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解决信息技术活动课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成功将博客引入到信息技术活动课教学中。无论是在流程设计、过程积累还是评价量化方面,博客对信息技术活动课的支撑作用都非常明显,能大大提高效率。下面以“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的“信息安全辩论会”教学过程为例,从几个方面谈谈我们是如何应用博客建立虚拟社区为信息技术活动课服务的。
建立博客平台
(1)需求分析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我们分析学生在活动中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博客平台的设计上参考如表1所示的因素。
我们关注并引导博客中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让学生作为平等的谈话主体在博客上就“信息安全”问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理性地进行对话和协商,避免“对话的霸权者”的出现,避免“灌输”与“接受”、“命令”与“服从”式教学。
(3)师生共建资源库
我们设计并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撑教学活动过程。学生在活动课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获取的数据、积累下来的成果、反思性日记等也成为活动课的宝贵资源。博客使这些学习资源能够不断更新,实现有效共享。
借助博客平台促进教学流程与活动任务设计的完善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流程与活动任务设计一开始就非常成熟和完善,而博客正好提供了一个互动平台,让师生参与到流程的设计和修改中来,形成一个优秀的活动课流程。我们在“信息安全”辩论会的组织上就借助博客“集众议之所长”的特点,最后确定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活动流程(图2)。该流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参与相应的实践,极大地提高了活动课的效率。
(2)在评价方式上,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通过博客记录学习过程,提交和整理相关资料,撰写反思日志,分享学习成果。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博客上这些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静止的“物件”,而是连接了师生、以“评论留言”方式进行的过程性互评,还是有特定的“情境”、完整的过程(开始—发展—提高)、丰富的情感(困惑、忧虑、豁然、自得)、深刻的感悟与反思的一本动态、可视化的“学习交往通史”。博客让评价不仅渗透到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而且在总结性评价中也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成果,使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得益彰。
反思
利用博客推动信息技术活动课开展的实验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1)博客平台的固有功能无法完全满足活动课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博客时我们发现它的功能还不足以满足课程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数据库技术对平台进行编程改造,使之支持一些网上活动。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会用博客,还要会编新程序满足教学活动需要。
(2)学生在评论活动中参与程度不高,存在观望现象
通过博客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我们的活动中来,他们登录到这一新的教学环境中,在这一既有竞争又有互助的虚拟社区中阅读相关资料、发表日志、完成各自的活动任务,使活动课的效率大大提高。然而,由于刚接触博客平台,学生在操作上还存在一些不熟悉的地方;在评论他人表现及文章的活动中部分学生处于观望状态,看日志的人多,回复评论的人少。如何提高他们的互动意识将是我们日后教学工作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3)达到评价的及时性、公平性、有效性目标有一定难度
借助博客,我们解决了以往评价滞后于教学活动、未能及时反馈给学生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的互评有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有时往往未能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教师的精力有限,未能对所有日志作详尽评论;评价指标的细化和量化也需改进得更科学、合理。这些,为评价的有效性带来新的难题。
信息技术活动课众多,提高活动课效率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我们尝试着更好地利用博客推动信息技术活动课的开展,在“奥赛辅导”和“机器人活动”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建立博客平台
(1)需求分析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我们分析学生在活动中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博客平台的设计上参考如表1所示的因素。
我们关注并引导博客中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让学生作为平等的谈话主体在博客上就“信息安全”问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理性地进行对话和协商,避免“对话的霸权者”的出现,避免“灌输”与“接受”、“命令”与“服从”式教学。
(3)师生共建资源库
我们设计并提供一定的资源支撑教学活动过程。学生在活动课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获取的数据、积累下来的成果、反思性日记等也成为活动课的宝贵资源。博客使这些学习资源能够不断更新,实现有效共享。
借助博客平台促进教学流程与活动任务设计的完善
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流程与活动任务设计一开始就非常成熟和完善,而博客正好提供了一个互动平台,让师生参与到流程的设计和修改中来,形成一个优秀的活动课流程。我们在“信息安全”辩论会的组织上就借助博客“集众议之所长”的特点,最后确定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活动流程(图2)。该流程最大的特点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参与相应的实践,极大地提高了活动课的效率。
(2)在评价方式上,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生通过博客记录学习过程,提交和整理相关资料,撰写反思日志,分享学习成果。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博客上这些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静止的“物件”,而是连接了师生、以“评论留言”方式进行的过程性互评,还是有特定的“情境”、完整的过程(开始—发展—提高)、丰富的情感(困惑、忧虑、豁然、自得)、深刻的感悟与反思的一本动态、可视化的“学习交往通史”。博客让评价不仅渗透到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而且在总结性评价中也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成果,使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得益彰。
反思
利用博客推动信息技术活动课开展的实验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1)博客平台的固有功能无法完全满足活动课的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博客时我们发现它的功能还不足以满足课程要求,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数据库技术对平台进行编程改造,使之支持一些网上活动。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会用博客,还要会编新程序满足教学活动需要。
(2)学生在评论活动中参与程度不高,存在观望现象
通过博客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我们的活动中来,他们登录到这一新的教学环境中,在这一既有竞争又有互助的虚拟社区中阅读相关资料、发表日志、完成各自的活动任务,使活动课的效率大大提高。然而,由于刚接触博客平台,学生在操作上还存在一些不熟悉的地方;在评论他人表现及文章的活动中部分学生处于观望状态,看日志的人多,回复评论的人少。如何提高他们的互动意识将是我们日后教学工作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3)达到评价的及时性、公平性、有效性目标有一定难度
借助博客,我们解决了以往评价滞后于教学活动、未能及时反馈给学生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的互评有时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有时往往未能客观准确地进行评价;教师的精力有限,未能对所有日志作详尽评论;评价指标的细化和量化也需改进得更科学、合理。这些,为评价的有效性带来新的难题。
信息技术活动课众多,提高活动课效率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我们尝试着更好地利用博客推动信息技术活动课的开展,在“奥赛辅导”和“机器人活动”中已取得了一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