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支因掩护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而没有参加长征的红军主力部队,也是一支肩负历史使命、孤军深入敌后而浴血奋战,最终结局悲壮的英雄红军队伍。它,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受命于危难之时
1934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五次“围剿”步步紧逼,对中央苏区中心地区形成了铁桶合围之势,形势十分危急……
7月初,中央红军红七军团从福建连城地区,奉调回江西瑞金待命。这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宣布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动,最后到达地域为皖南。
红七军团是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兵团,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曾洪易(后叛变投敌)为随军中央代表、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全军团4000余人,为执行先遣任务、突击补充2000余名新战士,共计6000余人,全军团共有长、短枪一千二三百支,一部分轻、重机枪和六门迫击炮,许多战士扛的还是梭镖长矛,还有党中央交付先遣队的160万份宣传品,连同其他后勤物资,共500多担。
7月6日晚,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后经福建长汀、连城、大田、尤溪,进入闽中地区。在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配合下,打下樟湖,渡过闽江,由谷口东进。8月1日,先遣队占领水口。
在水口镇,先遣队召开“八一”纪念大会,宣布:对内仍称红七军团,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并对北上行动和攻打福州进行了战斗动员。
攻打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南方的支撑点。
先遣队的突然出现,震惊了国民党当局,急命在闽东宁德、福安、霞浦,闽南泉州及在湖北整训的国民党军队,日夜兼程,驰援福州。正在“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也惊慌从漳州飞到福州视察“敌情”。
8月2日,先遣队从水口出发,因沿闽江的交通干道均被敌控制,便绕道水口北面向福州开进。
7日,先遣队到达福州西北近郊,守敌已加强了戒备。先遣队指战员们在攻打福州作战命令的鼓舞下士气高涨,当晚发起了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福州城内的守敌,凭借工事扼守,并使用飞机对先遣队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先遣队强攻了一昼夜,占领了敌人的一些阵地和福州北关的主要街道,但因缺乏攻城的手段,先遣队难以攻进福州。
9日,先遣队撤至福州以北的岭头、石岭、桃源地区。当晚,国民党军一个团兵力,尾随追击而来,与先遣队激战了一天一夜,红军几个师、团级干部不幸伤亡,敌人的后续部队陆续增援而来……先遣队只好撤出战斗。
转战闽东、闽北
桃源战斗后,先遣队迅速向闽东转移。为打通宁德、连江等地几块小游击区,先遣队与闽东游击区取得了联系。
8月14日凌晨,在当地群众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先遣队一举攻克罗源县城,全歼敌保安十一团及警备队共1000余人,活捉国民党罗源县县长、敌保安十一团一个营长。
先遣队进驻闽东,是红军主力部队第一次来到这一地区,闽东群众热情拥戴,为红军补充了一批新战士,红军也把在战斗中缴获的几百条枪支交给地方党。同时,在地方安置下了红军几百名伤病员(后来都成了闽东红军独立师的骨干)。
同月22日,先遣队攻克福安的穆阳镇,消灭敌军数百人。28日,先遣队在浙西击溃敌保安团一个团的阻截,攻克了浙江庆元县城。随后又在竹口打垮了浙江保安纵队两个团的阻截,俘敌200多人、缴获步枪数百支、轻重机枪10挺、迫击炮2门,先遣队在闽浙边声威大震。
挺进仙霞岭下
9月初,先遣队进入闽浙赣苏区的浦城古楼一带,不几天,就奉中革军委之命继续向北进发了。
同月9日,先遣队途经浙江江山的二十八都、仙霞岭、石门等地,13日攻占江山的清湖镇,消灭敌浙江保安团的一个营。15日,进入江(山)常(山)公路的大陈地区,打垮了国民党浙江保安团第三、第四、第六团各一部共7个连的进攻,并一度攻入常山县城,又经招贤、上方镇继续北上。30日,到达皖赣边婺源县北的段莘地区,先后在查湾、道口、鸦桥、黎痕等地进行了几次战斗,打退了追击和堵击之敌,缴获了一批武器,补充了500多名新战士。
重返赣东北
同年11月初,先遣队接到了长征途中的中革军委发来的最后一道电令:先遣队(红七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由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随军行动,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仍打着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率军继续北上……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注意到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加紧了围追堵截。
11月中旬,在皖南谭家桥战斗中,红十军团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原红七军团军团长)身负重伤后牺牲。接着,刘英、乐少华(红十军团政委)先后负伤,谭家桥初战失利,红十军团陷入了被动局面。
1935年1月中旬,方志敏、粟裕及负伤的刘英、乐少华率领红十军团准备返回赣东北苏区,重整旗鼓。这时,国民党反动派纠集约20个团的兵力,尾随追击,红十军团陷入了敌军重重包围之中……在赣东北怀玉山,方志敏命粟裕、刘英率先头部队800余人,先行突围,自己留下等候大部队,一起行动。
在数倍于我的敌军反复“围剿”下,红十军团部队被冲散、分割,不少行动不便伤病员,隐蔽在山林中,被敌人放火烧山,活活烧死。红十军团领导人方志敏、刘畴西同月下旬,遭敌搜捕(后在南昌犧牲),剩下被敌军打散的红十军团指战员,仍然坚持各自为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红七军团(后扩编为红十军团)临危受命,担负起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重任,在国民党反动派数倍于我兵力的围追堵截下,孤军深入,长途转战,历时6个多月,行程2800多公里,先后进行了30余次重要战斗,震动了蒋介石的心腹之地,对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发展,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策应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长征,功不可没,被誉为“长征先锋队”。
题图 淳安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责任编辑 / 梁发明
受命于危难之时
1934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五次“围剿”步步紧逼,对中央苏区中心地区形成了铁桶合围之势,形势十分危急……
7月初,中央红军红七军团从福建连城地区,奉调回江西瑞金待命。这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宣布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动,最后到达地域为皖南。
红七军团是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兵团,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曾洪易(后叛变投敌)为随军中央代表、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全军团4000余人,为执行先遣任务、突击补充2000余名新战士,共计6000余人,全军团共有长、短枪一千二三百支,一部分轻、重机枪和六门迫击炮,许多战士扛的还是梭镖长矛,还有党中央交付先遣队的160万份宣传品,连同其他后勤物资,共500多担。
7月6日晚,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后经福建长汀、连城、大田、尤溪,进入闽中地区。在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配合下,打下樟湖,渡过闽江,由谷口东进。8月1日,先遣队占领水口。
在水口镇,先遣队召开“八一”纪念大会,宣布:对内仍称红七军团,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并对北上行动和攻打福州进行了战斗动员。
攻打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南方的支撑点。
先遣队的突然出现,震惊了国民党当局,急命在闽东宁德、福安、霞浦,闽南泉州及在湖北整训的国民党军队,日夜兼程,驰援福州。正在“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也惊慌从漳州飞到福州视察“敌情”。
8月2日,先遣队从水口出发,因沿闽江的交通干道均被敌控制,便绕道水口北面向福州开进。
7日,先遣队到达福州西北近郊,守敌已加强了戒备。先遣队指战员们在攻打福州作战命令的鼓舞下士气高涨,当晚发起了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福州城内的守敌,凭借工事扼守,并使用飞机对先遣队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先遣队强攻了一昼夜,占领了敌人的一些阵地和福州北关的主要街道,但因缺乏攻城的手段,先遣队难以攻进福州。
9日,先遣队撤至福州以北的岭头、石岭、桃源地区。当晚,国民党军一个团兵力,尾随追击而来,与先遣队激战了一天一夜,红军几个师、团级干部不幸伤亡,敌人的后续部队陆续增援而来……先遣队只好撤出战斗。
转战闽东、闽北
桃源战斗后,先遣队迅速向闽东转移。为打通宁德、连江等地几块小游击区,先遣队与闽东游击区取得了联系。
8月14日凌晨,在当地群众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先遣队一举攻克罗源县城,全歼敌保安十一团及警备队共1000余人,活捉国民党罗源县县长、敌保安十一团一个营长。
先遣队进驻闽东,是红军主力部队第一次来到这一地区,闽东群众热情拥戴,为红军补充了一批新战士,红军也把在战斗中缴获的几百条枪支交给地方党。同时,在地方安置下了红军几百名伤病员(后来都成了闽东红军独立师的骨干)。
同月22日,先遣队攻克福安的穆阳镇,消灭敌军数百人。28日,先遣队在浙西击溃敌保安团一个团的阻截,攻克了浙江庆元县城。随后又在竹口打垮了浙江保安纵队两个团的阻截,俘敌200多人、缴获步枪数百支、轻重机枪10挺、迫击炮2门,先遣队在闽浙边声威大震。
挺进仙霞岭下
9月初,先遣队进入闽浙赣苏区的浦城古楼一带,不几天,就奉中革军委之命继续向北进发了。
同月9日,先遣队途经浙江江山的二十八都、仙霞岭、石门等地,13日攻占江山的清湖镇,消灭敌浙江保安团的一个营。15日,进入江(山)常(山)公路的大陈地区,打垮了国民党浙江保安团第三、第四、第六团各一部共7个连的进攻,并一度攻入常山县城,又经招贤、上方镇继续北上。30日,到达皖赣边婺源县北的段莘地区,先后在查湾、道口、鸦桥、黎痕等地进行了几次战斗,打退了追击和堵击之敌,缴获了一批武器,补充了500多名新战士。
重返赣东北
同年11月初,先遣队接到了长征途中的中革军委发来的最后一道电令:先遣队(红七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由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随军行动,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仍打着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率军继续北上……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注意到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加紧了围追堵截。
11月中旬,在皖南谭家桥战斗中,红十军团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原红七军团军团长)身负重伤后牺牲。接着,刘英、乐少华(红十军团政委)先后负伤,谭家桥初战失利,红十军团陷入了被动局面。
1935年1月中旬,方志敏、粟裕及负伤的刘英、乐少华率领红十军团准备返回赣东北苏区,重整旗鼓。这时,国民党反动派纠集约20个团的兵力,尾随追击,红十军团陷入了敌军重重包围之中……在赣东北怀玉山,方志敏命粟裕、刘英率先头部队800余人,先行突围,自己留下等候大部队,一起行动。
在数倍于我的敌军反复“围剿”下,红十军团部队被冲散、分割,不少行动不便伤病员,隐蔽在山林中,被敌人放火烧山,活活烧死。红十军团领导人方志敏、刘畴西同月下旬,遭敌搜捕(后在南昌犧牲),剩下被敌军打散的红十军团指战员,仍然坚持各自为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红七军团(后扩编为红十军团)临危受命,担负起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重任,在国民党反动派数倍于我兵力的围追堵截下,孤军深入,长途转战,历时6个多月,行程2800多公里,先后进行了30余次重要战斗,震动了蒋介石的心腹之地,对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发展,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策应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长征,功不可没,被誉为“长征先锋队”。
题图 淳安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责任编辑 / 梁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