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皮损表皮中表皮生长因子的免疫组化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一种新的免疫组化技术标记的抗生蛋白链菌素-生物素连接系统对24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10例正常人表皮中的表皮生长因子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皮生长因子阳性染色细胞主要分布于棘层和颗粒层.银屑病患者表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为75%.表皮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及阳性细胞密度在静止期与进行期之间及初发病例与复发病例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I>P</I>均>0.05).

其他文献
为了探讨补体活化与银屑病的关系,我们测定了银屑病患者血清中C3和C4的裂解片断C3a和C4a.现报告如下.
利用免疫印迹技术筛选出2份大疱性类天疱疮(BP)血清,一份只和230 000分子结合,一份只和160 000分子结合,分别和人体22处正常皮肤作间接免疫荧光(ⅡF),发现230 000抗原和160 000抗原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230 000抗原在胸腹和大腿屈侧含量最高,头皮和足跖最低.160 000抗原在胸腹含量最高,头皮和颈部含量最低.230 000抗原和160 000抗原在同一部位的
近年来,我科采用切割加磨削的方法治疗先天性疣状痣获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我科自1989年以来共收治小儿药疹20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期刊
期刊
期刊
免疫组化、电镜及流式细胞计数对15例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皮肤活检标本进行了研究。15例中13例免疫组化染色对抗S100蛋白、花生凝集素反应阳性,对抗Mac387和溶菌酶反应阴性;3例CD1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3例电镜观察1例示Birbeck颗粒;10例DNA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6例为异倍体,DNA指数为1.380.32,增殖指数为38.69%。检测结果表明:本病皮损中病理组织细
甲真菌病占皮肤真菌感染的30%,占自然人群发病率的2%~5%.为了观察伊曲康唑短程、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我们于1993年11月至1994年卫卫月应用比利时杨森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胶囊,进行了为期1年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