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是互动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就不能一味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应结合教材灵活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学生饱满积极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就能踊跃、满怀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关键词:兴趣 情境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07-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一直是我深思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尝试。
1 巧设导语,吸引兴趣
万事开头难,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巧妙设置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轻松走入知识的殿堂。为此,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欲学;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发思考,使学生因探究而乐学;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触发学生的共鸣,热爱学习;描绘画面显现形象,产生美感,使学生爱学……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1.1 创设问题情境,呈现认知主体
在将要讲授《散步》一文时,文中一对年轻夫妇的两个脊背承载着对父母的感恩和对儿女的关爱,这浓浓的情,这深深的意,那轻松、巧妙的文笔,都是给学生最好的给养,为了学生能够很好的领悟、吸收,在教学此文的开始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黑板上用红粉笔画一个大大的心形,并在心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设置了一个空缺进行填空,在旁边写下“我、父亲、母亲、奶奶”字样,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如何安排自己及家人在心形上的位置,学生说法不一,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好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多方位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深入感悟,深深体会。
1.2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生活中,一首首精美的歌词,就是一个个作者心灵的吟唱,是一段段人生的真实写照。所以,好歌词犹如一首首馨香馥郁的现代诗歌,不仅有丰富的内涵,也接近学生内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深受学生欢迎。在讲《背影》时,我这样导入,随着音乐打开“父亲是一座大山,承载着风雨的艰难,有多少苦难,默默地扛在双肩,你付出一生无悔无怨,在生命的里程中,你是永远的无私奉献……”这深情款款的质朴的歌瞬间打动了学生的心,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父亲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此情此景,我顺势说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背影》,去感受其中同样深沉、质朴的父爱”。这样的导语,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1]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1.3 呈现视觉情境,激发求学热情
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在《安塞腰鼓》的教学中,地域的原因使学生对西北安塞腰鼓的情况全然不知,所以在授课的开始,利用班班通的屏幕展示了西北汉子站在黄土高原上一起擂动安塞腰鼓的视频,展示生动的画面,具体的形象,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让学生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驰骋在黄土高原之上去感受响彻寰宇的安塞腰鼓给人的激越的震撼,感受黄土高原特有的雄浑与壮阔,感受陕北汉子的粗犷与豪放!在此之后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然有话可说了。呈现视觉情境,不仅让学生可以看到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无限遐想的空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想象,引发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层理解与感悟。[2]
1.4 展现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强烈感情
选入我们教材的很多文章,教师在教学时总要介绍时代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黄河颂》一课,在播放《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时,介绍历史背景: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歌颂黄河儿女的诗篇—— 《黄河颂》。当我说到这儿,学生炽热的情已被点燃,浓浓热血已被激起,自然同学的爱国热情也被激发了,学生再去有感情地朗读,交流讨论,这篇课文的主旨也就把握了。
2 优化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参与
《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1]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的角色要重新认识和定位:教师再也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建构新知识的合作者。教学是互动的过程,既然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就不能一味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学生饱满积极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就能踊跃、满怀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了。
2.1 鼓励学生参与,创设动手情境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手、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激励学生努力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我在指导《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先搜集各种语言故事、趣闻、广告和诗词等资料,然后在课上,用各种形式(图片、音乐、朗诵和表演等)展示给大家,大家进行讨论、评价,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筛选、梳理,编成“集锦、举隅、荟萃”之类的小册子。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获得了学习语文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2 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的教学要讲究艺术,就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有梯度。要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引导学生时刻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3]如在教《社戏》一文提问:豆还是原来的豆,但为什么没有昨夜那么好吃?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因势利导的提问就会勾起学生直觉经验的通感,启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循循善诱,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知识。巧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强化,学生会保持一种持久的愉悦的心态,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自然喜欢语文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灵活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学好语文,学活语文,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 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兴趣 情境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07-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一直是我深思的问题,并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尝试。
1 巧设导语,吸引兴趣
万事开头难,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巧妙设置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轻松走入知识的殿堂。为此,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因好奇而欲学;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发思考,使学生因探究而乐学;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触发学生的共鸣,热爱学习;描绘画面显现形象,产生美感,使学生爱学……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1.1 创设问题情境,呈现认知主体
在将要讲授《散步》一文时,文中一对年轻夫妇的两个脊背承载着对父母的感恩和对儿女的关爱,这浓浓的情,这深深的意,那轻松、巧妙的文笔,都是给学生最好的给养,为了学生能够很好的领悟、吸收,在教学此文的开始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在黑板上用红粉笔画一个大大的心形,并在心形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各设置了一个空缺进行填空,在旁边写下“我、父亲、母亲、奶奶”字样,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如何安排自己及家人在心形上的位置,学生说法不一,以此激起学生的兴趣,产生好奇。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多方位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深入感悟,深深体会。
1.2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生活中,一首首精美的歌词,就是一个个作者心灵的吟唱,是一段段人生的真实写照。所以,好歌词犹如一首首馨香馥郁的现代诗歌,不仅有丰富的内涵,也接近学生内心,更接近学生的生活,深受学生欢迎。在讲《背影》时,我这样导入,随着音乐打开“父亲是一座大山,承载着风雨的艰难,有多少苦难,默默地扛在双肩,你付出一生无悔无怨,在生命的里程中,你是永远的无私奉献……”这深情款款的质朴的歌瞬间打动了学生的心,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父亲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此情此景,我顺势说道:“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的《背影》,去感受其中同样深沉、质朴的父爱”。这样的导语,让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1]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1.3 呈现视觉情境,激发求学热情
情境即在眼前,我即在情境中。在《安塞腰鼓》的教学中,地域的原因使学生对西北安塞腰鼓的情况全然不知,所以在授课的开始,利用班班通的屏幕展示了西北汉子站在黄土高原上一起擂动安塞腰鼓的视频,展示生动的画面,具体的形象,随着震耳欲聋的声响,让学生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驰骋在黄土高原之上去感受响彻寰宇的安塞腰鼓给人的激越的震撼,感受黄土高原特有的雄浑与壮阔,感受陕北汉子的粗犷与豪放!在此之后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然有话可说了。呈现视觉情境,不仅让学生可以看到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更主要的是给学生无限遐想的空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思维想象,引发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和自己的心灵对话,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层理解与感悟。[2]
1.4 展现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强烈感情
选入我们教材的很多文章,教师在教学时总要介绍时代背景,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黄河颂》一课,在播放《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时,介绍历史背景: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歌颂黄河儿女的诗篇—— 《黄河颂》。当我说到这儿,学生炽热的情已被点燃,浓浓热血已被激起,自然同学的爱国热情也被激发了,学生再去有感情地朗读,交流讨论,这篇课文的主旨也就把握了。
2 优化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参与
《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1]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的角色要重新认识和定位:教师再也不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学生一起建构新知识的合作者。教学是互动的过程,既然是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就不能一味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这样,学生饱满积极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就能踊跃、满怀热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了。
2.1 鼓励学生参与,创设动手情境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手、眼、口、耳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激励学生努力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我在指导《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先搜集各种语言故事、趣闻、广告和诗词等资料,然后在课上,用各种形式(图片、音乐、朗诵和表演等)展示给大家,大家进行讨论、评价,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筛选、梳理,编成“集锦、举隅、荟萃”之类的小册子。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获得了学习语文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2 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的教学要讲究艺术,就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有梯度。要多问“为什么”,少问“是什么”,引导学生时刻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状态,要积极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个性化阅读的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3]如在教《社戏》一文提问:豆还是原来的豆,但为什么没有昨夜那么好吃?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因势利导的提问就会勾起学生直觉经验的通感,启发他们对童年生活经历的回忆,产生最大程度的共鸣。循循善诱,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知识。巧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强化,学生会保持一种持久的愉悦的心态,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自然喜欢语文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灵活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学好语文,学活语文,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 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语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