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是中美重新互开大门40周年,1972年尼克松成为第一位身在“大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这在中国已是路人皆知。而鲜为人知的是,曾经有一位美国青年,于113年前,远渡重洋到中国“打工”,积攒了人生“第一桶金”,他后来成为美国第31届总统。更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位总统在中国时爱上了青花瓷,此后一生坚持收藏中国明清瓷器,并具有很高的鉴赏能力。
这位总统就是赫伯特·胡佛(1874-1964年)。
到中国淘金
1898年末,正在澳大利亚做采矿工程师的斯坦福大学首届毕业生胡佛意外地接到了一份新的“工作邀请”—到中国去采矿,年薪7500美元另加10美分。这在当时对一名年仅24岁的青年是一份很诱人的工作,令人难以拒绝。胡佛在决定接受这份工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在斯坦福大学地质系读书时的同学露·亨利拍了个电报,内容只有一句话:“嫁给我吗?”
接到了肯定的答复后,胡佛马上回到加州,于1899年2月10日草草地举行了一个婚礼,买了一些有关中国的书籍,打点了一下行装,在婚后不到10天,就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当时从美国到中国走海路需要一个多月,胡佛夫妇正好有时间在船上恶补了一下有关东方的文化习俗。
胡佛到达中国后才知道,他的这份工作有两项职责,一是为清朝光绪政府设在北方的开平煤矿做总工程师,另一个是当美国公司的中国代表。尽管这两项工作在今天看来有明显的“利益冲突”,但在当时,中国官方似乎并不介意。胡佛的中国老板交待给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方寻找金矿。只是胡佛带领的勘探团队,走遍了中国北方的山山水水,最后还是无功而归。后来,胡佛凭借他的商业和金融专长,精明的头脑和特殊的地位,很快在中国积累了一笔财富。史学家公认,就是这“第一桶金”,为他后来在美国经商和从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天津淘宝
胡佛夫妇在中国共生活了将近3年的时间(1899-1902年),他们把家安置在天津。露·亨利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颇有语言天才,能讲多种语言,除了从事家务还在当地的医院做义工。一到中国,他们就请了一位汉语家庭教师,很快,露·亨利的中文就有明显长进,能够自由交谈,办事买东西也不成问题。而胡佛的中文虽有进步,但用他自己的话讲,“掌握的中文从来没有超过100句”。露·亨利的天才还在于,她竟然能够将就胡佛的初级中文,用中文同丈夫交谈。后来胡佛入主白宫后,在一些特殊场合,胡佛夫妇如果需要讲些私事,不便让旁人听到,二人就用中文谈话。
大概就是从天津开始,胡佛夫妇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兴趣,尤其是迷上了中国古代的青花瓷器。同其他古董收藏者来比,胡佛夫妇至少有两个优势:一是清朝末年,天津是个收藏皇室古董不可多得之地,很多清朝宫廷的遗老遗少和太监宫女,家就住在天津,天津的古玩市场十分兴旺。另一点是胡佛夫妇的经济宽裕,适逢美元坚挺。
胡佛夫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们对中国青花瓷器的收藏。随着收藏的增加,胡佛夫妇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并将主要兴趣转移到明代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上,而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正是中国历史上青花瓷器发展的顶峰。当时正值中国的清朝皇室衰落,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外国势力的入侵等等巨大社会变化,造成了中国宫廷和民间文物的大量流失,对腰缠万贯的外国人来讲,要收藏中国古董正是最佳时机。露·亨利日渐娴熟的中文,无疑十分有助于她提高对中国瓷器的鉴赏眼力。就是在中国天津,胡佛夫妇积累了他们的“第一桶”青花瓷收藏。
一生收藏明清青花
据相关资料记载,胡佛夫妇一生在不同时期,收藏过250到400余件中国的青花瓷,其中不乏明代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精品。从天津开始,他们收藏青花瓷的热情似乎从来没有间断过,即使在做了总统和从“大位”退下来后,胡佛仍然没有中断同古董商人和收藏家的联系。据纽约曼哈顿的一位专门经销中国古董的店主介绍,有一次,听说胡佛总统在外面看到了他们店橱窗中的中国瓷器,传过话来,表示很有兴趣。店主问,喜欢哪一件,得到的答复是,所有的青花瓷。店主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胡佛总统经常坐的沙发椅。
明代和康熙时的青花瓷,即便是在清末和民国时代,也是十分珍贵。尤其是官窑瓷器,普通人更无法染指。胡佛夫妇的特殊爱好和地位,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很多名贵稀少的青花瓷珍品,并时常收到囊中,仔细玩赏,这无疑会培养和锻炼他们的鉴定眼力。据说,在鉴定方面,有语言天赋的总统夫人要胜过总统一筹。一次,胡佛在外地看到12个中国青花盘子出售,每个要价10美元。胡佛看了半天,还是拿不准是不是真品。于是只买了一个,邮回去给夫人看,露·亨利接到盘子以后,回电指示:“不论什么价格,全部买下”。结果胡佛再去找那位古董商,已经不见踪影,甚为遗憾。过了几年,胡佛惊讶地看到,其中的一个盘子在伦敦拍卖,售出千余元之多。
胡佛夫妇对青花瓷的热爱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熟悉他们生活的人回忆,几乎所有胡佛夫妇居住过的地方,从他们的美国乡间别墅,到伦敦的“红房”,再到晚年居住的曼哈顿华尔道夫酒店公寓,所有的客厅摆设中都有名贵的中国青花瓷。就连他们入住白宫的短短四年,也没有忘记带上他们的青花瓷收藏,摆设在显眼的地方展示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据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女士回忆,她在先生过世后不久,就接到了胡佛总统的慰问电,并邀请她去曼哈顿华尔道夫公寓见面,交谈之际,陈女士还注意到室内摆设了很多珍贵的中国青花瓷。
夫妻的纽带和感恩的礼物
胡佛夫妇对青花的热爱,从他们夫妻的共同兴趣发展到感情的纽带,甚至成为共同的遗产。据报道,露·亨利从天津开始收藏中国青花瓷,连续40余年,成为明代和康熙青花瓷的鉴赏专家,她一生不断积累,收藏了一套近乎完整的青花瓷器。有点遗憾的是,直到她于1944年因心脏病突然去世,此套瓷器还缺两件没能找到。胡佛十分欣赏他夫人对瓷器的鉴赏水平,并没有因夫人的去世而中断收藏,相反,仍然继续苦苦地寻找。
说来也巧,就在夫人过世不久,胡佛到住在马里兰州的一位“重要人物”家里去做客,偶然在主人的壁炉架上看到一件青花瓷器摆件,正好是他夫人收藏中缺少的一件,于是就耐心地向主人解释了他和夫人收藏中国青花瓷的经历。主人听过后大受感动,决定忍痛割爱,将此件藏品作为礼品送给客人。胡佛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件盼望已久的瓷器,但执意要按市场价格付费,主人坚持不过,只好同意。胡佛的到访还有意外的收获,因为这位朋友还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另一件胡佛夫妇缺失的青花瓷。当胡佛听说亚特兰大的一位古董商存有他要的东西时,马上回到纽约的家里,定了下一班的机票,直飞亚特兰大,将最后一件青花瓷器拿下。当他把最后一件瓷器摆入夫人留下的青花瓷收藏时,胡佛说道:“我希望露知道我完成了她的收藏,并因此而感到欣慰。”
然而,胡佛先生并不是一位只进不出的“守藏奴”,他不但多次慷慨地将藏品捐赠给有关机构,还偶尔将珍藏的青花瓷作为礼品赠送给他人以示感激。1964年夏季,胡佛患了一场大病,诊断为肠癌,经过医生手术和护士的精心照料,到了年底,病情基本康复。为了感激一位贴身护士多年来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胡佛破例选了一件画有青花凤凰纹的瓷瓶作为圣诞礼物送给这位护士,并附了一封真挚而又不失幽默的亲笔信如下:
1962年圣诞节
亲爱的杜克小姐:
这是一个康熙早期制作的瓷瓶。
此瓷瓶有三个用途。
1. 圣诞和新年快乐!
2. 对你在我不适期间的精湛技术和奉献表示感激。
3. 如遇生活窘迫或对此瓶厌倦时,把它送到苏富比拍卖行去,千万不要扔到垃圾箱里。
你真诚的 赫伯特·胡佛
说来也巧,30余年后,胡佛总统当年送给护士的瓷瓶和亲笔信,以及总统先生同两位护士的合影照片,一同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拍卖会上,笔者有幸得到了这一套具有珍贵历史意义藏品。经考证,这件精美的瓷瓶是“凤穿云纹青花釉里红胆瓶”。而“釉里红”应该是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胡佛一直活到90岁,于1964年去世,在他之前,只有一位美国总统活到了91岁。据说,胡氏夫妇一生所收藏的中国青花瓷最后有三个归宿。大部分捐给设在爱荷华州的胡佛总统图书馆及博物馆,以及在加州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公众现在还可以在这两个地方参观胡佛总统留下的精美中国青花瓷;还有一部分留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儿子去世后由孙辈继承,其中也有些捐献给不同机构;仅有一小部分,流入民间私人收藏。(责编:石晓)
这位总统就是赫伯特·胡佛(1874-1964年)。
到中国淘金
1898年末,正在澳大利亚做采矿工程师的斯坦福大学首届毕业生胡佛意外地接到了一份新的“工作邀请”—到中国去采矿,年薪7500美元另加10美分。这在当时对一名年仅24岁的青年是一份很诱人的工作,令人难以拒绝。胡佛在决定接受这份工作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在斯坦福大学地质系读书时的同学露·亨利拍了个电报,内容只有一句话:“嫁给我吗?”
接到了肯定的答复后,胡佛马上回到加州,于1899年2月10日草草地举行了一个婚礼,买了一些有关中国的书籍,打点了一下行装,在婚后不到10天,就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当时从美国到中国走海路需要一个多月,胡佛夫妇正好有时间在船上恶补了一下有关东方的文化习俗。
胡佛到达中国后才知道,他的这份工作有两项职责,一是为清朝光绪政府设在北方的开平煤矿做总工程师,另一个是当美国公司的中国代表。尽管这两项工作在今天看来有明显的“利益冲突”,但在当时,中国官方似乎并不介意。胡佛的中国老板交待给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方寻找金矿。只是胡佛带领的勘探团队,走遍了中国北方的山山水水,最后还是无功而归。后来,胡佛凭借他的商业和金融专长,精明的头脑和特殊的地位,很快在中国积累了一笔财富。史学家公认,就是这“第一桶金”,为他后来在美国经商和从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天津淘宝
胡佛夫妇在中国共生活了将近3年的时间(1899-1902年),他们把家安置在天津。露·亨利是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颇有语言天才,能讲多种语言,除了从事家务还在当地的医院做义工。一到中国,他们就请了一位汉语家庭教师,很快,露·亨利的中文就有明显长进,能够自由交谈,办事买东西也不成问题。而胡佛的中文虽有进步,但用他自己的话讲,“掌握的中文从来没有超过100句”。露·亨利的天才还在于,她竟然能够将就胡佛的初级中文,用中文同丈夫交谈。后来胡佛入主白宫后,在一些特殊场合,胡佛夫妇如果需要讲些私事,不便让旁人听到,二人就用中文谈话。
大概就是从天津开始,胡佛夫妇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兴趣,尤其是迷上了中国古代的青花瓷器。同其他古董收藏者来比,胡佛夫妇至少有两个优势:一是清朝末年,天津是个收藏皇室古董不可多得之地,很多清朝宫廷的遗老遗少和太监宫女,家就住在天津,天津的古玩市场十分兴旺。另一点是胡佛夫妇的经济宽裕,适逢美元坚挺。
胡佛夫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他们对中国青花瓷器的收藏。随着收藏的增加,胡佛夫妇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并将主要兴趣转移到明代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上,而这两个时期的青花瓷,正是中国历史上青花瓷器发展的顶峰。当时正值中国的清朝皇室衰落,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外国势力的入侵等等巨大社会变化,造成了中国宫廷和民间文物的大量流失,对腰缠万贯的外国人来讲,要收藏中国古董正是最佳时机。露·亨利日渐娴熟的中文,无疑十分有助于她提高对中国瓷器的鉴赏眼力。就是在中国天津,胡佛夫妇积累了他们的“第一桶”青花瓷收藏。
一生收藏明清青花
据相关资料记载,胡佛夫妇一生在不同时期,收藏过250到400余件中国的青花瓷,其中不乏明代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精品。从天津开始,他们收藏青花瓷的热情似乎从来没有间断过,即使在做了总统和从“大位”退下来后,胡佛仍然没有中断同古董商人和收藏家的联系。据纽约曼哈顿的一位专门经销中国古董的店主介绍,有一次,听说胡佛总统在外面看到了他们店橱窗中的中国瓷器,传过话来,表示很有兴趣。店主问,喜欢哪一件,得到的答复是,所有的青花瓷。店主至今还保留着当年胡佛总统经常坐的沙发椅。
明代和康熙时的青花瓷,即便是在清末和民国时代,也是十分珍贵。尤其是官窑瓷器,普通人更无法染指。胡佛夫妇的特殊爱好和地位,使他们有机会接触很多名贵稀少的青花瓷珍品,并时常收到囊中,仔细玩赏,这无疑会培养和锻炼他们的鉴定眼力。据说,在鉴定方面,有语言天赋的总统夫人要胜过总统一筹。一次,胡佛在外地看到12个中国青花盘子出售,每个要价10美元。胡佛看了半天,还是拿不准是不是真品。于是只买了一个,邮回去给夫人看,露·亨利接到盘子以后,回电指示:“不论什么价格,全部买下”。结果胡佛再去找那位古董商,已经不见踪影,甚为遗憾。过了几年,胡佛惊讶地看到,其中的一个盘子在伦敦拍卖,售出千余元之多。
胡佛夫妇对青花瓷的热爱体现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熟悉他们生活的人回忆,几乎所有胡佛夫妇居住过的地方,从他们的美国乡间别墅,到伦敦的“红房”,再到晚年居住的曼哈顿华尔道夫酒店公寓,所有的客厅摆设中都有名贵的中国青花瓷。就连他们入住白宫的短短四年,也没有忘记带上他们的青花瓷收藏,摆设在显眼的地方展示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贵宾。据美国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遗孀陈香梅女士回忆,她在先生过世后不久,就接到了胡佛总统的慰问电,并邀请她去曼哈顿华尔道夫公寓见面,交谈之际,陈女士还注意到室内摆设了很多珍贵的中国青花瓷。
夫妻的纽带和感恩的礼物
胡佛夫妇对青花的热爱,从他们夫妻的共同兴趣发展到感情的纽带,甚至成为共同的遗产。据报道,露·亨利从天津开始收藏中国青花瓷,连续40余年,成为明代和康熙青花瓷的鉴赏专家,她一生不断积累,收藏了一套近乎完整的青花瓷器。有点遗憾的是,直到她于1944年因心脏病突然去世,此套瓷器还缺两件没能找到。胡佛十分欣赏他夫人对瓷器的鉴赏水平,并没有因夫人的去世而中断收藏,相反,仍然继续苦苦地寻找。
说来也巧,就在夫人过世不久,胡佛到住在马里兰州的一位“重要人物”家里去做客,偶然在主人的壁炉架上看到一件青花瓷器摆件,正好是他夫人收藏中缺少的一件,于是就耐心地向主人解释了他和夫人收藏中国青花瓷的经历。主人听过后大受感动,决定忍痛割爱,将此件藏品作为礼品送给客人。胡佛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件盼望已久的瓷器,但执意要按市场价格付费,主人坚持不过,只好同意。胡佛的到访还有意外的收获,因为这位朋友还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另一件胡佛夫妇缺失的青花瓷。当胡佛听说亚特兰大的一位古董商存有他要的东西时,马上回到纽约的家里,定了下一班的机票,直飞亚特兰大,将最后一件青花瓷器拿下。当他把最后一件瓷器摆入夫人留下的青花瓷收藏时,胡佛说道:“我希望露知道我完成了她的收藏,并因此而感到欣慰。”
然而,胡佛先生并不是一位只进不出的“守藏奴”,他不但多次慷慨地将藏品捐赠给有关机构,还偶尔将珍藏的青花瓷作为礼品赠送给他人以示感激。1964年夏季,胡佛患了一场大病,诊断为肠癌,经过医生手术和护士的精心照料,到了年底,病情基本康复。为了感激一位贴身护士多年来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胡佛破例选了一件画有青花凤凰纹的瓷瓶作为圣诞礼物送给这位护士,并附了一封真挚而又不失幽默的亲笔信如下:
1962年圣诞节
亲爱的杜克小姐:
这是一个康熙早期制作的瓷瓶。
此瓷瓶有三个用途。
1. 圣诞和新年快乐!
2. 对你在我不适期间的精湛技术和奉献表示感激。
3. 如遇生活窘迫或对此瓶厌倦时,把它送到苏富比拍卖行去,千万不要扔到垃圾箱里。
你真诚的 赫伯特·胡佛
说来也巧,30余年后,胡佛总统当年送给护士的瓷瓶和亲笔信,以及总统先生同两位护士的合影照片,一同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拍卖会上,笔者有幸得到了这一套具有珍贵历史意义藏品。经考证,这件精美的瓷瓶是“凤穿云纹青花釉里红胆瓶”。而“釉里红”应该是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胡佛一直活到90岁,于1964年去世,在他之前,只有一位美国总统活到了91岁。据说,胡氏夫妇一生所收藏的中国青花瓷最后有三个归宿。大部分捐给设在爱荷华州的胡佛总统图书馆及博物馆,以及在加州斯坦福大学的胡佛研究所,公众现在还可以在这两个地方参观胡佛总统留下的精美中国青花瓷;还有一部分留给了他的两个儿子,儿子去世后由孙辈继承,其中也有些捐献给不同机构;仅有一小部分,流入民间私人收藏。(责编: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