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工程的需求和质量日益增加,建筑工程技术也随之提升。然而,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仍旧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是建筑的框架结构技术不成熟,框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影响着城乡居民的住房和生活安全。因此,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队要不断提升框架结构技术,真正解决框架结构问题,才能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本文基于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特点,针对性提出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框架结构,主要具备以下优势:模型可控制、承载量和荷载量大、持久性和耐火性强、原材料选取方便、整体性能良好。框架结构的缺点在于:墙体易裂、结构类型过大、易渗透且工序复杂,尤其是施工质量很难有效把控,为此提升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技术水平,是应对质量难题的关键举措。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特征
在现有的工程项目中,建筑框架结构的模式较大,工程项目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这种框架技术普遍推广的优势在于其抗震性能和整体性性能或效益大,建筑的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使得整个建筑楼的稳定性强。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建筑楼层高度在不断增加,横向和竖向构件和材料所承担的重力和载荷随楼层高度也在增加,建筑的稳固性大部分都要依靠较大尺寸的柱体和墙体,但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建筑材料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内力或外力损害,以至于建筑物不得不承受超大荷载量。
但对于楼层较低的建筑物,它距地面的相对高度较低,它的框架性能较强,解决这种问题只需要考虑房间的整体框架荷载量和部分动力荷载量,简单分析墙体和立柱即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对构成框架结构的各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究,注重各配件间的协调度和形态感,在尺寸设置方面以标准水平为依据。
2.建筑工程框架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分析
首先,在施工前要依据设计图准确测算系统的承载量,及时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提前准备好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梯架、机器和照明设施,安排好施工进度和计划。
其次,在正式施工中,要采用变形缝施技术,以稳固框架结构,预留出变形缝的位置,准确测量其宽度,合理设置沉降缝,利用科学技术处理沉降缝问题,避免出现楼板底层开裂和墙体渗透等问题。在梁柱建筑过程中,要搭配合理值的半石混凝土填充底部,建筑混凝土时注意层次厚度,要把握好梁和柱的节点位置,注意技巧的运用,保证房屋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在处理建筑物的节点区时,施工人员要在合适的地方设置节点处,使得节点处的位置与建筑结构的横向与纵向筋骨相平齐。
总结来看,建筑物工程结构框架技术要合理运用模板工程施工技术、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不但要考虑柱体尺寸问题,还要结构的分布问题、特殊材料的应用问题,以及符合荷载量和抗震性良好的钢架支撑系统。由此,建筑物的内外稳定性才能得到保障,才能真正负担起超强的外力压迫和较大的纵向载荷。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主要问题
(1)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隐患
框架结构施工时一个较为系统、细致的技术工作,比如说焊接机器时,我们所选取的规格和型号不合理,这样的结构不符合标准要求,其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不达标的。当然,焊接还要注意细节问题,像钢材弯曲角度或焊接物密度、吻合度、钢筋节点分布等具体内容,假如施工技术人员忽视某一细节部分,或者结构沉梁问题频发,就会导致建筑整体质量受损,将会给建筑物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建筑材料保护层厚度问题
通常,施工技术人员依照专业建设及验收标准来制作混凝土保护层,这要求钢筋受力保护层的厚度与其标准误差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但在实际的框架结构施工中,屋梁与柱子的边缘要对齐,同时梁的纵筋要被柱的纵筋包住,这种情况出现后房梁的平齐处就容易开裂。
(3)混凝土材料等级强度差异过大
一般为保证梁柱稳定性,就要选用的等级强度大的混凝土材质,也就是不但要满足框架柱轴压比,还要有效控制梁柱的横截面积。建筑物越高,框架结构的柱混凝土强度与梁板的密度差异会逐步拉大,而这种情形往往出现在框架结构的下半部分。
在实际建筑过程中,很多工地为节省成本开支选取商品混凝土泵自带的工艺技术,在钢筋节点处浇筑楼顶混凝土强度的工艺,这就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一是浇筑时间难以控制带来频发事故,二是施工过程中梁板与建筑节点间的距离难以控制。
4.提升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技术水平的举措
(1)合理控制混凝土强度等级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差异过大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在于合理取值横向与纵向建筑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密度。当然,在具体选择混凝土强度种类时不能以量大为原则,而是要以纵向构件截面的外部变化相照应。需要注意地是,横向与纵向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好保持一致,取值要合乎规定且合理有效,还要减少单独浇筑房梁柱节点的次数。
(2)分层防治混凝土外部保护问题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问题,通常有以下几种解决对策:一是当房梁、柱体的纵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太大时,及时采取防裂构造技术;二是定时观察和固定建筑物内存在裂缝或断痕的情况,及时维修和加固,例如在纵向受力钢筋容易弯曲的部分,适当有效的增加辅助建设钢筋,减少断裂情况的发生。三是定期在框架拐角的节点处增加网片等辅助材料,以此改善建筑节点断裂频繁的现状。
(3)及时固定建筑物骨架与节点
针对施工过程中建筑物节点钢筋不牢固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对柱子节点区域的钢筋焊接和加固,使得建筑物横向与纵向的钢筋组成内部骨架,将其套入楼板模型中,并对梁柱钢筋绑扎牢固。
5.结语
总结来看,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必须要遵循明确的施工规范和技术规定,对于很多尚未出现的细节性问题,要及时探讨并思考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内部框架结构的稳定性方面要下足功夫,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取值合理,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符合性能要求,以及对房梁柱体及时焊接钢筋,使得整体与局部框架都能得到较好的处置。随着建筑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建筑物框架还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现场观察到发现,再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投入过程,将会极大提升和保障我国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质量与建设效率问题。
参考文献
[1]秦志勇.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J].防护工程,2018(32):23-24.
[2]劉凯.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2019(30):16-17.
[3]张帅.建筑工程框架施工技术[J].车辆工程技术,2013(5):147.
[4]秦德广.探析建筑框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1(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