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在我国国家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的非常快速的发展,由此带来的就是在变电站建设方面的工程项目与日俱增,它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也随之不断增多。而在这些管理模式中主要分为三类,它们分别是监控与操作分设化管理模式,监控管理区域化管理模式以及监控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目前,电力系统中确实存在在一定的管理问题,那么对这些被挑选出的优秀管理模式的合理使用,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在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相关的事项,不仅要讲速度,更要保证质量,要确保变电站的运行稳定且可靠。
关键词: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
1.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类型
1.1监控与操作分设化管理模式
目前来说,变电站管理中选择最多的就是这种模式,它一般是在基于优良设备与技术的基础上被使用的,具体管理方式就是统一建设集控中心,对所有的变电站开展远程的实时监控,在此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发挥操作与联系的集控优势,在对变电站的操作上采用区域配置的方式,从而得以就近实现操作管理和处理问题。
1.2监控管理区域化管理模式
监控与调度的一体化是这种模式最重要的目标,通过监控的方法对监控范围的各种情况进行调度,那么具体的工作方式就是由设立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巡视。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使监控与调度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问题和事故时间的目标。
1.3监控与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相关工作比较复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非常大,这可能会造成主次不清的情况,因此应用相对比较少。变电站在使用这种管理模式时要特别注意对值班人员的选择,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他要做好监督,巡查,控制,调度以及处理日常问题与故障等等所有的工作,并在这些工作进行时还要注意对日常工作环境的维护。
2.合理使用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的意义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它能够保持正常工作是决定电力系统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合理使用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
2.1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变电站的良好运行。
电力社会在不断发展,国家与民众对于用电的质与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旦出现异常,后果就会非常严重,可以看到,电力已经成为了国家运行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它的运行正常与否就成为了人们极为重视的问题。合理运用各种管理模式,实时监控管理,在最短时间内减小问题,排出故障,使得变电站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凸显。
2.2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与使用分类是科技进步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电力系统中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它们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自动化系统。这种发展的方向就使得变电站的管理模式也不得不随之更新换代,既要重视传统工作中对变电站得到监控与操作,还要合理组合配置变电站中的人力资源与机械设备,使两者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3.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在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
3.1重视监控主站系统中的信号分类。
监控主站是集控管理的关键点,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中心,它一般要承担着所有变电站在监控方面的工作。监控变电站的数量一般较多,因此其接受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且相对复杂的,异常产生时,甚至有大量数据根本无法完全处理,那么为了提高对信息处理的效率,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就必须要重视对接收信息的整理与分类。那么我们一般采用的分类方式如下:一:告知信号作为一种普遍常见的信号存在,例如一次设备位置信号,这类可不做过多关注。二:异常信号顾名思义,这类的信号表达的信息就是设备运行产生了如打压超时,保护装置异常这样的问题,这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当根据信号进行及时的异常排查,恢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三:事故信号接收到此类信号时,工作人员应当极为关注,迅速分辨具体问题并进行汇报,在有效调度后让相关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的解决问题。
3.2变电站应建立相应的通讯系统
变电站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中主要就是要整体监控与局部操作想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相应的通讯系统,只有两者的沟通到位了,才能使信息传达的效率提高,这是提高模式运行质量的重要前提。
3.3变电站的接入与调试
集控管理中心的组建,与变电站的接入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为了让它更好的工作,详细切实放工作计划就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计划中可以设立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逐一实现。计划实施中,首先可以组建集控中心,若变电站之前无值班人员就可以直接接入监控中心;新变电站由于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无法全面停电来接入,因此一般会选择在投入运行前接入,之后依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分散的接入到变电站中。
3.4加强专业化管理
在少数人员管理的变电站中应增加聘请处理站内事务的专业企业从而提高值班人员的值班集中度。使操作人员的工作分散减少,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不同的事务,让操作人员在日常的非生产性工作中解脱,使其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生产性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完善
4.1改进管理流程
在管理流程方面,要实现设备运行与生产流程保持正常平稳与加强各生产单位间沟通交流并重的目标,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执行相关部门认可的管理流程。制度制定后,仍要在新情况产生时对其进行修订改进。最后还要对工作职责与人员结合进行重新规划以保证生产调度指令执行的流畅性。
4.2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对相关人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检测与培训,重点提高分析监控信息类型,排查故障与处理事故的技巧以及二次系统的能力。要大力引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变电站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4.3改进值班人员工作方式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涉及到非常广泛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对于值班人员的各项安排。但无论采取何种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对值班人员的倒班方式都必须符合相关劳动管理制度,要避免与夜班费用相冲突,要调动好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性工作效率。
4.4对无值班人员的变电站加强防火防盗工作
目前,无人值班的变电站仍然很多,往往采用科技设备实现信息上传。这种变电站,我们可以不增加值班人员,但是必须要配置合理的运行管理模式,做好变电站内的防火防盗工作。
5.结语
近年来,电力事业始终保持着飞速发展的态势,相应的,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也确实在朝着不断进步完善的方向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应该知道的是,管理模式仍有发展空间,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在对变电站的集控运行进行管理时,要注意选取合适的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相关的问题,让管理模式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使变电站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使电网运行的效率不断提高,使我国的电力事业实现下一个飞跃。
参考文献
[1]魏章聪.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索[J].电源技术应用.2013(09)
[2]范秀丽.集中控制变电站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传播.2011(01)
[3]屈佳木.对火力发电厂中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2)
关键词: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
1.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类型
1.1监控与操作分设化管理模式
目前来说,变电站管理中选择最多的就是这种模式,它一般是在基于优良设备与技术的基础上被使用的,具体管理方式就是统一建设集控中心,对所有的变电站开展远程的实时监控,在此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发挥操作与联系的集控优势,在对变电站的操作上采用区域配置的方式,从而得以就近实现操作管理和处理问题。
1.2监控管理区域化管理模式
监控与调度的一体化是这种模式最重要的目标,通过监控的方法对监控范围的各种情况进行调度,那么具体的工作方式就是由设立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和巡视。这种模式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使监控与调度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问题和事故时间的目标。
1.3监控与操作一体化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的相关工作比较复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非常大,这可能会造成主次不清的情况,因此应用相对比较少。变电站在使用这种管理模式时要特别注意对值班人员的选择,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他要做好监督,巡查,控制,调度以及处理日常问题与故障等等所有的工作,并在这些工作进行时还要注意对日常工作环境的维护。
2.合理使用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的意义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让它能够保持正常工作是决定电力系统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合理使用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
2.1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变电站的良好运行。
电力社会在不断发展,国家与民众对于用电的质与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旦出现异常,后果就会非常严重,可以看到,电力已经成为了国家运行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它的运行正常与否就成为了人们极为重视的问题。合理运用各种管理模式,实时监控管理,在最短时间内减小问题,排出故障,使得变电站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凸显。
2.2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与使用分类是科技进步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电力系统中的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它们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自动化系统。这种发展的方向就使得变电站的管理模式也不得不随之更新换代,既要重视传统工作中对变电站得到监控与操作,还要合理组合配置变电站中的人力资源与机械设备,使两者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3.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在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
3.1重视监控主站系统中的信号分类。
监控主站是集控管理的关键点,是接收和处理信息的中心,它一般要承担着所有变电站在监控方面的工作。监控变电站的数量一般较多,因此其接受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且相对复杂的,异常产生时,甚至有大量数据根本无法完全处理,那么为了提高对信息处理的效率,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就必须要重视对接收信息的整理与分类。那么我们一般采用的分类方式如下:一:告知信号作为一种普遍常见的信号存在,例如一次设备位置信号,这类可不做过多关注。二:异常信号顾名思义,这类的信号表达的信息就是设备运行产生了如打压超时,保护装置异常这样的问题,这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当根据信号进行及时的异常排查,恢复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三:事故信号接收到此类信号时,工作人员应当极为关注,迅速分辨具体问题并进行汇报,在有效调度后让相关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的解决问题。
3.2变电站应建立相应的通讯系统
变电站的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中主要就是要整体监控与局部操作想结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建立相应的通讯系统,只有两者的沟通到位了,才能使信息传达的效率提高,这是提高模式运行质量的重要前提。
3.3变电站的接入与调试
集控管理中心的组建,与变电站的接入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工程,为了让它更好的工作,详细切实放工作计划就是必不可少的,工作计划中可以设立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逐一实现。计划实施中,首先可以组建集控中心,若变电站之前无值班人员就可以直接接入监控中心;新变电站由于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无法全面停电来接入,因此一般会选择在投入运行前接入,之后依照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分散的接入到变电站中。
3.4加强专业化管理
在少数人员管理的变电站中应增加聘请处理站内事务的专业企业从而提高值班人员的值班集中度。使操作人员的工作分散减少,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不同的事务,让操作人员在日常的非生产性工作中解脱,使其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生产性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完善
4.1改进管理流程
在管理流程方面,要实现设备运行与生产流程保持正常平稳与加强各生产单位间沟通交流并重的目标,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执行相关部门认可的管理流程。制度制定后,仍要在新情况产生时对其进行修订改进。最后还要对工作职责与人员结合进行重新规划以保证生产调度指令执行的流畅性。
4.2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对相关人员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技能检测与培训,重点提高分析监控信息类型,排查故障与处理事故的技巧以及二次系统的能力。要大力引进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为变电站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4.3改进值班人员工作方式
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涉及到非常广泛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对于值班人员的各项安排。但无论采取何种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对值班人员的倒班方式都必须符合相关劳动管理制度,要避免与夜班费用相冲突,要调动好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性工作效率。
4.4对无值班人员的变电站加强防火防盗工作
目前,无人值班的变电站仍然很多,往往采用科技设备实现信息上传。这种变电站,我们可以不增加值班人员,但是必须要配置合理的运行管理模式,做好变电站内的防火防盗工作。
5.结语
近年来,电力事业始终保持着飞速发展的态势,相应的,变电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其集控运行管理模式也确实在朝着不断进步完善的方向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应该知道的是,管理模式仍有发展空间,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在对变电站的集控运行进行管理时,要注意选取合适的管理模式。在运行过程中还要注意到相关的问题,让管理模式发挥出它最大的功效,使变电站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使电网运行的效率不断提高,使我国的电力事业实现下一个飞跃。
参考文献
[1]魏章聪.变电站集控运行管理模式探索[J].电源技术应用.2013(09)
[2]范秀丽.集中控制变电站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传播.2011(01)
[3]屈佳木.对火力发电厂中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的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