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夏天,都有许多人为子女升学而焦虑。焦虑的原因,是害怕孩子上不了一个好学校。好的标准,主要是指升学率;至于老师如何,则往往退居其次,或根本不容考虑。其实,老师的人品或者说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比如已故的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就遇上了几位很好的老师,如果没有这几位老师,他可能不会有后来的成就。
较早的一位好老师是后来在学界、翻译界颇富盛名的傅东华先生。傅先生早年在浙江东阳中学任教时,严济慈以全县第一名成绩考入该校。当时傅先生任英文教师,他教学生,但不像现在的老师那样,总是让学生背那几本教科书,而是鼓励他们阅读原版英文小说和英文报刊。在他影响下,严济慈不仅订阅英国人在上海办的《密勒氏评论报》,还经常向商务印书馆的《英文月刊》投稿,这对于提高他的英语水平非常重要。可见傅先生追求的不是“应试”,而是应用。
中学毕业后,严济慈考入南京高等师范,遇上著名数学家何鲁先生。当时何先生刚从法国留学归来,他好像不太会讲课,所以学生们以罢课表示不满,只有严济慈一个人坚持上课。后来何先生到上海任教,每逢暑假,他总要邀请严济慈前来读书。在何先生的书斋里,严济慈自学了法文,并把何先生带回来的教科书通读一遍,使自己的学问大有长进。何先生看他学有所成,便介绍他认识了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王先生对严济慈有所了解后,就约他写了《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这两本书影响了好几代人,在数学教育史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严济慈大学毕业后,他的老师何鲁、熊庆来、胡刚复都鼓励他去法国留学。他得不到官费,三位先生便慷慨解囊,为他筹措川资。到了法国后,严济慈的生活非常窘迫,有时候几乎到了没饭吃的地步。从他写给未婚妻的《巴黎书简》中,可以看出三位恩师一直给他寄钱。据严济慈统计,在最初一年里,三位先生一共资助他780元,占全部费用的3/4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当时何鲁的夫人旧病复发,且极其严重,尽管如此,何先生也没有中断对严济慈的接济和帮助。
与中国老师相比,法国教授对严济慈的帮助则别具匠心,更有一番情趣。严济慈读博士时,他的导师是著名科学家夏尔·法布里教授。1927年严济慈完成博士论文后,法布里正好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在院士就职典礼上,法布里先生出人意料地宣读了严济慈的论文,这对严济慈是极大鼓励,无上荣誉,也使他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至于另一位恩师——居里夫人,对他的帮助也是一言难尽。
这些故事之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如今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老师了。我听说,有些老师不仅不会(也没有能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还想从学生身上捞点外快。最常见的做法是利用节假日为学生补课。作为弱势群体,学生根本不敢不补。于是一个月下来,老师从学生身上挣的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还有些大学老师自己不写论文,却要在学生论文上署名,有时甚至出现先生剽窃学生的现象……
正因为如此,这些故事便有点白头宫女说玄宗的况味。当然,更重要的是,希望这些故事能为我们提供一点思考和启示。
(作者为山西社科院研究员)
较早的一位好老师是后来在学界、翻译界颇富盛名的傅东华先生。傅先生早年在浙江东阳中学任教时,严济慈以全县第一名成绩考入该校。当时傅先生任英文教师,他教学生,但不像现在的老师那样,总是让学生背那几本教科书,而是鼓励他们阅读原版英文小说和英文报刊。在他影响下,严济慈不仅订阅英国人在上海办的《密勒氏评论报》,还经常向商务印书馆的《英文月刊》投稿,这对于提高他的英语水平非常重要。可见傅先生追求的不是“应试”,而是应用。
中学毕业后,严济慈考入南京高等师范,遇上著名数学家何鲁先生。当时何先生刚从法国留学归来,他好像不太会讲课,所以学生们以罢课表示不满,只有严济慈一个人坚持上课。后来何先生到上海任教,每逢暑假,他总要邀请严济慈前来读书。在何先生的书斋里,严济慈自学了法文,并把何先生带回来的教科书通读一遍,使自己的学问大有长进。何先生看他学有所成,便介绍他认识了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王先生对严济慈有所了解后,就约他写了《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这两本书影响了好几代人,在数学教育史上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严济慈大学毕业后,他的老师何鲁、熊庆来、胡刚复都鼓励他去法国留学。他得不到官费,三位先生便慷慨解囊,为他筹措川资。到了法国后,严济慈的生活非常窘迫,有时候几乎到了没饭吃的地步。从他写给未婚妻的《巴黎书简》中,可以看出三位恩师一直给他寄钱。据严济慈统计,在最初一年里,三位先生一共资助他780元,占全部费用的3/4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当时何鲁的夫人旧病复发,且极其严重,尽管如此,何先生也没有中断对严济慈的接济和帮助。
与中国老师相比,法国教授对严济慈的帮助则别具匠心,更有一番情趣。严济慈读博士时,他的导师是著名科学家夏尔·法布里教授。1927年严济慈完成博士论文后,法布里正好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在院士就职典礼上,法布里先生出人意料地宣读了严济慈的论文,这对严济慈是极大鼓励,无上荣誉,也使他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至于另一位恩师——居里夫人,对他的帮助也是一言难尽。
这些故事之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如今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老师了。我听说,有些老师不仅不会(也没有能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还想从学生身上捞点外快。最常见的做法是利用节假日为学生补课。作为弱势群体,学生根本不敢不补。于是一个月下来,老师从学生身上挣的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还有些大学老师自己不写论文,却要在学生论文上署名,有时甚至出现先生剽窃学生的现象……
正因为如此,这些故事便有点白头宫女说玄宗的况味。当然,更重要的是,希望这些故事能为我们提供一点思考和启示。
(作者为山西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