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征程的悲壮之师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y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支因掩护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进行战略转移而没有参加长征的红军主力部队,也是一支肩负历史使命、孤军深入敌后而浴血奋战,最终结局悲壮的英雄红军队伍。它,就是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受命于危难之时
  1934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五次“围剿”步步紧逼,对中央苏区中心地区形成了铁桶合围之势,形势十分危急……
  7月初,中央红军红七军团从福建连城地区,奉调回江西瑞金待命。这时,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宣布红七军团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赣、皖等省出动,最后到达地域为皖南。
  红七军团是中央苏区红军主力兵团,以寻淮洲为军团长、乐少华为军团政委、曾洪易(后叛变投敌)为随军中央代表、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全军团4000余人,为执行先遣任务、突击补充2000余名新战士,共计6000余人,全军团共有长、短枪一千二三百支,一部分轻、重机枪和六门迫击炮,许多战士扛的还是梭镖长矛,还有党中央交付先遣队的160万份宣传品,连同其他后勤物资,共500多担。
  7月6日晚,先遣队从江西瑞金出发,后经福建长汀、连城、大田、尤溪,进入闽中地区。在罗炳辉率领的红九军团配合下,打下樟湖,渡过闽江,由谷口东进。8月1日,先遣队占领水口。
  在水口镇,先遣队召开“八一”纪念大会,宣布:对内仍称红七军团,对外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名义活动,并对北上行动和攻打福州进行了战斗动员。
  攻打福州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会,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南方的支撑点。
  先遣队的突然出现,震惊了国民党当局,急命在闽东宁德、福安、霞浦,闽南泉州及在湖北整训的国民党军队,日夜兼程,驰援福州。正在“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东路军总司令蒋鼎文,也惊慌从漳州飞到福州视察“敌情”。
  8月2日,先遣队从水口出发,因沿闽江的交通干道均被敌控制,便绕道水口北面向福州开进。
  7日,先遣队到达福州西北近郊,守敌已加强了戒备。先遣队指战员们在攻打福州作战命令的鼓舞下士气高涨,当晚发起了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福州城内的守敌,凭借工事扼守,并使用飞机对先遣队阵地进行轮番轰炸。先遣队强攻了一昼夜,占领了敌人的一些阵地和福州北关的主要街道,但因缺乏攻城的手段,先遣队难以攻进福州。
  9日,先遣队撤至福州以北的岭头、石岭、桃源地区。当晚,国民党军一个团兵力,尾随追击而来,与先遣队激战了一天一夜,红军几个师、团级干部不幸伤亡,敌人的后续部队陆续增援而来……先遣队只好撤出战斗。
  转战闽东、闽北
  桃源战斗后,先遣队迅速向闽东转移。为打通宁德、连江等地几块小游击区,先遣队与闽东游击区取得了联系。
  8月14日凌晨,在当地群众和游击队的配合下,先遣队一举攻克罗源县城,全歼敌保安十一团及警备队共1000余人,活捉国民党罗源县县长、敌保安十一团一个营长。
  先遣队进驻闽东,是红军主力部队第一次来到这一地区,闽东群众热情拥戴,为红军补充了一批新战士,红军也把在战斗中缴获的几百条枪支交给地方党。同时,在地方安置下了红军几百名伤病员(后来都成了闽东红军独立师的骨干)。
  同月22日,先遣队攻克福安的穆阳镇,消灭敌军数百人。28日,先遣队在浙西击溃敌保安团一个团的阻截,攻克了浙江庆元县城。随后又在竹口打垮了浙江保安纵队两个团的阻截,俘敌200多人、缴获步枪数百支、轻重机枪10挺、迫击炮2门,先遣队在闽浙边声威大震。
  挺进仙霞岭下
  9月初,先遣队进入闽浙赣苏区的浦城古楼一带,不几天,就奉中革军委之命继续向北进发了。
  同月9日,先遣队途经浙江江山的二十八都、仙霞岭、石门等地,13日攻占江山的清湖镇,消灭敌浙江保安团的一个营。15日,进入江(山)常(山)公路的大陈地区,打垮了国民党浙江保安团第三、第四、第六团各一部共7个连的进攻,并一度攻入常山县城,又经招贤、上方镇继续北上。30日,到达皖赣边婺源县北的段莘地区,先后在查湾、道口、鸦桥、黎痕等地进行了几次战斗,打退了追击和堵击之敌,缴获了一批武器,补充了500多名新战士。
  重返赣东北
  同年11月初,先遣队接到了长征途中的中革军委发来的最后一道电令:先遣队(红七军团)与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及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由方志敏、刘畴西、乐少华、聂洪钧、刘英五人组成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随军行动,粟裕为军团参谋长、刘英为军团政治部主任,仍打着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号,率军继续北上……中央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注意到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加紧了围追堵截。
  11月中旬,在皖南谭家桥战斗中,红十军团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原红七军团军团长)身负重伤后牺牲。接着,刘英、乐少华(红十军团政委)先后负伤,谭家桥初战失利,红十军团陷入了被动局面。
  1935年1月中旬,方志敏、粟裕及负伤的刘英、乐少华率领红十军团准备返回赣东北苏区,重整旗鼓。这时,国民党反动派纠集约20个团的兵力,尾随追击,红十军团陷入了敌军重重包围之中……在赣东北怀玉山,方志敏命粟裕、刘英率先头部队800余人,先行突围,自己留下等候大部队,一起行动。
  在数倍于我的敌军反复“围剿”下,红十军团部队被冲散、分割,不少行动不便伤病员,隐蔽在山林中,被敌人放火烧山,活活烧死。红十军团领导人方志敏、刘畴西同月下旬,遭敌搜捕(后在南昌犧牲),剩下被敌军打散的红十军团指战员,仍然坚持各自为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红七军团(后扩编为红十军团)临危受命,担负起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重任,在国民党反动派数倍于我兵力的围追堵截下,孤军深入,长途转战,历时6个多月,行程2800多公里,先后进行了30余次重要战斗,震动了蒋介石的心腹之地,对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发展,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策应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长征,功不可没,被誉为“长征先锋队”。
  题图 淳安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责任编辑 / 梁发明
其他文献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获悉消息后,兴奋不已,挥毫写下《诗二首·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1957年10月18日),一首诗是《红旗飘》,另一首诗是《永太平》。  红旗飘  龟蛇捧持长江桥,  桥上人如潮。  征服天堑志气豪,  红旗迎风飘。  永太平  广州直达北京城,  三镇陆上行。  他年巫峡高坝成,  江流永太平。  陸定一,1906年出生于江苏
期刊
背景介绍  1932年8月25日,《苏区工人》第7期第2版刊登漫画《国际青年节少先队总检阅》,介绍在国际青年节苏区少先队总检阅中,少先队排着威武雄壮的队伍,向着帝国主义国民党示威。畫面说明:“加强少先队中无产阶级的领导!”  责任编辑 / 陈 洪
期刊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呀!”在100年前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由几个帝国主义强国把持的巴黎和会,完全无视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中国的诉求,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日本,中国国家主权遭到极大损害,中华民族尊严遭到无情践踏,数千名北京热血青年发出了愤怒的吼声,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就如火山喷发般地爆发了。在风云激荡中,一大批先进青年投身这一历史洪流,或成为引领者,或成为参与者,或接受洗礼和影响,
期刊
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旧址——唐家大屋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城关镇。  1928年7月,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团进军湘南受挫。8月初朱德、陈毅率红四军主力退至桂东沙田一带。毛泽东亲自率领红四军第三十一团第三营来桂东迎还红军大队,于8月19日到达桂东县城。毛泽东住唐家大屋右厢房,朱德从沙田赶来与毛泽东会合,住唐家大屋左厢房。8月23日,毛泽东在此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中途因遭敌人围攻,转至寨
期刊
进入新時代,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亟待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1]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生态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建设为基础,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为抓手,教育引导党员坚定政治信念、规范政治行为、提
期刊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18年12月29日通过,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颁布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就公务员法的修订和学习贯彻等问题做解答。 公务员法在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中第一部基础性法律,是公务员管理的基本依据,是改革开放以来党政机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成果的集中体现,反映
期刊
1965年,一部革命经典史诗《长征组歌》横空出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街头巷尾、男女老少无不争相传唱,可谓风靡一时。《长征组歌》是怎样炼成的?写作这部史诗的是谁?周恩来总理在弥留之际还想再听一听哪首歌?“诗人萧华和《长征组歌》”将告诉你红色经典史诗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梦圆西子湖畔  说起萧华,大家都知道他是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开国上将。但你可知道,这位战场英雄竟然也是一位浪漫的诗人,一个具有文人
期刊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过去中国知识分子中有识之士的豪言壮语。然而,它多次出现在农民出身的红军连长王志发先生的家信中,意义就非同一般的了。——1998年香港大学教授梁勇在参观兴国革命烈士馆时感慨地如是说。梁先生还特地复印了王志发烈士的家信,说要据此写文章,纠正海外某些学者对工农红军和八路军持有偏见、信口雌黄的瞎说,以正视听。  王志发,又名廷凰,兴国兴莲乡长塘村锅钜组人。贫苦农家出身,少时曾学
期刊
2017年夏,我们在庐山认识了李汝庆先生。他的祖父李祥卿,曾参与庐山别墅群的修建,他家的“李广记营造厂”比宋子文岳父的“张兴记”还要早得多。20世纪60年代,李汝庆先生还与赫赫有名的王震将军结下不解之缘。已经88岁高龄的李汝庆先生,头脑清醒,思路清晰,记忆力也很好。他告诉我们,他已连续8年从广州来到庐山度夏。在庐山,他领我们去寻访祖父当年留下的遗迹,看合面街他家的旧址,指点“李广记营造厂”当年建造
期刊
王汝申,1914年6月生于江西省瑞金下坝乡(今瑞林镇)里布村,他16岁时参加红军,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和长征,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著名的平型关、陇海、淮海等战役,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部警卫员,骑兵连排长、连长,第二团一营营长,多次负伤并立功受奖。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下坝公社副社长。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国富民安的和平年代,他始终保持着那颗赤诚的革命初心,彰显了一位
期刊