客户越具吸引力,这个城市的功能及竞争力越强。从提升现代城市的品质出发,以服务要素的聚集为重点来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但要促进人口、生活、产业的集聚,更要促进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的集聚。聚集有利于商业、金融、贸易等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增强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城市化发展。因此,城市化率的数字并非越高越好,虚涨城市化指标,过分强调城市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会有大量贫穷的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造成城市化率虽然很高,但因经济发展水平低,加剧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这应该引起行政决策的重视。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给城市化以可持续发展动力。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刺激城市化的发展,服务业应比制造业更为重要。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国城市化进程与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性。目前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第三产业主导城市化的阶段,其第三产业的产值、就业比重均超过60%。一些主要城市已经从工业生产中心转为第三产业的中心,彻底实现了城市职能的第三产业化,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城市内涵的进展,即城市现代化。因此,在我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业问题将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区产业结构调整,既要考虑技术进步,又要考虑就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及城市化发展的顺利进行。从未来我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扩大就业容量,有力推动我区城市化的发展,进而增强我区经济发展的潜力。
  (作者单位: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其他文献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也是资源消耗强度最大的地区。世界观察研究所1999年6月发表的报告表明,虽然全球城市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却消耗了将近3/4的世界能源,贡
传统自然垄断产业的各个环节实行的是一体化经营。自然垄断企业就代表了自然垄断产业。但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垄断的边界不断变化,在同一个自然垄断产业内部出现了自然垄断环节和非自然垄断环节的差别。非自然垄断环节由于其自然垄断性的消失而可以放开市场、引入竞争。自然垄断性仅是自然垄断产业的部分特征,自然垄断产业兼有自然垄断和非自然垄断属性。因此。对于自然垄断产业的规制改革必须兼顾自然垄断环节的规
“市场”是商品交易的空间载体,这是一个广泛运用的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尽管存在着市场及商品货币交换关系,但实际上只是实现计划对物资分配的手段,市场机制、市场操作规则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