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高中学生在进行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篮球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2)篮球分层教学对学生运球上篮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3)篮球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投篮的技能水平;(4)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提高;(5) 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根据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为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中学生在进行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中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633.9
1研究目的
面对篮球技术层次不同的学生如何进行篮球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是现阶段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为了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本文以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二学生篮球模块教学为基础,就篮球模块课程进行分层教学,进行实践检验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与时间
研究对象: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二学生。
研究时间:2011.9——2012.6。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和中国教育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一个详实的理论依据。
2.2.2访谈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访谈和调查。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深入了解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现状,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2.2.3 问卷调查法。 从学生对篮球的态度、参加篮球活动的频率、篮球技术的进步等方面设计问卷。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前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回收率97.5%,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7.4%,其中男生110人,占57.9%,女生80人,占42.1%。进行分层教学一年后,对相同的学生再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98.5%,其中男生107人,占54.3%,女生90人,占45.7%。
2.2.4数据统计法。通过 Excel对问卷调查和测试成绩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中学生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后的基本情况
3.1.1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中学生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后对篮球的兴趣比较。
从表1、表2的统计结果对比发现,经过一学年的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非常喜欢篮球和喜欢篮球的比例提高了很多。其中非常喜欢篮球的男生比例从16.3%提高到了47.6%,非常喜欢篮球的女生比例从7.5%提高到了28.5%;喜欢篮球的男生比例从31.8%提高到了36.4%,喜欢篮球的女生比例从16.2%提高到了31.1%;同时可以从表中看出,对篮球喜爱程度持一般态度比例下降了很多。
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其次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明显好转;再次学生集体荣誉感有显著的增强。
表1实施前学生对篮球课兴趣的调查统计表
态度 男(人数) 占%女(人数 )占%总(人数) 占%
非常喜欢 18 16.36 7.524 12.6
喜欢 35 31.81316.2 48 25.2
一般 57 51.86176.2 11862.1
表2实施后学生对篮球课兴趣的调查统计表
态度 男(人数)占%女(人数 )占%总(人数) 占%
非常喜欢 51 47.6 26 28.5 77 39.1
喜欢 39 36.4 28 31.1 67 34.1
一般 17 15.8 36 40.0 53 26.9
3.1.2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后对运球上篮测试成绩的分析。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的运球上篮技术有了较大提高。男生11秒以内由分层教学前1人提高到18人,11秒-12秒由分层教学前的30人提高到54人,而12秒-13秒由分层教学前46人降低至30人,13秒以下的由分层教学前33人降低至8人。女生12秒以内由分层教学前的8人提高至18人,12秒-13秒由分层教学前44人提高至54人,而13秒-14秒的由分层教学前29人降低至15人,14秒以下由分层教学前8人降低至3人。
表3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测试成绩
运球上篮 11"以内 11"-12"12"-13" 13"-14" 14"以下
男生1人 30人 46人28人5人
女生0人8人 44人29人8人
表4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测试成绩
运球上篮11"以内11"-12"12"-13" 13"-14" 14"以下
男生 18人 54人 30人7人 1人
女生1人 17人 54人15人3人
3.1.3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前后学生投篮测试成绩的分析。
从表5、表6可以看出,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后,学生在投篮技术上有所提高。就以一分钟跳投为例,男生6次以上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22人,4-5次的由原来的38人增加到68人,而2-3次由原来63人降低至18人,1次以下由原来的7人降低至2人。女生6次以上由原来0人增加到1人,4-5次由原来的21人增加到39人,而2-3次的由原来57人降低至46人,1次以下由12人降低至4人。
表5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的投篮测试成绩
一分钟跳投 6次以上4-5次2-3次 1次以下
男生2人38人 63人 7人
女生0人21人 57人 12人
表6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的投篮测试成绩
一分钟跳投 6次以上4-5次2-3次1次以下
男生 22人68人 18人 2人
女生1人39人 46人 4人
3.1.4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前后篮球理论考试成绩分析。
从表7、表8可以看出,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得到显著提高。85分以上由原来的11人增加到45人,75-84分的人数由原来的42人增加到75人,而60-74的人数由原来的124人降低至79人,60分以下的人数由原来的23人减少至1人。
表7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理论知识85分以上 75-84分 60-74分 60分以下
人数 11人42人 124人23人
表8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理论知识85分以上 75-84分 60-74分 60分以下
人数 45人75人 79人 1人
3.1.5 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
从表9、表10可以看出,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每周参加1次篮球练习的学生比率23.6%变为11.6%,每周参加2次篮球练习的学生比率从43.6%变为32.4%,每周参加3-4次篮球练习的学生比率从18.4%提高到36.0%;每周参加5次以上篮球练习的学生比率从14.2%提高到19.7%。
表9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的每周练习的次数
次数男(人数) 占%女(人数 )占%总(人数) 占%
1次1311.8 3240.0 4523.6
2次5045.4 3341.2 8343.6
3-4次2522.7 1012.5 3518.45次以上2220.0 5 6.25 2714.2
表10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的每周练习的次数
次数男(人数) 占%女(人数 )占%总(人数) 占%
1次 87.4 15 16.6 23 11.6
2次 34 31.730 33.3 64 32.4
3-4次 38 35.133 36.6 71 36.0
5次以上 27 25.212 13.3 39 19.7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非常喜欢篮球和喜欢篮球的比例提高了很多。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
4.1.2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提高了学生的运球上篮的技术水平。
4.1.3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投篮的技能水平。
4.1.4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提高。实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篮球理论知识。
4.1.5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4.2 建议
4.2. 1 在设置分层教学的目标时,尽可能做到明确、具体、有层次、和可操作性;在设置具体的目标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情感体验。
4.2. 2 分层教学的设置要符合高中篮球课程的要求,做到教学目标全面化、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方法合理化、教学过程实战化。
4.2. 3 分层教学的设置必须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符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地适当安排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众保,教翔.篮球分层教学初探—以山西省实验中学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6):8.
[2]陈素琴.大学生公共篮球课程分层教学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4):20-21.
[3]朱洪林.篮球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18.
【中图分类号】G633.9
1研究目的
面对篮球技术层次不同的学生如何进行篮球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是现阶段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为了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本文以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二学生篮球模块教学为基础,就篮球模块课程进行分层教学,进行实践检验和深层次的理论探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与时间
研究对象: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二学生。
研究时间:2011.9——2012.6。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检索和中国教育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一个详实的理论依据。
2.2.2访谈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有计划的进行访谈和调查。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深入了解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现状,以获得第一手资料。
2.2.3 问卷调查法。 从学生对篮球的态度、参加篮球活动的频率、篮球技术的进步等方面设计问卷。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前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5,回收率97.5%,有效问卷190份,有效率97.4%,其中男生110人,占57.9%,女生80人,占42.1%。进行分层教学一年后,对相同的学生再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97份,有效率98.5%,其中男生107人,占54.3%,女生90人,占45.7%。
2.2.4数据统计法。通过 Excel对问卷调查和测试成绩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中学生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后的基本情况
3.1.1乐昌市第三中学高中学生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后对篮球的兴趣比较。
从表1、表2的统计结果对比发现,经过一学年的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非常喜欢篮球和喜欢篮球的比例提高了很多。其中非常喜欢篮球的男生比例从16.3%提高到了47.6%,非常喜欢篮球的女生比例从7.5%提高到了28.5%;喜欢篮球的男生比例从31.8%提高到了36.4%,喜欢篮球的女生比例从16.2%提高到了31.1%;同时可以从表中看出,对篮球喜爱程度持一般态度比例下降了很多。
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生练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其次课堂教学的氛围有明显好转;再次学生集体荣誉感有显著的增强。
表1实施前学生对篮球课兴趣的调查统计表
态度 男(人数) 占%女(人数 )占%总(人数) 占%
非常喜欢 18 16.36 7.524 12.6
喜欢 35 31.81316.2 48 25.2
一般 57 51.86176.2 11862.1
表2实施后学生对篮球课兴趣的调查统计表
态度 男(人数)占%女(人数 )占%总(人数) 占%
非常喜欢 51 47.6 26 28.5 77 39.1
喜欢 39 36.4 28 31.1 67 34.1
一般 17 15.8 36 40.0 53 26.9
3.1.2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后对运球上篮测试成绩的分析。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的运球上篮技术有了较大提高。男生11秒以内由分层教学前1人提高到18人,11秒-12秒由分层教学前的30人提高到54人,而12秒-13秒由分层教学前46人降低至30人,13秒以下的由分层教学前33人降低至8人。女生12秒以内由分层教学前的8人提高至18人,12秒-13秒由分层教学前44人提高至54人,而13秒-14秒的由分层教学前29人降低至15人,14秒以下由分层教学前8人降低至3人。
表3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测试成绩
运球上篮 11"以内 11"-12"12"-13" 13"-14" 14"以下
男生1人 30人 46人28人5人
女生0人8人 44人29人8人
表4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的半场往返运球上篮测试成绩
运球上篮11"以内11"-12"12"-13" 13"-14" 14"以下
男生 18人 54人 30人7人 1人
女生1人 17人 54人15人3人
3.1.3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前后学生投篮测试成绩的分析。
从表5、表6可以看出,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后,学生在投篮技术上有所提高。就以一分钟跳投为例,男生6次以上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22人,4-5次的由原来的38人增加到68人,而2-3次由原来63人降低至18人,1次以下由原来的7人降低至2人。女生6次以上由原来0人增加到1人,4-5次由原来的21人增加到39人,而2-3次的由原来57人降低至46人,1次以下由12人降低至4人。
表5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的投篮测试成绩
一分钟跳投 6次以上4-5次2-3次 1次以下
男生2人38人 63人 7人
女生0人21人 57人 12人
表6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的投篮测试成绩
一分钟跳投 6次以上4-5次2-3次1次以下
男生 22人68人 18人 2人
女生1人39人 46人 4人
3.1.4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前后篮球理论考试成绩分析。
从表7、表8可以看出,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得到显著提高。85分以上由原来的11人增加到45人,75-84分的人数由原来的42人增加到75人,而60-74的人数由原来的124人降低至79人,60分以下的人数由原来的23人减少至1人。
表7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理论知识85分以上 75-84分 60-74分 60分以下
人数 11人42人 124人23人
表8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理论知识85分以上 75-84分 60-74分 60分以下
人数 45人75人 79人 1人
3.1.5 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
从表9、表10可以看出,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每周参加1次篮球练习的学生比率23.6%变为11.6%,每周参加2次篮球练习的学生比率从43.6%变为32.4%,每周参加3-4次篮球练习的学生比率从18.4%提高到36.0%;每周参加5次以上篮球练习的学生比率从14.2%提高到19.7%。
表9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前的每周练习的次数
次数男(人数) 占%女(人数 )占%总(人数) 占%
1次1311.8 3240.0 4523.6
2次5045.4 3341.2 8343.6
3-4次2522.7 1012.5 3518.45次以上2220.0 5 6.25 2714.2
表10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的每周练习的次数
次数男(人数) 占%女(人数 )占%总(人数) 占%
1次 87.4 15 16.6 23 11.6
2次 34 31.730 33.3 64 32.4
3-4次 38 35.133 36.6 71 36.0
5次以上 27 25.212 13.3 39 19.7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非常喜欢篮球和喜欢篮球的比例提高了很多。实施篮球模块分层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
4.1.2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提高了学生的运球上篮的技术水平。
4.1.3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投篮的技能水平。
4.1.4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提高。实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篮球理论知识。
4.1.5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
4.2 建议
4.2. 1 在设置分层教学的目标时,尽可能做到明确、具体、有层次、和可操作性;在设置具体的目标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情感体验。
4.2. 2 分层教学的设置要符合高中篮球课程的要求,做到教学目标全面化、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方法合理化、教学过程实战化。
4.2. 3 分层教学的设置必须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符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地适当安排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众保,教翔.篮球分层教学初探—以山西省实验中学为例[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10(6):8.
[2]陈素琴.大学生公共篮球课程分层教学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4):20-21.
[3]朱洪林.篮球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