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这门艺术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扎实的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幼儿师范的一名学生,钢琴课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是一门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关键词】钢琴弹奏;幼师生;不良心理因素;解决
一、不良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
从学生回课、考试和在演出中的表现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十分惧怕在公众场合演奏,面对老师和同学,他们发挥不出真实地水平,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练琴时间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功课繁多,学校每周安排的固定练琴时间又较少,如果学生学琴的积极性不高的话,练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充足的练琴时间,乐曲就弹不熟练,在回课时就会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耻笑。
(二)基本功不扎实
幼师的学生学习钢琴多数是从零起步,底子本来就薄弱,再加上有的学生不喜欢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只喜欢弹好听的或是流行的歌曲,以至于钢琴学的不扎实,一弹到作品中的难点就害怕心虚,神经极度紧张,一旦出现错误,无法很好地应对,因此就不能流畅完整地将乐曲演奏出来。
(三)弹奏方法不当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按照乐谱上的指示(如指法、节奏以及一些明显的音乐符号)来练习,有些学生没有按照老师所强调的重点难点和要求来练习,一旦回课时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弹得不对,自信心受到重重的打击而使弹奏的效果变得非常的糟糕。
(四)不良心理素质
多数学生即便乐曲弹奏得很熟练,在给老师或同学表演时,由于心里紧张,会出现各种不良的状况(如忘谱、错音、毫无表现力),以至于影响演奏水平的发挥。还有的学生急于想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过度的关注于自己的表现和听众的反映而使演奏发挥失常。赵晓生先生在其《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列出了十种不同的演奏心理障碍:过度紧张、大脑空白、怯场、希望超水平演奏、过分关注场内听众的反映、怕出错、总想着已出现过的错误、突然失去演奏到底的信心、缺乏演奏欲望、由于过分集中而引起的精神不集中等。
二、解决办法
在现今的钢琴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学生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演奏水平,但过不了心理这一关而使得他们的演奏难以正常的发挥。因此如何使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在任何场合都能够将真正地水平发挥出来,这是钢琴教学过程中急于解决的问题。
其一,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才能够弹好钢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著名钢琴家的演奏会视频,不仅让学生了解世界钢琴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而且体会到这些大师们的成功是与付出和努力分不开的。通过对钢琴家的仰慕和崇拜而推动学生学琴的动力。
其二,要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这其中包括科学的弹奏法、练琴法以及综合能力等的培养。针对幼师生底子薄,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基础训练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学习每一首乐曲的同时将乐曲中出现的基本弹奏技巧(如音阶、分解和弦、双音、八度、手腕、震音、颤音、跳音等)完全掌握,并告知掌握这些弹奏法的重要性。让幼师生学会科学的练琴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多数幼师生在学习一首新的乐曲时,不分析乐曲中需要练习的难点,双手直接将乐曲从头到尾一遍遍弹奏,如此这样反复练习,达到的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很多学生不爱看谱演奏,因为他们对五线谱的熟练程度不够,不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出音符的唱名和在键盘上的位置,因此就采取机械性记谱的方式,将所有的音符背诵下来,看着琴键练习。一旦让他们看着乐谱弹奏,反而不会弹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正确地練琴法,即拿到一首乐曲,先分析作品中需要训练和克服的技术难点,多加练习直到能够熟练掌握。然后根据作品结构或表达内容的不同将乐曲进行分段,用慢速看谱的方式对每一乐段逐一进行练习,加强识谱能力和演奏的细腻程度。最后再进行乐曲整体的训练。学生如果养成科学的练琴法,就能够在技术上毫无负担地完成作品,提高识谱能力,减少演奏的失误率。在钢琴中,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正确地弹奏法和练琴法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和概括的综合能力,不仅让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会学知识。
其三,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不能给学生施压,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暗示。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切不可带着情绪上课,也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学生。在听学生弹奏时不可漫不经心、心不在焉,更不可急躁火爆,否则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惧怕的阴影。教师还应该注意正确地教学方法,要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弹奏,不可随意打断,以培养他们养成完整演奏的习惯,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心地演奏环境。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练习跟演奏的区别,训练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处变不惊的能力,即使出现失误,也能不受其干扰,镇定自若地继续弹奏下去,以保证乐曲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此外,自信心是成功演奏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的优点无限制放大,让学生看到自身的长处,对自己抱有肯定的评价,对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敢于面对,逐步树立起成功的自我形象,以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其四,增加公开演奏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互相听课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在公众场合演奏的机会,这不仅能够锻炼演奏者的心态,而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演出和比赛,以熟悉舞台环境、演奏氛围和人多的场合,锻炼胆量,汲取经验,增强演奏的自信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经过刻苦的训练,长久的磨炼,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演奏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因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乐曲之中,将最美的旋律呈献给每一位听众。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2000(3).
[3]李醒.怎样解决钢琴演奏中的“中断”现象[J].艺术教育,2009(3).
[4]范映静.试论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J].音乐探索,1999(2).
【关键词】钢琴弹奏;幼师生;不良心理因素;解决
一、不良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因
从学生回课、考试和在演出中的表现不难看出,很多学生十分惧怕在公众场合演奏,面对老师和同学,他们发挥不出真实地水平,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练琴时间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功课繁多,学校每周安排的固定练琴时间又较少,如果学生学琴的积极性不高的话,练琴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充足的练琴时间,乐曲就弹不熟练,在回课时就会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耻笑。
(二)基本功不扎实
幼师的学生学习钢琴多数是从零起步,底子本来就薄弱,再加上有的学生不喜欢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只喜欢弹好听的或是流行的歌曲,以至于钢琴学的不扎实,一弹到作品中的难点就害怕心虚,神经极度紧张,一旦出现错误,无法很好地应对,因此就不能流畅完整地将乐曲演奏出来。
(三)弹奏方法不当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按照乐谱上的指示(如指法、节奏以及一些明显的音乐符号)来练习,有些学生没有按照老师所强调的重点难点和要求来练习,一旦回课时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地方弹得不对,自信心受到重重的打击而使弹奏的效果变得非常的糟糕。
(四)不良心理素质
多数学生即便乐曲弹奏得很熟练,在给老师或同学表演时,由于心里紧张,会出现各种不良的状况(如忘谱、错音、毫无表现力),以至于影响演奏水平的发挥。还有的学生急于想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过度的关注于自己的表现和听众的反映而使演奏发挥失常。赵晓生先生在其《钢琴演奏之道》一书中列出了十种不同的演奏心理障碍:过度紧张、大脑空白、怯场、希望超水平演奏、过分关注场内听众的反映、怕出错、总想着已出现过的错误、突然失去演奏到底的信心、缺乏演奏欲望、由于过分集中而引起的精神不集中等。
二、解决办法
在现今的钢琴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学生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演奏水平,但过不了心理这一关而使得他们的演奏难以正常的发挥。因此如何使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障碍,在任何场合都能够将真正地水平发挥出来,这是钢琴教学过程中急于解决的问题。
其一,要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才能够弹好钢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著名钢琴家的演奏会视频,不仅让学生了解世界钢琴发展的趋势和动态,而且体会到这些大师们的成功是与付出和努力分不开的。通过对钢琴家的仰慕和崇拜而推动学生学琴的动力。
其二,要教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这其中包括科学的弹奏法、练琴法以及综合能力等的培养。针对幼师生底子薄,基本功不扎实的现象,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基础训练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学习每一首乐曲的同时将乐曲中出现的基本弹奏技巧(如音阶、分解和弦、双音、八度、手腕、震音、颤音、跳音等)完全掌握,并告知掌握这些弹奏法的重要性。让幼师生学会科学的练琴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多数幼师生在学习一首新的乐曲时,不分析乐曲中需要练习的难点,双手直接将乐曲从头到尾一遍遍弹奏,如此这样反复练习,达到的只是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很多学生不爱看谱演奏,因为他们对五线谱的熟练程度不够,不能快速准确地反映出音符的唱名和在键盘上的位置,因此就采取机械性记谱的方式,将所有的音符背诵下来,看着琴键练习。一旦让他们看着乐谱弹奏,反而不会弹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正确地練琴法,即拿到一首乐曲,先分析作品中需要训练和克服的技术难点,多加练习直到能够熟练掌握。然后根据作品结构或表达内容的不同将乐曲进行分段,用慢速看谱的方式对每一乐段逐一进行练习,加强识谱能力和演奏的细腻程度。最后再进行乐曲整体的训练。学生如果养成科学的练琴法,就能够在技术上毫无负担地完成作品,提高识谱能力,减少演奏的失误率。在钢琴中,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正确地弹奏法和练琴法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善于总结和概括的综合能力,不仅让他们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会学知识。
其三,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不能给学生施压,造成学生紧张的心理暗示。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情绪,切不可带着情绪上课,也不能戴有色眼镜看学生。在听学生弹奏时不可漫不经心、心不在焉,更不可急躁火爆,否则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惧怕的阴影。教师还应该注意正确地教学方法,要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弹奏,不可随意打断,以培养他们养成完整演奏的习惯,给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心地演奏环境。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练习跟演奏的区别,训练他们在演奏过程中处变不惊的能力,即使出现失误,也能不受其干扰,镇定自若地继续弹奏下去,以保证乐曲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此外,自信心是成功演奏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把每个学生的优点无限制放大,让学生看到自身的长处,对自己抱有肯定的评价,对于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敢于面对,逐步树立起成功的自我形象,以促进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其四,增加公开演奏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互相听课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在公众场合演奏的机会,这不仅能够锻炼演奏者的心态,而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演出和比赛,以熟悉舞台环境、演奏氛围和人多的场合,锻炼胆量,汲取经验,增强演奏的自信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经过刻苦的训练,长久的磨炼,不懈的努力,才能克服演奏中出现的不良心理因素,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乐曲之中,将最美的旋律呈献给每一位听众。
参考文献
[1]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2]代百生.钢琴教与学的心理训练[J].钢琴艺术,2000(3).
[3]李醒.怎样解决钢琴演奏中的“中断”现象[J].艺术教育,2009(3).
[4]范映静.试论钢琴演奏的心理素质[J].音乐探索,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